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及應(yīng)用該裝置的無人船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82782閱讀:1158來源:國知局
      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及應(yīng)用該裝置的無人船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及應(yīng)用該裝置的無人船,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無人船用輔助捕捉魚蝦類的輔助捕捉裝置及應(yīng)用該裝置的無人船。



      背景技術(shù):

      近年來,因為環(huán)境污染和規(guī)劃養(yǎng)魚等因素的影響,釣魚的難度增大同時釣魚的樂趣也在漸漸消失,面對這些原因人們研發(fā)了可視化釣魚用具和自動化智能釣魚無人船等。

      目前,無人船用于釣魚、捉魚領(lǐng)域時,主要是投放誘餌,通過誘餌引導(dǎo)魚上鉤。缺少一種與無人船配合,并與水面上捕捉設(shè)備或者水下捕捉裝置配合的輔助捕捉裝置。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實用新型。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簡單、方便、快捷的連接到無人船上,與捕捉裝置配合的輔助捕捉裝置及應(yīng)用該裝置的無人船。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技術(shù)方案的基本構(gòu)思是: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包括主體、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一連接端連接無人船,所述第二連接端連接捕捉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為從中間向兩端漸寬式的流線型薄板,或者流線型圓管,或者把手式結(jié)構(gòu)。以上所述的主體形狀并不是對主體形狀的限定,而是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為一體成型的流線型結(jié)構(gòu),所述主體采用低密度材料成型,或者所述主體上包覆零浮力材料,或者所述主體設(shè)置為中空形式且內(nèi)部填充零浮力材料,以上所述的主體形式并不是對主體的限定,而是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無人船螺紋連接,或者快速插拔式連接。以上連接方式并不是對連接方式的限定,而是優(yōu)選的連接方式。

      所述第一連接端包括連接部和限位部,所述連接部可轉(zhuǎn)動的套設(shè)于主體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與主體該端連接,限制連接部脫離主體,主體通過連接部可拆卸的安裝在無人船上。

      所述連接部與所述無人船上蓋或者下蓋螺紋連接,或者所述連接部與所述無人船上蓋或者下蓋快速插拔式連接。

      所述連接部包括連接帽和連接頭,所述連接頭上設(shè)置螺紋,與無人船螺紋連接,或者所述連接頭設(shè)置為快速插拔接頭,與無人船快速插拔式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兩端分別設(shè)有第一限位塊和第二限位塊,所述第一限位塊插入主體一端端面上的限位凹槽內(nèi),所述第二限位塊插入所述無人船上的限位凹槽內(nèi),二者共同限定所述輔助捕捉裝置在無人船上的安裝方向。

      所述限位凹槽設(shè)在所述無人船升降函道處電機座的上蓋或者下蓋上。

      安裝連接部的主體一端設(shè)置卡位凸臺,該卡位凸臺與限位部之間的區(qū)域形成連接部的可活動區(qū)域。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連接端連接自動控制捕捉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連接端包括夾持部,所述夾持部為球形或者半球形或者圓柱加半球形或者橢球型,該夾持部可拆卸的連接在主體的另一端上,與捕捉裝置連接。以上所述的夾持部形式并不是對夾持部的限定,而是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

