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食品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含中藥的蛋餃。
背景技術(shù):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對健康飲食的重視,人們對食物的要求越來越高,食物的口味和營養(yǎng)是人們選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考慮食物口感的同時,也要依據(jù)食材中的各營養(yǎng)成分,對食材進行合理搭配,并在烹飪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對營養(yǎng)成分的破壞。蛋餃常選用雞蛋液作為蛋皮,由于雞蛋液中營養(yǎng)豐富,滿足人體生理需要且易于吸收,與餃餡配合,使得蛋餃成為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食物。目前市場上的蛋餃還存在食材搭配不合理,口感還有待改善,容易造成積食,長期食用不利于身體健康,影響體質(zhì),這些都影響著蛋餃的食用。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shù)存在的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含中藥的蛋餃,其原料搭配合理,營養(yǎng)豐富,色香味俱全,易于消化,長期食用不影響身體健康,同時能改善體質(zhì)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含中藥的蛋餃,包括蛋皮和蛋餃餡,蛋皮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雞蛋液8-12份、鵪鶉蛋液4-7份、藕粉1-2份、姜粉0.5-0.8份、雞內(nèi)金粉0.3-0.6份;蛋餃餡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魚肉5-10份、兔子肉10-20份、蝦肉3-8份、豆干2-5份、時令蔬菜3.5-7份、醬料3-4份。
具體實施例中,雞蛋液的重量份還可以為9、9.5、10、10.5、11、11.5份,鵪鶉蛋液的重量份還可以為4.5、5、5.5、6、6.5份,藕粉的重量份還可以為1.2、1.4、1.5、1.7、1.9份,姜粉的重量份還可以為0.55、0.6、0.65、0.7、0.75、0.8、0.85份,雞內(nèi)金粉的重量份還可以為0.35、0.4、0.45、0.5、0.55份,魚肉的重量份還可以為5.5、6.5、7、7.5、8、8.5、9份,兔子肉的重量份還可以為12、14、15、17、18、19份,蝦肉的重量份還可以為4、4.5、5、6、7、7.5份,豆干的重量份還可以為2.5、3、3.5、4、4.5份,時令蔬菜的重量份還可以為4、4.5、5、5.5、6、6.5份,醬料的重量份還可以為3.2、3.4、3.5、3.7、3.9。
優(yōu)選地,時令蔬菜為青菜、菠菜、芹菜、花菜、萵筍、黃瓜、茭白、土豆、辣椒、大蒜、卷心菜、空心菜、慈菇、蘿卜、扁豆中的一種多兩種以上組成的混合物。
優(yōu)選地,蛋皮和蛋餃餡的重量比為1-2:2-5。
優(yōu)選地,醬料按以下工藝進行制備:將無患子果皮、百合、甘草和野薄荷混合,加純凈水煎煮3-4次,過濾殘渣后合并煎煮液,得到中草藥濃縮液,再與米酒、辣椒醬、耗油、鮮雞粉、甘草粉、純凈水混合,得到醬料。
優(yōu)選地,每次煎煮溫度為65-85℃。
優(yōu)選地,無患子果皮、百合、甘草和野薄荷的重量比為1-3:2-4:1-2:1-2。
優(yōu)選地,中草藥濃縮液、米酒、辣椒醬、耗油、鮮雞粉、甘草粉的重量比為90-110:40-50:70-80:15-30:10-20:1-5。
優(yōu)選地,含中藥的蛋餃按照以下工藝進行制備:
S1、將魚肉、兔子肉、蝦肉和時令蔬菜切碎后混合,蒸熟,與豆干、醬料混合,得到蛋餃餡;
S2、將植物油加入平底鍋中,加熱,然后將雞蛋液、鵪鶉蛋液、藕粉、姜粉和雞內(nèi)金粉混合,攪拌均勻后加入平底鍋中,得到蛋皮,然后在蛋皮中間添加S1中得到的物料,再加入食鹽,將蛋皮兩邊對折,邊緣處粘緊,出鍋,得到含中藥的蛋餃。
本發(fā)明中以雞蛋液和鵪鶉蛋液作為蛋皮的主料,營養(yǎng)豐富,具有補益氣血、強身健腦等功效,再與藕粉、姜粉和雞內(nèi)金粉配合,改善了蛋皮的口感,同時具有消食開胃,增強食欲等功效;蛋餃餡中,魚肉、兔子肉、蝦肉和時令蔬菜、豆干配合,葷素搭配合理,富含維生素、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利于人體吸收,再與醬料、蛋皮配合,具有獨特的香味,口感良好,增強人們的食欲;醬料中以無患子果皮、百合、甘草和野薄荷配合,煎煮得到中草藥濃縮液,具有潤喉潤肺,散熱解毒,防治感冒,調(diào)理腸胃等功效,與藕粉、姜粉、雞內(nèi)金粉配合,具有促進食欲,幫助消化,開脾健胃等功效。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含中藥的蛋餃,其原料搭配合理,營養(yǎng)豐富,色香味俱全,易于消化,長期食用不影響身體健康,同時能改善體質(zhì)等優(yōu)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詳細(xì)說明。
實施例1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含中藥的蛋餃,包括蛋皮和蛋餃餡,蛋皮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雞蛋液8份、鵪鶉蛋液4份、藕粉1份、姜粉0.5份、雞內(nèi)金粉0.3份;蛋餃餡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魚肉5份、兔子肉10份、蝦肉3份、豆干2份、時令蔬菜3.5份、醬料3份。
