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及其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組合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的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鼻息肉發(fā)病率逐年增高,趨于年輕化甚至兒童患病率也在增多。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組織的炎癥。鼻炎發(fā)病的臨床癥狀各異,危害極大,當影響鼻腔的生理功能時,會出現(xiàn)呼吸障礙,引發(fā)血氧濃度降低,影響其它組織和器官的功能與代謝,而出現(xiàn)一些如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胸痛、胸悶、精神萎靡等,甚至會并發(fā)肺氣腫、肺心病、哮喘等嚴重并發(fā)癥。而當鼻炎未能得到及時治療,影響嗅覺粘膜時,就會出現(xiàn)嗅覺障礙,導致聞不著香臭等氣味。當長期反復發(fā)作的鼻炎未得到及時治療,炎癥就會擴散至鄰近器官、組織,而并發(fā)如額骨骨髓炎、眶骨壁骨炎及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膿腫、眶內(nèi)蜂窩織炎、球后視神經(jīng)炎、硬腦膜外膿腫、硬腦膜下膿腫、化膿性腦膜炎、腦膿腫、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等多種危重急癥。
目前治療鼻炎的方法有很多種,多數(shù)以口服藥物為主治療,外用治療多是西藥制劑,西醫(yī)認為鼻炎是由于發(fā)熱感冒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治療上常采用抗生素殺菌消炎、手術、激光等治療方案,雖能見效快,但痛苦大、易復發(fā)、且醫(yī)療費用高。中醫(yī)認為,本病是由于臟腑功能失調(diào)及個人稟賦體質(zhì)有關,外因多由氣候邪氣侵襲鼻竅所致。常見癥型有:氣虛血瘀型,腎陽虧虛型,外寒內(nèi)熱型。雖然市場上出現(xiàn)許多治療鼻炎的中成藥,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復發(fā),治療周期長,而且費用也比較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組合及其制備方法,它具有治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好、副作用小的優(yōu)點。
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
一種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組合,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藥組成:黃芪30~40份、山藥15~30份、白術12~25份、龍膽草5~15份、桂枝10~18份、細辛8~20份、甘草15~25份、忍冬8~15份、槐花6~18份、蜂蜜10~18份、大棗5~12份、防風6~15份、菟絲子3~9份、三顆針3~9份、米醋30~50份。
優(yōu)選的,所述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組合,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藥組成:黃芪32份、山藥25份、白術16份、龍膽草9份、桂枝12份、細辛12份、甘草18份、忍冬15份、槐花12份、蜂蜜15份、大棗10份、防風10份、菟絲子6份、三顆針5份、米醋42份。
優(yōu)選的,所述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組合可制成中成藥,所述中成藥為片劑、膠囊劑、丸劑、散劑、口服液、噴霧制劑、滴鼻劑、注射劑等中的一種。
優(yōu)選的,所述中成藥中還含有聚山梨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醋酸鈉、枸櫞酸、對羥基苯甲酸酯、山梨酸、苯扎溴銨、桉葉油、桂皮油、薄荷油、淀粉、乳糖、甲基纖維素、海藻酸鈉、抗壞血酸、乙醇、異丙醇、氯丁醇、甘氨酸、乙醇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物。
一種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黃芪、山藥、白術、龍膽草、桂枝、細辛、甘草、忍冬、槐花、大棗、防風、菟絲子、三顆針分別用溫水洗凈,晾干備用;
