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竹林下種植鐵皮石斛的方法。
背景技術:
鐵皮石斛為蘭科石斛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稱黑節(jié)草,是傳統(tǒng)的名貴中藥材,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浙江、福建等地,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胃腸道消化、抗衰老、抗腫瘤等功效。因其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成為歷代養(yǎng)生補品。由于鐵皮石斛具有巨大的藥用和保健價值,導致被長期掠奪性采挖,致使野生資源嚴重枯竭。隨著現代生物組培技術的發(fā)展與設施栽培技術的成熟,鐵皮石斛的人工仿野生種植技術已經日漸成熟。
有許多企業(yè)對鐵皮石斛進行人工栽培,提高了存活率,縮短了生長周期,提高了產量。但目前人工栽培鐵皮石斛的技術,仍然存在植株生長緩慢,種植周期長的問題,成片種植的鐵皮石斛,病害易相互傳染造成成片植株病害,影響鐵皮石斛的產量,病害控制需要使用大量的農藥進行噴灑,容易導致鐵皮石斛農殘超標,不符合中藥材生產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鐵皮石斛人工種植存在種植周期相對過長、病害易相互傳染、控制病害容易導致植株農殘超標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鐵皮石斛的高產種植方法,其技術方案是:
一種竹林下種植鐵皮石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整地:清除竹林下土壤雜草,翻耕土壤,翻耕深度為20-30cm,整細土壤,攤平,按每畝拋灑30-50kg石灰粉,放置10-20天,再次翻耕,整細土壤,攤平。
(2)起壟:對整理過的林下土壤進行起壟,壟高10-20cm,壟面寬為80-120cm,壟間距離為20-30cm,保證竹林下土壤的排水性,避免淹苗,導致種苗成活率低。
(3)開種植坑:在壟面上按0.4×0.4間距開坑,坑深10-16cm,坑直徑約為10-20cm,在坑內填滿鐵皮石斛專用基質。
(4)組培苗種植:在4-5月份一再種苗,種苗采用組培苗,當苗長到3~6cm時,取苗,用自來水沖洗組培苗根部2~3次,再放入含2-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0-30s,然后晾干根部水分,再按照每種植坑1叢,每叢2~3株的規(guī)格均勻定植于種植坑中澆足定根水。
(5)栽培管理:按每5-7天澆水一次,進行除草等常規(guī)管理,直至鐵皮石斛采摘,進行稱重,檢測。
上所述的步驟(1)整地:清除竹林下土壤雜草,翻耕土壤,翻耕深度為25m,整細土壤,攤平,按每畝拋灑40kg石灰粉,放置15天,再次翻耕,整細土壤,攤平。
上述所述的步驟(2)起壟:對整理過的林下土壤進行起壟,壟高15cm,壟面寬為100cm,壟間距離為25cm,保證竹林下土壤的排水性,避免淹苗,導致種苗成活率低。
上述所述的步驟(3)開種植坑:在壟面上按0.4×0.4間距開坑,坑深13cm,坑直徑約為15cm,在坑內填滿鐵皮石斛專用基質。
上述所述的步驟(4)組培苗種植:在4月份一再種苗,種苗采用組培苗,當苗長到3~6cm時,取苗,用自來水沖洗組培苗根部3次,再放入含3%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0-30s,然后晾干根部水分,再按照每種植坑1叢,每叢3株的規(guī)格均勻定植于種植坑中澆足定根水。
上述所述的的鐵皮石斛專用基質是由艾草100-160kg、蕨類植物80-120kg、牛糞80-120kg、藥渣40-60kg、黃土100-160kg、苔蘚40-80kg,萘乙酸10-20g、吲哚乙酸8-16g制成。
具體地,上述所述的的鐵皮石斛專用基質是由艾草130kg、蕨類植物100kg、牛糞100kg、藥渣50kg、黃土130kg、苔蘚60kg、萘乙酸15g、吲哚乙酸12g制成。
