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攪拌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餡料器裝置。
背景技術:
餡料是食品加工中最常見的原料之一,其主要由多種配料通過配比攪拌后制成,在一些食品加工廠或早餐店內由于使用量大,傳統(tǒng)中通過人力手動攪拌餡料效率低下已經(jīng)難以滿足供應需求,現(xiàn)有中也有較多采用自動化攪拌裝置,但其操作復雜,使用成本較高,同時,出料槽一般都是設置在外界,極易受蚊蟲的叮咬攀爬,使得受污染機率加大,難以保證食用安全性,存在較大的弊端,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餡料器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xiàn)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一種餡料器裝置,包括基體以及設置在所述基體上方的料箱,所述料箱包括第一錐形部、設置在所述第一錐形部底部的第二錐形部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錐形部底部的第三錐形部,所述基體內部設有第一容槽,所述第一容槽左側頂部設有與所述第三錐形部通透的第一口槽,所述第一容槽右側底部設有第二口槽,所述第二口槽底部的所述基體內設有第二容槽,所述第二容槽底部的所述基體內設有滑槽,所述第一容槽的內設有運轉配合連接的管套,所述管套的內部中央處設有第一轉接軸,所述第一轉接軸外表面上滑套有套殼,所述套殼前后對等設有推板,通過所述推板將所述管套內分為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所述第一轉接軸頂部與第一馬達連接,所述第二容槽內設有接料件,所述接料件內設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頂部與所述第二口槽底部對向設置,所述接料件右側端穿通所述基體壁體并平滑配合連接,所述接料件底部左側設有進入所述滑槽內且平滑配合連接的滑塊,所述滑槽內的所述滑塊上螺紋配合連接有螺柱,所述螺柱左側端與第二馬達連接,所述基體左側面靠上處設有定時器,所述定時器下方的所述基體左側面設有揚聲器,所述定時器與所述揚聲器通過線路連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基體右側外表面底部固定設有支承塊。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三錐形部內設有密封閥,所述密封閥為電動密封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錐形部內設有第一裝配板,所述第二錐形部內設有第二裝配板,所述第一裝配板與所述第二裝配板之間設有第二轉接軸,所述第二轉接軸外表面固定設有攪動葉,所述第一裝配板頂部設有與所述第二轉接軸運轉配合連接的第三馬達。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容槽的內設運轉配合連接的管套,管套的內部中央處縱向設第一轉接軸,第一轉接軸外表面上滑套套殼,套殼前后對等設推板,通過推板將管套內分為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第一轉接軸頂部與第一馬達連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定量排料工作。
2.通過第二容槽內設接料件,接料件內設收集槽,收集槽頂部與第二口槽底部對向設置,接料件右側端穿通基體壁體并平滑配合連接,接料件底部左側設進入滑槽內且平滑配合連接的滑塊,滑槽內的滑塊上螺紋配合連接螺柱,螺柱左側端與第二馬達連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接料件的自動伸入伸出工作,防止接料件長時間暴露在外界而導致污染,,保證餡料食用的清潔衛(wèi)生。
3.通過第一錐形部內設第一裝配板,第二錐形部內設第二裝配板,第一裝配板與第二裝配板之間設第二轉接軸,第二轉接軸外表面固定設攪動葉,第一裝配板頂部設與第二轉接軸運轉配合連接的第三馬達,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攪拌工作,提高餡料攪拌的均勻性。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方便操作,能自動控制攪拌及排出,提高攪拌效率且食用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fā)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餡料器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圖1中a-a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管套、推板和套殼連接的仰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第一容槽俯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接料件推出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基體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6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餡料器裝置,包括基體1以及設置在所述基體1上方的料箱11,所述料箱11包括第一錐形部7、設置