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散熱器,包括底座,以及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的鰭片組,所述鰭片組包括兩種不同材質(zhì)的散熱鰭片,所述鰭片組分為同材質(zhì)同規(guī)格的第一鰭片組和同材質(zhì)同規(guī)格第二鰭片組,所述第一鰭片組和所述第二鰭片組的材質(zhì)不同,所述第一鰭片組的兩端部位置設有面向所述第二鰭片組的第一臺階,所述第一臺階表面設有第一卡扣條,所述第二鰭片組的兩端部位置設有面向所述第一鰭片組的第二臺階,所述第二臺階表面設有第二卡扣條,所述第一鰭片組和所述第二鰭片組中散熱鰭片交替設置,所述第一卡扣條與所述第二卡扣條貼合。第一、二鰭片組為獨立部件,散熱鰭片材質(zhì)相同,組裝方便快捷,最后把兩部件相互插入即可得到散熱器,精簡了工藝,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專利說明】散熱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器,特別是涉及一種鰭片式散熱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技術的發(fā)展,電子元件單位面積上發(fā)出的熱量越來越多,對散熱器散熱效果要求越來越高。一般的鰭片式散熱器主要由多個鰭片和底座構成,多個鰭片平行間隔排列形成鰭片組。底座一側貼合在發(fā)熱元件上,另一側與鰭片組連接或一體成型。
[0003]有些散熱器還設有兩端分別連接底座和鰭片組的熱管。
[0004]鰭片組由多個鰭片組成。熱量從發(fā)熱元件傳到底座,底座上的熱量通過熱管將大部分熱量傳到鰭片組,最后熱量通過鰭片組散發(fā)出去。因此,要提高散熱器的傳熱效率主要是改善鰭片組散熱效率。
[0005]然而不同材料的鰭片散熱效率存在差異。一般鰭片組鰭片的組成材料為銅或鋁,銅的鰭片組散熱效果較鋁的鰭片組好,但銅的鰭片組材料價格較鋁的鰭片組高,而且整體重量也較鋁的鰭片組重。
[0006]一般散熱器都是采用單一材料的鰭片組。為實現(xiàn)兩種不同材料的鰭片復合,傳統(tǒng)方式是通過把單片的不同材料的鰭片間隔排列,再通過卡扣條把所有鰭片固定,在組裝過程中,工人每次都要參看圖紙來選擇對應材質(zhì)的散熱鰭片,工藝復雜,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7]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問題,提供一種便于組裝的復合材料散熱器。
[0008]一種散熱器,包括底座,以及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的鰭片組,所述鰭片組包括兩種不同材質(zhì)的散熱鰭片,分為同材質(zhì)同規(guī)格的第一鰭片組和同材質(zhì)同規(guī)格第二鰭片組,所述第一鰭片組和所述第二鰭片組的材質(zhì)不同,所述第一鰭片組的兩端部位置設有面向第二鰭片組的第一臺階,所述第一臺階表面設有第一卡扣條,所述第二鰭片組的兩端部位置設有面向第一鰭片組的第二臺階,所述第二臺階表面設有第二卡扣條,所述第一鰭片組和所述第二鰭片組中散熱鰭片交替設置,所述第一卡扣條與所述第二卡扣條貼合。
[0009]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鰭片組和所述第二鰭片組的散熱鰭片上設置有垂直連接的套筒以及開設有與所述套筒連通的穿孔,所述散熱器包括熱管,所述熱管的一端與所述底座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一鰭片組和所述第二鰭片組的散熱鰭片上的所述穿孔和所述套筒。
[0010]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鰭片組中散熱鰭片上的套筒與所述第二鰭片組中的散熱鰭片抵接,所述第二鰭片組中散熱鰭片上的套筒與所述第一鰭片組中的散熱鰭片抵接。
[0011]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熱管為管徑大小不同的兩根。
[0012]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鰭片組與第二鰭片組均設有與所述底座匹配的收容槽,所述底座部分收容于的所述收容槽內(nèi)。
[0013]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鰭片組和第二鰭片組匹配的多個卡槽,所述第一鰭片組和第二鰭片組散熱鰭片的側邊分別卡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卡槽內(nèi)。
[0014]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底座上相鄰的兩個所述卡槽之間開設有與所述卡槽平行的條形凹陷。
[0015]上述散熱器,同材質(zhì)同規(guī)格的第一鰭片組通過卡扣條連接組成一整體部件,與第一鰭片組不同材質(zhì)的第二鰭片組也通過卡扣條連接組成一整體部件。第一鰭片組和第二鰭片組為單獨裝配,在裝配時,因為同一組的散熱鰭片材質(zhì)相同,所以工作人員無需進行繁瑣的選擇,提高了組裝效率。最后,把第一鰭片組沿散熱鰭片散熱面方向插入第二鰭片組,就能組裝成不同材質(zhì)散熱鰭片交替設置的鰭片組,精簡了工藝,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0016]上述散熱器,所述第一鰭片組和所述第二鰭片組的散熱鰭片上設置有垂直連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設置一方面增加第一鰭片組、第二鰭片組與熱管接觸的面積,提高了散熱效率,另一方面也使第一鰭片組和第二鰭片組連接更牢固。
