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漁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掛底釣具。
背景技術:
在野外釣魚時,由于不同水域水底情況復雜,垂釣點附近的石頭、水草、雜物、樹枝等水底障礙物會造成魚鉤掛底,下水取鉤一般比較危險,因此只能通過硬拉釣魚線將魚鉤拉離障礙物,但是往往越拉魚鉤掛得更緊,最后只能是剪線扔漂,并且強力拉扯容易損傷魚竿,造成漁具損傷損失重大。目前,通常采用的解決方法是通過改變主線和子線的粗細和材質來加大其拉力,但是,由于子線的承受力小而經(jīng)常被拉斷,因此經(jīng)常造成魚鉤丟失。并且,市場上常見的各種魚鉤都是裸露在外的,極容易造成魚鉤掛底,為廣大釣友帶來不少麻煩和損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防掛底釣具。
一種防掛底釣具,包括魚竿、8字環(huán)、子線和主線,本發(fā)明還包括一鏤空的餌籠,所述主線的一端連接在魚竿上,另一端連接在8字環(huán)的一端;所述餌籠的前端內壁上設有隔板,所述隔板與所述餌籠的前壁上形成相連通的的導眼I,所述隔板的下側與所述餌籠的內壁之間還設有內置的鉛塊;所述餌籠的后端內壁上對稱的設有兩個隔段,所述隔板與隔段之間設有可前后活動的餌托,所述餌托與隔板之間通過彈簧進行連接;所述餌托的兩端分別對稱地設有一導眼II,所述隔段上對稱地設有導眼III;所述子線依次沿導眼III、導眼II和導眼I穿出餌籠,然后從8字環(huán)的另一端繞回,再依次從導眼I、導眼II和導眼III穿回餌籠,所述子線的兩個末端分別連接有一個魚鉤。
進一步,本發(fā)明還包括子墜,所述主線的另一端通過子墜與8字環(huán)相連。
進一步,所述子墜為橄欖形,所述子墜由卡扣I、卡扣II和轉環(huán)組成,所述卡扣I上設有凹槽,所述卡扣II上設有凸起的中心軸,通過將所述中心軸插入到凹槽內將卡扣I和卡扣II組裝在一起;所述轉環(huán)的中間設有穿孔,通過穿孔活動穿過中心軸將所述轉環(huán)套設在卡扣I和卡扣II的中間;所述轉環(huán)的兩端分別設有連接孔I和連接孔II,所述連接孔I與主線相連,所述連接孔II通過別針與8字環(huán)相連。
進一步,在所述鉛塊的一側,所述餌籠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餌底托。
進一步,所述餌托在朝向所述隔板的一側對稱地設有凸起I,所述隔板在朝向所述餌托的一側設有凸起II。
進一步,還包括安裝在主線上的母墜和浮漂,所述母墜位于魚竿和浮漂之間。
優(yōu)選的,所述母墜由螺絲頭I和螺母I組成,所述螺絲頭I上設有圓孔I,所述螺絲頭I的一端設有與所述圓孔I相連通的開口I;通過將主線從開口I處勒入到圓孔I內,然后將螺絲頭I插入到螺母I中,將所述母墜安裝在主線上。
優(yōu)選的,所述浮漂由螺絲頭II和螺母II組成,所述螺絲頭II上設有圓孔II,所述螺絲頭II的一端設有與所述圓孔II相連通的開口II;通過將主線從開口II處勒入到圓孔II內,然后將螺絲頭II插入到螺母II中,將所述浮漂安裝在主線上。
優(yōu)選的,所述母墜由中通墜I和中通插栓I組成,所述中通墜I的中間設有中通孔I,所述中通墜I的側壁上設有與中通孔I相連通的中通開口I,所述中通插栓I的中間設有中通孔II,所述中通插栓I的側壁上設有與中通孔II相連通的中通開口II;所述中通插栓I可插入到中通孔I中與中通墜I組裝在一起,通過所述主線從中通孔II中穿過將所述母墜安裝在主線上。
