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例中,所述霧化座體155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下蓋130上,以便于更換所述霧化組件150。所述加熱元件157、導液元件159、導電元件161均設置在所述霧化座體155內。所述霧化管156與所述霧化座體155嵌套設置,以形成所述霧化腔163。本實施例中,所述霧化座體155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安裝孔135內,并與所述下蓋130螺紋連接。
[0052]可以理解的,根據實際需要,所述霧化管156與所述霧化座體155設計成一體。
[0053]所述內管153相對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上蓋110、下蓋130抵持,所述霧化管156的一端與所述內連接管117密封連接,所述霧化座體155遠離所述霧化管156的一端固定安裝在所述下蓋130上,如此,上蓋110、下蓋130、內管153、霧化管156及霧化座體155之間形成密封的氣溶膠形成基質的容置腔160。
[0054]本實施例中,所述外管151上開設有便于使用者觀察容置腔160中氣溶膠形成基質余量的視窗1511。本實施例中,所述外管151為不透明材質,所述內管153為透明材質。
[0055]可以理解的,根據實際生產需要,所述外管151可省略。
[0056]本實施例中,所述內連接管117與所述霧化管156之間設置有上密封件165以避免霧化腔163、進氣通道1171及出煙通道1173內的氣體泄漏,進一步避免氣體進入容置腔160內而形成負壓。
[0057]本實施例中,所述霧化器100還包括一內螺紋連接圈170、該內螺紋連接圈170設置在所述上蓋110與外管153之間,所述內螺紋連接圈170與所述上蓋110螺紋連接,如此使所述上蓋110可拆卸地與所述霧化組件150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上蓋110還包括與所述內螺紋連接圈170螺紋連接的外連接管120。所述外連接管120是由上蓋本體113沿上蓋110軸向朝向霧化組件150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管體,外連接管120和內連接管117同心設置,且外連接管120設置在所述內連接管117外側。本實施例中,所述外管151的一端安裝在所述內螺紋連接圈170,其另一端安裝在所述下蓋130上。進一步地,為了避免漏液,所述外管151被壓死在所述下蓋130上。
[0058]可以理解的,根據實際生產需要,所述上蓋110的外連接管120可直接與所述外管153和/或內管151可拆卸地連接,以便于上蓋110從所述霧化組件150上拆卸下來。如此,所述內螺紋連接圈170可以省略。
[0059]所述加熱元件157與導液元件159接觸設置。所述霧化座體155在鄰近所述下蓋130的位置開設有至少一進液孔1551,所述導液元件159抵持所述霧化座體155的內壁,并遮擋住所述進液孔1551,經進液孔1551進入霧化腔163的氣溶膠形成基質被所述導液元件159吸收,并傳導給加熱元件158,進而被加熱元件158霧化。
[0060]所述導電元件161嵌套設在霧化座體155靠近所述下蓋130的一端內,且與所述加熱元件157電性連接。所述導電元件161與所述霧化座體155之間設置有一第一絕緣件167,用以將兩者絕緣開來形成正負兩極,其中,所述導電元件161為正極,所述下蓋130、霧化座體155為負極。
[0061]所述霧化器100還包括一電極接觸件168及設置在該到電極接觸件168與下蓋130之間的第二絕緣件169。所述電極接觸件168的一端與所述導電元件161電接觸,其另一端可與電池裝置(未圖示)電性連接。所述第二絕緣件169將作為正極的電極接觸件168與作為負極的下蓋130絕緣開來。
[0062]所述霧化器100還包括一上密封圈181及下密封圈183。所述上密封圈181設置在所述內螺紋連接圈170與所述內管153之間,所述下密封圈183設置在所述下蓋130與所述內管153之間,以實現(xiàn)所述容置腔160的密封設置,避免氣溶膠形成基質的泄漏。
[0063]在工作過程中,在使用者的抽吸作用下,外部的空氣經進氣孔115、進氣通道1171,與加熱元件接觸,并帶走加熱元件霧化后形成的氣溶膠,繞過所述分隔件119從所述出煙通道1173排出,以供使用者抽吸。
[0064]當需要添加氣溶膠形成基質時,將所述外連接管120從所述內螺紋連接圈170上拆卸下來,使所述上蓋110與所述霧化組件150分離,使用者即可向容置腔內添加氣溶膠形成基質。
[0065]本實施新型的霧化器100具有如下優(yōu)點:
[0066]1.所述進氣孔115設置在霧化器100的上端,甚至是靠近吸入器的位置,即,本發(fā)明所述霧化器100為上進氣,而非傳統(tǒng)的下進氣,如此,在霧化器100的下端無需設置進氣孔,霧化器100的下端被封死,如此可避免氣溶膠形成基質從容置腔160經內管153和/或外管151往外泄露。
[0067]2.所述霧化器100是采用上注液的方式,進一步避免因霧化組件150與下蓋100之前的可拆卸式地連接導致的漏液問題的產生。
[0068]3.所述霧化器100結構簡單,無需設置復雜的防漏裝置即可解決漏液的問題。
[0069]4.所述容置腔160環(huán)繞霧化組件150設置,節(jié)約空間,可在縮短整個霧化器100的尺寸的同時提高容置腔160的容量。
[0070]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具有所述霧化器100的氣溶膠發(fā)生裝置。
[0071]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主權項】
1.一種霧化器,包括: 上蓋(110),該上蓋(110)上開設有進氣孔(115),該上蓋(110)向內延伸形成一內連接管(117),該內連接管(117)中設置有一分隔件(119),該分隔件(119)將內連接管(117)分隔成進氣通道(1171)和出煙通道(1173),且所述進氣孔(115)與進氣通道(1171)連通;以及 霧化組件(150),該霧化組件(150)與所述上蓋(110)之間形成一霧化腔(163),經所述進氣孔(115)、進氣通道(1171)進入霧化腔(163)的氣體將經霧化組件(150)霧化后的氣溶膠帶走,并繞過所述分隔件(119)經出煙通道(1173)排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該上蓋(110)還包括一管體(111)及與該管體(111)連接的上蓋本體(113),所述進氣孔(115)開設在所述管體(111)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連接管(117)由所述管體(111)朝向所述上蓋本體(113)的內部延伸形成。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119)大致呈L型。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119)包括一第一隔板(1191)及與其連接的第二隔板(1193)。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191)的一端與管體(111)的內壁固定連接,并設置在所述進氣孔(115)的上端,所述第一隔板(1191)的另一端與第二隔板(1193)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1193)與所述第一隔板(1191)鄰近的相對兩側邊與所述管體(111)和/或內連接管(117)的內壁固定連接,且其遠離第一隔板(1191)的自由端伸入所述霧化組件150內。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110)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霧化組件(150)上。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110)與所述霧化組件(150)螺紋連接在一起。10.一種氣溶膠發(fā)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霧化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霧化器,其包括上蓋,該上蓋上開設有進氣孔,該上蓋向內延伸形成一內連接管,該內連接管中設置有一分隔件,該分隔件將內連接管分隔成進氣通道和出煙通道,且所述進氣孔與進氣通道連通;以及霧化組件,該霧化組件與所述上蓋之間形成一霧化腔經所述進氣孔、進氣通道進入霧化腔的氣體將經霧化組件霧化后的氣溶膠帶走,并繞過所述分隔件經出煙通道排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具有該霧化器的氣溶膠發(fā)生裝置。
【IPC分類】A24F47/00
【公開號】CN204907913
【申請?zhí)枴緾N201520426405
【發(fā)明人】不公告發(fā)明人
【申請人】卓爾悅(常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