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特別是涉及一種搭載了多個感應加熱線圈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
背景技術:
以往,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使高頻電流在感應加熱線圈中流過而產(chǎn)生高頻磁通,利用該高頻磁通感應出渦流,利用由此產(chǎn)生的焦耳熱對被加熱物進行加熱。近年來,為了提高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方便性和縮短烹調(diào)時間等(例如,為了同時對多個被加熱物進行加熱,為了對被加熱物的加熱量、加熱區(qū)域進行控制),搭載在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上的感應加熱線圈的數(shù)量存在增加的傾向。在這里,為了將多個感應加熱線圈搭載在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上,要求以良好的空間效率進行安裝。另外,由于需要對多個感應加熱線圈進行冷卻,所以,要求高的冷卻能力。因此,冷卻風量增加,供給冷卻風的送風機的負荷增加。因此,送風機噪音增大,存在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動作噪音變大的傾向。因此,關于將多個感應加熱線圈安裝在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上并且高效率地對感應加熱線圈進行冷卻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提出了各種方案。作為這樣的以往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例如提出了這樣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例如, 參照專利文獻1),該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在風扇罩44的第3加熱線圈22側(cè),在風扇罩44上按接近吸氣風扇殼46的側(cè)壁(垂直壁)上方的狀態(tài)一體地形成用于對載置了第3加熱線圈22的線圈座28進行支承的多個(例如三個)支承構件的一個52”。現(xiàn)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8-59982號公報(段落0040,圖4)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在以往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中,對各感應加熱線圈進行保持的線圈保持構件分別載置在箱體上,所以,存在以下那樣的問題。(1)為了對各線圈保持構件進行支承,需要在3個部位左右進行支承,所以,隨著線圈保持構件增加支承機構增加,對感應加熱線圈進行冷卻的冷卻風的流動受到妨礙。因此,冷卻風的通風阻力增大,壓力損失增加,從而使得送風機負荷提高。因此,送風機噪音增加,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動作噪音增加。(2)需要對線圈保持構件進行支承的支承機構的配置空間。因此,在有限的空間中不能安裝足夠數(shù)量的感應加熱線圈,感應加熱線圈的安裝密度下降。(3)由于每個感應加熱線圈都需要線圈保持構件,所以,部件個數(shù)增加。另外,還需要將各線圈保持構件安裝在箱體上的組裝作業(yè),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成為高成本。
本發(fā)明就是為了解決上述那樣的問題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該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搭載了多個感應加熱線圈,其能夠抑制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動作噪音,能夠以良好的空間效率安裝多個感應加熱線圈,能夠抑制成本的增大。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本發(fā)明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具有載置被加熱物的頂板、設在上述頂板的下方的在俯視時相互的中心位置不同的多個感應加熱線圈、供給對上述感應加熱線圈進行冷卻的冷卻風的送風機、對多個上述感應加熱線圈的每一個進行保持的多個線圈保持構件、以及對上述線圈保持構件進行支承的支承機構,多個上述線圈保持構件一體地形成或相互固定而構成單一的線圈保持體。發(fā)明的效果在本發(fā)明中,(1)多個感應加熱線圈能夠由共用的線圈保持體保持。一個線圈保持體只要在最少3個部位受到支承即可固定,所以,即使搭載于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感應加熱線圈的數(shù)量增加,也能夠抑制對線圈保持體進行支承的支承機構的數(shù)量的增加。因此,冷卻風的通風阻力增加而使得壓力損失增加的情況能夠得到抑制,能夠抑制送風機負荷的增加。因此,能夠抑制送風機噪音的增加,能夠抑制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動作噪音的增加。(2)通過相比以往減少支承機構,能夠減小支承機構的配置空間。因此,能夠以良好的空間效率安裝多個感應加熱線圈。(3)通過相比以往減少支承機構,能夠減少線圈保持體及支承機構的部件個數(shù),能夠簡化組裝作業(yè)。因此,能夠降低部件成本、組裝成本,能夠抑制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成本的增加。
圖1為表示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整體的立體圖。圖2為表示實施方式1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拆下了頂板4及格柵5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3為表示實施方式1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拆下了頂板4、格柵5及感應加熱線圈 13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4為表示實施方式1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拆下了頂板4、格柵5及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5為表示實施方式1及實施方式2的基板殼單元23的立體圖。圖6為從下面?zhèn)缺硎緦嵤┓绞?的線圈保持體12的立體圖。圖7為表示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拆下了頂板4及格柵5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8為表示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拆下了頂板4、格柵5及感應加熱線圈 13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9為表示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拆下了頂板4、格柵5及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的狀態(tài)的平面圖(俯視圖)。圖10為表示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的仰視圖。
