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廢墟通道擴張救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災難救援工程技術(shù)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廢墟通道擴張救援裝置。
背景技術(shù):
自然災害發(fā)生自古以來就威脅著人類的安全,近年來,礦難及地震等外界原因造成的塌方事故頻頻發(fā)生,使人們的財產(chǎn)乃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地震救援按程度分為疏散、 轉(zhuǎn)移以及簡單、表層、淺層受困和深層受困救援。疏散轉(zhuǎn)移中被困人員可以自由行動,只需要引導出危險區(qū);簡單被困通??梢酝ㄟ^自救互救方式徒手就可以完成;表層淺層受困則需要借助一定的救援工具完成;而深層受困則難度最大、救援時間最長。據(jù)統(tǒng)計,在2008年的5. 12特大地震中救援中,2845人有詳細的描述,其中表層、淺層救援占98%,深層埋壓人員占2%。目前,對于礦難、塌方、地震等災難引發(fā)的坍塌,救援工作主要都是依靠自上而下、 由表及里的挖掘、搬運方式完成,這種救援方式存在的不足之處有一、救援效率非常低; 二、隨著受傷人員被埋深度的增加,救援難度和時間都會急劇增大;三、在救援過程中,極可能發(fā)生廢墟再次坍塌而導致二次傷害,在危及到救援和被救援人員安全的同時,也降低了救援的效率。與這種救援方式相應的救援工具主要是挖掘器件、挖掘機械及氣壓式或液壓式支撐機械,這些機械,盡管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救援工作提供幫助,但是,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深入人員被困處,盡可能早地解救塌方被困人員,而且,這些工程機械體積寵大,工作中的動作太大,很易在本來就不穩(wěn)定的廢墟中引發(fā)二次塌方,對被困人員的人身安全構(gòu)成了威脅。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的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廢墟通道擴張救援裝置,能夠?qū)⑺綇U墟處小的間隙擴張,直接在地面與被困人員處之間建立一條通道,能實現(xiàn)運輸救援物資、救傷員的功能,具有救援工作效率高、危險小、可靠性高的優(yōu)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廢墟通道擴張救援裝置,包括三個面擴張單元,三個面擴張單元通過支承軸 13和支承塊11相互鉸接成一個三角形機構(gòu);所述的面擴張單元包括電機1,電機1固定在電機支架2上,導槽4由兩片相互平行導槽板8組成,平行導槽板8兩端分別由導槽塊9固定,一個導槽塊9與電機支架2固接, 導槽塊9中部設有通孔,擴張機構(gòu)串接在絲杠3上,其支承塊11都與支承軸13鉸接;所述的擴張機構(gòu)包括絲杠3,絲杠3穿過導槽塊9的通孔,與電機1的電機軸固接, 且絲杠3上交錯地加工有旋向相反的螺紋,正行滑塊5與逆行滑塊6設置在導槽4中,與絲杠3為螺紋連接,構(gòu)成絲杠-螺母機構(gòu),而且正行滑塊5與逆行滑塊6螺紋孔的螺旋方向相反,正行滑塊5與逆行滑塊6分別關于絲杠3對稱開有兩個滑塊鉸接孔7,滑塊鉸接孔7的軸線方向與絲杠3的軸線方向垂直,支承塊11設有兩個支承塊鉸接孔12和一個通孔,通孔
