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藥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痛風骨病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
痛風,由于生活環(huán)境惡化、生活水平提高、社會壓力增大等原因,逐漸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病癥,其臨床上表現(xiàn)為關節(jié)紅腫、劇烈疼痛、不能屈伸,常見于高尿酸血癥、痛風性急性關節(jié)炎、痛風石沉積、特性慢性關節(jié)炎和關節(jié)炎畸形,常累及腎,引發(fā)慢性間質性腎炎和腎尿酸結石,痛風性關節(jié)炎常為該綜合征的首發(fā)表現(xiàn)。
從西醫(yī)的角度看,痛風是嘌呤類物質代謝紊亂,血尿酸濃度持續(xù)增高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軟組織所致的一組代謝性疾病,痛風的生化標志是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肥胖、胰島素抵抗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嚴重代謝性疾病。目前,西醫(yī)對于痛風的治療基本上是對癥治療,只能緩解控制癥狀,不能根治。
從中醫(yī)的角度看,痛風由風、寒、濕混合形成,屬于‘痹癥’。多由肝、腎不足而受風、寒、濕邪,入侵關節(jié),積久化熱、氣血郁滯所致。痛風臨床上的癥狀又分行痹、痛痹、著痹、熱痹4個類型。有很多中藥均報道并在臨床使用用于痛風的治療,比如車前子,但是僅僅采用車前子,其治療效果欠佳,于是又有很多采用車前子與其他中藥配伍用于治療痛風的報道,比如,申請?zhí)枮?01110284614.3,發(fā)明名稱為“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的中國專利所公開的中藥配方,但是,其組分多達23味中藥,其成分復雜,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很復雜,其安全性具有很大不確定性,而且療效也有待提高;又比如,申請?zhí)?201410526496.6,發(fā)明名稱為“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的中國專利所公開的中藥配方,其組分也達14種,同樣存在成分較多,相互作用不清晰,安全性也存在問題,雖然該專利公開了小鼠7天實驗的安全性,但是,該藥需要長期服用,其長期安全性存疑,長期服用的毒副作用也存在不確定性,療效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痛風骨病的藥物組合物,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用于治療痛風骨病的藥物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車前子 35-38份,黃芪 10-14份,三七 10-14份,大黃 10-14份,甘草10-14份,金銀花10-14份。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通過大量實驗得出:上述組分之間,采用合適的比例,相互協(xié)同,可以清熱排毒,消腫利水、通絡止痛,尤其適用于關節(jié)紅腫疼痛,舌紅、苔黃等,其療效確切。
其中,車前子(Plantaginis Semen),為車前科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干燥成熟種子,味甘,性寒;歸肝、腎、肺、小腸經(jīng)。清熱利尿,滲濕止瀉,明目祛痰,涼血解毒。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癰腫瘡毒等。車前草能有效治療腎炎和痛風性關節(jié)炎?!恫菪哉摗份d“治尿血,能補五臟,明目,利小曬干的車前草便,通五淋”。 車前草在痛風的治療中常常被使用,臨床上,常常用車前草的單方泡茶飲,可降低尿酸,但是其療效欠佳,常用作預防使用;
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為豆科植物黃芪的根莖,味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jīng),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三七(Radix Panax pseudo-ginseng),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莖,味甘、微苦,溫;歸肝、胃經(jīng),散瘀止血,消腫定痛,常用于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大黃(Rheum palmatum L.),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藥用大黃(Rheum offcinale Bail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的干燥根和根莖,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jīng),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利濕退黃。用于實熱積滯便秘,血熱吐衄,目赤咽腫,癰腫疔瘡,腸癰腹痛,瘀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跌打損傷,濕熱痢疾,黃疸尿赤,淋證,水腫;外治燒燙傷。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于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于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熱有瘀出血癥;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用于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
金銀花(Lonicera japonica),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開的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由下述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車前子 36-37份,黃芪 11-13份,三七 11-13份,大黃 11-13份,甘草11-13份,金銀花11-13份。