圖11為表示實施方式2的配置在箱體2的背面?zhèn)鹊母袘訜峋€圈單元11的縱剖模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方式1.圖1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整體的立體圖。而且,在以下的說明中,將設置有操作部6的一側(cè)作為前面?zhèn)冗M行說明。在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主體1的箱體2上,在其上側(cè)裝拆自如地配置箱體上面3。在該箱體上面3,在背面?zhèn)扰渲糜懈駯?,在中央配置有頂板4。在頂板4上載置鍋等被加熱物 (圖中未表示)。格柵5具有通氣性,吸氣及排氣的氣流順利地通過。另外,在主體1上,在其前面?zhèn)戎醒肱渲糜信胝{(diào)單元7,在前面?zhèn)鹊淖笥以O有操作部6。圖2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拆下了頂板4及格柵5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在箱體上面3的背面?zhèn)?與格柵5對應的位置),在中央設置有箱體排氣口 9,在左右側(cè)設置有箱體吸氣口 8。這些箱體排氣口 9及箱體吸氣口 8在通常的使用狀態(tài)下由格
柵5覆蓋。在箱體2的內(nèi)部,在處于頂板4的下方的位置配置有1套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 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由在俯視時為大體五角形的一個線圈保持體12以及保持在線圈保持體12的前側(cè)左右、背面?zhèn)戎醒氲闹行牟煌?個感應加熱線圈13等構成。即,線圈保持體 12成為一體地形成了對3個感應加熱線圈的每一個進行保持的線圈保持構件的結構。而且,也可固定對3個感應加熱線圈的每一個進行保持的線圈保持構件而形成單一的線圈保持體12。在線圈保持體12的上面部,在成為3個感應加熱線圈13的每一個的中心的位置, 一體地形成線圈定位構件15。3個感應加熱線圈13的每一個在中心部的空隙中插入有該線圈定位構件15而被定位。在線圈定位構件15的上部,一體地突設間隔保持構件16。在設置有頂板4的狀態(tài)下,這些間隔保持構件16被直接或隔著緩沖材料(圖中未表示)地壓靠到頂板4的下面。 另外,線圈保持體12及感應加熱線圈13,在與頂板4的下面之間空出規(guī)定間隔,大體平行于頂板4地進行配置。這樣,能夠適當保持被加熱物與感應加熱線圈13的上面部之間的距離,能夠以良好的效率進行感應加熱。另外,能夠適當?shù)乇3指袘訜峋€圈13上面與頂板 4下面之間的間隔,在它們之間使對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的冷卻風通過。另外,線圈保持體12在未保持感應加熱線圈13的部分設置有空隙14,能夠通風。 在這里,空隙14相當于本發(fā)明的開口部。另外,在線圈保持體12上按圍住各感應加熱線圈13的外周部的方式設置有壁面, 防磁環(huán)四通過插入該壁面而被卡合。這樣,抑制了從感應加熱線圈13的磁通泄漏。在箱體2的內(nèi)部,在其背面?zhèn)鹊淖笥遗渲糜袑Ω袘訜峋€圈單元11進行驅(qū)動的電子回路基板17。這些電子回路基板17被收容在基板殼31中。在電子回路基板17及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的下方,配置有烹調(diào)單元7。烹調(diào)單元 7包含到主體1前面中央為止的部分而構成,在內(nèi)部空間中進行炒、蒸、炸等的加熱烹調(diào) 汽蒸烹調(diào)等。圖3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拆下了頂板4、格柵5及感應加熱線圈13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在線圈保持體12,在處于感應加熱線圈13的下方的位置設置有保持部18。這些保持部18之間成為空隙14,感應加熱線圈13的下面可與在線圈保持體12的下方流動的冷卻風接觸。另外,在配置于前面?zhèn)鹊母袘訜峋€圈13的下方配置有腔室19,在腔室19上面設置有吹出口 20。從該吹出口 20吹出冷卻風,從而對配置在上方的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圖4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拆下了頂板4、格柵5及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在線圈保持體12的下面,在與感應加熱線圈13中心對應的位置形成有被支承構件27 (表示在后述的圖6中)。被支承構件27例如形成為下部開口的大體圓筒形狀。在對該被支承構件27進行支承的位置,配置有支承機構。這些支承機構由支承構件21及壓縮彈簧等彈性體22等構成。支承構件21的上部例如形成為上部開口的大體圓筒形狀。彈性體22的上部插入線圈保持體12的被支承構件27,其下部插入支承構件21。這樣,線圈保持體12通過彈性體22支承在支承構件21上。在設置有頂板4的狀態(tài)下,彈性體22由頂板4和支承構件21 (箱體2)壓縮。由其反力將線圈保持體12的間隔保持構件16直接或間接地壓靠到頂板4上。支承構件21中的設在箱體2的前面?zhèn)茸笥业闹С袠嫾?1,按與腔室19 一體的方式形成。另外,設在箱體2的背面?zhèn)戎醒氲闹С袠嫾?1作為獨立的構件安裝在箱體2上。在箱體2的左右側(cè)面部(烹調(diào)單元7的兩側(cè)),配置有基板殼單元23 (在圖4中, 表示了配置在箱體2的右側(cè)面部的基板殼單元2 ?;鍤卧?3的吸氣口 M與箱體吸氣口 8相連?;鍤卧?3的排氣口 25與腔室19相連。圖5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基板殼單元23的立體圖。在基板殼單元23中設有冷卻風扇26。另外,在基板殼單元23的內(nèi)部收容有安裝了電子部件的電子回路基板17。在電子回路基板17上還安裝有伴隨著發(fā)熱、需要冷卻的部件(被冷卻物)。在需要冷卻的部件中,為了提高冷卻效率,還存在設置有散熱器(冷卻翅片)的部件。基板殼單元23作為從吸氣口 M到排氣口 25的一體的風路而形成。通過冷卻風扇沈動作而從吸氣口 M吸引的冷卻風,通過冷卻風扇26,在對內(nèi)部的電子回路基板17的部件(被冷卻物)進行了冷卻后,從排氣口 25排氣,被送往腔室19。圖6為從下面?zhèn)缺硎颈景l(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線圈保持體12的立體圖。在線圈保持體12的下面,在與感應加熱線圈13的中心對應的位置一體地形成有被支承構件27。