專利名稱: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起重機,尤其涉及一種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總成。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橋式起重機,包括兩側的端梁及中部連接的主梁,端梁下方設有導軌,端梁上設有車輪組件,能驅動端梁在導軌上來回移動,端梁和車輪組件組成端梁總成,現(xiàn)有的端梁總成存在如下不足首先,車輪相對導軌在來回移動中容易產(chǎn)生傾斜偏移,這時車輪就要承受較大的側面負載,造成部件磨損,嚴重的情況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其次,車輪組件中的主動輪結構復雜,裝配麻煩,影響工作效率。如專利號為ZL200820147674. 4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起重機上車輪的驅動裝置》 (授權公告號CN20120886Y),該專利采用輪軸配合軸承座進行連接設置,裝配體積較大, 且裝配麻煩,需要較高的安裝精度。類似的還可以參考ZL200820147675. 9、ZLCN201473145U寸。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的技術現(xiàn)狀而提供一種能防止車輪移動過程中偏移而脫軌、提高行車穩(wěn)定性、安全性的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又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裝配方便、使用可靠的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包括端梁及設于端梁上能相對導軌來回移動的車輪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的內(nèi)外兩側均設有能在移動過程中限制車輪組件相對于導軌偏移的限位擋輪。限位擋輪的安裝設置優(yōu)選如下設計所述端梁設有一支架,該支架上并排布置有兩個輪軸,該輪軸下端部設有輪套,而所述的限位擋輪則套設于前述輪套的外表面。進一步,所述的輪軸上端部伸出支架的平板部并用螺母連接固定。所述端梁在移動方向的前后兩側具有端板,并且,前述的至少一塊端板向下延伸設置有限制所述端梁總成偏離或脫離導軌的卡板部。進一步使車輪不脫離或偏移導軌,保證安全可靠運行。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卡板部大體呈“門”字形,兩側成型有限位部,而限位部之間則形成供導軌上端部容置的凹槽。所述的限位擋輪與導軌的上端部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限位擋輪之間的間距小于所述限位部之間的間距,并且,限位部底端靠近導軌下端部。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車輪組件可以包括主動輪組件和從動輪組件,前述的主動輪組件包括驅動源,具有動力輸出齒輪;主動輪,具有與前述動力輸出齒輪嚙合傳動的內(nèi)齒;
軸承,為一對,分別設置于前述主動輪前后端面的環(huán)形槽內(nèi);以及二個支撐件,為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分別從兩個方向由外向內(nèi)插設于所述端梁的殼體兩側,并端部嵌設于前述主動輪的前后環(huán)形槽內(nèi),而前述的軸承則固定于主動輪內(nèi)環(huán)面和支撐件的外環(huán)面之間,并且,第二支撐件中部開孔供前述的動力輸出齒輪通過。這種無軸式車輪裝配,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安裝體積也較小,同時,傳動有效可罪。便于裝配,所述的第一支撐件外端具有與所述端梁殼體連接的第一連接法蘭部; 所述的第二支撐件外端具有與所述驅動源和端梁殼體都連接的第二連接法蘭部。所述的驅動源包括電機及與電機傳動連接的減速機,而所述的動力輸出齒輪則套在前述減速機的動力輸出端,一內(nèi)壓板壓在動力輸出齒輪的內(nèi)肩上,用螺釘固定在前述減速機的動力輸出端上。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端梁在來回移動過程中,處于偏移軌道趨勢時,限位擋輪與導軌側面接觸,承受導軌側面的載荷,而主動輪及從動輪則與導軌側面不接觸,從而保證了主動輪及從動輪穩(wěn)定正常的工作,降低了磨損,延長了使用期限。
圖1為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圖1的放大左視圖。圖4為圖3中擋輪安裝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中支架的左視圖。圖6為圖3中端板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3的部分剖視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包括端梁1及設于端梁1上能相對導軌來回移動的車輪組件,車輪組件包括主動輪組件2和從動輪組件3。結合圖4、圖5和圖6所示,端梁1在移動方向的前后兩側具有端板11,每塊端板 11向下延伸設置有端梁1總成偏離或脫離導軌的卡板部11??ò宀?1大體呈“門”字形, 兩側成型有限位部111,而限位部111之間則形成供導軌上端部容置的凹槽112??ò宀?1 和端板11是一體件,容易制造。端板外側設有一支架加,該支架加上并排布置有兩個輪軸4a,該輪軸如上端部伸出支架的平板部21a并用螺母fe連接固定,輪軸如下端部設有輪套3a,限位擋輪Ia套設于輪套3a的外表面。