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梯載荷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電梯載荷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梯載荷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地拔地而起。電梯是高層建筑的必備裝置,其作為一種獨特的交通運輸工具得到了迅速普及和發(fā)展,同時電梯也是一種技術含量較高的機電一體化產品,由于它充分應用了微機控制、智能和電工電子技術,因此具有技術含量高,發(fā)展快的特點。在高層建筑物對電梯性能和控制系統(tǒng)的要求越來越高時,要求其相應的安全保護系統(tǒng)也更先進,更可靠。超載保護功能是電梯的一種重要保護功能,報刊及電視等媒體曝光的電梯大量事故都與電梯轎廂超載報警失效有關。特別是在電梯無司機操作狀態(tài)下,由于人們對電梯基本性能不太了解,遇到滑車或其他非正常運轉情況,大都盲目地從轎廂里往外逃,從而導致很多不該發(fā)生的悲劇。而超載保護功能對于確保乘梯人員的人身安全和電梯運送的貨物以及電梯設備自身安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超載保護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其有效性和精度難免會發(fā)生變化。若該裝置功能失效或者載重量超過110%額定載荷還無法動作,電梯就存在安全隱患了。為保證每臺電梯都有一個可靠、準確、穩(wěn)定的超載保護裝置,電梯維保公司要定期對該裝置進行維護和試驗,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種種原因,使用標準砝碼作為載荷或者其它載荷進行超載檢測的功能的條件較為有限,很多時候就根本不可能找到足夠的載荷進行試驗。所以不管電梯維護公司也好,還是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也好,對電梯的超載保護有一定的忽視,最多也是動作檢測開關的報警功能是否有效,同時看是否滿足相關標準對電梯超載的要求,但是對報警時所表示的載荷量是否滿足標準的要求就不得而知了。目前市場上無專用儀器能實現(xiàn)無載荷檢測電梯超載報警功能。電梯超載報警保護功能的檢驗現(xiàn)在是一個盲區(qū),也是電梯存在安全隱患甚至發(fā)生事故的一個主要原因。公告日為2012年07月18日,公告號為CN202337623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電梯載荷檢測儀,其要點在于,它包括支架、杠桿、銷軸、支撐桿、上支撐座,支架、杠桿上均加工有與銷軸相配合的銷孔,杠桿通過銷軸與支架鉸接,支撐桿一端與支架相連,另一端與上支撐座相連。該專利是基于杠桿原理設計而成的,其上支撐座需作用在電梯廳門的上坎,因此電梯廳門的上坎必須提供足夠的反作用力;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電梯廳門的上坎可能無法實現(xiàn)此項功能,例如某些電梯廳門上坎強度不足,無法承受支撐力;又或某些電梯廳門上坎太窄,無法支撐該檢測儀上支撐座,導致電梯載荷檢測無法有效進行;另外該檢測儀體積過于龐大,重量過重,不便于攜帶;應向輕型化、小型化發(fā)展。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電梯載荷檢測裝置,其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同時適用性強、操作簡便易行,能夠保證電梯載荷檢測有效的進行。[0008]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電梯載荷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配合一電梯轎廂使用,所述電梯轎廂的一轎廂底通過二橡膠塊架設在一轎廂底梁的上方;其中,所述檢測裝置包括至少一加載測量組、一傳感器顯示儀表、一計算機以及一智能液壓控制裝置,所述計算機分別與傳感器顯示儀表以及智能液壓控制裝置相連;各所述加載測量組包括一拉力傳感器、一液壓油缸以及一基礎預埋板,各所述拉力傳感器的頂部連接有一第一鋼絲繩,各所述第一鋼絲繩穿設過所述轎廂底梁并連接至轎廂底,各所述拉力傳感器的下端通過一第二鋼絲繩與所述液壓油缸的一活塞豎桿相連,各所述液壓油缸的底部固定在對應的基礎預埋板上,各所述基礎預埋板均預埋在所述電梯的一基坑內;各所述拉力傳感器均連接至傳感器顯示儀表,各所述液壓油缸均通過一油管連接至智能液壓控制裝置。