將彈性體22的上部插入到線圈保持體12的被支承構件27,從而將線圈保持體12經(jīng)由彈性體22支承在支承構件21上。即,被支承構件27處在支承機構(支承構件21及彈性體22)與線圈保持體12之間,固定在線圈保持體12上,并且由支承機構支承。如圖6所示那樣,線圈定位構件15設在被支承構件27的上方。S卩,形成在線圈定位構件15的上部的間隔保持構件16,設在被支承構件27的上方。換言之,由間隔保持構件 16形成的間隔保持部位,在俯視時形成在與由支承機構形成的支承部位大致相同的位置。當組裝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時(設置了頂板4時),彈性體22的反力大體直線地傳遞到間隔保持構件16,所以,在線圈保持體12上不產(chǎn)生不需要的力矩。在線圈保持體12的保持部18上,按與感應加熱線圈13的繞組大體直交的方式設置有鐵素體觀。即,鐵素體觀從感應加熱線圈13的中心朝外周按放射狀配置。通過鐵素體觀的配置決定保持部18的配置。通過設置鐵素體觀,能夠使從感應加熱線圈13產(chǎn)生的磁力線集中到頂板4上方的被加熱物。(動作)下面,說明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動作。在這樣構成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中,通過電子回路基板17的電路動作而驅(qū)動感應加熱線圈13,使電流流動。通過電流流動,從感應加熱線圈13產(chǎn)生磁力線。這樣,在載置在感應加熱線圈13的大體上方的頂板4上的被加熱物(圖中未表示)中產(chǎn)生渦流,被加熱物自身發(fā)熱,進行加熱烹調(diào)。此時,磁力線通過保持在線圈保持體12上的鐵素體觀以朝上方的被加熱物集中的方式作用,提高了被加熱物的加熱效率。通過對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驅(qū)動,使得安裝在電子回路基板17上的電子部件 (被冷卻物)自己發(fā)熱,溫度上升。另外,感應加熱線圈13也自己發(fā)熱,溫度上升。為了維持電子回路基板17及感應加熱線圈13的功能,需要將溫度上升抑制在規(guī)定的溫度以下。因此,根據(jù)例如設在電子回路基板17的電路的各處的溫度傳感器(圖中未表示)等的信息, 對冷卻風扇26進行控制·驅(qū)動,供給冷卻風。冷卻風扇沈驅(qū)動而產(chǎn)生的冷卻風通過格柵5、箱體吸氣口 8及基板殼單元23的吸氣口 M從主體1的外部流入到基板殼單元23。流入到了基板殼單元23的冷卻風,在對基板殼單元23內(nèi)的電子回路基板17的被冷卻物進行冷卻后,通過排氣口 25流入到腔室19 中。流入到了腔室19的冷卻風,從腔室19上面的吹出口 20吹出,對配置在上方的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在線圈保持體12的保持部18之間設置有空隙14,所以,從吹出口 20吹出了的冷卻風直接到達感應加熱線圈13。即,能夠由從吹出口 20吹出了的冷卻風直接對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另外,保持于保持部18的鐵素體觀因通過的磁通而發(fā)熱,但冷卻風也吹到這些鐵素體28的下面,同時對其進行冷卻。從腔室19的吹出口 20吹出了的冷卻風形成流往設在箱體2的背面?zhèn)戎醒氲南潴w排氣口 9的氣流。流往箱體排氣口 9的冷卻風,一邊在安裝于線圈保持體12的背面?zhèn)戎醒氲母袘訜峋€圈13的上下的空間中流動,一邊對該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如上述那樣,保持3個感應加熱線圈13的線圈保持體12由3個支承機構(支承構件21及彈性體22)支承。S卩,由支承機構形成的線圈保持體12的保持部位為3個部位。 因此,當對3個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時,冷卻風的流動不易受到妨礙。因此,減輕了冷卻風的通風阻力,抑制了壓力損失的增加。另外,由于在線圈保持體12的未搭載感應加熱線圈13的部分設置有空隙14,所以,冷卻風的流動不易受到妨礙。因此,減輕了冷卻風的通風阻力,抑制了壓力損失的增加。另外,通過在線圈保持體12中形成空隙14,冷卻風能夠經(jīng)由未搭載感應加熱線圈 13的部分及感應加熱線圈13的繞組的間隙,從線圈保持體12的下方向上方通風。因此,能夠向感應加熱線圈13上面與頂板4下面的空間中供給冷卻風,能夠以良好的效率對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而且,在本實施方式1中,線圈保持體12保持的、繞組的中心不同的感應加熱線圈 13的數(shù)量雖然為3套,但若1個線圈保持體12保持的套數(shù)為兩個以上,則也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并不局限于此。另外,在本實施方式1中,雖然內(nèi)裝于主體1中的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及線圈保持體12為1個,但并不局限于此。即使在內(nèi)裝了多個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的場合,若1個線圈保持體12保持中心不同的多個感應加熱線圈13,則也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另外,在本實施方式1中,雖然感應加熱線圈13大體為圓形,但并不局限于此,若為卷繞成橢圓形、四角形、飯團子形等的周狀的線圈,則不管形狀如何,都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另外,主體1內(nèi)的冷卻風的流動 風路結構并不局限于此,若冷卻風在配置有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的空間內(nèi)流動,則不論箱體吸氣口 8、箱體排氣口 9、冷卻風扇26、電子回路基板17等的配置如何,有無基板殼單元23的外殼、腔室19,都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在如以上那樣構成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中,對多個中心不同的感應加熱線圈13的每一個進行保持的線圈保持構件一體地形成或相互固定而構成單一的線圈保持體12,所以,與將保持中心不同的感應加熱線圈13的線圈保持構件的每一個分別載置在箱體2上的場合相比,線圈保持體12的數(shù)量可較少,能夠減少部件個數(shù)。另外,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 向箱體2的安裝工時減少,能夠減少組裝成本。通過減少部件個數(shù) 安裝部位,使得由部件及組裝的偏差帶來的問題減少,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可靠性提高。另外,由于被支承構件27在線圈保持體12上一體地形成,所以,能夠直接將安裝在支承構件21上的彈性體22卡合在被支承構件27上。這樣,不需要用于卡合線圈保持體 12和彈性體22的部件,能夠減少用于使它們卡合的部件成本、用于將使它們卡合的部件安裝在線圈保持體12上的組裝成本。