端梁移動過程中處于偏移軌道趨勢時,限位擋輪Ia布置于端梁1內(nèi)外兩側,能承受導軌100側面負載和沖擊力量,限位擋輪Ia與導軌100的上端部處于同一水平面上,限位擋輪Ia之間的間距小于限位部111之間的間距, 并且,限位部111底端靠近導軌100下端部,這樣限位擋輪Ia限位導軌100的上端部,而端板的限位部111則用于限位導軌100的下端部,保證端梁來回運行的安全可靠。見圖7所示,主動輪組件2包括驅動源、主動輪對、軸承25及二個支撐件,本實施例中的驅動源由電機21和減速機22連接組成,減速機22具有動力輸出齒輪23,內(nèi)壓板觀壓在動力輸出齒輪23的內(nèi)肩上,用螺釘固定在減速機22的動力輸出端上。主動輪M具有與動力輸出齒輪23嚙合傳動的內(nèi)齒,外側面與導軌100配合來回移動,軸承25為一對,分別設置于主動輪M前后端面的環(huán)形槽內(nèi),支撐件包括第一支撐件26和第二支撐件27,分別從兩個方向由外向內(nèi)插設于端梁的殼體13兩側,并端部嵌設于主動輪M的前后環(huán)形槽內(nèi), 軸承25則固定于主動輪M內(nèi)環(huán)面和支撐件的外環(huán)面之間,并且,第二支撐件27中部開孔供動力輸出齒輪23通過,進一步,第一支撐件沈外端具有與端梁殼體13連接的第一連接法蘭部。第二支撐件27外端具有與減速機22和端梁殼體13都連接的第二連接法蘭部271。這樣,驅動源與主動輪M安裝非常方便快捷,結構簡單傳動有效,安裝方便。
權利要求
1.一種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包括端梁(1)及設于端梁(1)上能相對導軌來回移動的車輪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1)的內(nèi)外兩側均設有能在移動過程中限制車輪組件相對于導軌(100)偏移的限位擋輪(Ia)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1)設有一支架 (加),該支架Oa)上并排布置有兩個輪軸( ),該輪軸Ga)下端部設有輪套(3a),而所述的限位擋輪(Ia)則套設于前述輪套(3a)的外表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輪軸Ga)上端部伸出支架的平板部(21a)并用螺母(5a)連接固定。
4.根據(jù)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1)在移動方向的前后兩側具有端板(11),并且,前述的至少一塊端板(11)向下延伸設置有限制所述端梁(1)總成偏離或脫離導軌的卡板部(11)。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板部(11)大體呈 “門”字形,兩側成型有限位部(111),而限位部(111)之間則形成供導軌上端部容置的凹槽 (112)。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擋輪(Ia)與導軌(100)的上端部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限位擋輪(Ia)之間的間距小于所述限位部 (111)之間的間距,并且,限位部(111)底端靠近導軌(100)下端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1 3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車輪組件包括主動輪組件( 和從動輪組件(3),前述的主動輪組件( 包括驅動源,具有動力輸出齒輪03);主動輪(M),具有與前述動力輸出齒輪嚙合傳動的內(nèi)齒;軸承(25),為一對,分別設置于前述主動輪04)前后端面的環(huán)形槽內(nèi);以及二個支撐件,為第一支撐件06)和第二支撐件(27),分別從兩個方向由外向內(nèi)插設于所述端梁的殼體(1 兩側,并端部嵌設于前述主動輪04)的前后環(huán)形槽內(nèi),而前述的軸承 (25)則固定于主動輪04)內(nèi)環(huán)面和支撐件的外環(huán)面之間,并且,第二支撐件(XT)中部開孔供前述的動力輸出齒輪通過。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撐件06)外端具有與所述端梁殼體(1 連接的第一連接法蘭部061)。
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撐件(XT)外端具有與所述驅動源和端梁殼體(1 都連接的第二連接法蘭部071)。
10.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源包括電機 (21)及與電機傳動連接的減速機(21),而所述的動力輸出齒輪則套在前述減速機02)的動力輸出端,一內(nèi)壓板08)壓在動力輸出齒輪03)的內(nèi)肩上,用螺釘固定在前述減速機0 的動力輸出端上。
全文摘要
一種橋式起重機端梁總成,包括端梁(1)及設于端梁(1)上能相對導軌來回移動的車輪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1)的內(nèi)外兩側均設有能在移動過程中限制車輪組件相對于導軌(100)偏移的限位擋輪(1a)。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端梁在來回移動過程中,處于偏移軌道趨勢時,限位擋輪與導軌側面接觸,承受導軌側面的載荷,而主動輪及從動輪則與導軌側面不接觸,從而保證了主動輪及從動輪穩(wěn)定正常的工作,降低了磨損,延長了使用期限。
文檔編號B66C9/16GK102275819SQ20101019839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10日
發(fā)明者黨繼輝, 趙學明 申請人:寧波市凹凸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