進一步地,所述加載測量組的組數(shù)為二組,所述二組加載測量組分別對應設置在轎廂底梁兩側的正下方。進一步地,所述轎廂底設置有與第一鋼絲繩相對應的二吊環(huán),各所述吊環(huán)分別設置在對應基礎預埋板的正上方,各所述第一鋼絲繩固定在對應的吊環(huán)上。進一步地,所述液壓油缸包括一油缸本體以及一活塞,所述活塞包括一活塞頭以及垂直設置在活塞頭上的活塞豎桿,所述活塞頭橫設在所述油缸本體的油槽內,所述活塞豎桿穿設過油缸本體的頂部,所述油管通過一進油孔與液壓油缸相連,所述進油孔設置在活塞頭的上方。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傳感器顯示儀表實時顯示拉力傳感器的受力大小,并將該信號反饋給計算機,計算機通過智能液壓控制裝置對液壓油缸進、回油,如此形成一個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直至拉力傳感器和電梯轎廂底達到預定載荷,電梯超載,報警系統(tǒng)報警。該裝置施加的載荷準確、可靠,且可以根據(jù)具體需要對電梯施加任意大小的載荷,適用于任意一部承載量電梯的超載檢測。另外,本實用新型電梯載荷檢測裝置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搬運,同時結構簡單,因此在對電梯超載裝置進行檢驗時操作便捷、簡單易行;總之本實用新型簡單易操作,適用性強,解決了用砝碼檢測電梯超載存在砝碼搬運繁瑣、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的問題。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液壓油缸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I和圖2所示,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如圖I以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梯載荷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配合一電梯轎廂I使用,所述電梯轎廂I的一轎廂底11通過二橡膠塊12架設在一轎廂底梁13的上方;所述檢測裝置包括至少一加載測量組2、一傳感器顯示儀表3、一計算機4以及一智能液壓控制裝置5,所述計算機4分別與傳感器顯示儀表3以及智能液壓控制裝置5相連;各所述加載測量組2包括一拉力傳感器21、一液壓油缸22以及一基礎預埋板23,各所述拉力傳感器21的頂部連接有一第一鋼絲繩24,各所述第一鋼絲繩24穿設過所述轎廂底梁13并連接至轎廂底11,各所述拉力傳感器21的下端通過一第二鋼絲繩25與所述液壓油缸22的一活塞豎桿221相連,各所述液壓油缸22的底部固定在對應的基礎預埋板23上,各所述基礎預埋板23均預埋在所述電梯的一基坑14內;各所述拉力傳感器21均連接至傳感器顯示儀表3,各所述液壓油缸22均通過一油管51連接至智能液壓控制裝置5。所述加載測量組2的組數(shù)為二組,所述二組加載測量組2分別對應設置在轎廂底梁13兩側的正下方。所述轎廂底11設置有與第一鋼絲繩24相對應的二吊環(huán)111,各所述吊環(huán)111分別設置在對應基礎預埋板14的正上方,各所述第一鋼絲繩24固定在對應的吊環(huán)111上。重點參閱圖2,所述液壓油缸22包括一油缸本體222以及一活塞223,所述活塞223包括一活塞頭224以及垂直設置在活塞頭224上的活塞豎桿221,所述活塞頭224橫設在所述油缸本體222的油槽225內,所述活塞豎桿221穿設過油缸本體222的頂部,所述油管51通過一進油孔226與液壓油缸22相連,所述進油孔226設置在活塞頭224的上方。預緊第二鋼絲繩25,計算機4設定需要加載的報警臨界載荷,智能液壓控制裝置5對液壓油缸22進油,活塞223向下移動,拉緊第一鋼絲繩24以及的第二鋼絲繩25,實現(xiàn)對電梯轎廂底11的加載,拉力傳感器21受到同樣大小的拉力,并通過傳感器顯示儀表3將該力值反饋給計算機4,計算機4根據(jù)拉力傳感器21的反饋信號實時控制智能液壓控制裝置5對液壓油缸22進、回油,如此形成一個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直至電梯超載報警,以此實現(xiàn)電梯的超載檢測。本實用新型的傳感器顯示儀表實時顯示拉力傳感器的受力大小,并將該信號反饋給計算機,計算機通過智能液壓控制裝置對液壓油缸進、回油,如此形成一個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直至拉力傳感器和電梯轎廂底達到預定載荷,電梯超載,報警系統(tǒng)報警。該裝置施加的載荷準確、可靠,且可以根據(jù)具體需要對電梯施加任意大小的載荷,適用于任意一部承載量電梯的超載檢測。