另外,通過將被支承構件27 —體地形成在線圈保持體 12上,能夠?qū)崿F(xiàn)被支承構件27向線圈保持體12的安裝的強度及可靠性的提高等,獲得低產(chǎn)品成本、高可靠性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將保持中心不同的感應加熱線圈13的線圈保持構件的每一個分別載置在箱體2上的以往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在以支承線圈保持構件所需要的最少3個部位進行支承的場合,需要感應加熱線圈13的數(shù)量的3倍的支承機構。本實施方式1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由比感應加熱線圈13的數(shù)量的3倍少的3個支承機構對中心不同的感應加熱線圈13 進行支承。即,由支承機構形成的線圈保持體12的支承部位的數(shù)量,比感應加熱線圈13的數(shù)量的3倍少。通過使支承機構減少,使得冷卻風的流動不易受到妨礙,所以,冷卻風的通風阻力減輕,壓力損失的增加得到抑制。因此,冷卻風扇沈的負荷減少,所以,能夠抑制冷卻風扇26的噪音。因此,能夠獲得動作聲安靜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通過減少支承構件21及彈性體22,能夠降低部件成本及組裝成本,能夠獲得產(chǎn)品成本低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通過使被支承構件27、支承構件21及彈性體22減少,能夠減小箱體2內(nèi)(感應加熱線圈13的配置空間)的支承機構的設置空間。這樣,能夠配置其它部件,安裝密度提高。另外,由于支承構件21的配置位置的選擇范圍擴大,所以,設計的自由度提高,能夠安裝更多的感應加熱線圈13、其它功能部件,能夠獲得高性能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
另外,由于線圈保持體12的被支承構件27被配置在感應加熱線圈13的大體中心位置(線圈保持體12在感應加熱線圈13的大體中心位置受到支承),所以,被支承構件27 及支承構件21 彈性體22處于感應加熱線圈13的內(nèi)側(cè)。因此,與將被支承構件27配置在感應加熱線圈13的外側(cè)的場合相比,能夠使線圈保持體12緊湊。因此,線圈保持體12在箱體2內(nèi)所占的占有空間變小,所以,能夠安裝更多的感應加熱線圈13、其它功能部件,能夠獲得高性能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在連結線圈保持體12的支承部位(被支承構件27)中的、處于外側(cè)的支承部位(被支承構件27)而獲得的多邊形內(nèi),配置感應加熱線圈13及線圈保持體12的重心, 所以,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能夠穩(wěn)定地自立(受到支承)。這樣,產(chǎn)品組裝時的作業(yè)性提高,能夠減少組裝成本。另外,線圈保持體12即使在產(chǎn)品裝入的狀態(tài)下也能夠抑制在線圈保持體12中產(chǎn)生不必要的力矩、應力的情況,同時能夠保持在箱體2內(nèi),所以,變形、破損的風險減輕。因此,能夠獲得產(chǎn)品成本低、可靠性高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在線圈保持體12的未配置感應加熱線圈13的部分設置了空隙14,從而能夠減少對冷卻風的流動的妨礙,減輕通風阻力,抑制壓力損失的增加。另外,冷卻風能夠通過這些空隙14從線圈保持體12的下方向上方通風,感應加熱線圈13的側(cè)面受到冷卻,冷卻風在感應加熱線圈13上面與頂板4下面之間的空間中流動,能夠以良好的效率對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因此,冷卻風扇沈的負荷減小,從而能夠使冷卻風扇沈的噪音下降,獲得動作聲安靜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在線圈保持體12上設置至少3處間隔保持構件16,將它們與線圈保持體12 一體地形成,這樣,線圈保持體12及感應加熱線圈13在與頂板4的下面之間空開規(guī)定的間隔,與頂板4大體平行地配置。這樣,能夠適當?shù)乇3直患訜嵛锱c感應加熱線圈13的上面部之間的距離,以良好的效率進行感應加熱。因此,加熱效率提高,能夠獲得能量效率高的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由于適當?shù)乇3指袘訜峋€圈13上面與頂板4下面之間的間隔,確保冷卻風的通風,所以,能夠提高感應加熱線圈13的冷卻效率,減輕冷卻風扇沈的噪音。通過與線圈保持體12 —體地形成間隔保持構件16,能夠降低部件成本 組裝成本,所以,能夠獲得節(jié)能、動作噪音低、產(chǎn)品成本低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按與感應加熱線圈13的繞組大體直交的方式(從感應加熱線圈13的中心朝外周按放射狀)配置鐵素體觀等,將其保持在線圈保持體12上,從而能夠使感應加熱線圈13產(chǎn)生的磁通集中到感應加熱線圈13上方的被加熱物。因此,能夠提高加熱效率,提高能量效率。另外,通過與線圈保持體12—體地形成與多個感應加熱線圈13對應的鐵素體 28的保持部18,能夠降低部件成本·組裝成本,所以,能夠獲得節(jié)能、產(chǎn)品成本低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在線圈保持體12上一體地形成定位部15,該定位部15通過插入到感應加熱線圈13的線圈繞組中心的空隙部而進行定位,這樣,容易適當?shù)乇3峙c被配置在上方的被加熱物、被配置在下方的鐵素體觀的位置關系。因此,能夠提高加熱效率,提高能量效率。 另外,通過改善感應加熱線圈13向線圈保持體12的安裝的作業(yè)性,以及將定位部15 —體地形成在線圈保持體12上,能夠降低部件成本·組裝成本,所以,能夠獲得節(jié)能、產(chǎn)品成本低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實施方式2
下面使用圖1、5、7 11說明本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本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和實施方式1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僅是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的數(shù)量 配置、 線圈保持體12的形態(tài)不同,所以,以下主要記載該不同的部分。而且,在本實施方式2中, 沒有特別說明的項目與實施方式1相同,相同的功能、結構使用相同的符號進行說明。圖1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整體的立體圖。各部分的形態(tài) 功能與實施方式1相同。另外,圖5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基板殼單元23的立體圖?;鍤卧?3 的構成·功能與實施方式1相同。圖7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拆下了頂板4及格柵5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在處于頂板4的下方的位置的箱體2的內(nèi)部,在前面?zhèn)鹊淖笥液捅趁鎮(zhèn)扰渲?