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能夠降低血脂的中藥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冠心病、心肌梗死、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類疾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是各類疾病之首,嚴重危害了人類的生命和健康。而高血脂癥又是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中風、心肌梗死的誘因,因此降低血漿膽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對防治上述疾病十分重要。心肌梗死和冠脈血管及其微循環(huán)血管張力過高也有關,而血管張力過高和血漿中甘油三脂、膽固醇含量過高也有關,目前認為上述和鈣通道活性過強聯(lián)系密切,因此防治心肌梗死以抗鈣和降低血漿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極為重要。臨床證明,降低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濃度,能減少心肌梗死的危險。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降脂藥如:羥甲戊二酸單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藻酸雙脂鈉、安妥明、煙酸、考來烯胺等西藥雖有較好的療效,但均具有較強的毒副作用,不適于病人的長期應用以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副作用小、療效快、效果顯著的能夠降低血脂的中藥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通過下述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一種能夠降低血脂的中藥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S1:以重量份計,稱取荷葉15~23份、丹參12~20份、丹皮10~16份、靈芝8~12份、蘆根10~14份、人參12~16份、茯苓16~22份、陳皮15~23份、地黃12~16份、益母草14~18份、忍冬藤10~16份、大黃14~20份、蒲公英12~16份;
步驟S2:將上述全部中藥原料藥,先行用清水或純凈水浸泡30分鐘,浸泡用水量為1~1.2L;
步驟S3:將浸泡后的中藥原料藥物及其浸泡的藥水加入到煎藥容器中,加蓋共同煎熬;
步驟S4:先用武火使煎藥容器中藥液沸騰,再使用文火熬制20~25分鐘,煎藥時需攪拌2~3次;
步驟S5:煎煮完成后,濾出藥液,所獲藥液即為內(nèi)服藥物。
所述的步驟S3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S301:先將荷葉、丹參、丹皮、靈芝、蘆根加入到煎藥容器中以小火煎煮10分鐘;
步驟S302:再將人參、茯苓、陳皮、地黃、益母草加入到煎藥容器中以小火煎煮10分鐘;
步驟S303:再將忍冬藤、大黃、蒲公英加入到煎藥容器中。
所述的步驟S2~S5為第一次煎煮,還包括步驟S6:
采用0.7~0.8L清水或純凈水重復步驟S3~S5進行第二次煎煮;
采用0.5~0.6L清水或純凈水重復步驟S3~S5進行第三次煎煮。
所述的第一次煎煮進行兩小時,第二次煎煮進行一小時,第三次煎煮進行一小時。
所述的煎藥容器為砂鍋、搪瓷器皿或者不銹鋼,忌用鐵器。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能夠降低血脂的中藥組合物的原料藥藥理:
荷葉:性平,味苦。歸肝經(jīng)、脾經(jīng)、胃經(jīng)。清暑化濕,升發(fā)清陽,涼血止血。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涼血藥。
丹參:性微寒,味苦。歸心經(jīng)、肝經(jīng)。祛瘀止痛、活血痛經(jīng)、清心除煩。屬活血化瘀藥下分類的活血調(diào)經(jīng)藥。
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歸心經(jīng)、肝經(jīng)、腎經(jīng)。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涼血藥。
靈芝:性平,味甘。歸心經(jīng)、肺經(jīng)、肝經(jīng)、腎經(jīng)。補氣安神、止咳平喘。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蘆根:性寒,味甘。歸肺經(jīng)、胃經(jīng)。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人參:性溫,味甘、微苦。歸心經(jīng)、肺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氣藥。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經(jīng)、肺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屬利水滲濕藥下屬分類的利水消腫藥。
陳皮:味辛、味苦,性溫。歸脾經(jīng)、肺經(jīng)。理氣開胃,燥濕化痰,治脾胃病。屬理氣藥。
地黃:生地黃:性寒,味甘。歸心經(jīng)、肝經(jīng)、腎經(jīng)。鮮地黃:性寒,味甘、苦。歸心經(jīng)、肝經(jīng)、腎經(jīng)。生地黃: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涼血藥。
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歸肝經(jīng)、心經(jīng)、膀胱經(jīng)?;钛{(diào)經(jīng)、利尿消腫。屬活血化瘀藥分類下的活血調(diào)經(jīng)藥。