優(yōu)選的,所述浮漂由中通墜II和中通插栓II組成,所述中通墜II的中間設有中通孔III,所述中通墜II的側壁上設有與中通孔III相連通的中通開口III,所述中通插栓II的中間設有中通孔IV,所述中通插栓II的側壁上設有與中通孔IV相連通的中通開口IV;所述中通插栓II可插入到中通孔III中與中通墜II組裝在一起,通過所述主線從中通孔IV中穿過將所述浮漂安裝在主線上。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在裝餌時,通過餌托上的凸起I和隔板上的凸起II的交合作用,使子線壓緊后錯位不松脫,將餌籠定位在8字環(huán)的子線間,避免拋投時餌籠下滑造成魚鉤被收進餌籠中。
(2)當餌籠入水沉底后,釣餌入水霧化,釋放對餌托的壓力,從而解除了餌托對子線的壓力,此時,子線和兩個魚鉤成為自由體,在回收時,兩個魚鉤都會返回附著在隔段的導眼處,因此,魚鉤不外露,避免出現(xiàn)掛底現(xiàn)象。
(3)餌籠采用鏤空設計,可以加快釣餌沉入水底后的霧化分解效率。
(4)餌底托像勺子一樣拖著釣餌和釣餌上的雙鉤,也避免了釣餌入泥被污染。
(5)8字環(huán)可以轉動,在魚鉤或餌籠掛底時可起到泄力的作用.
(6)本發(fā)明還設計了橄欖形的子墜,當餌籠出現(xiàn)掛底情況時,當子墜前行受阻時,受力點發(fā)生改變,子墜會向受力點小的一方轉動,遇到石頭一類的障礙物時,在牽引力的作用下,子墜能夠翻過障礙物脫困。
(7)本發(fā)明還設計了母墜和浮漂,本發(fā)明為母墜和浮漂提供了水滴型和中通型兩種設計,這兩種設計拆裝方便,當餌籠和子墜一旦都卡在石縫和樹杈內難以脫困時,此時,將母墜和浮漂安裝在主線上,可借助母墜的重量使牽拉過程中掛底的子墜運動方向改變,并且浮漂能夠使主線回收時受力,以助于子墜和餌籠的脫困。
綜合上述,本發(fā)明巧妙地將魚鉤設置在餌籠內,采用雙鉤內藏的設計,因此魚鉤不容易掛底,同時,配合子墜、母墜和浮漂的使用,幫助魚鉤、子墜或餌籠掛底時成功脫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面剖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子墜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轉環(huán)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母墜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母墜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8字環(huán);2、子線;3、主線;4、浮漂;5、母墜;6、子墜;7、卡扣I;8、卡扣II;9、轉環(huán);91、連接孔I;92、連接孔II;10、凹槽;11、中心軸;12、穿孔;13、螺絲頭I;14、螺母I;15、圓孔I;16、開口I;17、隔板;18、導眼I;19、鉛塊;20、隔段;21、餌托;22、彈簧;23、導眼II;24、導眼III;25、魚鉤;26、凸起I;27、凸起II;28、餌籠;29、中通墜I;30、中通插栓I;31、中通孔I;32、中通開口I;33、中通孔II;34、中通開口II;35、餌底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5所示,一種防掛底釣具,包括魚竿、8字環(huán)1、子線2、主線3以及安裝在主線3上的浮漂4,本發(fā)明還包括母墜5、子墜6和一鏤空的餌籠28,所述主線3的一端連接在魚竿上,另一端與子墜6相連。