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種植移植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挖樹機構以及挖樹機。
背景技術:
市場上現有挖樹機是以液壓振動馬達直接驅動U型刀旋轉,使刀具振動切入泥土,機械體積大、活動不靈活,不適合園林種植行業(yè)的樹苗間起。
發(fā)明人在研究中發(fā)現,傳統(tǒng)的挖樹機在使用過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點:
其一、傳統(tǒng)的挖樹機工作時,高頻的振動會使根部泥土松散,難以留住根部泥土,不能起出完整的土球,但對于裸根的要求根部泥土攜帶過多又增加了人工的工作量;
其二、傳統(tǒng)的挖樹機機械動作單一,操作復雜U型刀切斷樹根以后需要先收回刀具,人工提出樹木,刀具旋轉運行周期長,效率低;
其三、現有技術U型刀具因其驅動的特殊性必須固定在車頭,作業(yè)時需要調轉車頭使U型刀圈住樹干再行作業(yè),操作復雜,作業(yè)半徑大,在狹小的樹行之間不能靈活作業(y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挖樹機構,以改善傳統(tǒng)的挖樹機機械結構單一、操作復雜、效率低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挖樹機,以改善傳統(tǒng)的挖樹機機械結構單一、操作復雜、效率低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挖樹機構,用于安裝在機體上,包括第一液壓油缸組件、刀架以及鏟刀,其中:
所述鏟刀的一端鉸接在所述刀架上,所述刀架安裝在所述機體上,所述第一液壓油缸組件的動力輸出端驅動連接所述鏟刀,驅使所述鏟刀繞著其與所述刀架的鉸接位置相對于所述刀架往復擺動。
在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鏟刀包括鏟土部以及兩個連接部,兩個所述連接部相對設置,每個所述連接部的一端鉸接在所述刀架上,所述鏟土部位于兩個所述連接部之間,每個所述連接部的另一端與所述鏟土部連接,所述鏟土部上具有刀刃,所述刀刃具有外翻的折邊。
在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刀架轉動連接在所述機體上,所述刀架與所述機體的轉動軸線平行于所述鏟刀與所述刀架的鉸接軸線。
在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還包括夾樹機構,所述夾樹機構包括能夠在折疊狀態(tài)和打開狀態(tài)之間變化的夾樹組件、連接桿、第一支撐桿以及偏心組件,所述偏心組件安裝于所述機體上,所述偏心組件包括偏心軸和動力單元,所述動力單元的輸出端驅動連接所述偏心軸,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所述夾樹組件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套設在所述偏心軸上,所述第一支撐桿支撐在所述連接桿與所述機體之間,所述第一支撐桿與所述連接桿的連接處為擺動支點,所述偏心軸轉動帶動所述連接桿繞著所述擺動支點往復擺動,進而帶動所述夾樹組件往復擺動。
在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還包括夾樹機構,所述夾樹機構包括能夠在折疊狀態(tài)和打開狀態(tài)之間變化的夾樹組件、連接桿、傳動桿、第二支撐桿以及偏心組件,所述偏心組件安裝于所述機體上,所述偏心組件包括偏心軸和動力單元,所述動力單元的輸出端驅動連接所述偏心軸,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所述夾樹組件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鉸接在所述機體上,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一端安裝于所述刀架上,其另一端安裝有所述偏心軸,所述傳動桿的一端鉸接在所述連接桿上,其另一端套設在所述偏心軸上,所述機體與所述連接桿的鉸接處為擺動支點,所述偏心軸轉動帶動所述連接桿繞著所述擺動支點往復擺動,進而帶動所述夾樹組件往復擺動。