個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各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的每一個用一個線圈保持體12對多個中心不同的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保持。配置在箱體2的前面?zhèn)茸笥业母袘訜峋€圈單元11具有相同的構成·功能。在俯視時大體為圓形的線圈保持體12上,在中央配置有1個感應加熱線圈13,在其外周配置有8個感應加熱線圈。即,配置在箱體2的前面?zhèn)茸笥业母袘訜峋€圈單元11的線圈保持體12,保持一共9個中心不同的感應加熱線圈13。配置在箱體2的前面?zhèn)茸笥业母袘訜峋€圈單元11,利用該9個感應加熱線圈13對1個被加熱物進行加熱。配置在箱體2的前面?zhèn)茸笥业木€圈保持體12,在其外周部設置有3處被支承構件 27。即,按受到保持的感應加熱線圈13及線圈保持體12的重心處于連結線圈保持體12的支承部位(3個部位)而形成的多邊形的內(nèi)側(cè)的方式配置被支承構件27。在被支承構件27 的大體上方配置有間隔保持構件16。間隔保持構件16被推靠在頂板4的下面,由此進行感應加熱線圈13的高度方向的定位。另外,間隔保持構件16將來自彈性體22的力大體直線地傳遞到頂板4,所以,不在線圈保持體12產(chǎn)生不需要的力矩。在配置在箱體2的前面?zhèn)茸笥业木€圈保持體12上設置多個線圈定位構件15。對中央的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定位的線圈定位構件15形成為圓筒狀,對外周的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定位的線圈定位構件15形成為十字狀。感應加熱線圈13的每一個通過在中心部的空隙中插入線圈定位構件15而定位在適當?shù)奈恢?。圓筒狀的線圈定位構件15的內(nèi)側(cè)空間成為溫度檢測裝置安裝部30,安裝有熱敏電阻、紅外線傳感器等的溫度檢測裝置33。圓筒狀線圈定位構件15與十字狀的線圈定位構件15可相互交換,可在配置線圈定位構件15 的場所設置必要的位置·數(shù)量的溫度檢測裝置33。在配置在箱體2的前面?zhèn)茸笥业木€圈保持體12上卡合有防磁環(huán)四。該防磁環(huán)四將搭載于線圈保持體12的多個中心不同的感應加熱線圈13全部圍住,減輕來自各感應加熱線圈13的磁通泄漏。其中,雖然在本實施方式2中用1個線圈保持體12保持9個感應加熱線圈13,但若由1個線圈保持體12對中心的不同的2個以上的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保持,則不論感應加熱線圈13的數(shù)量·配置如何,都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另外,在本實施方式2中,雖然感應加熱線圈13大體為圓形,但并不局限于此,若為卷繞成橢圓形、四角形、飯團子形等的周狀的線圈,則不管形狀如何,都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在配置在箱體2的背面?zhèn)鹊母袘訜峋€圈單元11中,在線圈保持體12中保持中心不同的3個感應加熱線圈13。各感應加熱線圈13分別對不同的被加熱物進行加熱。在配置在箱體2的背面?zhèn)鹊木€圈保持體12的外周部,在前面?zhèn)戎醒氩亢捅趁鎮(zhèn)葍蓚?cè)面部的3個部位設置被支承構件27。即,按受到保持的感應加熱線圈13及線圈保持體 12的重心處在連結線圈保持體12的支承部位(3個部位)而形成的多邊形的內(nèi)側(cè)的方式, 配置被支承構件27。在被支承構件27的大體上方配置間隔保持構件16。間隔保持構件16 被推靠到頂板4的下面,從而實施感應加熱線圈13的高度方向的定位。另外,間隔保持構件16將來自彈性體22的力大體直線地傳遞到頂板4,所以,不在線圈保持體12產(chǎn)生不需要的力矩。在配置在箱體2的背面?zhèn)鹊木€圈保持體12上,圓筒狀的線圈定位構件15設在左右及中央的3個部位。感應加熱線圈13的每一個在中心部的空隙中插入有線圈定位構件 15而定位在適當?shù)奈恢谩8鲌A筒狀的線圈定位構件15的內(nèi)側(cè)空間成為溫度檢測裝置安裝部30。溫度檢測裝置安裝部30對熱敏電阻、紅外線傳感器等的溫度檢測裝置33進行支承。 在這里,溫度檢測裝置33與本發(fā)明的溫度傳感器相當,溫度檢測裝置安裝部30與本發(fā)明的溫度傳感器支承機構相當。另外,配置在箱體2的背面?zhèn)鹊木€圈保持體12,在處在各感應加熱線圈13受到保持的部分之間的被保持部設置有空隙14,能夠通風。而且,在本實施方式2中,形成為由1個感應加熱線圈13對1個被加熱物進行加熱的結構,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即使與前面?zhèn)鹊母袘訜峋€圈單元11同樣地形成由多個中心不同的感應加熱線圈13對1個被加熱物進行加熱的結構,對多個被加熱物進行加熱, 由1個線圈保持體對所有的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保持,也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圖8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拆下了頂板4、格柵5及感應加熱線圈13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線圈保持體12中的載置有感應加熱線圈13的部分,由保持部18和空隙14等構成。另外,在保持部18上保持鐵素體觀(表示在后述的圖10中)。保持部18的配置成為與鐵素體28的配置相對應的配置。通過空隙14可以使感應加熱線圈13的下面與在線圈保持體12下方的空間中流動的冷卻風接觸。在配置在箱體2的前面?zhèn)茸笥业母袘訜峋€圈13的下方配置有腔室19,在腔室 19的上面設置有吹出口 20。通過從該吹出口 20吹出冷卻風,對配置在上方的感應加熱線圈13及鐵素體觀進行冷卻。在配置在箱體2的背面?zhèn)鹊木€圈保持體12的兩側(cè)面?zhèn)认路?,配置有電子回路基?17。圖9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拆下了頂板4、格柵5及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的狀態(tài)的平面圖(俯視圖)。在處于線圈保持體12的被支承構件27的下方的位置,配置有支承機構(支承構件21及彈性體2 。線圈保持體12經(jīng)由彈性體22支承在支承構件21上,在設置有頂板4 的狀態(tài)下,彈性體22由頂板4和支承構件21 (箱體幻壓縮。通過其反力將線圈保持體12 的間隔保持構件16直接或間接地推靠到頂板4上。
