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鮮咖啡豆的粗加工設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鮮咖啡豆粗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鮮咖啡豆的粗加工設施。
【背景技術】
[0002]咖啡是用經(jīng)過烘焙的咖啡豆制作出來的飲料,制作咖啡的工序非常復雜,對鮮的咖啡豆通常需要進行清洗、剝皮、干燥等過程,目前對鮮咖啡豆的干燥主要采用太陽自然曬干的方式,由于咖啡豆一般是集中采摘的,加上天氣的原因,鮮咖啡豆的干燥很難達到相應的要求;目前對鮮咖啡豆的清洗、剝皮、干燥都需要大量的人工來搬運,生產(chǎn)效率低且勞動強度大。
[0003]本發(fā)明將鮮咖啡豆的清洗、剝皮、干燥的過程連接起來,減少了咖啡豆的搬運過程,降低了勞動強度;采用多層烘干的方式對鮮的咖啡豆進行烘干,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了咖啡?的品質。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鮮咖啡豆粗加工過程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烘干品質差等問題,提供一種勞動強度小、效率高、烘干質量高的鮮咖啡豆的粗加工設施。
[0005]本發(fā)明一種鮮咖啡豆的粗加工設施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完成:剝殼部分(2)主要包含出料槽(201)、廢料槽(202)、進料斗(203);所述的加工設施主要包括清洗部分(1)、剝殼部分(2)、脫水部分(3)、烘干部分(4);在豎直方向上,清洗部分(1)高于剝殼部分(2)、剝殼部分(2)高于脫水部分(3)、脫水部分(3)高于烘干部分(4)。
[0006]在對鮮咖啡豆進行加工時,咖啡豆依次通過清洗部分(1)、剝殼部分(2)、脫水部分(3)、烘干部分(4),由于四個部分之間存在高度差,不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預,即可完成咖啡豆的移動。
[0007]所述的清洗部分⑴主要包括出料管(101)、清洗斜面(102)、噴水管(103),出料管(101)的一端與清洗斜面(102)相連通,出料管(101)的另一端位于進料斗(203)的正上方。
[0008]所述的脫水部分(3)主要包括下水槽(301)、脫水網(wǎng)(302)、脫水斜面(303),下水槽(301)位于脫水網(wǎng)(302)的正下方,脫水斜面(303)位于出料槽(201)的正下方。
[0009]所述的烘干部分(4)主要包括熱風通道(401)、烘干壁面(402)、上層烘干網(wǎng)
(403)、上層烘干網(wǎng)漏料口門(404)、烘干出料口門(405)、烘干出料口(406)、烘干出料槽(407)、下層烘干網(wǎng)(408)、烘干進料口閘門(409)、烘干進料口(410)、下層烘干進風口(411)、下層烘干進風口門(412)、上層烘干進風口(413)、上層烘干進風門(414)、上層烘干網(wǎng)漏料口(415)、熱風供應裝置;其中烘干出料口(406)、烘干進料口(410)、下層烘干進風口(411)、上層烘干進風口(413)設置在烘干壁面(402)上,烘干出料口門(405)鉸接在烘干出料口(406)上,下層烘干進風口(411)鉸接在下層烘干進風口門(412)上,上層烘干進風口(413)鉸接在上層烘干進風門(414)上;熱風通道(401)位于烘干壁面(402)設有下層烘干進風口(411)、上層烘干進風口(413)的一側;烘干出料槽(407)位于烘干壁面(402)設有烘干出料口(406)的一側;上層烘干網(wǎng)(403)、下層烘干網(wǎng)(408)安裝在烘干壁面(402)上,上層烘干網(wǎng)(403)位于上層烘干進風口(413)之上,下層烘干網(wǎng)(408)位于下層烘干進風口(411)、上層烘干進風口(413)之間,烘干出料口(406)位于上層烘干網(wǎng)
(403)和下層烘干網(wǎng)(408)中間;上層烘干網(wǎng)(403)上設有上層烘干網(wǎng)漏料口(415),上層烘干網(wǎng)漏料口門(404)鉸接在上層烘干網(wǎng)漏料口(415)上;熱風供應裝置的出風口與熱風通道(401)相連通;烘干進料口閘門(409)安裝在烘干進料口(410)上。