忍冬藤:性寒,味甘。歸肺經(jīng)、胃經(jīng)。清熱解毒、疏風通絡。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大黃:性寒,味苦。歸脾經(jīng)、胃經(jīng)、大腸經(jīng)、肝經(jīng)、心包經(jīng)。瀉熱通便、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攻下藥。
蒲公英:性寒,味苦、甘。歸肝經(jīng)、胃經(jīng)。清熱解毒,利尿散結(jié)。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是基于對高血脂癥狀機理的認識及治療原則,采用直接口服的方法,具有降低血清甘油三脂和膽固醇、并有效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效果,療效顯著,質(zhì)量容易控制,穩(wěn)定性好,基本無不良反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一種能夠降低血脂的中藥配方,包括以重量份計的荷葉15~23份、丹參12~20份、丹皮10~16份、靈芝8~12份、蘆根10~14份、人參12~16份、茯苓16~22份、陳皮15~23份、地黃12~16份、益母草14~18份、忍冬藤10~16份、大黃14~20份、蒲公英12~16份。
本實施例藥物制備的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S1:以重量份計,稱取荷葉15~23份、丹參12~20份、丹皮10~16份、靈芝8~12份、蘆根10~14份、人參12~16份、茯苓16~22份、陳皮15~23份、地黃12~16份、益母草14~18份、忍冬藤10~16份、大黃14~20份、蒲公英12~16份;
步驟S2:將上述全部中藥原料藥,先行用清水或純凈水浸泡30分鐘,浸泡用水量為1~1.2L;
步驟S3:將浸泡后的中藥原料藥物及其浸泡的藥水加入到煎藥容器中,加蓋共同煎熬兩小時,加藥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S301:先將荷葉、丹參、丹皮、靈芝、蘆根加入到煎藥容器中以小火煎煮10分鐘;
步驟S302:再將人參、茯苓、陳皮、地黃、益母草加入到煎藥容器中以小火煎煮10分鐘;
步驟S303:再將忍冬藤、大黃、蒲公英加入到煎藥容器中;
步驟S4:先用武火使煎藥容器中藥液沸騰,再使用文火熬制20~25分鐘,煎藥時需攪拌2~3次;
步驟S5:煎煮完成后,濾出藥液,所獲藥液即為內(nèi)服藥物。
步驟S6:采用0.7~0.8L清水或純凈水重復步驟S3~S5進行第二次煎煮一小時;
采用0.5~0.6L清水或純凈水重復步驟S3~S5進行第三次煎煮一小時。
實施例2:
包括以重量計的荷葉15份、丹參12份、丹皮16份、靈芝12份、蘆根14份、人參12份、茯苓16份、陳皮15份、地黃16份、益母草14份、忍冬藤10份、大黃14份、蒲公英12份。
實施例3:
包括以重量計的荷葉18份、丹參18份、丹皮10份、靈芝9份、蘆根10份、人參16份、茯苓22份、陳皮23份、地黃12份、益母草18份、忍冬藤16份、大黃20份、蒲公英16份。
實施例4:
包括以重量計的荷葉23份、丹參20份、丹皮3份、靈芝8份、蘆根12份、人參14份、茯苓20份、陳皮18份、地黃14份、益母草16份、忍冬藤13份、大黃17份、蒲公英16份。
毒理學試驗:
急性毒性試驗:
試驗觀察,因無法測出LD50,故進行了最大給藥量的測定。將實施例1制備的中藥復方合劑溶解在滅菌生理鹽水中,配置成溶液灌胃小鼠,結(jié)果顯示,以藥物最大給藥濃度9.65生藥/ml,最大給藥體積50ml/kg于24小時內(nèi)給小鼠灌胃給藥兩次,小鼠最大給藥量為763.25g生藥/kg,動物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及死亡,解剖觀察各臟器未見異常。
長期毒性試驗:
本試驗應用SD大鼠80只,將實施例1制備的中藥復方合劑溶解在滅菌生理鹽水中,配置成溶液灌胃,設對照組及24g、35g、49g生藥/kg劑量組,連續(xù)灌胃給藥12周,觀察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對動物各項指標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表明,連續(xù)給藥12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對大鼠的體重、攝食量、外周血象、凝血時間、心電圖、臟器指數(shù)等均無明顯影響;血液生化十二項指標測定結(jié)果,給藥12周低劑量組BiLi值高于對照組(P<0.05);低劑量組、中劑量組TP值高于對照組(P<0.05),但均在正常生理范圍之內(nèi),其它指標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謴推诟鹘o藥組各項指標測定值與對照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各組各臟器大體觀察未見異常。
利用本發(fā)明藥物針對各種高血脂患者的臨床統(tǒng)計資料:
經(jīng)過300例患者的臨床使用,其中男患者173,女患者127例,用藥年齡對象30~60歲。其中最小30歲,最大60歲,平均年齡45歲。
李某,男,54歲。頭暈頭脹視物不清,高壓、高脂四年,用藥前血壓180/110 mmHg,甘油三酯4.8mmol/L,用藥兩個月后,血壓平穩(wěn)為135/85mmHg,血脂 1.4mmol/L,頭暈頭脹緩解,視物清晰。
王某,男,67歲,高壓高脂6年,用藥前,血壓190/100mmHg,甘油三酯 5.3mmol/L,心絞痛、胸悶氣短,用藥三個月,血壓降至138/80mmHg,甘油三 酯1.6mmol/L,同時胸悶氣短、心絞痛相對緩解。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fā)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