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蔬菜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蔬菜促根生長防早衰的復混材料及利用其栽培蔬菜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地膜覆蓋具有增溫、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抑制雜草生長,減輕病害的作用,是目前蔬菜生產栽培中常用的一種技術。
但是地膜覆蓋技術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不易降解的環(huán)境問題外,由于其增溫保溫作用,在高溫季節(jié)易使地溫過高而對作物產生不良影響,如茄子、番茄、甜椒等蔬菜,在其生長中后期往往會使根系生產緩慢或停止而造成早衰,從而導致減產。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以上現(xiàn)狀,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蔬菜促根生長防早衰的復混材料,并進一步提供利用該復混材料栽培蔬菜的方法。
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蔬菜促根生長防早衰的復混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秸稈86~95份、蛭石或珍珠巖5~14份,酵素菌0.15~0.25份、保水劑0.07~0.1份。
進一步地,所述秸稈粉碎至長度1~4cm。
進一步地,所述蛭石或珍珠巖的粒徑為7~12mm,其中蛭石的膨脹倍數(shù)為8~12倍。
進一步地,所述保水劑為聚丙烯酰胺,其粒徑為0.85~6mm。其中2~4mm、4~6mm的聚丙烯酰胺顆粒直接拌蛭石或珍珠巖,0.85~2mm粒徑的聚丙烯酰胺細末,撒在其他組分的混合物上拌勻。
進一步地,所述酵素菌為酵素菌原種擴繁菌,是由酵素菌原菌1號和原菌2號按500:1的比例接種到載體上經好氧繁擴后制得。
優(yōu)選地,所述蔬菜為茄子、番茄或甜椒。
利用所述復混材料栽培蔬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蔬菜苗于3月中旬定植;
(2)將所述復混材料鋪在定植后的地面上,鋪設厚度為1-3cm,此后進行正常管理;
(3)7月下旬,對茄子或甜椒進行剪枝處理,或6月下旬對番茄進行換頭處理,以促進根部再發(fā)育。
本發(fā)明復混材料的應用并不局限于上述三種蔬菜,一般越夏的蔬菜都可以使用,針對不同的蔬菜進行相應的管理即可。如用于黃瓜時,步驟(3)中需于7月中旬~8月上旬減少黃瓜留瓜數(shù)(僅留1~2個瓜),摘掉畸形瓜、打掉底部老葉,進行越夏管理,配合使用復混材料,也可取得顯著的增產效果。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復混材料在蔬菜生長的前期即3~5月,由于覆蓋保溫、吸收光熱、微生物對秸稈的腐熟作用產生熱量,有利于提高地溫,促進植物的根系發(fā)育,使植株生長健壯;蔬菜生長中期(6~8月)一般處于炎熱的夏季,此時若管理不當容易使植株根系受損,生長緩慢或停止,本發(fā)明復混材料一是通過選擇合適的組分配比可在涵養(yǎng)水分的同時保持適當?shù)耐笟庑浴6怯捎诟采w減少陽光直射地面,有利于降低此階段的地溫,保護根系,防止植株早衰。三是利用酵素菌蛋白的分解功能,能夠產生活性很強的各種酶,具有很強的好氣性發(fā)酵能力,能夠迅速催化分解各種有機質,使之在短時間內轉化成為可供利用的成分,釋放了沉積固化的營養(yǎng)成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促進了植株根系的生長。結合7月下旬茄子、甜椒的剪枝處理,6月下旬番茄的換頭處理,7月中旬~8月下旬減少黃瓜留瓜數(shù)的越夏管理,可促進根部的再次發(fā)育同時有效縮短養(yǎng)分輸送的距離。結合以上特點使蔬菜蔬菜生長后期即8月下旬~10月?lián)碛薪寻l(fā)達根系的,使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生長協(xié)調一致,起到了很好的防早衰作用。經試驗,采用本發(fā)明復混材料和方法可使蔬菜產量大大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以下實施例中所用的酵素菌為日本酵素世界社中國山東總部生產的酵素菌擴繁菌,其制作方法如下:
1、原料:
載體(麥麩、米糠、稻糠粉等)1000kg
酵素菌原菌1號10kg、酵素菌原菌2號20g
骨粉或溶磷40kg
紅糖10kg
水300kg-360kg
2、工藝流程:
準備:先將500g紅糖用水10kg溶解,待溫度降至40℃以下時,放入2號原菌攪均,之后每天攪動2次以上。4—5天即可使用;
(1)將載體+溶磷(即鈣鎂磷肥)混勻(第一次翻堆);
(2)將原菌1號撒在載體上面;
(3)將備好的紅糖溶解在300kg-360kg的水中,并加入做好的2號菌液,然后均勻的噴灑在混合物上(也可邊翻邊灑水);
