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療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心臟外科起搏器連接裝置。
二、
背景技術:
心臟外科手術術后,尤其是心功能較差和房顫消融術后的患者,容易出現(xiàn)心率慢,嚴重的患者藥物難以提升心率,甚至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急性充血性心衰,危及生命。為了保證患者的術后圍手術期心率在安全范圍,心臟外科醫(yī)生常常會在手術過程中,于患者的心臟表面及皮膚表面各縫一針心臟起搏電極,一旦患者心率偏慢,便可將起搏導線連接體外起搏器,控制患者的心率,主動提高患者心律,預防術后充血性心衰的發(fā)生。
目前的傳統(tǒng)起搏導線接觸端主要為螺旋塑料線或柔性金屬導絲。前者的主要問題在于導電接觸點面積偏小,螺旋塑料線可能隨心臟的跳動而滑出,造成接觸不良,后者問題主要在于集結成束的金屬導絲較粗較硬,對心臟損傷大,出血風險高,同樣容易因心臟的跳動而滑出,導致接觸不良。
另外,傳統(tǒng)起搏導線在心臟表面固定的主要方法為縫合法,在跳動的心臟心室肌肉上縫合起搏導線及將來將其拔除都有出血風險,縫合出血會造成手術止血困難,延長手術時間;而術后拔除起搏導線,更為危險,容易造成原縫合口出血,心包填塞,需要急診心包穿刺引流,甚至緊急開胸探查,嚴重的甚至會出現(xiàn)心衰導致患者死亡。
近年來,心臟微創(chuàng)小切口手術普及,案例數(shù)逐年增多,傳統(tǒng)的起搏導線采用縫合固定,而大多數(shù)微創(chuàng)手術無法暴露心室肌,只能暴露較薄的心房肌,縫合固定更是無法應用到這類型的手術患者。由于缺乏無創(chuàng)式的心表起搏導線,微創(chuàng)心外科手術患者術后心率的控制更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三、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針對目前傳統(tǒng)起搏導線的不足,設計一種彈簧接觸式心臟起搏導線,本發(fā)明的心臟起搏導線與傳統(tǒng)起搏導線的區(qū)別在于其接觸端不用縫合在心肌表面,而是依靠自身接觸彈簧線圈的彈性直接與心臟表面接觸,其彈性力度不會壓迫心臟本身,彈簧線圈本身還可以被拉直,心外膜取出時可以從心包內(nèi)直接抽出。由于本發(fā)明無需縫合于心臟表面,不僅有效的降低了手術時間,而且也大大降低了放置和取出過程的出血風險。
為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而采取的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彈簧接觸式心臟起搏導線,位于心臟、皮膚和起搏器之間,所述導線包括:彈簧導線部、導線部、穿刺導線部和第一連接部;其中,彈簧導線部通過第一連接部與導線部連接,導線部的另一端與穿刺導線部連接。其中,彈簧導線部為自身有彈力的金屬彈簧線圈,彈簧線圈為螺旋錐形,利用彈簧線圈本身的彈力和張力,保證有效的接觸心臟表面。
彈簧線圈本身有一定彈性及張力,作為負極使用時,保證其能有效的接觸心臟表面,靠自身張力緊貼于心臟表面,另外彈簧金屬線圈全程無橡膠包裹,保證其有效導電性。由于彈簧線圈為柔性金屬,沿起搏導線縱向拉伸可使彈簧線圈變直,方便患者心率恢復后將其從心包內(nèi)抽出。作為正極使用時,可先將角針端穿出皮膚,并拉至彈簧線圈端,拉直彈簧線圈,并打結固定。操作簡單安全。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2為圖1中彈簧導線部1的示意圖;
圖3為導線部2的橫截面視圖;
圖4為穿刺導線部3的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一個實施例參見圖1,本實施例的彈簧接觸式心臟起搏導線位于心臟、皮膚和起搏器之間,所述導線分為四個部分:彈簧導線部1;導線部2,全長為500毫米,直徑為0.5毫米;穿刺導線部3和第一連接部4。其中,彈簧導線部1通過第一連接部4與導線部2連接,導線部2的另一端與穿刺導線部3連接。
如圖2所示,彈簧導線部1為自身有彈力的金屬彈簧線圈,彈簧線圈為螺旋錐形。近端圍繞直徑為5mm,遠端圍繞直徑為10mm,彈簧線圈無受力高度為5mm,金屬彈簧線圈自身的直徑為0.4mm。本發(fā)明采用質(zhì)地柔軟的金屬彈簧線圈作為起搏導線的接觸端,彈簧線圈本身有一定彈性及張力,作為負極使用時,保證其能有效的接觸心臟表面,靠自身張力緊貼于心臟表面,另外彈簧金屬線圈全程無橡膠包裹,保證其有效導電性。由于彈簧線圈為柔性金屬,沿起搏導線縱向拉伸可使彈簧線圈變直,方便患者心率恢復后將其從心包內(nèi)抽出。作為正極使用時,可先將角針端穿出皮膚,拉至彈簧線圈端,拉直彈簧線圈,并打結固定。操作簡單安全。
圖3為導線部2的橫截面視圖,導線部2內(nèi)部為7股導電金屬絲,直徑均為0.13mm,7股導電金屬絲螺旋盤繞匯聚成一股0.4mm的金屬導線,外包0.1mm厚的導線絕緣膠,此橡膠為醫(yī)用絕緣材料,無毒害,不可降解。金屬絲可以為導電金屬絲。
圖4為穿刺導線部3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穿刺導線部3全長為90mm,包括:穿皮角針5、第二連接部6和連接導線部7,其中穿皮角針5的針尖頭部有7mm,為三角錐形狀;從7mm開始為三角柱形,截面為面積不變的等邊三角形;穿皮角針5從22mm之后形狀變?yōu)閳A柱形,截面尺寸不變。連接導線部7用于將穿皮角針5與導線部2進行連接,連接導線部7長2mm。第二連接部6長1mm,設置在距離連接導線部7端部23mm的穿皮角針5上,所述第二連接部6為脆性金屬材質(zhì),與穿皮角針5其他部分材質(zhì)不同,中間有一凹口,穿皮使用完成后,直接在此處將穿皮角針折斷,除去針尖。所述第二連接部6的橫截面形狀和尺寸與穿皮角針5后部的橫截面形狀和尺寸相同。
本發(fā)明的附圖只是示出了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預料到的變形均落入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