實施例2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含中藥的蛋餃,包括蛋皮和蛋餃餡,蛋皮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雞蛋液12份、鵪鶉蛋液7份、藕粉2份、姜粉0.8份、雞內(nèi)金粉0.6份;蛋餃餡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魚肉10份、兔子肉20份、蝦肉8份、豆干5份、時令蔬菜7份、醬料3.7份。
其中,時令蔬菜為慈菇;
蛋皮和蛋餃餡的重量比為1:2;
醬料按以下工藝進行制備:將無患子果皮、百合、甘草和野薄荷混合,加純凈水煎煮3次,過濾殘渣后合并煎煮液,得到中草藥濃縮液,再與米酒、辣椒醬、耗油、鮮雞粉、甘草粉、純凈水混合,得到醬料;其中,每次煎煮溫度為85℃,無患子果皮、百合、甘草和野薄荷的重量比為1:2:1:1,中草藥濃縮液、米酒、辣椒醬、耗油、鮮雞粉、甘草粉的重量比為90:40:70:15:10:1。
實施例3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含中藥的蛋餃,包括蛋皮和蛋餃餡,蛋皮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雞蛋液10份、鵪鶉蛋液5.5份、藕粉1.5份、姜粉0.65份、雞內(nèi)金粉0.45份;蛋餃餡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魚肉7.5份、兔子肉16份、蝦肉5.5份、豆干3.5份、時令蔬菜5份、醬料4份。
其中,時令蔬菜為青菜、菠菜、卷心菜按重量比為1:1:1組成的混合物;
蛋皮和蛋餃餡的重量比為2:5;
醬料按以下工藝進行制備:將無患子果皮、百合、甘草和野薄荷混合,加純凈水煎煮4次,過濾殘渣后合并煎煮液,得到中草藥濃縮液,再與米酒、辣椒醬、耗油、鮮雞粉、甘草粉、純凈水混合,得到醬料;其中,每次煎煮溫度為65℃,無患子果皮、百合、甘草和野薄荷的重量比為3:4:2:2,中草藥濃縮液、米酒、辣椒醬、耗油、鮮雞粉、甘草粉的重量比為110:50:80:30:20:5。
實施例4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含中藥的蛋餃,包括蛋皮和蛋餃餡,蛋皮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雞蛋液9.5份、鵪鶉蛋液5份、藕粉1.35份、姜粉0.55份、雞內(nèi)金粉0.42份;蛋餃餡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魚肉6.5份、兔子肉12.5份、蝦肉4.5份、豆干2.5份、時令蔬菜4.5份、醬料3.5份。
其中,時令蔬菜為芹菜、辣椒、空心菜、慈菇按重量比為2:1:1:1組成的混合物;
蛋皮和蛋餃餡的重量比為1:4;
醬料按以下工藝進行制備:將無患子果皮、百合、甘草和野薄荷混合,加純凈水煎煮3次,過濾殘渣后合并煎煮液,得到中草藥濃縮液,再與米酒、辣椒醬、耗油、鮮雞粉、甘草粉、純凈水混合,得到醬料;其中,每次煎煮溫度為85℃,無患子果皮、百合、甘草和野薄荷的重量比為2:3:1:1,中草藥濃縮液、米酒、辣椒醬、耗油、鮮雞粉、甘草粉的重量比為100:40:75:20:15:2。
實施例5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含中藥的蛋餃,包括蛋皮和蛋餃餡,蛋皮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雞蛋液11份、鵪鶉蛋液6.5份、藕粉1.75份、姜粉0.66份、雞內(nèi)金粉0.45份;蛋餃餡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魚肉8.5份、兔子肉17.5份、蝦肉7.2份、豆干4.5份、時令蔬菜6.2份、醬料3.4份。
其中,時令蔬菜為萵筍、黃瓜、茭白、土豆、辣椒按重量比為1:1:2:1:1組成的混合物;
蛋皮和蛋餃餡的重量比為1:3;
醬料按以下工藝進行制備:將無患子果皮、百合、甘草和野薄荷混合,加純凈水煎煮4次,過濾殘渣后合并煎煮液,得到中草藥濃縮液,再與米酒、辣椒醬、耗油、鮮雞粉、甘草粉、純凈水混合,得到醬料,其中,每次煎煮溫度為70℃,無患子果皮、百合、甘草和野薄荷的重量比為2:2:1:1,中草藥濃縮液、米酒、辣椒醬、耗油、鮮雞粉、甘草粉的重量比為110:40:80:15:20:5。
實施例6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含中藥的蛋餃,包括蛋皮和蛋餃餡,蛋皮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雞蛋液10份、鵪鶉蛋液5.5份、藕粉1份、姜粉0.5份、雞內(nèi)金粉0.4份;蛋餃餡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魚肉8份、兔子肉16.5份、蝦肉6.5份、豆干4份、時令蔬菜6.5份、醬料3.6份。
其中,時令蔬菜為大蒜、空心菜、蘿卜、扁豆按重量比為1:2:2:2組成的混合物;
蛋皮和蛋餃餡的重量比為1:2.5;
醬料按以下工藝進行制備:將無患子果皮、百合、甘草和野薄荷混合,加純凈水煎煮3次,過濾殘渣后合并煎煮液,得到中草藥濃縮液,再與米酒、辣椒醬、耗油、鮮雞粉、甘草粉、純凈水混合,得到醬料;其中,每次煎煮溫度為80℃,無患子果皮、百合、甘草和野薄荷的重量比為1:4:2:2,中草藥濃縮液、米酒、辣椒醬、耗油、鮮雞粉、甘草粉的重量比為100:40:75:30:10:5。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shù)范圍內(nèi),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及其發(fā)明構(gòu)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yīng)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