(4)進行第二次翻堆,翻堆的目的是使水分與混合物充分混合均勻;
(5)覆蓋,用麻袋或草苫將混合物蓋好。(注:不能用塑料布,因塑料布不透氣);
(6)以后還要進行四次翻堆:
①24小時后、48小時內第一次翻堆,充分透氧(不論溫度是否升高);
②當溫度升到45℃時進行第二次翻堆;
③以后每24小時翻堆一次;
(7)當?shù)谒拇畏堰M行完畢之后,36小時內攤開、晾干;
3、保存:
做好的繁擴菌,可立即使用,若不立即使用,可經干燥后密封包裝保存。
實施例1(茄子)
一種蔬菜促根生長防早衰的復混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秸稈90份、蛭石10份,酵素菌0.25份、保水劑0.1份。
其中秸稈粉碎至直徑1-4cm,蛭石粒徑粒徑7-12mm,膨脹倍數(shù)8~12倍,保水劑為粒徑0.85~2mm的聚丙烯酰胺細末。
將上述各組分充分混勻即得復混材料。
將本實施例復混材料用于大棚茄子栽培,步驟如下:
(1)茄子嫁接育苗,將嫁接苗于3月15日定植;
(2)將制得的復混材料鋪于定植后的地面上鋪設厚度為3cm;
(3)7月下旬,將茄子植株離地面20~30cm以上部分剪掉,促進根部再次發(fā)育,吸收營養(yǎng),供應植株生長。
實驗例1(茄子)
在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某一茄子大棚進行對照試驗,將該大棚內地塊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部分,定植同一嫁接茄子品種(園雜471),定植密度1600株/667m2,雙桿整枝,在整個生長期間,打掉第一側枝以下的葉片和分枝,以集中養(yǎng)分供應果實生長,促進早熟,及時采收門茄,除雙桿外,其余葉芽側枝全部去掉。對于所保留的枝條從枝條的基部使用塑料繩進行牽引或吊掛,使其基本保持直立生長狀態(tài),防止因不斷結果而造成枝條被壓彎或倒伏。單株結果18-20個,除在實施例中特指外,實施同樣的栽培管理技術,不同之處在于:試驗組采用實施例1的方法,對照組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為不覆蓋復混材料;統(tǒng)計兩組當年茄子產量,實驗組的產量為15989kg/667m2,對照組的產量為11826kg/667m2,試驗組比對照組增產4163kg/667m2。
實施例2-3及對比例1-3
復混材料組成及鋪設厚度見下表,其余管理與實施例1相同。
。
實施例4(番茄)
一種蔬菜促根生長防早衰的復混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秸稈87份、蛭石13份,每立方米施酵素菌0.20kg、保水劑0.1kg份。
其中秸稈粉碎至直徑1-4cm,蛭石粒徑粒徑7-12mm,膨脹倍數(shù)8~12倍,保水劑為粒徑2~4mm的聚丙烯酰胺顆粒。
先將蛭石與聚丙烯酰胺顆粒拌勻,再加入秸稈與酵素菌,攪拌均勻,即得復混材料。
將本實施例復混材料用于大棚番茄栽培,步驟如下:
(1)番茄嫁接育苗,將苗于3月13日定植,定植密度2200株/667m2;
(2)將制得的復混材料鋪于定植后的地面上鋪設厚度為2cm;
(3)在主干上留5穗果后,上部留2片功能葉摘心,同時6月下旬,選留1個最壯的側枝換頭栽培,換頭后再留3-4穗果摘心,其余側枝全部摘除,促進根部再次發(fā)育,供應植株生長。
實驗例2(番茄)
在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某一番茄大棚進行對照試驗,將該大棚內地塊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部分,定植同一嫁接番茄品種(惠裕),定植密度2200株/667m2,先單桿整枝,從植株的基部使用塑料繩進行牽引或吊掛,使其基本保持直立生長狀態(tài),防止因不斷結果而造成枝條被壓彎或倒伏,在主干上留5穗果后,上部留2片功能葉摘心。同時第4穗果以上先不進行塑料繩牽引或吊掛,使果枝向外開張50°-90°,以后隨著果實膨大,重量增加,結果枝逐漸下垂。然后選留4、5穗果葉腋間1個最壯的側枝進行塑料繩牽引或吊掛換頭,換頭后再留3-4穗果摘心,其余側枝全部摘除。單株結果8-9穗,除在實施例中特指外,實施同樣的栽培管理技術,不同之處在于:試驗組采用實施例4的方法,對照組與實施例4的區(qū)別是不覆蓋復混材料;統(tǒng)計兩組當年番茄產量,試驗組的產量為17590kg/667m2,對照組的產量為12779kg/667m2,試驗組比對照組增產4811 kg/667m2。
實施例5-6及對比例4-6
復混材料組成及鋪設厚度見下表,其余管理與實施例1相同。
。
由上表可見,本發(fā)明選擇了各組分最適配比范圍,在此范圍之外的組分配比的增產效果均不理想。
以上所述為本發(fā)明最佳實施方式的舉例,其中未詳細述及的部分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任何基于本發(fā)明的技術啟示而進行的等效變換,也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