所述餌籠28的前端內壁上設有隔板17,所述隔板17與所述餌籠28的前壁上形成相連通的的導眼I 18,所述隔板17的下側與所述餌籠28的內壁之間還設有內置的鉛塊19。本發(fā)明僅在餌籠28內部的下側內置有鉛塊19,是為了保證餌籠28入水之后正面朝上,鉛塊19在這當中主要起平衡作用。所述餌籠28的后端內壁上對稱的設有兩個隔段20,所述隔板17與隔段20之間設有可前后活動的餌托21,所述餌托21與隔板17之間通過彈簧22進行連接。隔段20有限制餌托21位移距離和附著魚鉤的作用。
所述餌托21的兩端分別對稱地設有一導眼II 23,所述隔段20上對稱地設有導眼III 24;所述子線2依次沿導眼III 24、導眼II 23和導眼I 18穿出餌籠28,然后從8字環(huán)1的另一端繞回,再從導眼I 18、導眼II 23和導眼III24依次穿回餌籠28,所述子線2的兩個末端分別連接有一個魚鉤25。所述餌托21在朝向所述隔板17的一側對稱地設有凸起I 26,所述隔板17在朝向所述餌托21的一側設有凸起II 27,所述導眼I 18從所述凸起II 27上穿過,當拇指按下餌托21時,餌托21上的凸起I 26可以壓在隔板上凸起II 27的兩側,起到壓緊子線2不讓其滑動的作用。
裝餌前,先將兩個魚鉤25平齊拉出,將8字環(huán)1與餌籠28貼緊,拇指按下餌托21,使凸起I 26壓住子線2,填裝釣餌,裝餌結束后開始拋投,子線2在釣餌和餌托21的雙重壓力下壓緊,因此,拋投時,子線2不會松動移位,以保證餌籠28內的釣餌在開始入水時不會松散,魚鉤25可穩(wěn)定地勾住釣餌而不會拉餌入籠,因此,可以保證整體入水后魚鉤25裸露在外,方便魚采食;當餌籠28入水沉底后,釣餌入水霧化,釋放對餌托21的壓力,解除了餌托21對子線2的壓力,此時,子線2和兩個魚鉤25成為自由體,在回收時時,兩個魚鉤25會回到附著在隔段20的導眼III 24處,因此,魚鉤25不外露,避免出現(xiàn)掛底現(xiàn)象;并且餌籠28的鏤空設計,可提升釣餌吸水和霧化散開的效率。當魚咬住釣餌掛在一個魚鉤25上,魚由于激烈擺動外竄帶動子線2,另一端魚鉤25將順著隔段20的導眼III 24回縮,卡在導眼III 24上,此時收線,魚鉤25不會掛底。
所述子墜6為橄欖形,所述子墜6由卡扣I 7、卡扣II 8和轉環(huán)9組成,所述卡扣I 7上設有凹槽10,所述卡扣II 8上設有凸起的中心軸11,通過將所述中心軸11插入到凹槽10內將卡扣I 7和卡扣II 8組裝在一起;所述轉環(huán)9的中間設有穿孔12,通過穿孔12活動穿過中心軸11將所述轉環(huán)套設在卡扣I 7和卡扣II 8的中間;所述轉環(huán)9的兩端分別設有連接孔I 91和連接孔II92,所述連接孔I 91與主線3相連,所述連接孔II 92通過別針連接在8字環(huán)1的一端。水底的環(huán)境無常,多有亂石和樹枝等雜物分布,難免會掛住餌籠28或子墜6,本發(fā)明的子墜6設計成橄欖形,子墜6上用于分別與主線3和8字環(huán)1相連的轉環(huán)9,能夠活動地套設在卡扣I 7和卡扣II 8的中間,因此,當餌籠或魚鉤出現(xiàn)掛底而造成子墜6前行受阻時,受力點發(fā)生改變,子墜6會向受力點小的一方轉動,遇到石頭一類的障礙物時,在牽引力的作用下,子墜6能夠翻過障礙物脫困。
所述母墜5位于魚竿和浮漂4之間,所述母墜5由螺絲頭I 13和螺母I 14組成,所述螺絲頭I 13上設有圓孔I 15,所述螺絲頭I 13的一端設有與所述圓孔I 15相連通的開口I 16;通過將主線3從開口I 16處勒入到圓孔I 15內,然后將螺絲頭I 13插入到螺母I 14中,將所述母墜5安裝在主線3上。