3軸線與絲杠軸線平行,支承塊鉸接孔12軸線與絲杠3軸線垂直,連桿10 —端與滑塊鉸接孔 7鉸接,另一端與支承塊鉸接孔12鉸接,支承塊11的兩個支承塊鉸接孔12中,一個與和正行滑塊5鉸接的連桿10鉸接,一個與和逆行滑塊6鉸接的連桿10鉸接。所述支承軸13上鉸接有角鋼14。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為使用時,先使電機1帶著絲杠3轉(zhuǎn)動,電機1轉(zhuǎn)動時,便可以驅(qū)動正行滑塊5和逆行滑塊6在絲杠3上運動,先驅(qū)動正行滑塊5和逆行滑塊6相背運動,使滑塊通過連桿10 帶著支承塊11收攏,支承軸13也隨之收攏,當三個面擴張單元都收攏后,使電機1停轉(zhuǎn),放入廢墟間隙中,重新啟動電機1,使電機1轉(zhuǎn)向與裝置收攏時相反,于是,正行滑塊5與逆行滑塊6相向運動,通過連桿10帶著支承塊11擴張,支承軸13也隨之擴張,于是整個面擴張單元處于擴張狀態(tài),當三個面擴張單元都擴張后,便將廢墟間隙擴展為一個大截面的通道, 實現(xiàn)了運輸救援物資、救傷員的功能。由于本發(fā)明用變截面收張方式,能夠?qū)⑺綇U墟處小的間隙擴張,直接在地面與被困人員處之間建立一條通道,能實現(xiàn)運輸救援物資、救傷員的功能,同時采用絲杠-螺母及滑塊與連桿組合機構(gòu),可以使裝置擴張過程中達到增力的效果,故而具有救援工作效率高、危險小、可靠性高的優(yōu)點。
圖1為是本發(fā)明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面擴張單元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結(jié)構(gòu)、工作原理進一步詳細說明。參照圖1,一種廢墟通道擴張救援裝置,包括三個面擴張單元,三個面擴張單元通過支承軸13和支承塊11相互鉸接成一個三角形機構(gòu);參照圖2,所述的面擴張單元包括電機1,電機1固定在電機支架2上,導槽4由兩片相互平行導槽板8組成,平行導槽板8兩端分別由導槽塊9固定,一個導槽塊9與電機支架2固接,導槽塊9中部設有通孔,擴張機構(gòu)串接在絲杠3上,其支承塊11都與支承軸13 鉸接;所述的擴張機構(gòu)包括絲杠3,絲杠3穿過導槽塊9的通孔,與電機1的電機軸固接, 且絲杠(3上交錯地加工有旋向相反的螺紋,正行滑塊5與逆行滑塊6設置在導槽4中,與絲杠3為螺紋連接,構(gòu)成絲杠-螺母機構(gòu),而且正行滑塊5與逆行滑塊6螺紋孔的螺旋方向相反,正行滑塊5與逆行滑塊6分別關于絲杠3對稱開有兩個滑塊鉸接孔7,滑塊鉸接孔7 的軸線方向與絲杠3的軸線方向垂直,支承塊11設有兩個支承塊鉸接孔12和一個通孔,通孔軸線與絲杠軸線平行,支承塊鉸接孔12軸線與絲杠3軸線垂直,連桿10 —端與滑塊鉸接孔7鉸接,另一端與支承塊鉸接孔12鉸接,支承塊11的兩個支承塊鉸接孔12 —個與和正行滑塊5鉸接的連桿10鉸接,一個與和逆行滑塊6鉸接的連桿10鉸接。所述支承軸13上鉸接有角鋼14。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為
使用時,先使電機1帶著絲杠3轉(zhuǎn)動,由于正行滑塊5和逆行滑塊6與絲杠3是螺紋連接,構(gòu)成絲杠-螺母機構(gòu),電機1轉(zhuǎn)動時,便可以驅(qū)動正行滑塊5和逆行滑塊6在絲杠 3上運動,由于絲杠3上間隔地開有旋向相反的螺紋,而且正行滑塊5和逆行滑塊6的螺紋方向相反,正行滑塊5與逆行滑塊6的運動方向便是相反的,先驅(qū)動正行滑塊5和逆行滑塊 6相背運動,使滑塊通過連桿10帶著支承塊11收攏,支承軸13也隨之收攏,于是整個面擴張單元處于收攏狀態(tài),當三個面擴張單元都收攏后,使電機1停轉(zhuǎn),整個裝置截面積很小, 可以放入廢墟間隙中。