(2)在黃芪、桂枝、忍冬、甘草、大棗、防風中加入3~5倍水,武火煮沸后,加入山藥、白術、槐花和細辛,轉(zhuǎn)文火繼續(xù)煎煮60~100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將濾渣按上述步驟重復煎煮2次,再將三次所得濾液合并,將濾液減壓濃縮至藥液濃度為2.1~3.5g/mL,得到藥液1;
(3)將龍膽草、菟絲子和三顆針中加入米酒中,升溫至70~90℃,加熱回流30~60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將濾渣按上述步驟重復提取2次,合并三次所得濾液,減壓濃縮至藥液濃度為1.8~2.7g/mL,得到藥液2;
(4)將藥液1和藥液2合并,充分混合后,噴霧干燥成粉末,將藥物粉末與蜂蜜和輔料復配,得到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1)中減壓蒸餾工藝為-0.05~-0.09MPa、40~90℃。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2)中減壓蒸餾工藝為-0.05~-0.1MPa、38~72℃。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中草藥具有祛風散塞,益氣固表,健脾和胃的功能,對治療鼻炎病的適應性很強,部分藥物有調(diào)和藥性,宣肺理氣,解毒散結(jié)等作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用藥取疊加方式,可增強藥物的療效,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通竅祛風,臣以炙骨碎補、炙升麻升舉清陽,增強肌體抵抗機能,消除鼻黏膜癰腫,抗病毒抵御風寒外邪,共奏通竅散瘀,解毒活血之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jié)合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組合,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藥組成:黃芪32份、山藥25份、白術16份、龍膽草9份、桂枝12份、細辛12份、甘草18份、忍冬15份、槐花12份、蜂蜜15份、大棗10份、防風10份、菟絲子6份、三顆針5份、米醋42份。
所述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黃芪、山藥、白術、龍膽草、桂枝、細辛、甘草、忍冬、槐花、大棗、防風、菟絲子、三顆針分別用溫水洗凈,晾干備用;
(2)在黃芪、桂枝、忍冬、甘草、大棗、防風中加入3~5倍水,武火煮沸后,加入山藥、白術、槐花和細辛,轉(zhuǎn)文火繼續(xù)煎煮100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將濾渣按上述步驟重復煎煮2次,再將三次所得濾液合并,將濾液減壓濃縮至藥液濃度為2.1g/mL,得到藥液1,減壓蒸餾工藝為-0.09MPa、60℃;
(3)將龍膽草、菟絲子和三顆針中加入米酒中,升溫至90℃,加熱回流45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將濾渣按上述步驟重復提取2次,合并三次所得濾液,減壓濃縮至藥液濃度為2.5g/mL,得到藥液2,減壓蒸餾工藝為-0.1MPa、72℃;
(4)將藥液1和藥液2合并,充分混合后,噴霧干燥成粉末,將藥物粉末與蜂蜜和淀粉、乳糖、聚山梨酯、抗壞血酸、桂皮油復配,得到治療鼻科疾病的中藥片劑。
典型病例:韓XX,男,28歲,2014年3月就診,患者1周前患重感冒,經(jīng)治療各癥狀基本好轉(zhuǎn),但鼻癢、流清鼻涕仍未減輕,并伴有咽喉腫痛,診斷為鼻炎病,服用本實施例中藥3劑,咽喉腫痛減輕,服用1療程,流清鼻涕好轉(zhuǎn),服用2療程,諸癥消失,隨訪未復發(fā)。
實施例2:
一種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組合,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藥組成:黃芪30份、山藥30份、白術22份、龍膽草5份、桂枝15份、細辛8份、甘草15份、忍冬8份、槐花18份、蜂蜜18份、大棗12份、防風15份、菟絲子5份、三顆針9份、米醋30份。
所述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黃芪、山藥、白術、龍膽草、桂枝、細辛、甘草、忍冬、槐花、大棗、防風、菟絲子、三顆針分別用溫水洗凈,晾干備用;
(2)在黃芪、桂枝、忍冬、甘草、大棗、防風中加入3~5倍水,武火煮沸后,加入山藥、白術、槐花和細辛,轉(zhuǎn)文火繼續(xù)煎煮100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將濾渣按上述步驟重復煎煮2次,再將三次所得濾液合并,將濾液減壓濃縮至藥液濃度為3.5g/mL,得到藥液1,減壓蒸餾工藝為-0.08MPa、60℃;