在所述第一錐形部7底部的第二錐形部8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錐形部8底部的第三錐形部9,所述基體1內部設有第一容槽2,所述第一容槽2左側頂部設有與所述第三錐形部9通透的第一口槽21,所述第一容槽2右側底部設有第二口槽22,所述第二口槽22底部的所述基體1內設有第二容槽3,所述第二容槽3底部的所述基體1內設有滑槽4,所述第一容槽2的內設有運轉配合連接的管套24,所述管套24的內部中央處設有第一轉接軸212,所述第一轉接軸212外表面上滑套有套殼23,所述套殼23前后對等設有推板25,通過所述推板25將所述管套24內分為第一管槽241和第二管槽242,所述第一轉接軸212頂部與第一馬達211連接,所述第二容槽3內設有接料件6,所述接料件6內設有收集槽61,所述收集槽61頂部與所述第二口槽22底部對向設置,所述接料件6右側端穿通所述基體1壁體并平滑配合連接,所述接料件6底部左側設有進入所述滑槽4內且平滑配合連接的滑塊62,所述滑槽4內的所述滑塊62上螺紋配合連接有螺柱41,所述螺柱41左側端與第二馬達42連接,所述基體1左側面靠上處設有定時器12,所述定時器12下方的所述基體1左側面設有揚聲器13,所述定時器12與所述揚聲器13通過線路連接,所述定時器12用于攪拌時間的設定,當所述定時器12上設定的時間達到后,所述定時器12控制所述揚聲器13發(fā)出警示音,以起到提醒作用,防止由于遺忘攪拌時間而導致攪拌時間過長影響食用口感。
其中,所述基體1右側外表面底部固定設有支承塊5,從而實現(xiàn)將伸出基體1外的接料件6穩(wěn)固支撐。
其中,所述第三錐形部9內設有密封閥91,所述密封閥91為電動密封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開啟和關閉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錐形部7內設有第一裝配板71,所述第二錐形部8內設有第二裝配板81,所述第一裝配板71與所述第二裝配板81之間設有第二轉接軸73,所述第二轉接軸73外表面固定設有攪動葉74,所述第一裝配板71頂部設有與所述第二轉接軸73運轉配合連接的第三馬達72,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攪拌工作,提高餡料的均勻性。
初始狀態(tài)時,接料件6位于第二容槽3內,接料件6左側端面與第二容槽3左側內壁相抵接,同時,接料件6底部的滑塊62位于滑槽4的最左側位置,此時,前后推板25分別位于套殼23內的前后側,同時,第一管槽241位于推板25的左側且與第一口槽21底部對向設置,第二管槽242位于推板25的右側且與第二口槽22頂部對向設置,此時,第三錐形部9內的密封閥91處于關閉狀態(tài)。
需要自動攪拌使用時,首先將多種配料混合倒入料箱11內,并通過定時器12設定好攪拌時間,然后第三馬達72帶動第二轉接軸73轉動,并由第二轉接軸73帶動攪動葉74對混合倒入的原料進行攪拌工作,當定時器12上預設時間達到后,揚聲器13響起,此時攪拌完成,然后控制密封閥91開啟,使料箱11內攪拌好的餡料落入推板25左側的第一管槽241內,直至將第一管槽241裝滿,然后控制密封閥91關閉,再然后通過第一馬達211帶動第一轉接軸212轉動,并由第一轉接軸212帶動套殼23轉動,套殼23轉動的同時帶動推板25以及推板25上的管套24同時轉動,此時,第一口槽21下方的第一管槽241逐漸向第二口槽22一側移動,同時,第二口槽22上方的第二管槽242逐漸向第一口槽21一側,當?shù)谝还懿?41逐漸移動到第二口槽22的上方時,此時,第一管槽241內的餡料逐漸經(jīng)過第二口槽22后落入接料件6的收集槽61內,直至推板25轉動180°后,控制第一馬達211停止轉動,此時,第一管槽241內的餡料完全落入收集槽61內,再然后控制第二馬達42帶動螺柱41轉動,并由螺柱41帶動滑塊62以及滑塊62上的接料件6朝右側的支承塊5頂部面移動,直至滑塊62移動到滑槽4內的最右側位置時控制第二馬達42停止轉動,此時,接料件6最大程度伸出基體1外,同時,收集槽61完全露出基體1外,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排料工作。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容槽的內設運轉配合連接的管套,管套的內部中央處縱向設第一轉接軸,第一轉接軸外表面上滑套套殼,套殼前后對等設推板,通過推板將管套內分為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第一轉接軸頂部與第一馬達連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定量排料工作。
2.通過第二容槽內設接料件,接料件內設收集槽,收集槽頂部與第二口槽底部對向設置,接料件右側端穿通基體壁體并平滑配合連接,接料件底部左側設進入滑槽內且平滑配合連接的滑塊,滑槽內的滑塊上螺紋配合連接螺柱,螺柱左側端與第二馬達連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接料件的自動伸入伸出工作,防止接料件長時間暴露在外界而導致污染,,保證餡料食用的清潔衛(wèi)生。
3.通過第一錐形部內設第一裝配板,第二錐形部內設第二裝配板,第一裝配板與第二裝配板之間設第二轉接軸,第二轉接軸外表面固定設攪動葉,第一裝配板頂部設與第二轉接軸運轉配合連接的第三馬達,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攪拌工作,提高餡料攪拌的均勻性。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方便操作,能自動控制攪拌及排出,提高攪拌效率且食用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