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薄膜電路導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薄膜電路導接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強化電性導接功能并節(jié)省組件成本的薄膜電路導接裝置。
背景技術:
參考中國臺灣專利第M342716號的先前技術可知,鍵盤的導電裝置包括一上薄膜電路板、一下薄膜電路板,及一位于上薄膜電路板與下薄膜電路板之間的絕緣隔片。為了使上薄膜電路板能與下薄膜電路板電連接,該上薄膜電路板具有一上連接部,而下薄膜電路板具有一位置與上連接部相對應的下連接部,且絕緣隔片具有一位置對應兩連接部的穿孔,再利用導電膠將上連接部與下連接部黏合,使得上薄膜電路板與下薄膜電路板能相互傳送訊息。然而,導電膠的黏性會隨著導電裝置的使用時間而變弱,使得上連接部與下連接部會彼此分離,導致導電裝置出現(xiàn)連接不良等無法正常使用的問題。為了克服前述連接不良的缺失,另一種已知的薄膜電路板的上電路板具有多數(shù)個上連接部,下電路板具有多數(shù)個位置與上連接部對應的下連接部,隔板具有多數(shù)個位置對應上連接部的穿孔,再利用導電膠將上連接部與下連接部黏合,就算其中一上連接部與下連接部分離,還有其它連接部可供上電路板與下電路板電連接,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上連接部與下連接部仍可能全部皆分離,如此還是會讓上、下電路板有無法電性導通的問題, 而且另外加裝連接組件也增加了組件成本。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強化電性導接功能并節(jié)省組件成本的薄膜電路導接裝置。本實用新型包含一第一電路板、一第二電路板及一間隔板;該第一電路板包括一第一薄膜及一設置在該第一薄膜上的第一電路,該第一電路具有至少一第一接點;該第二電路板具有一第二薄膜及一設置在該第二薄膜上的第二電路,該第二電路具有至少一與該第一接點對應的第二接點;該間隔板在該第一電路板及該第二電路板之間且對應該第一接點及該第二接點處設有一貫孔;該第一薄膜或該第二薄膜具有至少一凸部,且該凸部的突出端突伸于該貫孔令該第一接點與該第二接點相互接觸導通。較佳地,該第一薄膜位于該間隔板上方且該第二薄膜位于該間隔板下方,該第一薄膜具有一設有該第一接點的第一凸部,且該第一凸部的突出端向下突伸于該貫孔令該第一接點與該第二接點相互接觸導通。較佳地,該第二薄膜對應該第一凸部具有一設有該第二接點且向下微凸的第二抵接部。較佳地,該第一薄膜位于該間隔板上方及且該第二薄膜位于該間隔板下方,該第二薄膜具有一設有該第二接點的第二凸部,且該第二凸部的突出端向上突出突伸于該貫孔令該第一接點與該第二接點相互接觸導通。較佳地,該第一薄膜對應該第二凸部具有一設有該第一接點且向上微凸的第一抵接部。較佳地,所述突出端具有一打破的表面或不打破的表面。較佳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使該第一接點與該第二接點電性連接的導電膠層。本實用新型薄膜電路導接裝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第一薄膜或第二薄膜具有至少一凸部,且凸部的突出端突伸于貫孔令第一接點與第二接點相互接觸導通,不但強化電性導接功能,并且能節(jié)省組件成本。
圖1是一分解圖,說明本實用新型薄膜電路導接裝置的較佳實施例;圖2是一局部剖面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圖3是一局部剖面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圖4是一局部剖面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第三較佳實施例;圖5是一局部剖面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第四較佳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薄膜電路導接裝置100包括一第一電路板1、一第二電路板2及一絕緣的間隔板3。第一電路板1包括一第一薄膜11及一設置在第一薄膜11上的第一電路12,第一電路12具有至少一第一接點13,如本實施例的第一電路12具有七個第一接點13。第二電路板2設置在第一電路板1的下方,第二電路板2具有一第二薄膜21及一設置在第二薄膜21上的第二電路22,第二電路22具有至少一與第一接點13對應的第二接點23,如本實施例的第二電路22也具有對應于第一接點13位置的七個第二接點23。間隔板3設置在第一一電路板1及第二電路板2之間,具有一間隔板體31,且間隔板體31對應各第一接點13、第二接點23之處設有數(shù)量相同的貫孔301,使第一接點13、第二接點23可利用彼此的凹凸結構通過貫孔31彼此電連接,其凹凸結構有多種變化,介紹如下。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薄膜11位于間隔板體31上方且第二薄膜21位于間隔板體31下方,第一薄膜11具有一設有第一接點13的第一凸部110, 且第一凸部110的突出端向下突伸于貫孔301令第一接點13與第二接點23相互接觸導通; 也就是通過第一凸部110的彈力讓第一接點13與第二接點23相互接觸導通。