支承構件21中的設置在箱體2的前面?zhèn)茸笥业闹С袠嫾?1與腔室19 一體地形成。另外,配置在箱體2的前面?zhèn)戎醒氲闹С袠嫾?1作為獨立的構件安裝在箱體2上,配置在背面?zhèn)茸笥业闹С袠嫾?1與基板殼31 —體地形成。在箱體2的左右側(cè)面部(烹調(diào)單元7的兩側(cè))配置有基板殼單元23?;鍤卧?23的吸氣口 M與箱體吸氣口 8相連。基板殼單元23的排氣口 25與腔室19相連。圖10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的仰視圖。在線圈保持體12的下面,在由支承機構支承的位置一體地形成有被支承構件27。 彈性體22的上部被插入到線圈保持體12的被支承構件27中,由此線圈保持體12經(jīng)由彈性體22支承在支承構件21上。在線圈保持體12的保持部18上,按與感應加熱線圈13的繞組大體直交的方式設置有鐵素體觀。即,鐵素體觀從感應加熱線圈13的中心朝外周按放射狀配置。通過設置鐵素體觀,能夠使從感應加熱線圈13產(chǎn)生的磁力線集中到頂板4上方的被加熱物。圖11為表示配置在箱體2的背面?zhèn)鹊母袘訜峋€圈單元11的縱剖模式圖。在箱體2上安裝有支承構件21,在支承構件21中插入彈性體22的下部。另外,彈性體22的上部被插入到線圈保持體12的被支承構件27。在設置有頂板4的狀態(tài)下,彈性體22由頂板4和支承構件21 (箱體2)壓縮。通過其反力將線圈保持體12的間隔保持構件16直接或間接地推靠到頂板4上。感應加熱線圈13通過在中心部的空隙中插入一體地形成在線圈保持體12上的線圈定位構件15而被定位。圓筒狀的定位部15的內(nèi)部成為溫度檢測裝置安裝部30。在溫度檢測裝置安裝部 30中插入螺旋彈簧、圓筒狀橡膠等的彈性體34,在彈性體34的空心部分插入熱敏電阻等的溫度檢測裝置33。溫度檢測裝置33由彈性體34推靠到頂板4的下面,經(jīng)由頂板4,對載置在頂板4的上面的被加熱物的溫度進行檢測。線圈保持體12 —體地形成有對感應加熱線圈13的外周進行覆蓋的壁面。防磁環(huán) 29通過在內(nèi)側(cè)插入該壁面而被卡合,并且,由例如與壁面一體地形成的卡定部32卡定。(動作)下面說明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動作。冷卻風扇沈驅(qū)動而產(chǎn)生的冷卻風,通過格柵5、箱體吸氣口 8及基板殼單元23的吸氣口 24,從主體1的外部流入到基板殼單元23。流入到了基板殼單元23的冷卻風,在對基板殼單元23內(nèi)的電子回路基板17的被冷卻物進行冷卻后,通過排氣口 25流入腔室19。流入到了腔室19的冷卻風從腔室19上面的吹出口 20吹出。然后,對配置在上方 (配置在箱體的前面?zhèn)茸笥?的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的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由于在線圈保持體12的保持部18之間設有空隙14,所以,從吹出口 20吹出的冷卻風直接到達感應加熱線圈13。即,通過從吹出口 20吹出了的冷卻風能夠直接對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另外,保持在保持部18上的鐵素體28在通過的磁通的作用下發(fā)熱,但冷卻風也吹到這些鐵素體觀的下面,同時對其進行冷卻。從腔室19的吹出口 20吹出了的冷卻風,形成朝向設在箱體2的背面?zhèn)戎醒氲南潴w排氣口 9的氣流。朝向箱體排氣口 9的冷卻風,一邊在搭載于配置在箱體2的背面?zhèn)鹊母袘訜峋€圈單元11的感應加熱線圈13的上下的空間中流動,一邊實施該感應加熱線圈 13的冷卻。
如上述那樣,本實施方式2的3個線圈保持體12由一共9個支承機構(支承構件 21及彈性體2 進行支承。S卩,由支承機構形成的各線圈保持體12的保持部位為3個部位。因此,在對搭載在這些線圈保持體12上的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時,冷卻風的流動不易受到妨礙。因此,減輕了冷卻風的通風阻力,壓力損失的增加得到抑制。另外,在線圈保持體12的未搭載感應加熱線圈13的部分設置有空隙14,所以,冷卻風的流動不易受到妨礙。因此,冷卻風的通風阻力減輕,壓力損失的增加得到抑制。另外,在線圈保持體12中形成有空隙14,從而能夠經(jīng)由未搭載感應加熱線圈13的部分及感應加熱線圈13的繞組的間隙,使冷卻風從線圈保持體12的下方朝上方通風。因此,感應加熱線圈13的側(cè)面受到冷卻,能夠向感應加熱線圈13的上面和頂板4的下面的空間供給冷卻風,能夠以良好的效率對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而且,主體1內(nèi)的冷卻風的流動 風路結構并不局限于此,若冷卻風在配置有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的空間內(nèi)流動,則不論箱體吸氣口 8、箱體排氣口 9、冷卻風扇26、電子回路基板17等的配置如何,有無基板殼單元23的外殼、腔室19,都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在如以上那樣構成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中,對多個中心不同的感應加熱線圈13的每一個進行保持的線圈保持構件一體地形成,或相互固定而構成單一的線圈保持體12,所以,與將保持中心不同的感應加熱線圈13的線圈保持構件的每一個分別載置在箱體2上的場合相比,線圈保持體12的數(shù)量可較少,能夠減少部件個數(shù)。另外,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 向箱體2的安裝工時減少,能夠減少組裝成本。通過減少部件個數(shù) 安裝部位,能夠使得由部件及組裝的偏差帶來的問題減少,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可靠性提高。另外,由于被支承構件27在線圈保持體12上一體地形成,所以,能夠直接用被支承構件27對安裝在支承構件21上的彈性體22進行卡合,這樣,不需要用于卡合線圈保持體12和彈性體22的部件,能夠減少用于將它們卡合的部件成本、用于將使它們卡合的部件安裝在線圈保持體12上的組裝成本。另外,通過將被支承構件27 —體地形成在線圈保持體12上,能夠?qū)崿F(xiàn)被支承構件27向線圈保持體12的安裝的強度及可靠性的提高等,獲得低產(chǎn)品成本、高可靠性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將保持中心不同的感應加熱線圈13的線圈保持構件的每一個分別載置在箱體2的以往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在以支承線圈保持構件所需要的最少3個部位進行支承的場合,需要感應加熱線圈13的數(shù)量的3倍的支承機構。本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 由比感應加熱線圈13的數(shù)量的3倍少的3個支承機構對配置在箱體2的背面?zhèn)鹊木€圈保持體12進行支承。即,配置在箱體2的背面?zhèn)鹊木€圈保持體12的支承部位的數(shù)量比感應加熱線圈13的數(shù)量的3倍少。通過使支承機構減少,使得冷卻風的流動不易受到妨礙,所以,冷卻風的通風阻力減輕,壓力損失的增加得到抑制。因此,冷卻風扇沈的負荷減少,所以,能夠抑制冷卻風扇26的噪音。因此,能夠獲得動作聲安靜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在配置在箱體2的前面?zhèn)茸笥业木€圈保持體12中,也由1個線圈保持體12支承9個感應加熱線圈13,由此支承機構的數(shù)量從27個減少為3個,所以,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另外,通過減少支承構件21及彈性體22,能夠降低部件成本及組裝成本,能夠獲得產(chǎn)品成本低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通過使被支承構件27、支承構件21及彈性體22減少,能夠減小箱體2內(nèi)(感應加熱線圈13的配置空間)的支承機構的設置空間。這樣,能夠配置其它部件,安裝密度
