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蔬菜種植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溫室大棚。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溫室大棚一般是在地面上建筑固定的墻體,然后在墻體上搭建遮光網及透光膜,以促進植物的生長,如果場地變化,所有的墻體就被廢棄,會浪費大量的財力物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溫室大棚,通過使用能夠折疊的側壁來支撐能夠折疊的頂棚,大棚可以隨著用地的變化進行從新組裝,使得設備能夠重復利用,極大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財力,非常實用方便。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溫室大棚,包括: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第四側壁及頂棚,所述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及第四側壁首尾相連且均設置于地面上,所述頂棚同時設置于所述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及第四側壁上
進一步,所述頂棚包括頂部收縮架、設置于所述頂部收縮架上的頂部透光膜,所述頂部收縮架包括第一側邊、第二側邊、第三側邊及第四側邊;所述第一側壁包括第一收縮架及設于所述第一收縮架上的第一透光膜;所述第二側壁包括第二收縮架及設于所述第二收縮架上的第二透光膜;所述第三側壁包括第三收縮架及設于所述第三收縮架上的第三透光膜;所述第四側壁包括第四收縮架及設于所述第四收縮架上的第四透光膜。
進一步,所述第二收縮架及第四收縮架頂部內側分別設置有第一軌道及第二軌道,所述頂部收縮架的第二側邊及第四側邊上均設置有多個第一滾輪,所述第二側邊及第四側邊均通過所述第一滾輪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軌道及第二軌道內。
進一步,所述頂部收縮架的第二側邊及第四側邊上均設置有第三軌道及第四軌道,所述第四軌道位于所述第三軌道上方,所述頂部透光膜通過第二滾輪設置于所述第三軌道內,所述第四軌道內安裝有帶有第三滾輪的遮光網。
進一步,所述第一收縮架、第二收縮架、第三收縮架及第四收縮架上均設置有通風窗,所述第二收縮架及第四收縮架上均設置有密封門。
進一步,所述頂部收縮架上安裝有s形軌道及多個橫向噴淋架,所述s形軌道內安裝有可沿所述s形軌道運動的農藥噴頭,每個所述噴淋架上設置有多個噴水頭;所述農藥噴頭連接有第一驅動電機,所述噴水頭連接有第二驅動電機。
進一步,所述頂部透光膜、第一透光膜、第二透光膜、第三透光膜及第四透光膜均為可收縮、折疊的透光膜;所述第一透光膜、第二透光膜、第三透光膜及第四透光膜均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第一收縮架、第二收縮架、第三收縮架及第四收縮架上。
更進一步,還包括自動控制系統(tǒng),所述頂部透光膜連接有第一折疊結構,所述遮光網連接有第二折疊結構,所述農藥噴頭、噴水頭、第一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第一折疊結構及第二折疊結構均與所述自動控制系統(tǒng)連接。
本發(fā)明通過使用能夠折疊的側壁來支撐能夠折疊的頂棚,大棚可以隨著用地的變化進行從新組裝,使得設備能夠重復利用,極大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財力,非常實用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中一種溫室大棚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溫室大棚的第一側壁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溫室大棚的第二側壁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的溫室大棚的第三側壁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的溫室大棚的第四側壁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1所示的溫室大棚的頂棚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1所示的溫室大棚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與各個結構間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7,一種溫室大棚,包括:第一側壁1、第二側壁2、第三側壁3、第四側壁4及頂棚5,第一側壁1、第二側壁2、第三側壁3及第四側壁4首尾相連且均設置于地面上,頂棚5同時設置于第一側壁1、第二側壁2、第三側壁3及第四側壁4上
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7,頂棚5包括頂部收縮架51、設置于頂部收縮架51上的頂部透光膜52,頂部收縮架51包括第一側邊511、第二側邊512、第三側邊513及第四側邊514;第一側壁1包括第一收縮架11及設于第一收縮架11上的第一透光膜12;第二側壁2包括第二收縮架21及設于第二收縮架21上的第二透光膜22;第三側壁3包括第三收縮架31及設于第三收縮架31上的第三透光膜32;第四側壁4包括第四收縮架41及設于第四收縮架41上的第四透光膜42。
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7,第二收縮架21及第四收縮架41頂部內側分別設置有第一軌道23及第二軌道43,頂部收縮架5的第二側邊512及第四側邊514上均設置有多個第一滾輪517,第二側邊512及第四側邊514均通過第一滾輪517分別設置于第一軌道23及第二軌道43內。
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7,頂部收縮架51的第二側邊512及第四側邊514上均設置有第三軌道515及第四軌道516,第四軌道516位于第三軌道515上方,頂部透光膜52通過第二滾輪521設置于第三軌道515內,第四軌道516內安裝有帶有第三滾輪531的遮光網53。
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7,第一收縮架11、第二收縮架21、第三收縮架31及第四收縮架41上均設置有通風窗,第二收縮架21及第四收縮架41上均設置有密封門。
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7,頂部收縮架5上安裝有s形軌道54及多個橫向噴淋架55,s形軌道54內安裝有可沿s形軌道54運動的農藥噴頭541,每個噴淋架55上設置有多個噴水頭551;農藥噴頭541連接有第一驅動電機542,噴水頭551連接有第二驅動電機552。
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7,頂部透光膜52、第一透光膜12、第二透光膜22、第三透光膜32及第四透光膜42均為可收縮、折疊的透光膜;第一透光膜12、第二透光膜22、第三透光膜32及第四透光膜42均可拆卸地安裝在第一收縮架11、第二收縮架21、第三收縮架31及第四收縮架41上。
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見圖1~圖7,還包括自動控制系統(tǒng)6,頂部透光膜52連接有第一折疊結構522,遮光網53連接有第二折疊結構532,農藥噴頭541、噴水頭551、第一驅動電機542、第二驅動電機552、第一折疊結構522及第二折疊結構532均與自動控制系統(tǒng)6連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