作為進一步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由下述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車前子 36份,黃芪 12份,三七 12份,大黃11份,甘草12份,金銀花12份。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采用上述組合物制成的藥物制劑。
所述制劑優(yōu)選為丸劑,也可以是其他口服制劑或者外用制劑
所述丸劑的制備方法,采用的方法為:將所述組分粉碎,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過60目篩。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成分相對簡單,組分均是常見的無毒副作用的中藥,安全性高,小鼠實驗1個月無毒副作用,臨床使用2個月未見毒副作用;療效確切,對于痛風的治療有效率達到96.7%,治愈率可達85.6%;另外,本發(fā)明的藥物還可以用于治療強直性脊柱炎、退行性關節(jié)炎、椎體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等骨病,其有效率可以達到90%以上,對于退行性關節(jié)炎的作用尤其顯著,有效率可達9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治療痛風骨病的藥物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車前子 36份,黃芪 13份,三七 11份,大黃 13份,甘草13份,金銀花13份;
本發(fā)明的重量份,除非特別說明,均指干重,即合格的中藥材成品的重量,其含水量均按照2015版藥典的規(guī)定;
其制備方法為:將所述組分粉碎,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每丸0.5g,即得。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治療痛風骨病的藥物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車前子 37份,黃芪 11,三七 13份,大黃 11份,甘草11份,金銀花11份
其制備方法為:將所述組分粉碎,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每丸0.5g,即得。
實施例3
一種用于治療痛風骨病的藥物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車前子 36份,黃芪 12份,三七 12份,大黃11份,甘草12份,金銀花12份。
其制備方法為:將所述組分粉碎,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每丸0.5g,即得。
實施例4
對于痛風治療的臨床試驗
4.1 病例選擇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美國風濕病協(xié)會1997 年制定的標準:
1. 急性關節(jié)炎發(fā)作1 次以上并在24小時內達到高潮;2. 急性炎癥局限于個別關節(jié);3. 整個關節(jié)呈暗紅色;4. 第1跖趾關節(jié)腫痛;5. 單側跖關節(jié)急性發(fā)炎;6. 有可疑證實的痛風關節(jié);7.高尿酸血癥;8. 非對稱性關節(jié)腫脹;9. 發(fā)作可自行終止;
上述9項至少具備其中4 項,并排除繼發(fā)性痛風,可以確診為原發(fā)性急性痛風。
中醫(yī)診斷標準:癥見關節(jié)紅腫熱痛、活動受限、伴發(fā)熱、口渴、汗多、面色晦暗(以灰黃為多)、小便黃、舌苔黃、脈滑數(shù)等。
4.2 病例情況
按4.1的標準在某大型綜合醫(yī)院的風濕免疫科選擇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病情的痛風患者共90名作為實驗對象,其中,31-40歲 30名,41-50歲30名,51-65歲30名;男性50名,女性40名;病程1-2年30名,病程2-3年30名,病程3-5年30名;
4.3 治療方法
服用本發(fā)明實施例3所得的丸劑,每次10丸,每日2次,10天為一療程,每服用完一個療程后停藥1日,再繼續(xù)服用,共服用6個療程;
4.4 療效評價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療效判定標準,
癥狀完全消失,關節(jié)功能恢復正常,主要理化檢查指標正常為臨床治愈;
主要癥狀消失,關節(jié)功能基本恢復,主要理化檢查指標基本正常為顯效;
主要癥狀基本消失,主要關節(jié)功能及主要理化指標有所改善為有效;
與治療前相比,各方面均無明顯改善為無效
4.5 治療結果
上述90例病例,治愈77例,顯效5例,有效5例,無效3例,有效率為96.7%,治愈率為85.6%,說明本發(fā)明的藥物對于通風的治療效果顯著;并且沒有反饋明顯的不良反應;
另外,治療半年后隨訪,治愈的77例中,僅有3例復發(fā),復發(fā)率非常低。
實施例5
實施例4的病例中的典型病例例舉:
李某某,男,41歲,四川內江人,痛風病史1年半,整個關節(jié)呈暗紅色,第1跖趾關節(jié)腫痛;兩拇指關節(jié)腫痛;
按照實施例4的服用方法治療后,癥狀完全消失,關節(jié)功能恢復正常,主要理化檢查指標包括尿酸均正常;
張某某,女,四川達州人,57歲,痛風病史3年,手指、足趾關節(jié)腫痛,兩膝關節(jié)晚上劇烈疼痛,腫脹,按照實施例4的服用方法治療后,癥狀完全消失,關節(jié)功能恢復正常,主要理化檢查指標包括尿酸均正常。
實施例6
對于骨病治療的臨床試驗
6.1 病例選擇
在某骨科醫(yī)院選擇各種骨病病人共計200名,其中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0名、退行性關節(jié)炎100名、椎體骨質增生30名、腰椎間盤突出40名;從性別劃分,男性100名,女性100名;從年齡劃分,30-45歲50名,45-60歲100名,60-75歲50名
6.2 治療方法
服用本發(fā)明實施例3所得的丸劑,每次10丸,每日3次,8天為一療程,每服用完一個療程后停藥1日,再繼續(xù)服用,共服用5個療程;
6.3、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 CT 或X 光片對照突出的椎間盤有所變化或骨質增生有所變小或消失,癥狀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正常,能恢復工作生活能力
顯效: 原癥狀大部分消除,功能大部分恢復,部分恢復工作與生活能力
有效: 原癥狀部分改善,功能部分恢復
無效: 原癥狀無變化或無明顯變化;
6.4治療結果
治愈:96名;顯效:56名;有效:30名;無效:18名;
其中,對于退行性關節(jié)炎,治愈56名;顯效23名;有效18名,無效3名
可見,本發(fā)明的藥物,對于各種骨病,尤其是退行性關節(jié)炎的治療效果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