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采用全膜法處理放射性廢水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廢水處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采用全膜法處理放射性廢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對于核工業(yè)領域產生的放射性廢水,絮凝沉淀、砂濾、硅藻土過濾、超濾、選擇性離子交換、反滲透膜處理、蒸發(fā)、電滲析都是處理它們的常用方法。
[0003]每種處理方法都有其適用范圍和技術特點,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不同的處理方法對反應堆堆芯融化情況下放射性廢水的去污效率,結合處理流量和工藝特點選擇出適用的放射性廢水處理技術。
[0004]放射性廢水處理技術的重點是提高放射性廢水的去污因子,使排放出水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濃度盡可能低,并使放射性濃縮液的體積盡量小。在目前國內外技術條件下,放射性廢水膜處理系統(tǒng)雖然有較高的去污因子,但其很低的濃縮倍數(shù)(通常只有5-10)限制了其廣泛使用。同時,常規(guī)反滲透膜處理系統(tǒng)對進水的嚴格要求也嚴重限制了其使用,若采用硅藻土過濾等預處理將極大增加固體廢物的產生量。
[0005]膜技術的興起,為放射性廢水處理提供了新的選擇。超濾技術雖然難以去除溶解性的核素離子,但是可以去除水中存在的細微懸浮物、膠體物質、以及部分大分子有機物,由此去除被膠體或顆粒物夾帶,或者與大分子有機物形成絡合物的核素離子。利用膜法處理放射性廢水,其基本工藝為預處理+反滲透+離子交換。由于反滲透不能確保最終液態(tài)流出物的放射性活度滿足環(huán)境排放要求,必須采用離子交換單元作為精處理單元。核工業(yè)中樹脂為一次性使用,不再生,這樣不可避免會產生大量的放射性廢樹脂,而放射性廢樹脂的處理與處置是核工業(yè)的一個難題。放射性廢物小量化是核工業(yè)中放射性廢水處理的基本原則,放射性廢樹脂的小量化是核工業(yè)中放射性廢物小量化的重要內容。因此,研究開發(fā)新型技術,提高去除效率的同時,降低放射性二次廢物,特別是放射性廢樹脂的產生量,是非常有意義的。
【發(fā)明內容】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分離效果好、運行穩(wěn)定、采用全膜法處理放射性廢水的方法。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0008]一種采用全膜法處理放射性廢水的方法,包括依次進行的預處理、膜分離和深度處理三個步驟,所述的預處理為活性炭過濾,通過活性炭吸附廢水中雜質、部分低分子放射性物質與部分包括明膠與蛋白質的大分子物質;
[0009]所述的膜分離包括依次進行的中孔無機陶瓷膜過濾、微孔無機陶瓷膜過濾與陶瓷納濾膜過濾,通過三種膜過濾去除廢水中大部分的無機鹽、氨基酸、細菌、有機溶質粒子;
[0010]所述的深度處理為二級反滲透處理,通過二級反滲透處理后的水電導率為(40 μ s/cm,滿足放射性物質的排放要求。
[0011]所述的中孔無機陶瓷膜的孔徑為30?50nm,所述的微孔陶瓷膜的孔徑為10?30nm,所述的陶瓷納濾膜的孔徑為1?10nm。
[0012]進行二級反滲透處理時,第二級反滲透的濃水返回到第一級反滲透中,經過一級反滲透處理形成的淡水與濃水的體積比為(5?8): 1,經過二級反滲透處理形成的淡水與濃水的體積比為(7?10): 1,第二級反滲透處理后的淡水中微生物指標菌落數(shù)(200CFU/mLo
[0013]通過本發(fā)明的處理方法能夠將放射性廢液中的放射性物質、無機鹽、大分子物質等進行分離截留,實現(xiàn)回收再利用,通過納濾設備分離低放射性元素的攔截率大于90%,對于低放射性廢水,依次經過預處理、膜分離和深度處理后能夠達到排放標準。
[0014]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除活性炭進行預處理后,余下步驟采用全膜法進行處理,采用全膜法進行處理操作簡單易行,且使用后的膜易于清潔處理,在處理過程中采用不同孔徑的陶瓷膜作為過濾主體,分離效果好,廢水處理運行穩(wěn)定安全。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0016]實施例