重新啟動電機1,使電機1轉(zhuǎn)向與裝置收攏時相反,于是,正行滑塊5 與逆行滑塊6相向運動,通過連桿10帶著支承塊11擴張,支承軸13也隨之擴張,于是整個面擴張單元處于擴張狀態(tài),當三個面擴張單元都擴張后,便將廢墟間隙擴展為一個大截面的通道,實現(xiàn)了運輸救援物資、救傷員的功能。附圖中1為電機;2為電機支架;3為絲杠;4為導槽;5為正行滑塊;6為逆行滑塊;7為滑塊鉸接孔;8為導槽板;9為導槽塊;10為連桿;11為支承塊;12為支承塊鉸接孔; 13為支承軸;14為角鋼。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廢墟通道擴張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個面擴張單元,三個面擴張單元通過支承軸(1 和支承塊(11)相互鉸接成一個三角形機構(gòu);所述的面擴張單元包括電機(1),電機⑴固定在電機支架⑵上,導槽⑷由兩片相互平行導槽板⑶組成,平行導槽板⑶兩端分別由導槽塊(9)固定,一個導槽塊(9)與電機支架⑵固接,導槽塊(9)中部設有通孔,擴張機構(gòu)串接在絲杠(3)上,其支承塊(11)都與支承軸(13)鉸接;所述的擴張機構(gòu)包括絲杠(3),絲杠(3)穿過導槽塊(9)的通孔,與電機(1)的電機軸固接,且絲杠C3)上交錯地加工有旋向相反的螺紋,正行滑塊( 與逆行滑塊(6)設置在導槽(4)中,與絲杠(3)為螺紋連接,構(gòu)成絲杠-螺母機構(gòu),而且正行滑塊(5)與逆行滑塊(6) 螺紋孔的螺旋方向相反,正行滑塊(5)與逆行滑塊(6)分別關于絲杠(3)對稱開有兩個滑塊鉸接孔(7),滑塊鉸接孔(7)的軸線方向與絲杠(3)的軸線方向垂直,支承塊(11)設有兩個支承塊鉸接孔(1 和一個通孔,通孔軸線與絲杠軸線平行,支承塊鉸接孔(1 軸線與絲杠C3)軸線垂直,連桿(10) —端與滑塊鉸接孔(7)鉸接,另一端與支承塊鉸接孔(12)鉸接,支承塊(11)的兩個支承塊鉸接孔(1 中,一個與和正行滑塊( 鉸接的連桿(10)鉸接,一個與和逆行滑塊(6)鉸接的連桿(10)鉸接。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廢墟通道擴張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軸(13) 上鉸接有角鋼(14)。
全文摘要
一種廢墟通道擴張救援裝置,包括三個面擴張單元,面擴張單元通過支承軸和支承塊相互鉸接成一個三角形機構(gòu),擴張機構(gòu)串接在絲杠上,絲杠與電機固接,正行滑塊與逆行滑塊設置在導槽中,連桿一端與滑塊鉸接孔鉸接,另一端和正行滑塊鉸接的連桿、逆行滑塊鉸接的連桿鉸接,使用時,電機帶著絲杠轉(zhuǎn)動,先驅(qū)動正行滑塊和逆行滑塊相背運動,使滑塊帶著支承塊收攏,三個面擴張單元都收攏后,電機停轉(zhuǎn),放入廢墟間隙中,重新啟動電機,使電機轉(zhuǎn)向與收攏時相反,正行滑塊與逆行滑塊相向運動,將廢墟間隙擴展為一個大截面的通道,實現(xiàn)了運輸救援物資、救傷員的功能,本發(fā)明具有救援工作效率高、危險小、可靠性高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B66F3/44GK102172426SQ20111003176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1月28日
發(fā)明者李國軒, 李忠林, 石竟成, 索雙富, 鄧東平, 馬源 申請人: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