另外,本實用新型電梯載荷檢測裝置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搬運,同時結構簡單,因此在對電梯超載裝置進行檢驗時操作便捷、簡單易行;總之本實用新型簡單易操作、檢測結果更為準確,且適用性強,解決了用砝碼檢測電梯超載存在砝碼搬運繁瑣、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的問題。。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是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我們所描述的具體的實施例只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的限定,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依照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飾以及變化,都應當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電梯載荷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配合一電梯轎廂使用,所述電梯轎廂的一轎廂底通過二橡膠塊架設在一轎廂底梁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裝置包括至少一加載測量組、一傳感器顯示儀表、一計算機以及一智能液壓控制裝置,所述計算機分別與傳感器顯示儀表以及智能液壓控制裝置相連;各所述加載測量組包括一拉力傳感器、一液壓油缸以及一基礎預埋板,各所述拉力傳感器的頂部連接有一第一鋼絲繩,各所述第一鋼絲繩穿設過所述轎廂底梁并連接至轎廂底,各所述拉力傳感器的下端通過一第二鋼絲繩與所述液壓油缸的一活塞豎桿相連,各所述液壓油缸的底部固定在對應的基礎預埋板上,各所述基礎預埋板均預埋在所述電梯的一基坑內;各所述拉力傳感器均連接至傳感器顯示儀表,各所述液壓油缸均通過一油管連接至智能液壓控制裝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電梯載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測量組的組數(shù)為二組,所述二組加載測量組分別對應設置在轎廂底梁兩側的正下方。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梯載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轎廂底設置有與第一鋼絲繩相對應的二吊環(huán),各所述吊環(huán)分別設置在對應基礎預埋板的正上方,各所述第一鋼絲繩固定在對應的吊環(huán)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r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電梯載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油缸包括一油缸本體以及一活塞,所述活塞包括一活塞頭以及垂直設置在活塞頭上的活塞豎桿,所述活塞頭橫設在所述油缸本體的油槽內,所述活塞豎桿穿設過油缸本體的頂部,所述油管通過一進油孔與液壓油缸相連,所述進油孔設置在活塞頭的上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梯載荷檢測裝置,包括至少一加載測量組、一傳感器顯示儀表、一計算機以及一智能液壓控制裝置,所述計算機分別與傳感器顯示儀表以及智能液壓控制裝置相連;各所述加載測量組包括拉力傳感器、液壓油缸以及基礎預埋板,各所述拉力傳感器的頂部連接有一第一鋼絲繩,各所述第一鋼絲繩穿設過所述轎廂底梁并連接至轎廂底,各所述拉力傳感器的下端通過一第二鋼絲繩與所述液壓油缸的一活塞豎桿相連,各所述液壓油缸的底部固定在對應的基礎預埋板上。本實用新型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同時適用性強、操作簡便易行,同時檢測出的數(shù)值更為可靠、準確。
文檔編號B66B5/14GK202808106SQ20122051181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許競, 朱延巍, 王秀榮, 賴征創(chuàng), 梁偉, 謝晉, 林景彩, 陳兆春 申請人:福建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