在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還包括夾樹機構,所述夾樹機構包括能夠在折疊狀態(tài)和打開狀態(tài)之間變化的夾樹組件、連接桿、固定桿、傳動軸以及偏心組件,所述偏心組件安裝于所述機體上,所述偏心組件包括偏心軸和動力單元,所述動力單元的輸出端驅動連接所述偏心軸,所述傳動軸的一端套設在所述偏心軸上,其另一端鉸接在所述連接桿上,所述連接桿的一端安裝于所述夾樹組件,其另一端鉸接于所述固定桿的一端,所述固定桿的另一端安裝于所述機體上,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所述夾樹組件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鉸接在所述機體上,所述固定桿與所述連接桿的鉸接處為擺動支點,所述偏心軸轉動帶動所述連接桿繞著所述擺動支點往復擺動,進而帶動所述夾樹組件往復擺動。
在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夾樹組件包括第二液壓缸組件以及相對設置的兩個夾樹板,兩個所述夾樹板的相應的一側鉸接,每個所述夾樹板的外側設置有一個所述第二液壓油缸組件,所述第二液壓油缸組件驅動連接對應的所述夾樹板,驅動所述夾樹板轉動,令兩個所述夾樹板夾緊或者松開。
在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刀架轉動連接在所述機體上,所述刀架與所述機體的轉動軸線平行于所述鏟刀與所述刀架的鉸接軸線;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一端鉸接在所述刀架上,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另一端鉸接在所述連接桿上。
在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例中,還包括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傳動臂、定位鏟、彈簧以及第三液壓油缸組件,所述傳動臂的一端鉸接在所述機體上,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定位鏟鉸接,所述第三液壓油缸組件的一端鉸接在所述機體上,所述第三液壓油缸組件的動力輸出端驅動連接所述定位鏟,驅使所述定位鏟繞著所述傳動臂轉動,所述彈簧連接在所述機體與所述定位鏟之間,所述第三液壓油缸組件的動力輸出端作用在所述定位鏟上時,所述彈簧的拉力限制所述傳動臂轉動,使所述定位鏟外翻,所述第三液壓油缸組件持續(xù)伸出,所述傳動臂與所述定位鏟向下轉動打破平衡,所述第三液壓油缸組件與所述定位鏟的鉸接點低于所述傳動臂與機體的鉸接點,所述傳動臂到達限定位置時,所述第三液壓油缸組件的動力持續(xù)輸出推動所述定位鏟回鉤。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挖樹機,包括所述的挖樹機構。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挖樹機構,其結構簡單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裝與使用方便,同時,該挖樹機構在操作時需要的作業(yè)空間小,操作靈活方便;鏟刀通過油缸直接驅動,動作迅速,能夠將樹木提出樹坑,無需人工撿拾,節(jié)省時間和人力。具體如下:
本實施例提供的挖樹機構,安裝在機體上,挖樹機構包括有第一液壓油缸組件、刀架和鏟刀,刀架安裝在機體上,鏟刀安裝在刀架上,鏟刀的一端鉸接在刀架上,第一液壓油缸組件安裝在機體上,第一液壓油缸組件的動力輸出端驅動連接鏟刀,驅使鏟刀往復擺動。在進行作業(yè)時,將機體行駛至合適位置,然后啟動第一液壓油缸組件,鏟刀開始工作,將樹木的樹根切斷,然后直接將樹木從樹坑中提出,不需要利用人工將樹木提出,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同時,鏟刀靜止壓入泥土中,在不需要振動抖掉根部泥土時最大程度保證根部泥土的完整性,可以起出完整土球。
