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將鈕扣縫制在衣物上的裝置,尤其是能快捷釘鈕扣的釘扣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鈕扣只能通過手工的方式并使用針線將其縫制在衣物上,因此既費時又費力,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鈕扣需要通過手工的方式將其縫制在衣物上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釘扣機,該釘扣機能通過扣釘將鈕扣直接釘在衣物上,既方便又快捷。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fā)明包括手柄、驅動桿、活塞、限位條、蓋板、凹槽、釘匣、打孔器、底座、定位器、支承柱和扣釘。
底座為矩形板結構,支承柱垂直連接在底座的左端,定位器設置在底座的右端,所述的定位器由底板和若干個與鈕扣上的針線孔相配合的定位頭組成,定位器通過底板與底座連接。釘匣為上端開口的矩形箱體結構,釘匣與底座平行設置,釘匣的左端頭通過轉軸與支承柱的上端頭連接,蓋板連接在釘匣的端口上。打孔器由聯結板和若干個空心針組成,在聯結板上開設有中心孔,空心針為半圓管形結構,空心針的下端頭設置為針頭結構,各個空心針設置在聯結板中心孔的周圍,各個空心針的管背均朝外設置,各個空心針均通過上端頭與聯結板垂直連接,在聯結板上對應于各個空心針的半圓形上端口開設有若干個半圓形的通孔,聯結板上的中心孔和各個半圓形通孔共同構成供扣釘通行的釘孔。打孔器通過聯結板連接在釘匣右端的下端面上,在釘匣的下箱板上開設有與聯結板上的釘孔連通的過孔,打孔器上的各個空心針與定位器上的各個定位頭相對應。在蓋板的右端開設有與釘孔同軸線的軸孔,在軸孔的孔壁上開設有縱向的凹槽。驅動桿為圓柱形結構,在驅動桿的柱壁上設置有與蓋板軸孔上的凹槽相配合限位條,驅動桿的下端頭穿過蓋板上的軸孔與釘匣中的活塞連接,驅動桿的上端頭與手柄連接,在手柄與蓋板之間設置有彈簧。扣釘由背板與釘桿構成,背板為與釘孔形狀相同的平板結構,釘桿為柱形結構,在各個釘桿的柱壁上均設置有若干道止退齒環(huán),若干個釘桿均通過上端頭與背板垂直連接,扣釘設置在釘匣中并位于活塞的下方,扣釘上的各個釘桿分別與打孔器上的各個空心針相對應。
使用時,將鈕扣的正面朝下并使定位器上的各個定位頭分別插入鈕扣上的各個針線孔中,再將衣物放置在鈕扣的上方。通過手柄轉動驅動桿,當驅動桿上的限位條與蓋板軸孔上的凹槽錯位時,即可用限位條驅動蓋板、釘匣和打孔器向下移動,并因此通過打孔器上的空心針在衣物上開啟若干個針孔。再轉動手柄和驅動桿,當驅動桿上的限位條與蓋板上的凹槽對齊時,即可通過驅動桿和活塞向下擠壓釘匣中的扣釘,當扣釘上的各個釘桿穿過衣物上的針孔并分別進入鈕扣上的各個針線孔時,鈕扣上的針線孔即可通過釘桿上的止退齒環(huán)鎖定扣釘并因此將鈕扣釘在衣物上。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扣釘將鈕扣直接釘在衣物上,既方便又快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圖1的俯視圖。
圖4是圖1的A-A剖面放大圖。
圖5是圖1的B-B剖面放大圖。
圖6是圖1的C-C剖面放大圖。
圖7是圖1放置鈕扣和衣物時的示意圖。
圖8是圖7在衣物上打孔時的示意圖。
圖9是圖8的D-D剖面放大圖。
圖10是圖9釘入扣釘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蓋板。2.釘匣。3.手柄。4.驅動桿。5.限位條。6.底座。7.定位器。8.打孔器。9.支承柱。10.彈簧。11.凹槽。12.釘孔。13.鈕扣。14.衣物。15.扣釘。16.活塞。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9中,底座6為矩形板結構,支承柱9垂直連接在底座6的左端,定位器7設置在底座6的右端,所述的定位器7由底板和若干個與鈕扣13上的針線孔相配合的定位頭組成,定位器7通過底板與底座6連接。釘匣2為上端開口的矩形箱體結構,釘匣2與底座6平行設置,釘匣2的左端頭通過轉軸與支承柱9的上端頭連接,蓋板1連接在釘匣2的端口上。打孔器8由聯結板和若干個空心針組成,在聯結板上開設有中心孔,空心針為半圓管形結構,空心針的下端頭設置為針頭結構,各個空心針設置在聯結板中心孔的周圍,各個空心針的管背均朝外設置,各個空心針均通過上端頭與聯結板垂直連接,在聯結板上對應于各個空心針的半圓形上端口開設有若干個半圓形的通孔,聯結板上的中心孔和各個半圓形通孔共同構成供扣釘15通行的釘孔12。打孔器8通過聯結板連接在釘匣2右端的下端面上,在釘匣2的下箱板上開設有與聯結板上的釘孔12連通的過孔,打孔器8上的各個空心針與定位器7上的各個定位頭相對應。在蓋板1的右端開設有與釘孔12同軸線的軸孔,在軸孔的孔壁上開設有縱向的凹槽11。驅動桿4為圓柱形結構,在驅動桿4的柱壁上設置有與蓋板1軸孔上的凹槽11相配合限位條5,驅動桿4的下端頭穿過蓋板1上的軸孔與釘匣2中的活塞16連接,驅動桿4的上端頭與手柄3連接,在手柄3與蓋板1之間設置有彈簧10??坩?5由背板與釘桿構成,背板為與釘孔12形狀相同的平板結構,釘桿為柱形結構,在各個釘桿的柱壁上均設置有若干道止退齒環(huán),若干個釘桿均通過上端頭與背板垂直連接,扣釘15設置在釘匣2中并位于活塞16的下方,扣釘15上的各個釘桿分別與打孔器8上的各個空心針相對應。
在圖1、圖7、圖8、圖9、圖10中,使用時,將鈕扣13的正面朝下并使定位器7上的各個定位頭分別插入鈕扣13上的各個針線孔中,再將衣物14放置在鈕扣13的上方。通過手柄3轉動驅動桿4,當驅動桿4上的限位條5與蓋板1軸孔上的凹槽11錯位時,即可用限位條5驅動蓋板1、釘匣2和打孔器8向下移動,并因此通過打孔器8上的空心針在衣物14上開啟若干個針孔。再轉動手柄3和驅動桿4,當驅動桿4上的限位條5與蓋板1上的凹槽11對齊時,即可通過驅動桿4和活塞16向下擠壓釘匣2中的扣釘15,當扣釘15上的各個釘桿穿過衣物14上的針孔并分別進入鈕扣13上的各個針線孔時,鈕扣13上的針線孔即可通過釘桿上的止退齒環(huán)鎖定扣釘15并因此將鈕扣13釘在衣物14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