[0017]上述散熱器,所述第一鰭片組中散熱鰭片上的套筒與所述第二鰭片組中的散熱鰭片抵接,所述第二鰭片組中散熱鰭片上的套筒與所述第一鰭片組中的散熱鰭片抵接。這充分利用散熱鰭片間的間隔間隙,使第一鰭片組、第二鰭片組散熱鰭片與熱管的接觸面積增大,既提高了散熱效率,又使第一鰭片組、第二鰭片與熱管連接更牢固。
[0018]上述散熱器,所述熱管為管徑大小不同的兩根,這可使散熱器滿足不現(xiàn)散熱效率的需要。
[0019]上述散熱器,所述第一鰭片組和第二鰭片組設有與所述底座匹配的收容槽,所述底座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內(nèi)。所述收容槽能限制第一熱鰭片組和第二鰭片組相對所述底座移動,同時也便于組裝,既保證了安裝位置的一致性,也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散熱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圖1的所示的散熱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中第一鰭片組,第二鰭片組和底座連接示意圖;
[0024]圖5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的第一鰭片組散熱鰭片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6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的第二鰭片組散熱鰭片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7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沿熱管與第一鰭片組、第二鰭片組連接部分軸線方向剖視圖;
[0027]圖8為圖7的剖面正視圖;
[0028]圖9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沿垂直第一鰭片組和第二鰭片組散熱鰭片的散熱面方向的剖視圖;
[0029]圖10為圖9的剖面正視圖;
[0030]圖11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沿第一鰭片組散熱鰭片表面方向的剖視圖;
[0031]圖12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沿第二鰭片組散熱鰭片表面方向的剖視圖。
[0032]附圖標號說明
[0033]100、第一鰭片組;112、第三穿孔;
[0034]110、第二鰭片組;114、第四穿孔;
[0035]120、第一熱管;115、第三套筒;
[0036]130、第二熱管;116、第四套筒;
[0037]140、底座;117、第二卡扣條;
[0038]150、固定螺釘;119、第二收容槽;
[0039]102、第一穿孔;118、第二臺階;
[0040]104、第二穿孔;142、螺絲孔;
[0041]105、第一套筒;144、凹槽;
[0042]106、第二套筒;146、卡槽;
[0043]107、第一^^ 扣條;148、凹陷。
[0044]108、第一臺階;
[0045]109、第一收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46]請參閱圖1?圖3,其為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散熱器10的正反兩面的結構示意圖和分解結構示意圖。
[0047]散熱器10包括:第一鰭片組100,第二鰭片組110,第一熱管120,第二熱管130,底座140及固定螺釘150。
[0048]所述底座140用于抵接發(fā)熱元件,所述底座140上與發(fā)熱元件的貼合面設有兩個凹槽144,所述凹槽144為與所述第一熱管120、第二熱管130匹配的半圓形。所述底座140于與發(fā)熱元件的貼合面還設有與固定螺釘150匹配的螺絲孔142。
[0049]所述第一鰭片組100由同材質(zhì)同規(guī)格散熱鰭片組成,其兩端部位置設有面向所述第二鰭片組110的第一臺階108,所述第一臺階108表面設有第一卡扣條107。所述第一卡扣條107與第一鰭片組100的散熱鰭片的卡合,把第一鰭片組100的散熱鰭片間隔開并連接成一整體部件。
[0050]所述第二鰭片組110由同材質(zhì)同規(guī)格散熱鰭片組成,材質(zhì)與第一鰭片組100不同,其兩端部位置設有面向所述第一鰭片組100的第二臺階118,所述第二臺階118表面設有第二卡扣條117。所述第二卡扣條117與第二鰭片組110的散熱鰭片的卡合,把第二鰭片組110的散熱鰭片間隔開并連接成一整體部件。
[0051]所述第一熱管120與所述第二熱管130是管徑大小不同的兩根熱管。所述固定螺釘150和螺線孔142相互配合,用于將發(fā)熱元件與所述底座140固定連接。
[0052]請參考圖4,其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10中第一鰭片組100,第二鰭片組110和底座140連接示意圖。所述第一鰭片組100與第二鰭片組110沿平行鰭片散熱表面方向重合,第一鰭片組100的鰭片插入第二鰭片組110散熱鰭片間的間隙,實現(xiàn)所述第一鰭片組100和所述第二鰭片組110中散熱鰭片交替設置,所述第一卡扣條107與所述第二卡扣條117貼合。這樣精簡了工藝,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0053]請參考圖5,其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10的第一鰭片組100散熱鰭片立體結構示意圖。所述第一鰭片組100的散熱鰭片上設置有垂直連接的第一套筒105和第二套筒106,及開設有與第一套筒105連通的第一穿孔102、與第二套筒106連通的第二穿孔104。第一穿孔102的孔徑大小與第一熱管120匹配,第二穿孔104的大小與第二熱管130匹配。
