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病毒性感染目前尚無特殊藥物。急性病毒性咽炎是臨床上常見病、多發(fā)病,屬于中醫(yī)學(xué)“喉痹”的范疇。多因風(fēng)熱外邪侵襲著于咽喉,邪氣文羈,而致血運(yùn)行不暢,變生瘀血。中醫(yī)學(xué)“有咽喉諸病皆屬于火”之說?!兜は姆ā? 喉痹大多是熱痰,熱邪循經(jīng)灼傷咽喉,使咽喉腫痛,而至咽痛。西醫(yī)治療多采用抗病毒、抗感染藥物,但病毒多變異,治療尚無特異方法,且療效出現(xiàn)較晚,抗病毒、抗感染藥物對(duì)部分患者有一定的副作用,加之注射痛苦,不易被患者接受。中藥抗病毒有別于西藥,他不是針對(duì)某幾種病毒,而是對(duì)病毒有廣譜的抑殺作用。切中病機(jī),療效滿意。
省沽油:本品為棕櫚科黃藤屬植物黃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Hance)Becc.[Calamus margaritae Hance]的莖。全年均可采,切段,曬干?!拘晕丁课犊?;性平。【功能主治】驅(qū)蟲;通淋;驅(qū)風(fēng)止痛。主蛔蟲;蟯蟲;絳蟲病;小便淋痛;齒痛。【原植物形態(tài)】黃藤,有刺大藤本。莖初時(shí)直立,后攀援狀。葉羽狀全裂,全長2-3m,葉軸頂端延伸成具爪狀刺的纖鞭;裂片近對(duì)生,50-75對(duì),條狀披針形,長25-45cm,寬l-2cm,先端漸尖,葉軸背面有大小不等下彎或勁直的刺;葉鞘無纖鞭但有扁平的刺。肉穗花序開花前為佛焰苞包著,呈紡錘形,長25-30cm,朱端尾狀漸尖,外面1枚密被褐色、扁平的直刺,里面的佛焰苞少刺或無刺,開花結(jié)果后佛焰苞脫落。雄花序上的小穗軸密集,長約3cm,花密集,雄花長圓狀卵形,長5mm;花萼杯狀,淺3齒;花冠3裂,約2倍長于花萼;雄蕊6,長約3.5mm,總苞淺杯狀。雌花:花萼短筒形,先端3齒裂;花瓣披針形,長約為花萼的2倍;子房卵形,柱頭3枚。果實(shí)球形,直徑1.8-2cm,有18-20行縱列的鱗片,鱗片在每1列上有10-20個(gè),黃色而光亮,有槽紋。種子腎狀球形?;ㄆ?月,果期6-10月。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黑心蕨:本品為中國蕨科黑心蕨屬植物黑心蕨Doryopteris concolor (Langsd.Et Fisch.)Kuhn [Pteris concolor Langsd. Et Fisch.]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拘晕丁课⒖?;澀;涼?!練w經(jīng)】入膀胱、肝二經(jīng)?!竟δ苤髦巍壳鍩崂?;止血。主淋證;外傷出血?!净瘜W(xué)成份】 葉含22(29)-何帕烯[hop-22(29)-ene],何帕醇(hydroxyhopane),6,22-何帕二醇(zeorin),無羈萜(friedelin),羊齒-9(11)-烯[fern-9(11)-ene],角鯊烯(squalene)。【原植物形態(tài)】 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20-35cm。根莖短而細(xì)小,近直立,被披針形鱗片,淡棕色,中央有1條厚的栗黑色中肋。葉紙質(zhì),簇生,一型;葉柄、葉軸及羽軸均為亮紫黑色,葉柄長6-24cm,疏被褐色短毛,后近光滑,基部被鱗片;葉片近五角形,長寬近相等,4-8cm,漸尖頭,基部闊心形或戟形,幾為三等裂,中央1片闊菱形,羽狀深裂,長3.5-5cm,寬2-4cm,基部闊楔形,下延于葉軸,基部1對(duì)小羽片最大,羽狀半裂或淺裂,側(cè)生羽片三角形,長3-4.5cm,寬2.5-3.5cm,基部下延與中央1片下延的闊翅相連,下側(cè)基部小羽片特長,羽狀深裂,第2片小羽片有粗齒,其余全緣,上側(cè)小羽片短,全緣;葉脈羽狀,小脈二叉分枝。孢子囊群沿裂片兩側(cè)邊緣分布,先端及缺刻不育;囊群蓋全緣。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萬年蘚:本品為萬年蘚科萬年蘚屬植物萬年蘚Climacium dendroides(Hedw.)Web.et Mohr[Leskea dendroides Hedw.]的植物體。春、夏季采收,洗凈,曬干?!拘晕丁?苦;寒。【功能主治】 清熱除濕;舒筋活絡(luò)。主風(fēng)濕勞傷;筋骨疼痛。【化學(xué)成份】 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麥角甾醇(erg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環(huán)鴉片甾烯醇(cyclolaudenol),31-去甲環(huán)鴉片甾烯醇(31-norcyclolaudenol),以及金屬元素鐵、錳、鋅、銅等?!驹参镄螒B(tài)】 植物體粗大呈樹形,地下莖匍匐橫生,具假根及膜質(zhì)鱗狀小葉。地上莖直立,多分枝,高達(dá)15-20cm,分枝密布綠色鱗毛。莖上部的葉及分枝基部的葉片呈寬卵狀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略下延。中肋單一,達(dá)于葉尖前終止,葉片上部細(xì)胞狹菱形,葉角部細(xì)胞圓形,無色半透明。分枝上部的葉片較小,狹長披針形,葉緣鋸齒達(dá)于中部。雌雄異株。蒴柄細(xì)長,長2-4cm,紅色;孢蒴直立,長柱形,多出;蒴蓋高圓雌形;蒴帽兜形,包蓋全孢蒴。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飄拂草:為莎草科飄拂草屬植物兩岐飄拂草Fimbristylis dichotoma (L) Vahl[Scirpus dichotomus L.;S.annuus All.;Fimbristylis annua(All.)Roem.et Schult]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拘晕丁课兜?;性寒。【歸經(jīng)】腎;膀胱經(jīng)?!竟δ苤髦巍壳鍩崂颍唤舛?。主小便不利;濕熱浮腫;淋?。恍禾ザ?。【化學(xué)成份】 含雙氫莎草醌(dihydrooyperaqnone)、四氫莎草醌。(tetrahydrocyperaquinone),莎草醌(cyperapuinone),羥基莎草醌(hydroxycyperapuinone),去甲莎草醌(demethylcyperapuinone)?!