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生態(tài)綠化箱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生態(tài)綠化箱。
背景技術:
生態(tài)綠化箱對于城市街道的美化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態(tài)綠化箱中可以種植鮮花,以供人欣賞?,F有的生態(tài)綠化箱,大都直接放置在街道上,當需要移動時,需要起重機械來進行搬運。且對于常年干旱少雨的地方來說,需要時常對生態(tài)綠化箱進行澆水,澆在生態(tài)綠化箱中的水滲漏出后,又容易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態(tài)綠化箱,用于方便生態(tài)綠化箱的搬運,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生態(tài)綠化箱,包括箱體,其特征是,所述箱體主要包括底座和圍板,所述底座為上端敞口的中空結構,在底座的頂部設有四個圍板,四個圍板圍成一個方形結構,在底座的敞口端設有隔板,在隔板的上方設有土,在所述隔板上設有漏水孔,在所述底座的內腔中固定有集水器,在集水器的頂部設有篩子,在篩子與隔板之間設有由碎石頭鋪成的碎石層;所述集水器的上表面為錐形面,在集水器的中央固定有引出管,引出管與所述錐形面的下端連通,土中的水穿過隔板、碎石層和篩子后經集水器的錐形面流在引出管中;在底座的內腔中設有水箱,引出管的下端與水箱連通,在底座的內腔中還設有注水器,在所述注水器與水箱之間設有進水管,在所述注水器上還連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過底座和圍板的內腔后引出至圍板的內壁上,并在圍板的內壁上設有與出水管連接的噴頭,在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中分別設有單向閥,在注水器上設有推拉桿,在推拉桿上設有橡膠塞;單向閥的設置,使得向所述注水器外側拉動推拉桿時,水箱中的水只能經進水管進入到注水器中,向所述注水器內側推動推拉桿時,注水器中的水只能經出水管進入到噴頭中;
在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設有三個掛耳,在所述掛耳上設有錐形孔;
在所述箱體的下方設有車體,所述車體主要包括車板、前支腿、后支腿和鎖止總成,所述車板為u形結構,在所述車板底部的前側設有一對前支腿,所述前支腿包括上腿板、下腿板和前車輪,所述上腿板固定在車板的底部,在所述上腿板的下部通過輪軸安裝有輔助車輪,所述下腿板通過輪軸與上腿板鉸接連接,在所述下腿板的下部設有前車輪,在所述下腿板的上部與上腿板之間設有鎖止總成,通過鎖止總成實現上、下腿板的相對固定;在所述車板的底部的后側設有一對后支腿,所述后支腿主要包括千斤頂、后腿板和后車輪,所述千斤頂固定在車板的底部,在所述千斤頂的活塞桿上固定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外圈固定在固定盤上,在所述固定盤的底部固定有后腿板,在所述后腿板上轉動安裝有后車輪;
在所述車板的頂部設有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設有軸承座,在所述軸承座的軸承上安裝有凸輪,在所述凸輪上鉸接安裝有連桿,在所述連桿的下端鉸接有與支架滑動連接的滑板,在所述滑板的前側和后側分別設有滑槽,其中一個千斤頂上的擺桿的自由端與滑板前側的滑槽滑動連接,另一個千斤頂上的擺桿的自由端與滑板后側的滑槽滑動連接,驅動凸輪轉動時可驅動滑板的上下移動,進而驅動擺桿的擺動實現活塞桿的伸出與縮回;
在車板的內側設有三個錐形的支撐柱,其中一個支撐柱通過支耳固定在車板的右端,另外兩個支撐柱前后對稱設置并分別固定在絲杠螺母上,兩絲杠螺母分別滑動安裝在車板的前端和后端,在車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設有絲杠,絲杠與對應的絲杠螺母配合,在所述絲杠上固定有搖把。
進一步地,所述鎖止總成包括固定器、插銷、擋板、彈簧和拉環(huán),所述固定器為一端敞口的中空結構且固定器的敞口端固定在上腿板上,在所述固定器的內腔中滑動安裝有擋板,在所述擋板與固定器的封口端之間設有彈簧,在擋板上固定有插銷,在所述彈簧的作用下插銷的作用端穿過上腿板后伸入到下腿板上的插孔中,在位于固定器外部的插銷一端固定有拉環(huán)。
