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藥膏制作及治病研發(fā)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治療哮喘病的藥膏。
背景技術:
利用藥膏貼治疾病,在我國已有近千年歷史。在1840年前后,清代醫(yī)學家吳尚先先生,所著的《理瀹駢文》, 就提倡內病外治法,使之成為專門學科。其理論,是以中醫(yī)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為前提,使用其藥膏治療疾病與內治法相同,只不過是給藥途徑不同罷了。誠如吳師機所說:“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醫(yī)理藥理無二,所異者法耳”。藥膏治病的范圍很廣,表、里與半表半里及一切臟腑之病,皆可用藥膏貼治,與湯劑無殊,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其方劑選定,本著“寒者寒邪之,寒邪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藥膏貼敷部位,一般來說,病在外者貼敷患部,病在內者貼敷要穴。古代醫(yī)家認為:清上焦,貼心口(膻中穴)、肺俞、勞宮、內關;清中焦,貼神闕;清下焦,貼涌泉、勞宮;溫上焦,貼丹田、關元;補五臟、瀉六腑勻可取其腎俞;欲求陽者,貼關元、氣海。正如吳師機云:“其臟腑病,則視其病在,上貼心口、中貼臍眼、下貼丹田,或貼心俞與心口對,命門與臍眼對,足心與丹田應”,“若病在經,循其經而取之”。
技術實現要素:
綜上所述,按照“內病外治” 的理論,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種用于治療哮喘病的藥膏。用其藥膏外用治病,其科學創(chuàng)新點在于:一是簡單易行、藥儉價廉、用之得法,其效立應;二是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則上下無犯;三是貼敷膏藥治病不經過脾胃,故不傷害脾胃,避免五臟氣血損傷及由此產生陰陽偏勝病變;四是可給衰、老、弱吃不進藥者,多一條治病途徑。
本發(fā)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治療哮喘病的藥膏,所述的藥膏是用白芥子、甘遂、豬牙皂及黃酒按重量份計:白芥子10~20份、甘遂8~12份、豬牙皂8~12份及黃酒10~20份配成。
進一步,所述的一種醫(yī)治哮喘藥膏,所述的藥膏是用白芥子、甘遂、豬牙皂及黃酒4味中藥,按重量份計:白芥子15份、甘遂10份、豬牙皂10份及黃酒15份配成。
進一步,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哮喘病的藥膏,所述的藥膏是用白芥子、甘遂、豬牙皂及黃酒按重量份計:白芥子10份、甘遂8份、豬牙皂8份及黃酒10份配成。
本發(fā)明的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首先將白芥子、甘遂、豬牙皂烘干、磨粉,混勻、裝瓶;
步驟2)將步驟1)的藥粉,用黃酒調成糊膏狀備用;
步驟3)用時,分別敷于華蓋穴、膻中穴、肺俞穴(雙)、風門穴(雙),用藥貼固定;每10天更換1次,至痊愈為止。
本發(fā)明的藥理依據:
白芥子:性溫,味辛,歸肺、肝、脾、胃、心包經。具有化痰、理氣、定喘、溫肺而豁痰的功效。
甘遂:性寒,味苦、甘,入脾、肺、腎經。功能:瀉水飲、破積聚、通二便。
豬牙皂:性溫,味辛、咸,歸肺、大腸經。功效:祛頑痰,通竅開閉,祛風殺蟲;具有祛痰開竅,消腫散結之功效。
黃酒:性溫,味苦、辛,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行經絡而通痹塞,溫血脈而散凝瘀,可幫助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活血祛寒、通經活絡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預防感冒,黃酒還可作為藥引子。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1. 本發(fā)明的藥膏是用白芥子、甘遂、豬牙皂及黃酒中藥配成,其功能互補,各顯其功:白芥子具有化痰、理氣、定喘、溫肺而豁痰的功效;甘遂瀉水飲、破積聚、通二便;豬牙皂具有祛痰開竅 , 消腫散結之功效;黃酒可幫助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 具有補血養(yǎng)顏、活血祛寒、通經活絡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預防感冒,黃酒還可作為藥引子。以上諸藥共用,通過華蓋穴、膻中穴、肺俞穴(雙)、風門穴(雙),具有溫肺平喘之功,醫(yī)治哮喘有特效。
2. 前年至今,本發(fā)明有6位哮喘患者,通過藥膏外敷于華蓋穴、膻中穴、肺俞穴(雙)、風門穴(雙),醫(yī)治哮喘病,5例痊愈,1例顯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治療哮喘病的藥膏,該藥膏是用白芥子、甘遂、豬牙皂及黃酒按重量份計:白芥子15g、甘遂10g、豬牙皂10g及黃酒15g配成。
本實施例的配制工藝及治療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首先將白芥子15g,甘遂10g,豬牙皂10g烘干,磨粉,混勻、裝瓶;
步驟2)將步驟1)的藥粉,用黃酒15g調成糊膏狀備用;
步驟3)用時,分別敷于華蓋穴、膻中穴、肺俞穴(雙)、風門穴(雙),用藥貼固定;每10天更換1次,至痊愈為止。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治療哮喘病的藥膏,該藥膏是用白芥子、甘遂、豬牙皂及黃酒按重量份計:白芥子10g、甘遂8g、豬牙皂8g及黃酒10g配成。
本實施例的配制工藝及治療方法同實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