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冠簧,尤其涉及一種對接插頭插入力較小的冠簧,可穩(wěn)定地進行大電流傳輸。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用于電動汽車等的電源傳輸接口,通常采用冠簧插孔或普通的密繞線簧插孔。一方面,由于該種電源傳輸接口需要大電流通過,從而對其中接觸件的接觸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在大電流傳輸過程中,接觸件的發(fā)熱情況也是該種電源傳輸接口需要特別考慮的另一要素。
[0003]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冠簧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接插頭插入力較小的冠簧,可穩(wěn)定地進行大電流傳輸。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冠簧,包括沿所述冠簧軸向分設于所述冠簧兩端的端帶、連接于兩個所述端帶之間且間隔設置的若干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具有朝向所述冠簧的軸心方向突伸的接觸部,相鄰兩個所述簧片上的接觸部位于沿所述冠簧軸向上的不同位置處。
[0006]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沿所述冠簧軸向,相鄰兩個所述簧片的接觸部分別靠近位于兩端的兩個所述端帶。
[0007]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靠近同一個所述端帶的所有所述接觸部至該端帶的距離相同。
[0008]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有所述接觸部至與所述接觸部靠近的所述端帶的距離相等。
[0009]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有所述接觸部與所述冠簧的軸心的距離相等。
[0010]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簧片包括與其中一個所述端帶直接連接且沿所述冠簧軸向直線延伸的直片段、連接所述直片段與另一個所述端帶且朝向所述冠簧的軸心方向突伸的彎片段,相鄰兩個所述簧片的彎片段分別直接連接于位于兩端的兩個所述端帶上;所述接觸部位于所述彎片段上。
[0011]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接觸部位于所述彎片段在所述冠簧軸向上的中間位置。
[0012]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沿所述冠簧軸向,所述直片段的長度小于所述彎片段的長度。
[0013]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有所述直片段沿所述冠簧軸向的長度相同,所有所述彎片段沿所述冠簧軸向的長度相同。
[0014]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位于每個所述簧片沿所述冠簧圓周方向的兩側(cè)的兩個所述簧片均勻設置。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相鄰兩個所述簧片上的接觸部位于沿所述冠簧軸向上的不同位置處,在保證所述冠簧與對接插頭的接觸點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所述冠簧可與對接插頭具有多層次接觸,有利于降低對接插頭插入時的插入力,更方便操作。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冠簧與一對接插頭的立體圖。
[0017]圖2是圖1所示的冠簧于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0018]圖3是圖2所示的冠簧沿A-A方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0020]請參閱圖1?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冠簧100的較佳實施例。所述冠簧100由金屬片圍成,所述冠簧100包括沿所述冠簧100軸向分設于所述冠簧100兩端的端帶1、連接于兩個所述端帶I之間且間隔設置的若干簧片3。
[0021]兩個所述端帶I及所述簧片3共同圍設形成用于收容對接插頭200的收容腔4,所述收容腔4呈類腰鼓型設置,即沿所述冠簧100軸向所述收容腔4的內(nèi)徑逐漸變且整體上中間小兩端大。
[0022]每一所述端帶I為沿所述冠簧100軸向設有缺口的半封閉圓環(huán)結(jié)構,便于所述對接插頭200插入。優(yōu)選地,兩個所述端帶I的缺口沿所述冠簧100軸向連通形成一個開口 5。
[0023]所述簧片3在兩個所述端帶I之間沿所述冠簧100軸線方向延伸,且相鄰兩個所述簧片3之間具有間隙6,沿所述冠簧100的圓周方向上所述簧片3的寬度大于所述間隙6的寬度。本實施例中,其中一個所述間隙6與所述開口5重合。
[0024]所述簧片3具有朝向所述冠簧100的軸心方向突伸的接觸部31,相鄰兩個所述簧片3上的接觸部31位于沿所述冠簧100軸向上的不同位置處;即相鄰兩個所述簧片3的所述接觸部31沿所述冠簧100軸向至同一個所述端帶的距離不同;從而在保證所述冠簧100與對接插頭200的接觸點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所述冠簧100可與對接插頭200具有多層次接觸,有利于降低對接插頭200插入時的插入力,更方便操作。