      所述夾持部由彈性材料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的另一端設(shè)有夾持柱,所述夾持部可拆卸的套設(shè)于夾持柱上,該夾持柱上設(shè)環(huán)形固定凸臺,防止夾持部脫落,所述夾持部還開設(shè)有夾持捕捉裝置的細槽。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無人船,包括一種輔助捕捉裝置,所述輔助捕捉裝置包括主體、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一連接端連接無人船,所述第二連接端連接捕捉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輔助捕捉裝置,所述主體為從中間向兩端漸寬式的流線型薄板,或者流線型圓管,或者把手式結(jié)構(gòu)。所述第一連接端包括連接部和限位部,所述連接部可轉(zhuǎn)動的套設(shè)于主體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與主體該端連接,限制連接部脫離主體,主體通過連接部可拆卸的安裝在無人船上。所述連接部包括連接帽和連接頭,所述連接頭上設(shè)置螺紋,與無人船螺紋連接,或者所述連接頭設(shè)置為快速插拔接頭,與無人船快速插拔式連接。所述限位部兩端分別設(shè)有第一限位塊和第二限位塊,所述第一限位塊插入主體一端端面上的限位凹槽內(nèi),所述第二限位塊插入所述無人船上的限位凹槽內(nèi),二者共同限定所述輔助捕捉裝置在無人船上的安裝方向。安裝連接部的主體一端設(shè)置卡位凸臺,該卡位凸臺與限位部之間的區(qū)域形成連接部的可活動區(qū)域。所述第二連接端連接自動控制捕捉裝置。所述第二連接端包括夾持部,所述夾持部為球形或者半球形或者圓柱加半球形或者橢球型,該夾持部可拆卸的連接主體的另一端上,與捕捉裝置連接。所述主體的另一端設(shè)有夾持柱,所述夾持部可拆卸的套設(shè)于夾持柱上,該夾持柱上設(shè)環(huán)形固定凸臺,防止夾持部脫落,所述夾持部還開設(shè)有夾持捕捉裝置的細槽。

      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連接簡單、方便、快捷:與無人船連接時,輔助裝置主體不用隨著動作,只需操作連接部即可。

      2、主體安裝后,方向可固定,不會晃動或改變方向。

      3、結(jié)構(gòu)簡單、可靠性高。

      4、成型簡單,成本低。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附圖說明

      附圖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不構(gòu)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顯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說,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輔助捕捉裝置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輔助捕捉裝置爆炸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輔助捕捉裝置剖視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輔助捕捉裝置局部剖視放大圖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輔助捕捉裝置的限位部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輔助捕捉裝置在無人船上的應(yīng)用示意圖。

      圖中:1、主體;2、第一連接端,21、連接部,22、限位部,221、第一限位塊,222、第二限位塊;3、第二連接端,31、夾持部;4、螺釘;5、無人船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附圖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構(gòu)思范圍,而是通過參考特定實施例為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shù)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jié)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實施例中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shù)語“上”、“下”、“前”、“后”、“左”、“右”、“豎直”、“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guān)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guān)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gòu)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輔助捕捉裝置,該輔助捕捉裝置包括主體1、第一連接端2、第二連接端3,所述第一連接端2連接無人船5,所述第二連接端3連接捕捉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無人船5可在水面運行也可潛入水下運行。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1為從中間向兩端漸寬式的流線型薄板,或者流線型圓管,或者把手式。以上所述的主體1形狀并不是對主體形狀的限定,而是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

      所述主體1為一體成型的流線型結(jié)構(gòu),所述主體1采用低密度材料成型,或者所述主體1上包覆零浮力材料,或者所述主體1設(shè)置為中空形式且內(nèi)部填充零浮力材料,以上所述的主體1形式并不是對主體1的限定,而是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端2與所述無人船5螺紋連接,或者快速插拔式連接。以上連接方式并不是對連接方式的限定,而是優(yōu)選的連接方式。

      所述第一連接端2包括連接部21和限位部22,所述連接部21可轉(zhuǎn)動的套設(shè)于主體1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22與主體1該端連接,限制連接部21脫離主體1,主體1通過連接部21可拆卸的安裝在無人船5上。

      所述連接部21與所述無人船5上蓋或者下蓋螺紋連接,或者所述連接部21與所述無人船5上蓋或者下蓋快速插拔式連接。

      所述連接部21包括連接帽和連接頭,所述連接頭上設(shè)置螺紋,與無人船5螺紋連接,或者所述連接頭設(shè)置為快速插拔接頭,與無人船5快速插拔式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部22兩端分別設(shè)有第一限位塊221和第二限位塊222,所述第一限位塊221插入主體1一端端面上的限位凹槽內(nèi),所述第二限位塊222插入所述無人船5上的限位凹槽內(nèi),二者共同限定所述輔助捕捉裝置在無人船5上的安裝方向。