更具體地,所述的鐵皮石斛專用基質是將艾草、蕨類植物切碎,再加入苔蘚、藥渣混合,噴灑有機肥發(fā)酵劑,發(fā)酵10-20天;再將牛糞曬干及黃土曬干,粉碎,與發(fā)酵結束的有機肥、及萘乙酸、吲哚乙酸混合均勻,即得到鐵皮石斛專用基質。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fā)明采用竹林下種植鐵皮石斛,其能為鐵皮石斛的提供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生長環(huán)境與大棚種植比較,其更符合鐵皮石斛野生性生長的生長環(huán)境。
(2)本發(fā)明根據鐵皮石斛的生長生理特性進行研究,通過對基質組成進行大量的篩選種植試驗,最終確定了以艾草、蕨類植物、牛糞、藥渣、黃土、苔蘚、萘乙酸、吲哚乙酸制成鐵皮石斛專用肥,其各組分營養(yǎng)物質相互協調搭配,富含鐵皮石斛生長全過程所需的各種養(yǎng)分,用于鐵皮石斛種植,其能提高鐵皮石斛的抗病能了,整個種植周期,基本無需噴用化學農藥,提高了鐵皮石斛產品的品質,提高產量,增加種植經濟效益。
為了對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作進行的說明,本發(fā)明還列舉了如下實驗例,旨在說明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但決不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作任何的限定。
1、鐵皮石斛專用基質的篩選研究:
1.1實驗方法:在貴州山區(qū)竹林地選取環(huán)境大致相同的竹下實驗田,按每100種植坑為一實驗組,分為6個實驗組,其中:
實驗組1:采用艾草90kg、蕨類植物70kg、牛糞70kg、藥渣30kg、黃土90kg、苔蘚30kg,萘乙酸9g、吲哚乙酸7g制成的鐵皮石斛基質。
實驗組2:采用艾草100kg、蕨類植物80kg、牛糞80kg、藥渣40kg、黃土100kg、苔蘚40kg,萘乙酸10g、吲哚乙酸8g制成的鐵皮石斛基質。
實驗組3:采用艾草130kg、蕨類植物100kg、牛糞100kg、藥渣50kg、黃土130kg、苔蘚60kg、萘乙酸15g、吲哚乙酸12g制成的鐵皮石斛基質。
實驗組4:采用艾草160kg、蕨類植物120kg、牛糞120kg、藥渣60kg、黃土160kg、苔蘚80kg,萘乙酸20g、吲哚乙酸16g制成的鐵皮石斛基質。
實驗組5:采用艾草170kg、蕨類植物130kg、牛糞130kg、藥渣70kg、黃土170kg、苔蘚90kg,萘乙酸20g、吲哚乙酸16g制成的鐵皮石斛基質。
實驗組6:采用艾草130kg、蕨類植物100kg、牛糞100kg、藥渣50kg、黃土130kg、萘乙酸15g、吲哚乙酸12g制成的鐵皮石斛基質。(去苔蘚組)
實驗組7:采用艾草130kg、蕨類植物100kg、牛糞100kg、藥渣50kg、黃土130kg、苔蘚60kg制成的鐵皮石斛基質。(去萘乙酸、吲哚乙酸組)
上述實驗組,采用同法種植,以第三年采摘的鐵皮石斛作為考察對象,結果如下表1:
注:對照組為市售普通大棚種植的鐵皮石斛。
上述實驗表明:本發(fā)明實驗組2-4采用的鐵皮石斛基質,其用于種植鐵皮石斛,其成活率、中病率、產量及品質,均優(yōu)于實驗組1及實驗組5-7組,因此,本發(fā)明優(yōu)選采用的鐵皮石斛基質由艾草100-160kg、蕨類植物80-120kg、牛糞80-120kg、藥渣40-60kg、黃土100-160kg、苔蘚40-80kg,萘乙酸10-20g、吲哚乙酸8-16g制成。更優(yōu)選由艾草130kg、蕨類植物100kg、牛糞100kg、藥渣50kg、黃土130kg、苔蘚60kg、萘乙酸15g、吲哚乙酸12g制成。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鐵皮石斛基質的制備:
取艾草100kg、蕨類植物80kg切碎,再加入苔蘚40kg、藥渣50kg混合,噴灑有機肥發(fā)酵劑0.6kg,發(fā)酵10天;再將曬干牛糞80kg及曬干黃土100kg,粉碎,與發(fā)酵結束的有機肥、及萘乙酸10g、吲哚乙酸8g混合均勻,即得到鐵皮石斛專用基質。