14提高。另外,由于支承構件21的配置位置的選擇范圍擴大,所以,設計的自由度提高,能夠安裝更多的感應加熱線圈13、其它功能部件,能夠獲得高性能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例如,對于配置在箱體2的背面?zhèn)鹊木€圈保持體12的左右側(cè)的感應加熱線圈13 來說,由于配置在電子回路基板17的上方,所以,在以往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中難以配置。這是因為,以往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需要對每個感應加熱線圈13設置最少3個支承機構,但電子回路基板17成為障礙,難以配置支承機構。在本實施方式2中,配置在電子回路基板17 的上方的感應加熱線圈13由1個線圈保持體12進行保持,所以,支承構件21的數(shù)量減少, 從而使支承構件21的布局的自由度提高,即使在以往難以進行安裝的場所也可設置感應加熱線圈13。這樣,能夠安裝較多的感應加熱線圈13。對于在配置于箱體2的背面?zhèn)鹊木€圈保持體12的中央受到保持的感應加熱線圈13也同樣,箱體2內(nèi)的設置空間的背面?zhèn)入y以在風路等的空間中配置支承構件21,但通過由1個線圈保持體12進行支承,使得能夠進行安裝。另外,對于配置在箱體2的前面?zhèn)茸笥业母袘訜峋€圈單元11,也由于在下方配置腔室19,所以,不能配置多個線圈保持體12以配置多個感應加熱線圈,但通過由1個線圈保持體12對中心不同的多個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保持,能夠進行安裝。這樣,根據(jù)本實施方式2的感應加熱裝置,感應加熱線圈13的安裝密度提高。另外,支承構件21的配置位置的選擇范圍擴大,所以,設計的自由度提高,可安裝更多的感應加熱線圈13、其它的功能部件。因此,可對多個被加熱物進行加熱,可由多個感應加熱線圈 13對1個被加熱物進行加熱,獲得提高了加熱效率、實現(xiàn)了高度的烹調(diào)控制的高性能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在連結線圈保持體12的支承部位(被支承構件27)中的、處于外側(cè)的支承部位(被支承構件27)而獲得的多邊形內(nèi),配置感應加熱線圈13及線圈保持體12的重心, 所以,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1能夠穩(wěn)定地自立(受到支承)。這樣,產(chǎn)品組裝時的作業(yè)性提高, 能夠減少組裝成本。另外,線圈保持體12即使在產(chǎn)品裝入的狀態(tài)下,也能夠抑制在線圈保持體12產(chǎn)生不必要的力矩、應力的情形,并保持在箱體2內(nèi),所以,變形、破損的風險減輕。 因此,能夠獲得產(chǎn)品成本低、可靠性高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在線圈保持體12的未配置感應加熱線圈13的部分設置有空隙14,從而能夠減少對冷卻風的流動的阻礙,減輕通風阻力,抑制壓力損失的增加。另外,冷卻風能夠經(jīng)由這些空隙14從線圈保持體12的下方向上方通風,冷卻風在感應加熱線圈13的上面與頂板4的下面的空間中流動,能夠以良好的效率對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因此,冷卻風扇26的負荷減小,從而能夠使冷卻風扇沈的噪音下降,能夠獲得動作聲安靜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在線圈保持體12上至少在3個部位設置間隔保持構件16,將它們與線圈保持體12 —體地形成,這樣,線圈保持體12及感應加熱線圈13在與頂板4的下面之間空開規(guī)定的間隔,與頂板4大體平行地配置。這樣,能夠適當?shù)乇3直患訜嵛锱c感應加熱線圈13 的上面部之間的距離,以良好的效率進行感應加熱。因此,加熱效率提高,能夠獲得能量效率高的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由于適當?shù)乇3指袘訜峋€圈13的上面與頂板4的下面之間的間隔,確保冷卻風的通風,所以,能夠提高感應加熱線圈13的冷卻效率,減輕冷卻風扇沈的噪音。通過與線圈保持體12 —體地形成間隔保持構件16,能夠降低部件成本·組裝成本,所以,能夠獲得節(jié)能、動作噪音低、產(chǎn)品成本低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按與感應加熱線圈13的繞組大體直交的方式(從感應加熱線圈13的中心朝外周按放射狀)配置鐵素體觀等,將其保持在線圈保持體12上,從而能夠使感應加熱線圈13產(chǎn)生的磁通集中到感應加熱線圈13上方的被加熱物。因此,能夠提高加熱效率,提高能量效率。另外,通過與線圈保持體12—體地形成與多個感應加熱線圈13對應的鐵素體 28的保持部18,能夠降低部件成本·組裝成本,所以,能夠獲得節(jié)能、產(chǎn)品成本低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通過在線圈保持體12上一體地形成溫度檢測裝置安裝部30,被加熱物下面的溫度檢測變得容易,能夠提高被加熱物的溫度控制及烹調(diào)控制的精度。另外,溫度檢測裝置33的安裝變得容易,并且能夠減少部件個數(shù),所以,能夠降低部件成本·組裝成本,因此能夠獲得烹調(diào)性能高、產(chǎn)品成本低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通過在線圈保持體12上一體地形成防磁環(huán)四的卡定部32,防磁環(huán)四的安裝變得容易。另外,通過減少部件個數(shù),能夠降低部件成本 組裝成本,所以,能夠減少感應加熱線圈13的泄漏磁通,減輕磁通 電磁波對外部的影響,能夠獲得產(chǎn)品成本低、安全性高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在配置在箱體2的前面?zhèn)茸笥业母袘訜峋€圈單元11中,以用1個防磁環(huán) 29圍住中心不同的多個感應加熱線圈13的方式構成,所以,與對感應加熱線圈13分別設置防磁環(huán)四的場合相比,能夠減少部件個數(shù),組裝也變得輕松,能夠降低部件成本 組裝成本。另外,由于不需要防磁環(huán)四的空間,所以,能夠提高感應加熱線圈13向線圈保持體12 的安裝密度,提高加熱效率。另外,在感應加熱線圈13之間設置有間隙,能夠進行通風,從而能夠提高冷卻效率,獲得產(chǎn)品成本低、加熱效率高、冷卻效率高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另外,在線圈保持體12上一體地形成有通過插入到感應加熱線圈13的線圈繞組中心的空隙部而進行定位的定位部15,這樣,容易適當?shù)乇3峙c配置在上方的被加熱物、配置在下方的鐵素體觀的位置關系。因此,能夠提高加熱效率,提高能量效率。另外,通過改善感應加熱線圈13向線圈保持體12的安裝的作業(yè)性,將定位部15 —體地形成在線圈保持體12上,能夠降低部件成本·組裝成本,所以,能夠獲得節(jié)能、產(chǎn)品成本低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