本實施例提供的挖樹機包括上述的挖樹機構,具有挖樹機構的所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fā)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挖樹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圖1中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挖樹機構的機體與鏟刀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挖樹機構的刀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挖樹機構的鏟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4中的A-A向的剖視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挖樹機構的夾樹機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挖樹機構的偏心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挖樹機構的夾樹組件的安裝示意圖;
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挖樹機構的夾樹機構的變形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挖樹機構的定位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挖樹機構的夾樹組件的一變形結構的安裝示意圖;
圖1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挖樹機構的夾樹組件的另一變形結構的安裝示意圖。
圖標:10-機體;20-第一液壓油缸組件;30-刀架;300-第一桿;310-第二桿;320-第三桿;40-鏟刀;400-鏟土部;401-刀刃;402-折邊;410-連接部;50-夾樹機構;500-夾樹組件;501-第二液壓油缸組件;502-夾樹板;510-連接桿;520-第一支撐桿;521-擺動支點;530-偏心組件;531-偏心軸;532-動力單元;540-傳動桿;550-固定桿;560-傳動軸;570-第二支撐桿;60-定位組件;600-傳動臂;610-定位鏟;620-彈簧;630-第三液壓油缸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傳統(tǒng)挖樹機是以液壓振動馬達直接驅動U型刀旋轉,使刀具振動切入泥土。適合較硬的土質,高頻的振動會使根部泥土疏松,難以留住根部泥土,不能起出完整的土球,對于裸根的要求根部泥土攜帶過多增加了人工的工作量。市場需求能夠3-7公分的樹苗裸根間起,3年內的樹苗需要間起移植,對于機械的靈活性要求高。小樹根部不需要泥土需要裸根,大一點的樹在移植時需要根部帶土球。而傳統(tǒng)的挖樹機機械機構單一,需要的操作空間大,操作復雜,靈活性差,起數過程中鏟刀的振動易將根部的泥土抖落,不能夠滿足需求。
鑒于此,本發(fā)明設計者設計了一種挖樹機構以及挖樹機,將挖樹機構的鏟刀通過液壓油缸驅動,鏟刀靜止壓入泥土中,將樹木根部切斷,在不需要振動抖掉根部泥土時最大程度保證根部泥土的完整性,可以起出完整土球,整個過程操作簡單,靈活,工作效率高。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fā)明的選定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發(fā)明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qū)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挖樹機構實施例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挖樹機構,通過將挖樹機構的鏟刀40設計為采用油缸驅動,在挖樹過程中,鏟刀40能夠靜止壓入泥土中,保證了樹木根部泥土不易被抖落,能夠得到完整的土球。