[0025]所有所述接觸部31與所述冠簧100的軸心的距離相等,使得所述插頭與所有所述接觸部31均具有良好的電性接觸,有效降低接觸界面的發(fā)熱量,實現(xiàn)較大電流傳輸,并且可實現(xiàn)所述冠簧100與對接插頭200之間的可靠搭接。
[0026]沿所述冠簧100軸向,相鄰兩個所述簧片3的接觸部31分別靠近位于兩端的兩個所述端帶I。進一步地,靠近同一個所述端帶I的所有所述接觸部31至該端帶I的距離相同,也即所有所述接觸部31與所述對接插頭200形成兩個接觸圈,有效地降低了對接插頭200插入時的插入力,更方便操作。更進一步地,所有所述接觸部31至靠近所述接觸部31的所述端帶I的距離相等。
[0027]位于每個所述簧片3沿所述冠簧100圓周方向的兩側(cè)的兩個所述簧片3均勻設置,位于同一個所述簧片3的沿所述冠簧100圓周方向的兩側(cè)的兩個所述簧片3相同,因此所述冠簧100與所述對接插頭200的插拔力均勻,對接插頭200受力不易發(fā)生偏擺,可提高所述冠簧100與對接插頭200之間接觸的穩(wěn)定性。
[0028]具體地,所述簧片3包括與其中一個所述端帶I直接連接且沿所述冠簧100軸向直線延伸的直片段32、連接所述直片段32與另一個所述端帶I且朝向所述冠簧100的軸心方向突伸呈曲面的彎片段33。相鄰兩個所述簧片3的彎片段33分別直接連接于位于兩端的兩個所述端帶I上;所述接觸部31位于所述彎片段33上,且所述接觸部31相對靠近于設有該接觸部31的彎片段33直接連接的所述端帶I。優(yōu)選地所述接觸部31位于所述彎片段33在所述冠簧100軸向上的中間位置;相鄰兩個所述簧片3的接觸部31沿所述冠簧100軸向交錯設置。
[0029]本實施例中,沿所述冠簧100軸向,所述直片段32的長度小于所述彎片段33的長度;所有所述直片段32沿所述冠簧100軸向的長度相同,所有所述彎片段33沿所述冠簧100軸向的長度相同;所有所述接觸部31至與設有該接觸部31的彎片段33直接連接的端帶I的距離相等。相鄰兩個所述簧片3的結(jié)構相同,只是換向交錯地與所述端帶連接。
[003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冠簧100通過將相鄰兩個所述簧片3上的接觸部31位于沿所述冠簧100軸向上的不同位置處,在保證所述冠簧100與對接插頭200的接觸點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所述冠簧100可與對接插頭200具有多層次接觸,有利于降低對接插頭200插入時的插入力,更方便操作。
[0031]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冠簧,包括沿所述冠簧軸向分設于所述冠簧兩端的端帶、連接于兩個所述端帶之間且間隔設置的若干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具有朝向所述冠簧的軸心方向突伸的接觸部,相鄰兩個所述簧片上的接觸部位于沿所述冠簧軸向上的不同位置處。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冠簧軸向,相鄰兩個所述簧片的接觸部分別靠近位于兩端的兩個所述端帶。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靠近同一個所述端帶的所有所述接觸部至該端帶的距離相同。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接觸部至與所述接觸部靠近的所述端帶的距離相等。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接觸部與所述冠簧的軸心的距離相等。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包括與其中一個所述端帶直接連接且沿所述冠簧軸向直線延伸的直片段、連接所述直片段與另一個所述端帶且朝向所述冠簧的軸心方向突伸的彎片段,相鄰兩個所述簧片的彎片段分別直接連接于位于兩端的兩個所述端帶上;所述接觸部位于所述彎片段上。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部位于所述彎片段在所述冠簧軸向上的中間位置。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冠簧軸向,所述直片段的長度小于所述彎片段的長度。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直片段沿所述冠簧軸向的長度相同,所有所述彎片段沿所述冠簧軸向的長度相同。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位于每個所述簧片沿所述冠簧圓周方向的兩側(cè)的兩個所述簧片均勻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冠簧,包括沿所述冠簧軸向分設于所述冠簧兩端的端帶、連接于兩個所述端帶之間且間隔設置的若干簧片;所述簧片具有朝向所述冠簧的軸心方向突伸的接觸部,相鄰兩個所述簧片上的接觸部位于沿所述冠簧軸向上的不同位置處。所述冠簧通過將相鄰兩個所述簧片上的接觸部位于沿所述冠簧軸向上的不同位置處,在保證所述冠簧與對接插頭的接觸點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所述冠簧可與對接插頭具有多層次接觸,有利于降低對接插頭插入時的插入力,更方便操作。
【IPC分類】H01R13/11
【公開號】CN205178092
【申請?zhí)枴緾N201520999435
【發(fā)明人】彭易平, 茆玉龍, 胡兵波, 韓言言
【申請人】昆山全方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