參閱圖3,本實用新型的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其整體結構包括第一薄膜11、間隔板體31、第二薄膜21、貫孔301、第一接點13、第二接點23及第一凸部110,與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處在于第二薄膜21對應第一凸部110還具有一設有第二接點23且向下微凸的第二抵接部220 ;也就是通過第一凸部110的向下彈力及第二抵接部220讓第一接點 13與第二接點23相互接觸導通。參閱圖4,本實用新型的第三較佳實施例中,第一薄膜11位于間隔板31上方且第二薄膜21位于間隔板31下方,第二薄膜21具有一設有第二接點23的第二凸部210,且第二凸部210的突出端向上突伸于貫孔301令第一接點13與第二接點23相互接觸導通。[0025]參閱圖5,本實用新型的第四較佳實施例中,其整體結構包括第一薄膜11、間隔板體31、第二薄膜21、貫孔301、第一接點13、第二接點23及第二凸部210,與第三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處在于較佳地,第一薄膜11對應第二凸部210具有一設有第一接點13且向上微凸的第一抵接部120。前述各實施例中,包括第一凸部110、第二抵接部220、第二凸部210或第一抵接部 120的突出端可以是制作成具有一打破的表面或不打破的表面。另外,前述各實施例中,為加強導通效果,薄膜電路導接裝置100還可包括一使第一接點13與第二接點23電性連接的導電膠層。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薄膜電路導接裝置100的功效在于利用第一薄膜11或第二薄膜21具有至少一凸部,且凸部的突出端突伸于貫孔301令第一接點13與第二接點23 相互接觸導通,不但強化電性導接功能,并且能節(jié)省組件成本,故確實能達成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薄膜電路導接裝置,包含一第一電路板、一第二電路板及一間隔板;該第一電路板包括一第一薄膜及一設置在該第一薄膜上的第一電路,該第一電路具有至少一第一接點;該第二電路板具有一第二薄膜及一設置在該第二薄膜上的第二電路,該第二電路具有至少一與該第一接點對應的第二接點;該間隔板在該第一電路板及該第二電路板之間且對應該第一接點及該第二接點處設有一貫孔;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薄膜或該第二薄膜具有至少一凸部,且該凸部的突出端突伸于該貫孔令該第一接點與該第二接點相互接觸導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電路導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薄膜位于該間隔板上方且該第二薄膜位于該間隔板下方,該第一薄膜具有一設有該第一接點的第一凸部,且該第一凸部的突出端向下突伸于該貫孔令該第一接點與該第二接點相互接觸導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電路導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薄膜對應該第一凸部具有一設有該第二接點且向下微凸的第二抵接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電路導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薄膜位于該間隔板上方且該第二薄膜位于該間隔板下方,該第二薄膜具有一設有該第二接點的第二凸部,且該第二凸部的突出端向上突伸于該貫孔令該第一接點與該第二接點相互接觸導通。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電路導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薄膜對應該第二凸部具有一設有該第一接點且向上微凸的第一抵接部。
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薄膜電路導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端具有一打破的表面或不打破的表面。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電路導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使該第一接點與該第二接點電性連接的導電膠層。
專利摘要一種薄膜電路導接裝置,包含一第一電路板、一第二電路板及一間隔板;第一電路板包括一第一薄膜及一設置在第一薄膜上的第一電路,第一電路具有至少一第一接點;第二電路板具有一第二薄膜及一設置在第二薄膜上的第二電路,第二電路具有至少一與第一接點對應的第二接點;間隔板在第一電路板及第二電路板之間且對應第一接點及第二接點處設有一貫孔;第一薄膜或第二薄膜具有至少一凸部,且凸部的突出端突伸于貫孔令第一接點與第二接點相互接觸導通;借此,強化電性導接功能并節(jié)省組件成本。
文檔編號H05K1/02GK201947533SQ20112000053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月4日
發(fā)明者張清 申請人:常熟精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