[0017]一種采用全膜法處理放射性廢水的方法,包括依次進行的預處理、膜分離和深度處理三個步驟,預處理為活性炭過濾,通過活性炭吸附廢水中雜質、部分低分子放射性物質與部分包括明膠與蛋白質的大分子物質;
[0018]膜分離包括依次進行的中孔無機陶瓷膜過濾、微孔無機陶瓷膜過濾與陶瓷納濾膜過濾,中孔無機陶瓷膜的孔徑為30?50nm,微孔陶瓷膜的孔徑為10?30nm,陶瓷納濾膜的孔徑為1?10nm,通過三種膜過濾去除廢水中大部分的無機鹽、氨基酸、細菌、有機溶質粒子;
[0019]深度處理為二級反滲透處理,第二級反滲透的濃水返回到第一級反滲透中,經過一級反滲透處理形成的淡水與濃水的體積比為(5?8): 1,經過二級反滲透處理形成的淡水與濃水的體積比為(7?10): 1,第二級反滲透處理后的淡水中微生物指標菌落數(shù)(200CFU/mL。通過二級反滲透處理后的水電導率為彡40 μ s/cm,滿足放射性物質的排放要求。
[0020]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使用發(fā)明。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因此,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揭示,不脫離本發(fā)明范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采用全膜法處理放射性廢水的方法,包括依次進行的預處理、膜分離和深度處理三個步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預處理為活性炭過濾,通過活性炭吸附廢水中雜質、部分低分子放射性物質與部分包括明膠與蛋白質的大分子物質; 所述的膜分離包括依次進行的中孔無機陶瓷膜過濾、微孔無機陶瓷膜過濾與陶瓷納濾膜過濾,通過三種膜過濾去除廢水中大部分的無機鹽、氨基酸、細菌、有機溶質粒子; 所述的深度處理為二級反滲透處理,通過二級反滲透處理后的水電導率為< 40 μ s/cm,滿足放射性物質的排放要求。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全膜法處理放射性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孔無機陶瓷膜的孔徑為30?50nm,所述的微孔陶瓷膜的孔徑為10?30nm,所述的陶瓷納濾膜的孔徑為1?10nm。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全膜法處理放射性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行二級反滲透處理時,第二級反滲透的濃水返回到第一級反滲透中,經過一級反滲透處理形成的淡水與濃水的體積比為(5?8): 1,經過二級反滲透處理形成的淡水與濃水的體積比為(7?10): 1,第二級反滲透處理后的淡水中微生物指標菌落數(shù)< 200CFU/mL。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采用全膜法處理放射性廢水的方法,包括依次進行的預處理、膜分離和深度處理三個步驟,預處理為活性炭過濾,通過活性炭吸附廢水中雜質、部分低分子放射性物質與部分包括明膠與蛋白質的大分子物質;膜分離包括依次進行的中孔無機陶瓷膜過濾、微孔無機陶瓷膜過濾與陶瓷納濾膜過濾,通過三種膜過濾去除廢水中大部分的無機鹽、氨基酸、細菌、有機溶質粒子;深度處理為二級反滲透處理,通過二級反滲透處理后的水電導率為≤40μs/cm,滿足放射性物質的排放要求。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采用全膜法進行處理操作簡單易行,且使用后的膜易于清潔處理,在處理過程中采用不同孔徑的陶瓷膜作為過濾主體,分離效果好,廢水處理運行穩(wěn)定安全。
【IPC分類】G21F9/06, G21F9/12
【公開號】CN105321589
【申請?zhí)枴緾N201410353503
【發(fā)明人】龔志宏, 顧躍雷, 吳昌飛, 劉震, 陳農
【申請人】上海一鳴過濾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0日
【申請日】2014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