挖樹機構安裝在機體10上,機體10能夠行走,且在機體10上設置有控制系統(tǒng),用于控制挖樹機構的動作和機體10的行走動作,便于人工進行操作。同時,還可以在機體10上設置無線接收模塊,通過無線技術來操控機體10的行走和挖樹機構的挖樹動作,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更加方便、安全,效率更高。
機體10的行走依靠其行走機構完成,例如通過發(fā)動機驅動車輪轉動,實現行走,優(yōu)選設置為,車輪為履帶式,行走更加方便。
請參閱圖3,挖樹機構包括有第一液壓油缸組件20、刀架30、鏟刀40、夾樹機構50、定位組件60以及油泵。刀架30安裝在機體10上,鏟刀40的一端鉸接在刀架30的遠離機體10的一端上,鏟刀40能夠在刀架30的下方往復擺動,利用鏟刀40的遠離刀架30的一端進行挖樹動作。第一液壓油缸組件20通過油泵提供動力,第一液壓油缸組件20的動力輸出端安裝在鏟刀40上,第一液壓油缸組件20的活塞桿相對于缸體往復滑動驅使鏟刀40繞著刀架30轉動,在轉動過程中,鏟刀40的遠離刀架30的一端向遠離刀架30的方向轉動時,實現挖樹動作,此時,第一液壓油缸組件20啟動,帶動鏟刀40轉動,鏟刀40靜止壓入泥土中,將樹木根部切斷,同時,能夠將樹木從樹坑中提出,便于撿拾。當鏟刀40挖樹完成后,第一液壓油缸組件20帶動鏟刀40回收,準備下一次的挖樹。夾樹機構50安裝在機體10上,優(yōu)選安裝在刀架30的上方,在將樹木的根部挖斷后,利用夾樹機構50將樹木提起,然后,利用夾樹機構50抖落掉樹木根部的泥土,實現裸根挖樹。即,本實施例提供的挖樹機構,既能夠得到完整的土球,也能夠得到裸根,使用范圍廣,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定位組件60在挖樹過程中能夠起到固定和調整機體10位置的作用,保證挖樹更加順利的進行。
本實施例提供的挖樹機構,鏟刀40通過油缸直接驅動,可以將鏟刀40安裝在機體10的前方、后方或者側面的任意位置,優(yōu)選設置為,將鏟刀40安裝在機體10的側面,進一步的,將鏟刀40安裝在機體10的長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不會增加機體10的長度,便于機體10的行駛。刀架30包括安裝框架,安裝框架采用多根型材拼接制成,優(yōu)選采用多根金屬桿焊接或者螺接固定拼接制成,結構牢固可靠,節(jié)省成本。請參閱圖4,刀架30保證第一桿300、第二桿310和第三桿320,第一桿300和第三桿320平行間隔設置,第二桿310安裝在第一桿300和第三桿320之間。進一步的,刀架30轉動連接在機體10上,即第二桿310轉動連接在機體10上,第一桿300和第三桿320的遠離第二桿310的端部向遠離機體10的方向延伸,刀架30能夠相對于機體10轉動,在使用完畢后,將刀架30收回,刀架30回收后的機體10的寬度相對于鏟刀40工作時的機體10寬度減小,機體10的行駛更加靈活,便于挖樹的順利進行。
請參閱圖5和圖6,鏟刀40包括呈U型刀結構,其包括有鏟土部400和兩個連接部410,兩個連接部410相對設置,每個連接部410的一端鉸接在刀架30上,具體的,兩個連接部410一一對應鉸接在第一桿300和第三桿320的遠離第二桿310的端部上,鏟土部400位于兩個連接部410之間,每個連接部410的另一端與鏟土部400連接,鏟土部400上具有刀刃401,刀刃401具有外翻的折邊402。連接部410與第一桿300的鉸接軸線,連接部410與第三桿320的鉸接軸線和刀架30與機體10的轉動軸線相互平行。鏟刀40在進行挖樹動作時,第一液壓油缸組件20驅動鏟刀40相對于刀架30轉動,連接部410相對于刀架30轉動,鏟土部400壓入土中,實現樹木根部的切斷,在壓入泥土過程中,由于鏟土部400具有外翻的折邊402,在壓入泥土時,折邊402外側面的泥土不會堆積過多,機體10不會出現翹起的情況,相反,在鏟刀40壓入泥土的過程中,機體10會有一個下沉的動作,保證鏟樹過程中的安全性。實際加工時,為了便于鏟刀40壓入泥土,連接部410與鏟刀40部的連接處為弧形,且鏟刀40部上的刀刃401由其兩端分別延伸至連接部410上,即連接部410靠近鏟土部400的部分上設置有刀刃401。