[0010]脫水完成的咖啡豆經(jīng)過烘干進料口(410)進入到上層烘干網(wǎng)(403)的上方;上層烘干網(wǎng)(403)的上方為咖啡豆的一級烘干位置,上層烘干網(wǎng)(403)與下層烘干網(wǎng)(408)之間為咖啡豆的二級烘干位置,當咖啡豆進行完一級烘干之后,打開上層烘干網(wǎng)漏料口門
(404),咖啡豆經(jīng)過上層烘干網(wǎng)漏料口(415)落到下層烘干網(wǎng)(408)上,烘干完成的咖啡豆,通過烘干出料口(406)進入到烘干出料槽(407)上。
[0011]所述的脫水網(wǎng)(302)與烘干進料口(410)相連接。
[0012]所述的脫水網(wǎng)(302)、上層烘干網(wǎng)(403)、下層烘干網(wǎng)(408)、上層烘干網(wǎng)漏料口門
(404)上設有孔,孔的直徑小于咖啡豆的直徑。
[0013]本發(fā)明鮮咖啡豆的粗加工設施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發(fā)明將四個加工部分由高到低連接在一起,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0015]2、本發(fā)明采用多層烘干的方式對鮮咖啡豆進行烘干,極大的縮短了鮮咖啡豆的干燥時間,提尚了咖啡?的品質。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鮮咖啡豆的粗加工設施的立體示意圖。
[0017]圖2是本發(fā)明一種鮮咖啡豆的粗加工設施的立體示意圖。
[0018]圖3是本發(fā)明一種鮮咖啡豆的粗加工設施的立體示意圖。
[0019]圖4是本發(fā)明一種鮮咖啡豆的粗加工設施的立體示意圖。
[0020]圖5是本發(fā)明一種鮮咖啡豆的粗加工設施的建設位置主視圖示意圖。
[0021]圖6是本發(fā)明一種鮮咖啡豆的粗加工設施的Α-Α剖面示意圖。
[0022]圖中:1-清洗部分、2-剝殼部分、3-脫水部分、4-烘干部分、5-斜坡;
[0023]101-出料管、102-清洗斜面、103-噴水管;
[0024]201-出料槽、202-廢料槽、203-進料斗;
[0025]301-下水槽、302-脫水網(wǎng)、303-脫水斜面;
[0026]401-熱風通道、402-烘干壁面、403-上層烘干網(wǎng)、404-上層烘干網(wǎng)漏料口門、405-烘干出料口門、406-烘干出料口、407-烘干出料槽、408-下層烘干網(wǎng)、409-烘干進料口閘門、410-烘干進料口、411-下層烘干進風口、412-下層烘干進風口門、413-上層烘干進風口、414-上層烘干進風門、415-上層烘干網(wǎng)漏料口 ;
[0027]A-A:A-A 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和工作過程對本發(fā)明一種鮮咖啡豆的粗加工設施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描述。
[0029]實施例:如圖1到圖6所示,剝殼部分2主要包含出料槽201、廢料槽202、進料斗203 ;所述的加工設施主要包括清洗部分1、剝殼部分2、脫水部分3、烘干部分4 ;在豎直方向上,清洗部分1高于剝殼部分2、剝殼部分2高于脫水部分3、脫水部分3高于烘干部分4。
[0030]在對鮮咖啡豆進行加工時,咖啡豆依次通過清洗部分1、剝殼部分2、脫水部分3、烘干部分4,由于四個部分之間存在高度差,不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預,即可完成咖啡豆的移動。
[0031]所述的清洗部分1主要包括出料管101、清洗斜面102、噴水管103,出料管101的一端與清洗斜面102相連通,出料管101的另一端位于進料斗203的正上方。
[0032]所述的脫水部分3主要包括下水槽301、脫水網(wǎng)302、脫水斜面303,下水槽301位于脫水網(wǎng)302的正下方,脫水斜面303位于出料槽201的正下方。
[0033]所述的烘干部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