ο另外,對配置在箱體2的前面右側(cè)的線圈保持體12進行支承的支承機構中的2個部位的支承機構(右側(cè)面?zhèn)燃扒懊鎮(zhèn)?,配置在對設在箱體2的前面左側(cè)的腔室19的吹出口 20的設置范圍、與箱體排氣口 9的外周部進行連結而獲得的區(qū)域,及對設在箱體2的前面右側(cè)的腔室19的吹出口 20的設置范圍、與箱體排氣口 9的外周部進行連結而獲得的區(qū)域的外側(cè)。同樣,對配置在箱體2的前面左側(cè)的線圈保持體12進行支承的支承機構中的2 個部位的支承機構(左側(cè)面?zhèn)燃扒懊鎮(zhèn)?也配置在這些區(qū)域的外側(cè)。另外,同樣,對配置在箱體2的背面?zhèn)鹊木€圈保持體12進行支承的支承機構中的2個部位的支承機構(背面?zhèn)茸笥?,也配置在這些區(qū)域的外側(cè)。因此,從腔室19的吹出口 20吹出的冷卻風大部分通過上述區(qū)域,朝向箱體排氣口 9,所以,不易妨礙冷卻風的流動,冷卻風的通風阻力減輕,壓力損失的增加得到抑制。因此,冷卻風扇沈的負荷降低,所以,能夠抑制冷卻風扇沈的噪音。 因此,能夠獲得動作聲安靜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符號的說明
1主體,2箱體,3箱體上面,4頂板,5格柵,6操作部,7烹調(diào)單元,8箱體吸氣口,9 箱體排氣口,11感應加熱線圈單元,12線圈保持體,13感應加熱線圈,14空隙,15線圈定位構件,16間隔保持構件,17電子回路基板,18保持部,19腔室,20吹出口,21支承構件,22彈性體,23基板殼單元,24吸氣口,25排氣口,26冷卻風扇,27被支承構件,28鐵素體,29防磁環(huán),30溫度檢測裝置安裝部,31基板殼,32卡定部,33溫度檢測裝置,34彈性體。
權利要求
1.一種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載置被加熱物的頂板;設在上述頂板的下方、在俯視時相互的中心位置不同的多個感應加熱線圈; 供給對上述感應加熱線圈進行冷卻的冷卻風的送風機; 對多個上述感應加熱線圈的每一個進行保持的多個線圈保持構件;以及對上述線圈保持構件進行支承的支承機構,多個上述線圈保持構件一體地形成或相互固定而構成單一的線圈保持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被支承構件,該被支承構件夾設在上述支承機構與上述線圈保持體之間,固定在上述線圈保持體上,并且由上述支承機構進行支承,上述被支承構件與上述線圈保持體一體地形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支承機構形成的上述線圈保持體的支承部位的數(shù)量,比上述感應加熱線圈的數(shù)量的3倍少。
4.根據(jù)權利要求1 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線圈保持體,在俯視時在上述感應加熱線圈中的至少1個上述感應加熱線圈的中心部受到支承。
5.根據(jù)權利要求1 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支承機構形成的上述線圈保持體的支承部位的數(shù)量至少為3個,上述感應加熱線圈的重心, 在俯視時配置在連結由上述支承機構形成的上述線圈保持體的支承部位而構成的多邊形內(nèi)。
6.根據(jù)權利要求1 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線圈保持體上形成有開口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1 6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具有間隔保持構件,該間隔保持構件與上述頂板直接或間接地接觸,至少在3個部位將上述感應加熱線圈與上述頂板之間的間隔保持為規(guī)定的間隔,該間隔保持構件與上述線圈保持體一體地形成。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由上述間隔保持構件形成的間隔保持部位,形成在當俯視時與由上述支承機構形成的支承部位大致相同的位置。
9.根據(jù)權利要求1 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具有鐵素體, 該鐵素體支承在上述線圈保持體上,并且配置在處于上述感應加熱線圈的下方的位置,對上述感應加熱線圈的磁通向下方的泄漏進行抑制,該鐵素體,在俯視時從上述感應加熱線圈的中心配置成放射狀。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 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對由上述感應加熱線圈加熱的鍋等的被加熱體的溫度進行檢測的溫度傳感器,和對該溫度傳感器進行支承的溫度傳感器支承機構,上述線圈保持體與溫度傳感器支承機構一體地形成。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 10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具有防磁環(huán)和防磁環(huán)卡定構件;該防磁環(huán)支承在上述線圈保持體上,抑制從上述感應加熱線圈的磁通泄漏; 該防磁環(huán)卡定構件將上述防磁環(huán)卡定在上述線圈保持體上; 上述線圈保持體與防磁環(huán)卡定構件一體地形成。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個上述感應加熱線圈由單一的防磁環(huán)圍住。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 12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將上述感應加熱線圈定位在線圈保持體上的定位構件,上述線圈保持體與上述定位構件一體地形成。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 1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將上述冷卻風吹出的吹出口,和對上述冷卻風進行排氣的排氣口;對上述線圈保持體進行支承的支承機構中的至少1個,配置在連接上述吹出口的外周部與上述排氣口的外周部的區(qū)域外。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該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搭載有多個感應加熱線圈,能夠抑制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的動作噪音,能夠以良好的空間效率安裝多個感應加熱線圈,能夠抑制成本的增大。該感應加熱烹調(diào)器,具有載置被加熱物的頂板(4)、設在頂板(4)的下方且在俯視時相互的中心位置不同的多個感應加熱線圈(13)、供給對感應加熱線圈(13)進行冷卻的冷卻風的冷卻風扇(26)、對多個感應加熱線圈(13)的每一個進行保持的多個線圈保持構件、以及對線圈保持構件進行支承的支承機構,多個線圈保持構件一體地形成或相互固定而構成單一的線圈保持體(12)。
文檔編號H05B6/12GK102450095SQ20108002286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5月25日
發(fā)明者小林昭彥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