驹参镄螒B(tài)】 兩歧飄拂草,草本。稈叢生,高20-50cm。全株無毛或有疏柔毛。葉線形,短于稈,寬1-2.5mm,先端急尖或鈍;鞘基部革質(zhì)。花序下的葉狀苞片3-4,常1-2片,長于花序。聚傘花序復(fù)出或簡單;小穗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5-12mm,寬2-3mm,有多數(shù)花;鱗片卵形或長圓形,長2-2.5mm,棕褐色,有光澤,有3-5脈,先端有短尖;雄蕊2-3;花柱扁平,上部有緣毛;柱頭2。小堅(jiān)果寬倒卵形,雙凸?fàn)睿L1-1.2mm,白色至至淡褐色,表面有橫長圓形網(wǎng)紋,縱肋7-9條,顯著隆起,有褐色短柄。花、果期7-10月。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柴胡皂苷C( Saikosaponin C):CAS號(hào)20736-08-7,分子式C48H78O17,分子量927.12。【成分來源】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紅柴胡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1個(gè)原料藥化學(xué)結(jié)構(gòu):
柴胡皂苷C( Saikosaponin C)。
技術(shù)實(shí)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有效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是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實(shí)現(xiàn)的:
制成該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
黑心蕨86-88重量份 省沽油60-64重量份 柴胡皂苷C1-1.2重量份 萬年蘚50-52重量份 飄拂草30-36重量份。
優(yōu)選的用于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
黑心蕨87重量份 省沽油62重量份 柴胡皂苷C1.1重量份 萬年蘚51重量份 飄拂草33重量份。
一種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可以采用制劑學(xué)的常規(guī)方法制備成片劑或膠囊劑或滴丸。
一種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與化學(xué)藥或中藥組成的防治病毒性咽炎藥物。
一種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制備:
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黑心蕨86-88重量份 省沽油60-64重量份 柴胡皂苷C1-1.2重量份 萬年蘚50-52重量份 飄拂草30-36重量份;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黑心蕨、省沽油、柴胡皂苷C、萬年蘚、飄拂草,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2%乙醇作為溶劑,在29℃溫浸提取,提取次數(shù)為18次,每次提取時(shí)間為59小時(shí),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70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1.02,濾過,藥液通過SP825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16%乙醇溶液洗脫SP825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16%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46%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24次,每次提取時(shí)間為0.3小時(shí),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30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1.06,濾過,藥液通過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溶液洗脫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優(yōu)選的一種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制備:
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黑心蕨87重量份 省沽油62重量份 柴胡皂苷C1.1重量份 萬年蘚51重量份 飄拂草33重量份;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黑心蕨、省沽油、柴胡皂苷C、萬年蘚、飄拂草,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2%乙醇作為溶劑,在29℃溫浸提取,提取次數(shù)為18次,每次提取時(shí)間為59小時(shí),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70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1.02,濾過,藥液通過SP825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16%乙醇溶液洗脫SP825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16%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46%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24次,每次提取時(shí)間為0.3小時(shí),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30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1.06,濾過,藥液通過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溶液洗脫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一種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可以采用制劑學(xué)的常規(guī)方法制備成片劑或膠囊劑或滴丸。