所述浮漂4由螺絲頭II和螺母II組成,所述螺絲頭II上設有圓孔II,所述螺絲頭II的一端設有與所述圓孔II相連通的開口II;通過將主線3從開口II處勒入到圓孔II內,然后將螺絲頭II插入到螺母II中,將所述浮漂4安裝在主線3上。因為浮漂4與母墜5的造型和結構一致,僅是材料不同,母墜5需選擇密度遠大于浮漂4的材料,因此,省略浮漂4的結構示意圖。正常使用時無需安裝浮漂4和母墜5,將浮漂4和母墜5設計成這種水滴型,當子墜6一旦卡在石縫和樹杈內就很難實現(xiàn)脫困,此時,可以在本發(fā)明的主線3上安裝上母墜3和浮漂,安裝完成后,松開掄長主線3,將母墜5朝被困子墜6的正前方遠投,當超過被掛底的點時,母墜5沉入水底時收線,浮漂4使被掛底的主線3垂直浮起成一線,并且本發(fā)明中,母墜5的重量是子墜6的數(shù)倍,因此,借助母墜5的重量使牽拉過程中掛底的子墜6運動方向改變從而實現(xiàn)脫困。浮漂4與母墜5的位置不可以更換,浮漂4能夠使主線3回收時受力,防止主線3再次纏繞無法脫困。
實施例2
如圖6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優(yōu)選的,所述母墜5由中通墜I 29和中通插栓I 30組成,所述中通墜I 29的中間設有中通孔I 31,所述中通墜I 29的側壁上設有與中通孔I 31相連通的中通開口I 32,所述中通插栓I 30的中間設有中通孔II 33,所述中通插栓I 30的側壁上設有與中通孔II 33相連通的中通開口II 34;將中通插栓I 30插入到中通墜I 29的中通孔I 31中,使中通開口I 32與中通開口II 34對齊,將主線3依次穿過中通開口I 32、中通開口II 34勒入到中通孔II 33內,轉動中通墜I 29使中通開口I 32和中通開口II 34錯開,進一步壓平使中通插栓I 30完全壓入到中通墜I 29內,使所述母墜5安裝在主線3上。
優(yōu)選的,所述浮漂4由中通墜II和中通插栓II組成,所述中通墜II的中間設有中通孔III,所述中通墜II的側壁上設有與中通孔III相連通的中通開口III,所述中通插栓II的中間設有中通孔IV,所述中通插栓II的側壁上設有與中通孔IV相連通的中通開口IV;將中通插栓II插入到中通墜II的中通孔III中,使中通開口III與中通開口IV對齊,將主線3依次穿過中通開口III、中通開口IV勒入到中通孔IV內,轉動中通墜II使中通開口III和中通開口IV錯開,進一步壓平使中通插栓II完全壓入到中通墜II內,使所述浮漂4安裝在主線3上。因為浮漂4與母墜5的造型和結構一致,僅是材料不同,母墜5需選擇密度遠大于浮漂4的材料,因此,省略浮漂4的結構示意圖。正常使用時無需安裝浮漂4和母墜5,僅需在子墜和餌籠均掛底時再安裝即可。將浮漂4和母墜5設計成這種中通型,不僅方便浮漂4和母墜5拆裝方便,也有助于子墜6一旦卡在石縫和樹杈內幫助其實現(xiàn)脫困。
實施例3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在所述鉛塊19的一側,所述餌籠28的后端向外延伸形成餌底托35。餌底托35像勺子一樣拖著釣餌和釣餌上的雙鉤,也避免了釣餌入泥被污染。
雖然,上文中已經(jīng)用一般性說明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fā)明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發(fā)明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