進一步地,在所述底座的內壁上設有墊板,所述集水器設置在墊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上腿板為倒置的u形結構,所述下腿板置于上腿板的內側。
進一步地,在所述上腿板的側壁上設有與插銷滑動配合的通孔,在所述通孔的兩側分別設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與通孔連通,在所述插銷的作用端的外壁上設有一對凸起,當凸起與矩形孔對齊后可拉動插銷使得插銷的作用端從插孔中拔出,旋轉插銷使得凸起與矩形孔相互錯開可實現插銷與固定器沿插銷軸線方向的相對固定。
進一步地,在所述車板上固定有導套,所述絲杠螺母與導套滑動連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生態(tài)綠化箱,澆水后水滲透到集水器中,然后經引出管進入到水箱中,通過注水器可抽取水箱中的水然后在需要時重新注入到土中。當需要移動箱體時,通過車體將箱體頂起,然后移動至所需位置。將前支腿折下,驅動后支腿的千斤頂活塞桿縮回,即可將車體從箱體下方脫離出來。本發(fā)明使用方便,可有效實現箱體的移動,并能節(jié)約水資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示意圖;
圖2為車體的示意圖;
圖3為前支腿的示意圖;
圖4為前支腿的剖視圖;
圖5為插銷的示意圖;
圖6為通孔在上腿板上的示意圖;
圖7為前支腿鎖止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8為前支腿松開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9為后支腿的示意圖;
圖10為千斤頂的驅動示意圖;
圖11為圖2中的a向局部向視圖;
圖12為圖11中的b處局部放大圖;
圖13為箱體的外形圖;
圖14為箱體的俯視圖;
圖15為箱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體,11車板,111圓弧,112圓孔,12支架,13扶手,14導套,15絲杠螺母,16支撐柱,17絲杠,171搖把,18支耳;
2前支腿,21上腿板,211輔助車輪,22下腿板,221前車輪,222輪板,223通孔,224矩形孔;
3后支腿,31千斤頂,311活塞桿,312固定盤,32后腿板,321后車輪,33軸承;
4固定器,41擋板,42插銷,421凸起,43拉環(huán),44彈簧;
51軸承座,52凸輪,53連桿,54滑板,541滑槽,55擺桿;
6土;
7箱體,71底座,711掛耳,712箱座,713手柄,714端蓋,715墊板,716操作孔,717錐形孔,72圍板,73隔板,74碎石層,75篩子,76集水器,761引出管,762錐形面,77水箱,78注水器,781進水管,782出水管,783噴頭,784推拉桿,79安裝塊。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15所示,本發(fā)明主要包括車體1和箱體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圖2所示,車體1主要包括車板11、前支腿2、后支腿3、支架12和扶手13,如圖11所示,車板為u形結構,車板水平放置,如圖2所示,在車板的前側設有一對前支腿2,如圖3、圖4所示,前支腿包括上腿板21、輔助車輪211、下腿板22、前車輪221和輪板222,上腿板21為倒置的u形結構,上腿板固定在車板的底部,在上腿板的下部通過輪軸安裝有一對左右設置的輔助車輪211,兩輔助車輪位于上腿板的兩側,在該輪軸上還轉動安裝有下腿板22,在下腿板的下部設有輪板222,在輪板上轉動安裝有前車輪221。在下腿板的上部與上腿板之間設有鎖止總成。