      所述限位凹槽設(shè)在所述無人船5升降函道處電機座的上蓋或者下蓋上。

      安裝連接部21的主體1一端設(shè)置卡位凸臺,該卡位凸臺與限位部22之間的區(qū)域形成連接部21的可活動區(qū)域。

      如圖2-圖4所示,所述螺釘4穿過所述限位部22的孔與所述主體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限位塊221與第二限位塊222徑向上同向。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連接端3連接自動控制捕捉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連接端3包括夾持部31,所述夾持部31為球形或者半球形或者圓柱加半球形或者橢球型,該夾持部31可拆卸的連接在主體1的另一端上,與捕捉裝置連接。以上所述的夾持部31形式并不是對夾持部31的限定,而是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

      所述夾持部31由彈性材料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1的另一端設(shè)有夾持柱,所述夾持部31可拆卸的套設(shè)于夾持柱上,該夾持柱上設(shè)環(huán)形固定凸臺,防止夾持部31脫落,所述夾持部31還開設(shè)有夾持捕捉裝置的細槽。

      本實用新型的捕捉對象不局限于魚類,也可以用于捕捉其他水下活體,例如:水母、蝦、蟹、烏龜?shù)龋€可以捕捉其他水下生物,例如:水草或珊瑚。以下的實施例均是以捕捉魚類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具體的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包括主體1、第一連接端2、第二連接端3,所述第一連接端2連接無人船5,所述第二連接端3連接捕捉裝置。

      所述主體1為一體成型的流線型薄板,中間窄,向兩端漸寬。

      所述主體1采用低密度材料成型,又因其自身體積小,與整個無人船5船體相比,對整體的密度影響不大;或者所述主體1上包覆零浮力材料降低其自身的密度,使其達到零浮力的效果。

      實施例二

      如圖1-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包括主體1、第一連接端2、第二連接端3,所述第一連接端2連接無人船5,所述第二連接端3連接捕捉裝置。

      所述主體1為一體成型的流線型圓管。

      所述主體1采用低密度材料成型,又因其自身體積小,與整個無人船5船體相比,對整體的密度影響不大;或者所述主體1上包覆零浮力材料降低其自身的密度,使其達到零浮力的效果;或者所述圓管為中空管,其內(nèi)部填充零浮力材料,使其達到零浮力的效果。

      實施例三

      如圖1-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包括主體1、第一連接端2、第二連接端3,所述第一連接端2連接無人船5,所述第二連接端3連接捕捉裝置。

      所述主體1為一體成型的把手式結(jié)構(gòu),所述把手類似傳統(tǒng)門把手。

      所述主體1采用低密度材料成型,又因其自身體積小,與整個無人船5船體相比,對整體的密度影響不大;或者所述主體1上包覆零浮力材料降低其自身的密度,使其達到零浮力的效果;或者所述把手式結(jié)構(gòu)為中空結(jié)構(gòu),其內(nèi)部填充零浮力材料,使其達到零浮力的效果。

      實施例四

      如圖1-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包括主體1、第一連接端2、第二連接端3,所述第一連接端2連接無人船5,所述第二連接端3連接捕捉裝置。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端2與所述無人船5螺紋連接。

      所述第一連接端2包括連接部21和限位部22,所述連接部21可轉(zhuǎn)動的套設(shè)于主體1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22與主體1該端連接,限制連接部21脫離主體,主體通過連接部21可拆卸的安裝在無人船5上。

      所述連接部21包括連接帽和連接頭,所述連接頭上設(shè)置螺紋,與無人船5螺紋連接。

      所述連接部21與所述無人船5上蓋或者下蓋螺紋連接。

      實施例五

      如圖1-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包括主體1、第一連接端2、第二連接端3,所述第一連接端2連接無人船5,所述第二連接端3連接捕捉裝置。