請參閱圖6,夾樹機構50夾住樹木后,帶動樹木抖動,將樹木根部的泥土抖落,得到裸根的樹木。夾樹機構50包括有能夠在折疊狀態(tài)和打開狀態(tài)之間變化的夾樹組件500、連接桿510、第一支撐桿520以及偏心組件530,偏心組件530安裝于機體10上。請參閱圖8,偏心組件530包括偏心軸531和動力單元532,動力單元532的輸出端驅動連接偏心軸531,連接桿510的一端與夾樹組件500連接,連接桿510的另一端套設在偏心軸531上,第一支撐桿520支撐在連接桿510與機體10之間,第一支撐桿520與連接桿510的連接處為擺動支點521,偏心軸531轉動帶動連接桿510繞著擺動支點521往復擺動,進而帶動夾樹組件500往復擺動。工作時,鏟刀40工作過程中,夾樹組件500也工作,將樹木夾持住,鏟刀40工作完成后,即將樹木的根部切斷后,樹木不會從樹坑中提出,而是有夾樹組件500夾持住,此時,啟動偏心組件530,動力單元532工作帶動偏心軸531轉動,夾樹組件500和樹木一起振動,實現了抖土動作,將樹木根部的泥土抖落,得到裸根。動力單元532優(yōu)選采用液壓馬達,工作平穩(wěn)可靠。進一步的,連接桿510的靠近偏心軸531的一端與擺動支點521之間的臂長小于擺動支點521與連接桿510的靠近所述夾樹組件500的一端的臂長,偏心軸531較小范圍的振動帶動夾樹組件500較大范圍的擺動,便于泥土的抖落。
請參閱圖12,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針對夾樹組件500的擺動結構進行了改進,具體的,挖樹機還包括夾樹機構50,夾樹機構50包括能夠在折疊狀態(tài)和打開狀態(tài)之間變化的夾樹組件500、連接桿510、傳動桿540、第二支撐桿570以及偏心組件530,偏心組件530安裝于機體上,偏心組件530包括偏心軸531和動力單元532,動力單元532的輸出端驅動連接偏心軸531,連接桿510的一端與夾樹組件500連接,連接桿510的另一端鉸接在機體上,第二支撐桿570的一端安裝于所述刀架30上,其另一端安裝有偏心軸531,傳動桿540的一端鉸接在連接桿510上,其另一端套設在偏心軸531上,機體與連接桿510的鉸接處為擺動支點521,偏心軸531轉動帶動連接桿510繞著擺動支點521往復擺動,進而帶動夾樹組件500往復擺動。
請參閱圖13,本實施例的另一可選方案中,示出了另一種實現夾樹組件500的擺動的結構,挖樹機構還包括夾樹機構50,夾樹機構50包括能夠在折疊狀態(tài)和打開狀態(tài)之間變化的夾樹組件500、連接桿510、固定桿550、傳動軸560以及偏心組件530,偏心組件530安裝于機體上,偏心組件530包括偏心軸531和動力單元532,動力單元532的輸出端驅動連接偏心軸531,傳動軸560的一端套設在偏心軸531上,其另一端鉸接在連接桿510上,連接桿510的一端安裝于夾樹組件500,其另一端鉸接于固定桿550的一端,固定桿550的另一端安裝于機體上,連接桿510的一端與夾樹組件500連接,連接桿510的另一端鉸接在機體上,固定桿550與連接桿510的鉸接處為擺動支點521,偏心軸531轉動帶動連接桿510繞著擺動支點521往復擺動,進而帶動夾樹組件500往復擺動。本實施例中夾樹機構不隨著刀架的傳動而轉動。
本實施例提供的夾樹機構50,夾樹板502與偏心軸531之間以第一支撐桿520為支點,當偏心軸531轉動時產生偏心運動像蹺蹺板一樣使夾樹板502產生振動效果,能夠有效的減小磨損,夾樹板502夾著樹木時的重量壓在第一支撐桿520上,避免偏心軸531直接帶動夾樹板502振動,導致偏心軸531的過早磨損,此蹺蹺板結構把振動能量最大化傳遞到夾板上,直接作用在受力物體上,減輕載具的振動,提高穩(wěn)定性。