如圖4所示,鎖止總成包括固定器4、擋板41、插銷42、拉環(huán)43和彈簧44,固定器為圓形的中空結構,且固定器的一端敞口、另一端封口,固定器的敞口端固定在上腿板上,在固定器的內腔中滑動安裝有擋板41,在擋板上固定有插銷42,在擋板與固定器的封口端之間設有彈簧44,在彈簧的作用下插銷的作用端穿過上腿板后伸入到下腿板上的插孔中。插銷的驅動端設有拉環(huán)43,拉環(huán)的尺寸大于插銷的外徑,拉環(huán)置于固定器的外部。如圖5所示,在插銷的作用端設有一對對稱設置的凸起421,如圖6所示,在上腿板的上部設有與插銷相對應的通孔223,通孔為圓形,在上腿板上設有一對矩形孔224,兩矩形孔與通孔連通,如圖8所示,當凸起與矩形孔對齊后插銷可在插孔中移動,通孔與下腿板上的插孔對齊。自然狀態(tài)時,在彈簧的作用下插銷的作用端插在下腿板的插孔中,進而實現上、下腿板的相對固定。向外側拉動拉環(huán),使得插銷的作用端從插孔中移出,如圖7所示,旋轉拉環(huán)使得插銷旋轉一定的角度,直至插銷上的凸起與矩形孔錯開,此時松開拉環(huán),彈簧進一步受壓縮,插銷與上腿板的位置相對固定。進一步旋轉插銷使得凸起與矩形孔對齊后,在彈簧的作用下插銷的作用端可插入下腿板上的插孔中。
如圖2所示,在車板的后側設有一對后支腿3,后支腿包括千斤頂31和后腿板32,千斤頂固定在車板的底部,如圖9所示,在千斤頂的活塞桿上固定有軸承33,軸承固定在固定盤312中,固定盤固定在輪板32的上部,在輪板的下部轉動安裝有后車輪321。驅動千斤頂動作時,可驅動活塞桿伸出將車板后部頂起。
為驅動兩個千斤頂的同步動作,在支架中設有軸承座51,在軸承座的軸承中設有轉軸,在轉軸上固定有凸輪51,在凸輪上鉸接有連桿53,連桿的另一端與滑板54的上部鉸接,滑板與支架滑動連接,在滑板的前側和后側分別設有滑槽541,其中一千斤頂上的擺桿55的自由端滑動安裝在滑板前側的滑槽中,另一千斤頂上的擺桿55的自由端滑動安裝在滑板后側的滑槽中。驅動凸輪轉動時,可通過連桿帶動滑板的豎直移動,進而驅動擺桿相對滑槽的移動。與此同時,擺桿擺動,使得千斤頂的活塞桿伸出。
在車板的內側設有三個支撐柱16,其中一個支撐柱通過支耳18固定在車板上,另外兩個支撐柱固定在絲杠螺母15上,如圖12所示,在車板的前后側分別設有圓孔112,在圓孔中固定有一對軸承33,在軸承的內圈中固定有絲杠17,在絲杠的一端固定有搖把171,在車板上固定有導套14,在導套中滑動安裝絲杠螺母,絲杠螺母與絲杠配合。搖動搖把時,可驅動絲杠螺母相對車板的移動,進而實現兩支撐柱的靠近或遠離,以適應不同尺寸箱體的夾持。支撐柱為上端小、下端大的錐形。
在車體上設有箱體7,如圖13所示,箱體主要包括底座71和圍板72,底座為上端敞口的中空結構,且底座為方形,在底座的底部設有箱座712,以支撐箱體。在底座的三個側壁上分別固定有掛耳711,掛耳的實質為方形的金屬件,如圖14所示,在掛耳上設有錐形孔717,錐形孔用于與支撐柱配合。在底座的頂部設有四個圍板72,四個圍板圍成一個方形。如圖15所示,在底座的敞口端設有方形的隔板73,隔板上設有漏水孔,隔板搭在底座的頂部,在底座的四個內壁上設有墊板715,在墊板上放置有方形的集水器76,在集水器的頂部放置有篩子75,篩子上設有小孔,以保證水的通過。在篩子與隔板之間設有碎石層74,碎石層由碎石頭堆積而成,具有一定的厚度,厚度在1cm-4cm之間。碎石層的設置,可以放置土堆積在篩子上,堵塞篩子。集水器的上表面為錐形面762,在集水器上設有與錐形面的下端連通的引出管761,土6中的水穿過隔板、碎石層和篩子后流在集水器的上表面中,然后經集水器的上表面流在引出管中。引出管與水箱77連接,水箱設置在底座的內腔中,在水箱的一側設有安裝塊79,在安裝塊上固定有注水器78,注水器的進水管與水箱連通,注水器的出水管穿過底座的側壁和圍板的側壁后從圍板的內壁引出,并在圍板的內壁上設有與出水管連接的噴頭783。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中均設有單向閥,單向閥的設置使得水只能從水箱經進水管進入到注水器中,水只能從注水器經出水管進入到噴頭中。在注水器上設有推拉桿784,推拉桿上設有橡膠塞。向外拉動推拉桿時,水從水箱中進入到注水器中,向內推動推拉桿時,水從注水器中進入到噴頭中,以實現澆水作業(yè)。噴頭應置于土層的上方。為方便操作,在底座的外壁上設有操作孔716,在操作孔中螺紋安裝有端蓋714,在端蓋上設有手柄713,使用時卸下端蓋即可對推拉桿進行推拉作業(yè)。
為便于行走,在車板的頂部的后側設有扶手13。
使用時,將車板移動至箱體的外側并使得三個支撐柱位于三個掛耳的整下方,然后驅動千斤頂活塞桿伸出,使得支撐柱置于錐形孔中,并使得鎖止總成的插銷作用端置于下腿板上的插孔中,此時通過支撐柱將箱體頂起,可運輸箱體。到達指定位置后,將鎖止總成的插銷從插孔中移出,使得前支腿處于“跪著”的狀態(tài),然后使得千斤頂的活塞桿縮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