一種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與化學(xué)藥或中藥組成防治病毒性咽炎藥物。
藥物組合物防治病毒性咽炎療效顯著。
具體實(shí)施方式
實(shí)施例1: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黑心蕨87g 省沽油62g 柴胡皂苷C1.1g 萬年蘚51g 飄拂草33g;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黑心蕨、省沽油、柴胡皂苷C、萬年蘚、飄拂草,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2%乙醇作為溶劑,在29℃溫浸提取,提取次數(shù)為18次,每次提取時(shí)間為59小時(shí),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70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1.02,濾過,藥液通過SP825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16%乙醇溶液洗脫SP825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16%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46%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24次,每次提取時(shí)間為0.3小時(shí),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30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1.06,濾過,藥液通過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溶液洗脫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實(shí)施例2: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黑心蕨86g 省沽油64g 柴胡皂苷C1g 萬年蘚52g 飄拂草30g;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黑心蕨、省沽油、柴胡皂苷C、萬年蘚、飄拂草,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2%乙醇作為溶劑,在29℃溫浸提取,提取次數(shù)為18次,每次提取時(shí)間為59小時(shí),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70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1.02,濾過,藥液通過SP825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16%乙醇溶液洗脫SP825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16%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46%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24次,每次提取時(shí)間為0.3小時(shí),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30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1.06,濾過,藥液通過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溶液洗脫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實(shí)施例3: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黑心蕨88g 省沽油60g 柴胡皂苷C1.2g 萬年蘚50g 飄拂草36g;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黑心蕨、省沽油、柴胡皂苷C、萬年蘚、飄拂草,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2%乙醇作為溶劑,在29℃溫浸提取,提取次數(shù)為18次,每次提取時(shí)間為59小時(shí),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70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1.02,濾過,藥液通過SP825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16%乙醇溶液洗脫SP825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16%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46%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24次,每次提取時(shí)間為0.3小時(shí),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30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1.06,濾過,藥液通過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溶液洗脫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實(shí)施例4:片劑的制備