為了便于整個挖樹過程的控制,夾樹機構50安裝在鏟刀40的上方,第一支撐桿520的遠離連接桿510的端部安裝刀架30上,即刀架30轉動過程中,能夠帶動夾樹機構50轉動。進一步的,第一支撐桿520的遠離連接桿510的端部鉸接在刀架30上,同時,連接桿510與偏心軸531的轉動中心到連接桿510與第一支撐桿520的轉動中心的距離小于刀架30與機體10的轉動中心到刀架30與第一支撐桿520的轉動中心的距離,在刀架30轉動過程中,通過第一支撐桿520帶動夾樹組件500擺動,夾樹組件500上升的速度或者下降的速度大于刀架30上升或者下降的速度,保證夾樹組件500夾持住樹木上升過程中,樹木的根部位于鏟刀40的外側,在振動過程中,樹木不會與鏟刀40接觸,振動更加安全。請參閱圖9,進一步的,連接桿510與刀架30呈角度設置,進一步保證振動過程中的安全性。
請參閱圖10,夾樹組件500包括第二液壓缸組件以及相對設置的兩個夾樹板502,兩個夾樹板502的相應的一側鉸接,每個夾樹板502的外側設置有一個第二液壓油缸組件501,第二液壓油缸組件501驅動連接對應的夾樹板502,驅動夾樹板502轉動,令兩個夾樹板502夾緊或者松開,夾樹板502夾緊過程中能夠將樹木夾持住,振動完成后,兩個夾樹板502松開,便于將樹木取下。進一步的,每個夾樹板502的內側安裝有一個橡膠板,保證夾持的穩(wěn)定性。油泵連接第二液壓油缸組件501,為第二液壓油缸組件501提供動力。
請參閱圖11,定位組件60包括傳動臂600、定位鏟610、彈簧620以及第三液壓油缸組件630,傳動臂600的一端鉸接在機體10上,連接桿510的另一端與定位鏟610鉸接,第三液壓油缸組件630的一端鉸接在機體10上,第三液壓油缸組件630的動力輸出端驅動連接定位鏟610,且第三液壓油缸組件630的動力輸出端鉸接在定位鏟610上,驅使定位鏟610繞著傳動臂600轉動,彈簧620連接在機體10與定位鏟610之間,用于限制定位鏟610外翻。油泵驅動連接第三液壓油缸組件630,為第三液壓油缸組件630提供動力,在進行挖樹動作時,將機體10行駛至合適位置后,啟動第三液壓油缸組件630,第三液壓油缸組件630的活塞桿伸出油缸,同時,在活塞桿運動過程中彈簧620拉住定位鏟610,定位鏟610不會出現外翻,保證定位鏟610能夠壓入泥土中,實現機體10的定位,同時,在定位鏟610壓入泥土過程中,活塞桿伸出的長度增加,動力臂的長度不發(fā)生變化,動力臂與機體10之間的角度不斷增大,在動力臂的作用下,能夠帶動機體10朝向定位鏟610的定位位置移動一段距離,進而實現了機體10位置的調整,便于后續(xù)的鏟樹動作。鏟樹動作完成后,收回定位鏟610,由于定位鏟610鉸接在動力臂上,因此,定位鏟610不會出現外翻的情況,不會增加機體10的寬度,便于機體10的行駛。
需要說明的是,油泵與第一液壓油缸組件20、第二液壓油缸組件501和第三液壓油缸組件630連接,分別采用控制閥控制連接,需要使用對應的功能時,操作對于的控制閥即可,油泵與油缸的控制連接方式為現有技術,在此不進行詳細說明。同時,本實施例中,可以設置一個油泵,為多個油缸同時提供動力,還可以設置多個油泵,油泵的數量不進行限制。
夾樹板502的形狀按需設置,優(yōu)選為矩形板。
挖樹機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挖樹機,包括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挖樹機構,還包括機體10,挖樹機構安裝在機體10上,機體10上設置有駕駛室,便于操作人員操作。本實施例提供的挖樹機具有至少如下優(yōu)點:1、本發(fā)明的U型刀是以油缸直接推動靜止壓入泥土中,在不需要振動抖掉根部泥土時最大程度保證根部泥土的完整性,可以起出完整土球;2、如需裸根只需夾樹板502夾住樹木以液壓馬達驅動偏心軸531帶動夾樹板502振動抖掉根部泥土即可;3、本發(fā)明U型刀以油缸直接推動,動作迅速,切斷根部以后U型刀可以把樹木提出樹坑,無需人工拾撿,節(jié)省時間和人力;4、本發(fā)明機械可以位于載具前面后面中部任意位置,裝置U型刀的刀架30收起時與載具等寬不會影響載具的行駛,作業(yè)時刀架30放下,超出載具載體的寬度,載具只需與樹行平行移動,簡化了操作程序,如果刀架30放下時離樹干較遠,沒有達到理想的操作距離,可以使用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定位鏟610的拔拉功能,使機械移動到合適的位置作業(yè),無需復雜的操作載具移動位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