實施例2:鐵皮石斛基質的制備:
取艾草130kg、蕨類植物100kg切碎,再加入苔蘚60kg、藥渣50kg混合,噴灑有機肥發(fā)酵劑0.8kg,發(fā)酵15天;再將曬干牛糞100kg及曬干黃土130kg,粉碎,與發(fā)酵結束的有機肥、及萘乙酸15g、吲哚乙酸12g混合均勻,即得到鐵皮石斛專用基質。
實施例3:鐵皮石斛基質的制備:
取艾草160kg、蕨類植物120kg切碎,再加入苔蘚80kg、藥渣60kg混合,噴灑有機肥發(fā)酵劑1kg,發(fā)酵20天;再將曬干牛糞120kg及曬干黃土160kg,粉碎,與發(fā)酵結束的有機肥、及萘乙酸20g、吲哚乙酸16g混合均勻,即得到鐵皮石斛專用基質。
實驗例4: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1)整地:清除竹林下土壤雜草,翻耕土壤,翻耕深度為20cm,整細土壤,攤平,按每畝拋灑30kg石灰粉,放置10天,再次翻耕,整細土壤,攤平。
(2)起壟:對整理過的林下土壤進行起壟,壟高10cm,壟面寬為80cm,壟間距離為20cm,保證竹林下土壤的排水性,避免淹苗,導致種苗成活率低。
(3)開種植坑:在壟面上按0.4×0.4間距開坑,坑深10cm,坑直徑約為10cm,在坑內填滿鐵皮石斛專用基質。
(4)組培苗種植:在4月份一再種苗,種苗采用組培苗,當苗長到3-6cm時,取苗,用自來水沖洗組培苗根部2次,再放入含2%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0-30s,然后晾干根部水分,再按照每種植坑1叢,每叢2株的規(guī)格均勻定植于種植坑中澆足定根水。
(5)栽培管理:按每5天澆水一次,進行除草等常規(guī)管理,直至鐵皮石斛采摘,進行稱重,檢測。
實施例5: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1)整地:清除竹林下土壤雜草,翻耕土壤,翻耕深度為25cm,整細土壤,攤平,按每畝拋灑40kg石灰粉,放置15天,再次翻耕,整細土壤,攤平。
(2)起壟:對整理過的林下土壤進行起壟,壟高15cm,壟面寬為100cm,壟間距離為25cm,保證竹林下土壤的排水性,避免淹苗,導致種苗成活率低。
(3)開種植坑:在壟面上按0.4×0.4間距開坑,坑深13cm,坑直徑約為15cm,在坑內填滿鐵皮石斛專用基質。
(4)組培苗種植:在5月份一再種苗,種苗采用組培苗,當苗長到3~6cm時,取苗,用自來水沖洗組培苗根部3次,再放入含3%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0-30s,然后晾干根部水分,再按照每種植坑1叢,每叢2~3株的規(guī)格均勻定植于種植坑中澆足定根水。
(5)栽培管理:按每6天澆水一次,進行除草等常規(guī)管理,直至鐵皮石斛采摘,進行稱重,檢測。
實施例5: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1)整地:清除竹林下土壤雜草,翻耕土壤,翻耕深度為30cm,整細土壤,攤平,按每畝拋灑50kg石灰粉,放置20天,再次翻耕,整細土壤,攤平。
(2)起壟:對整理過的林下土壤進行起壟,壟高20cm,壟面寬為120cm,壟間距離為30cm,保證竹林下土壤的排水性,避免淹苗,導致種苗成活率低。
(3)開種植坑:在壟面上按0.4×0.4間距開坑,坑深16cm,坑直徑約為20cm,在坑內填滿鐵皮石斛專用基質。
(4)組培苗種植:在5月份一再種苗,種苗采用組培苗,當苗長到3~6cm時,取苗,用自來水沖洗組培苗根部3次,再放入含%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0-30s,然后晾干根部水分,再按照每種植坑1叢,每叢2~3株的規(guī)格均勻定植于種植坑中澆足定根水。
(5)栽培管理:按每7天澆水一次,進行除草等常規(guī)管理,直至鐵皮石斛采摘,進行稱重,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