(3)將龍膽草、菟絲子和三顆針中加入米酒中,升溫至70℃,加熱回流60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將濾渣按上述步驟重復提取2次,合并三次所得濾液,減壓濃縮至藥液濃度為1.8g/mL,得到藥液2,減壓蒸餾工藝為-0.05MPa、38℃;
(4)將藥液1和藥液2合并,充分混合后,噴霧干燥成粉末,將藥物粉末與蜂蜜和桉葉油、桂皮油、乙醇復配,得到治療鼻科疾病的中藥噴霧。
典型病例:張XX,女,50歲,2013年11月就診,患有過敏性鼻炎,反復發(fā)作,發(fā)作起來鼻涕不斷、鼻子癢、噴嚏不斷,使用本實施例中藥噴霧,3個月后治,隨訪無復發(fā)。
實施例3:
一種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組合,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藥組成:黃芪40份、山藥20份、白術12份、龍膽草15份、桂枝18份、細辛20份、甘草25份、忍冬10份、槐花6份、蜂蜜15份、大棗5份、防風6份、菟絲子3份、三顆針3份、米醋50份。
所述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黃芪、山藥、白術、龍膽草、桂枝、細辛、甘草、忍冬、槐花、大棗、防風、菟絲子、三顆針分別用溫水洗凈,晾干備用;
(2)在黃芪、桂枝、忍冬、甘草、大棗、防風中加入3~5倍水,武火煮沸后,加入山藥、白術、槐花和細辛,轉(zhuǎn)文火繼續(xù)煎煮60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將濾渣按上述步驟重復煎煮2次,再將三次所得濾液合并,將濾液減壓濃縮至藥液濃度為2.8g/mL,得到藥液1,減壓蒸餾工藝為-0.09MPa、40℃;
(3)將龍膽草、菟絲子和三顆針中加入米酒中,升溫至70℃,加熱回流60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將濾渣按上述步驟重復提取2次,合并三次所得濾液,減壓濃縮至藥液濃度為2.0g/mL,得到藥液2,減壓蒸餾工藝為-0.1MPa、50℃;
(4)將藥液1和藥液2合并,充分混合后,噴霧干燥成粉末,將藥物粉末與蜂蜜、聚氧乙烯脂肪酸酯、醋酸鈉、海藻酸鈉、抗壞血酸復配,得到治療鼻科疾病的散劑。
典型病例:孫XX,男,42歲,2015年2月就診,經(jīng)常鼻塞,頭痛,鼻涕較多,而且容易傷風感冒,嗅覺不靈,經(jīng)醫(yī)院診斷為慢性鼻竇炎,服用西藥后癥狀雖有所減輕,但無法根治,后停用西藥,轉(zhuǎn)服本實施例中藥15天,諸癥消失,痊愈,隨訪無復發(fā)。
實施例4:
一種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組合,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藥組成:黃芪35份、山藥15份、白術25份、龍膽草12份、桂枝10份、細辛15份、甘草18份、忍冬15份、槐花15份、蜂蜜10份、大棗10份、防風10份、菟絲子9份、三顆針5份、米醋40份。
所述治療鼻科疾病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黃芪、山藥、白術、龍膽草、桂枝、細辛、甘草、忍冬、槐花、大棗、防風、菟絲子、三顆針分別用溫水洗凈,晾干備用;
(2)在黃芪、桂枝、忍冬、甘草、大棗、防風中加入3~5倍水,武火煮沸后,加入山藥、白術、槐花和細辛,轉(zhuǎn)文火繼續(xù)煎煮80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將濾渣按上述步驟重復煎煮2次,再將三次所得濾液合并,將濾液減壓濃縮至藥液濃度為3.2g/mL,得到藥液1,減壓蒸餾工藝為-0.05MPa、90℃;
(3)將龍膽草、菟絲子和三顆針中加入米酒中,升溫至90℃,加熱回流30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將濾渣按上述步驟重復提取2次,合并三次所得濾液,減壓濃縮至藥液濃度為2.7g/mL,得到藥液2,減壓蒸餾工藝為-0.05MPa、72℃;
(4)將藥液1和藥液2合并,充分混合后,噴霧干燥成粉末,將藥物粉末與蜂蜜、淀粉、乳糖、甘氨酸、對羥基苯甲酸酯復配,得到治療鼻科疾病的中藥丸劑。
典型病例:趙某,男,25歲,2015年6月就診,患有鼻炎兩年,鼻腔通氣不不暢,重時用口呼吸,常流大量膿涕,靠西藥來維持治療,但屢屢復發(fā)使用本實施例的中藥丸劑,半月后,明顯好轉(zhuǎn);繼續(xù)服用一個月,治愈。隨訪無復發(fā)。
本發(fā)明是發(fā)明人在多年行醫(yī)實踐中,對用中藥治療鼻炎病,進行長期研究總結(jié),得到的藥方,其組方合理,制備簡單,服用方便,經(jīng)多年臨床應用驗證,療效顯著,藥性平合,無毒副作用,有效率92%,治愈率86%。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zhì)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