      所述第一連接端2包括連接部21和限位部22,所述連接部21可轉(zhuǎn)動的套設(shè)于主體1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22與主體1該端連接,限制連接部21脫離主體,主體通過連接部21可拆卸的安裝在無人船5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端2與所述無人船5快速插拔式連接。

      所述連接部21包括連接帽和連接頭,所述連接頭設(shè)置為快速插拔接頭,與無人船5快速插拔式連接。

      所述連接部21與所述無人船5上蓋或者下蓋快速插拔式連接。

      實施例六

      如圖1-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包括主體1、第一連接端2、第二連接端3,所述第一連接端2連接無人船5,所述第二連接端3連接捕捉裝置。

      所述第一連接端2包括連接部21和限位部22,所述連接部21可轉(zhuǎn)動的套設(shè)于主體1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22與主體1該端連接,限制連接部21脫離主體,主體通過連接部21可拆卸的安裝在無人船5上。

      所述限位部22兩端分別設(shè)有第一限位塊221和第二限位塊222,所述第一限位塊221插入主體1一端端面上的限位凹槽內(nèi),所述第二限位塊222插入所述無人船5上的限位凹槽內(nèi),二者共同限定所述輔助捕捉裝置在無人船5上的安裝方向。

      所述限位凹槽設(shè)在所述無人船5升降函道處電機座的上蓋或者下蓋上。

      安裝連接部21的主體1一端設(shè)置卡位凸臺,該卡位凸臺與限位部22之間的區(qū)域形成連接部21的可活動區(qū)域。

      所述主體1的端面設(shè)置螺紋孔,所述螺釘5穿過限位部3的孔將限位部3螺紋連接在主體1上,所述第一限位塊221與第二限位塊222徑向上同向,所述第一限位塊221和第二限位塊222均為同一水平線上的兩個圓柱或兩個長方塊。

      實施例七

      如圖1-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包括主體1、第一連接端2、第二連接端3,所述第一連接端2連接無人船5,所述第二連接端3連接捕捉裝置。

      所述第二連接端3連接自動控制捕捉裝置,自動進行釣魚。

      實施例八

      如圖1-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包括主體1、第一連接端2、第二連接端3,所述第一連接端2連接無人船5,所述第二連接端3連接捕捉裝置。

      所述第二連接端3包括夾持部31,所述夾持部31為球形或者半球形或者圓柱加半球形或者橢球型,該夾持部31可拆卸的連接在主體1的另一端上,與捕捉裝置連接。以上所述的夾持部31形式并不是對夾持部31的限定,而是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

      所述夾持部31由彈性材料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1的另一端設(shè)有夾持柱,所述夾持部31可拆卸的套設(shè)于夾持柱上,該夾持柱上設(shè)環(huán)形固定凸臺,防止夾持部31脫落,所述夾持部31還開設(shè)有夾持捕捉裝置的細槽。

      所述夾持部31開設(shè)有用于夾持魚線并且使魚線受力脫落的細槽,所述夾持部將魚鉤通過魚線夾持在無人船5的特定方向。

      實施例九

      如圖1-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包括主體1、第一連接端2、第二連接端3,所述第一連接端2連接無人船5,所述第二連接端3連接捕捉裝置。

      所述第二連接端3設(shè)置一磁鐵,直接吸住魚鉤,進行釣魚。

      實施例十

      如圖1-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輔助捕捉裝置,包括主體1、第一連接端2、第二連接端3,所述第一連接端2連接無人船5,所述第二連接端3連接捕捉裝置。

      所述第二連接端3設(shè)置為魚鉤形式,直接懸掛魚餌進行釣魚。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利的技術(shù)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范圍內(nèi),當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術(shù)內(nèi)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的內(nèi)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方案的范圍內(nèi)。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