取實(shí)施例1藥物組合物269g,加入淀粉383g,混勻,制粒,干燥,加微晶纖維素243g,硬脂酸鎂8g,混勻,壓制成2500片, 即得藥物組合物片劑。
實(shí)施例5:膠囊的制備
取實(shí)施例2藥物組合物1900g,加入淀粉2900g,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適量硬脂酸鎂,混勻,裝膠囊9000粒,即得藥物組合物膠囊。
實(shí)施例6:滴丸的制備
稱取聚乙二醇 6000 1240g水浴(80℃)加熱煮熔,加入實(shí)施例3藥物組合物53g,充分?jǐn)嚢杈鶆?,以液體石蠟為冷卻劑,置玻璃管(4*80cm)中,冷卻溫度為-7℃,滴口內(nèi)外徑為7.0/2.0(mm/mm),滴口距液面為2.5cm,滴速以每分60滴為最佳條件,用棉布吸干滴丸表面的冷凝劑,即得藥物組合物滴丸。
實(shí)施例7: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
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
黑心蕨83重量份 萬年蘚65重量份 飄拂草40重量份。
實(shí)施例8: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
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
柴胡皂苷C2重量份 萬年蘚36重量份 飄拂草50重量份。
實(shí)施例9: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
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
柴胡皂苷C4重量份 萬年蘚50重量份 飄拂草45重量份。
實(shí)驗(yàn)例1:防治病毒性咽炎的試驗(yàn)研究
1 臨床資料
1.1 診斷標(biāo)準(zhǔn)
病毒性咽炎西醫(yī)診斷標(biāo)準(zhǔn): 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腸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臨床表現(xiàn)為咽癢和灼熱感、咽痛不明顯、咳嗽少見。風(fēng)寒感冒中醫(yī)診斷標(biāo)準(zhǔn): 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肢節(jié)酸楚,鼻塞聲重,時(shí)流清涕,喉癢,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博白,脈浮或浮緊。
1.2 病歷選擇
符合病毒性咽炎的西醫(yī)診斷標(biāo)準(zhǔn)及符合感冒風(fēng)寒癥的中醫(yī)診斷標(biāo)準(zhǔn),發(fā)病后 24h 內(nèi)未服用其他同類藥品,且體溫≤38℃,并排除妊娠、哺乳期婦女,精神病者以及合并有心、肝、腎功能、造血系統(tǒng)嚴(yán)重原發(fā)病者,嚴(yán)重過敏體質(zhì)者。共入選 20 例,年齡17~54歲,隨機(jī)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實(shí)施例1藥物組合物) 10 例,男 5 例,女 5例; 對(duì)照組(咽炎片) 10例,男5例,女5例。
1.3 治療方法
觀察組: 藥物組合物(實(shí)施例1藥物組合物)1.4g/次,3次/天,口服;對(duì)照組: 咽炎片(陜西德福來藥業(yè),批號(hào)2011119) 5 片/次,3 次/天;兩組均為5 天1 個(gè)療程,于用藥3天及6天隨診。
1.4 療效標(biāo)準(zhǔn)
臨床痊愈: 治療 5 d 以內(nèi)臨床癥狀、體征消失;
顯效: 治療 5 d 以內(nèi)臨床觀察癥狀、體征明顯改善;
有效: 治療5 d 以內(nèi)癥狀、體征均有好轉(zhuǎn);
無效: 治療5 d 以內(nèi)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2 結(jié)果
觀察組臨床治愈4例,顯效 3例,有效 2 例,無效 1例,總有效率 90%。對(duì)照組臨床治愈 2 例,顯效 2 例,有效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70%。兩組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duì)照組(P<0.05)。
3 病案舉例
患者,尚某某,女,38歲,主因: 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咽癢,咳嗽,全身酸痛 1 天,于 2013年 11月 6日就診。查體: 體溫37.6℃,脈搏 90 次/min,咽輕度充血,咽后壁見多個(gè)淋巴濾泡。舌苔薄白,脈浮緊。理化檢查: 血常規(guī)白細(xì)胞 3×109/L,淋巴細(xì)胞 46%,尿、便常規(guī)正常,肝腎功能正常,心電圖、胸透正常。臨床診斷: 病毒性咽炎(中醫(yī)辨證為風(fēng)寒癥)。治療: 藥物組合物(實(shí)施例1藥物組合物)1.4g/次,3次/天,口服,連用 5天復(fù)診,無發(fā)熱、寒戰(zhàn),無咽癢。查體: 體溫 36.5℃,脈搏75 次/min,咽無充血,心肺(-),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細(xì),理化檢查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