[0054]請參考圖6,其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10的第二鰭片組110散熱鰭片立體結構示意圖。所述第二鰭片組110的散熱鰭片上設置有垂直連接的第三套筒115和第四套筒116,及開設有與第三套筒115連通的第三穿孔112、與第三套筒115連通的第四穿孔114。第三穿孔112的孔徑大小與第一熱管120匹配,第四穿孔114的大小與第二熱管130匹配。套筒的設置一方面增加第一鰭片組100和所述第二鰭片組110的散熱鰭片與熱管接觸面積,提高散熱效率,另一方面也使第一鰭片組100和所述第二鰭片組110連接更牢固。
[0055]請參考圖8,其為圖7的剖面正視圖,圖7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10沿熱管與第一鰭片組100、第二鰭片組110連接部分軸線方向剖視圖,所述第一鰭片組100中散熱鰭片上的第一套筒105與所述第二鰭片組110中的散熱鰭片抵接,所述第二鰭片組110中散熱鰭片上的第三套筒115均與所述第二鰭片組110中的散熱鰭片抵接。這充分利用散熱鰭片間的間隔間隙,使第一鰭片組100和所述第二鰭片組110的散熱鰭片與熱管接觸面積增大,既提高了散熱效率,又使連接更加牢固。
[0056]請參考圖9,其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10沿垂直第一鰭片組100和第二鰭片組110散熱鰭片的散熱面方向的剖視圖,所述第一熱管120的一端與所述底座140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一鰭片組100的第一穿孔102和第一套筒105,還穿過所述第二鰭片組110的第三穿孔112和第三套筒115,并與第一鰭片組100和第二鰭片組110鉚接。
[0057]請參考圖10,其為圖9的剖面正視圖,所述底座140上表面平行間隔設有多卡槽146,相鄰的兩個所述卡槽146之間開設有與所述卡槽146平行的條形凹陷148。所述條形凹陷148可以增大散熱面積,提高散熱效率。所述第一鰭片組100和第二鰭片組110散熱鰭片的側邊分別卡接于所述底座140上的卡槽146內(nèi)。
[0058]請參考圖11,其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10沿第一鰭片組100散熱鰭片表面方向的剖視圖,所述第一鰭片組100開設有與匹配的第一收容槽19。同時請參考圖12,其為圖1所示的散熱器10沿第二鰭片組110散熱鰭片表面方向的剖視圖,所述第二鰭片組110開設有與匹配的第二收容槽119,底座140部分同時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9和第二收容槽119。第一收容槽19與第二收容槽119可限制底座140的移動,也便于安裝位置的統(tǒng)一性,為組裝提供方便,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散熱器,包括底座,以及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的鰭片組,所述鰭片組包括兩種不同材質(zhì)的散熱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鰭片組分為同材質(zhì)同規(guī)格的第一鰭片組和同材質(zhì)同規(guī)格第二鰭片組,所述第一鰭片組和所述第二鰭片組的材質(zhì)不同,所述第一鰭片組的兩端部位置設有面向所述第二鰭片組的第一臺階,所述第一臺階表面設有第一卡扣條,所述第二鰭片組的兩端部位置設有面向所述第一鰭片組的第二臺階,所述第二臺階表面設有第二卡扣條,所述第一鰭片組和所述第二鰭片組中散熱鰭片交替設置,所述第一卡扣條與所述第二卡扣條貼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鰭片組和所述第二鰭片組的散熱鰭片上設置有垂直連接的套筒以及開設有與所述套筒連通的穿孔,所述散熱器還包括熱管,所述熱管的一端與所述底座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一鰭片組和所述第二鰭片組的散熱鰭片上的所述穿孔和所述套筒。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鰭片組中散熱鰭片上的套筒與所述第二鰭片組中的散熱鰭片抵接,所述第二鰭片組中散熱鰭片上的套筒與所述第一鰭片組中的散熱鰭片抵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管為管徑大小不同的兩根。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鰭片組與第二鰭片組均設有與所述底座匹配的收容槽,所述底座部分收容于的所述收容槽內(nèi)。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鰭片組和第二鰭片組匹配的多個卡槽,所述第一鰭片組和第二鰭片組散熱鰭片的側邊分別卡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卡槽內(nèi)。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相鄰的兩個所述卡槽之間開設有與所述卡槽平行的條形凹陷。
【文檔編號】H05K7/20GK203968551SQ201420273334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5月26日
【發(fā)明者】林詩詔, 卿國芳 申請人:東莞永騰電子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