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救援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鏟式擔架,具體是一種新型鏟式擔架。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擔架依據(jù)不同使用環(huán)境分為各種不同的種類,其中的鏟式擔架因其使用快速方便而被廣泛使用,但現(xiàn)在的鏟式擔架普遍只有其中一面作為使用面,使用過程中都需要校對使用面,這樣無疑會耽誤救援時間,而且鏟式擔架上的支撐板均是平直的一整塊板,在腳部一端沒有對腳部的加固裝置,在一些樓梯等傾斜環(huán)境下的搬運過程中和一些體重較重的患者,很容易使擔架傾斜而使患者向一側滑動,無法正常固定,影響正常救援搬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新型鏟式擔架,解決目前鏟式擔架使用不便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新型鏟式擔架,包括支架,支架由位于左右兩側的左支架和右支架組成,左支架和右支架前后端相互卡接固定形成把手端,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從前往后依次設有頭部支撐板和軀干支撐板,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活動連接在有腳部支撐板,腳部支撐板位于軀干支撐板后方。這樣設置后,擔架可以拆分為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別從病患的兩側深入到患者底部并將其鏟起并置于頭部支撐板、軀干支撐板上,重新卡接左支架和右支架就可以作為擔架使用,把手端用于抬起擔架,腳部支撐板可以為病患的腳部提供放置的位置,對病人腳部進一步加固,特別是在沒有電梯只能通過樓梯上下樓的的居住小區(qū)里或者有一些體重較重的患者,腳部支撐板能防止病患因擔架搬運的傾斜狀態(tài)而向一側滑動,增強擔架的整體固定能力,使擔架搬運更平穩(wěn),使用更可靠。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分別水平滑動連接有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腳部支撐板分別活動連接在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上,第一連接桿與左支架、第二連接桿與右支架之間分別通過蝶形螺絲擰緊,腳部支撐板通過螺絲擰緊與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擰緊。根據(jù)患者身高長度,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可以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水平滑動調(diào)節(jié)位置,并用蝶形螺絲對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進行固定;依據(jù)患者腳部位置和角度,腳部支撐板也可以在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滑動和轉(zhuǎn)動角度來調(diào)節(jié),最后用蝶形螺絲鎖定腳部支撐板,針對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腳部支撐板的位置和角度,適應范圍廣,實用性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之間通過卡扣結構形成連接左支架和右支架的連桿。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連接成一根連桿后,腳部支撐板對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施加的力更均勻,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的結構更穩(wěn)定,能承受更大的力,確保腳部固定的可靠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頭部支撐板、軀干支撐板水平固定于支架上,頭部支撐板和軀干支撐板的上下兩面均為支撐面,支撐面為側端向中心逐漸下凹的圓弧面。頭部支撐板和軀干支撐板上下兩面均可以作為支撐面,即擔架兩面均可以使用,使用方便,提高擔架在救援時候的使用效率,減少不必要的翻轉(zhuǎn)動作,支撐面為圓弧面結構,能有效貼合病患身體,病患使用起來更舒適,而且支撐面這種結構使頭部支撐板和軀干支撐板厚度逐漸向中心減小,便于從兩側深入患者底部鏟起病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軀干支撐板外側設有若干通槽,軀干支撐板上設有固定帶,固定帶穿過左支架和右支架上軀干支撐板的通槽并連接。通槽內(nèi)的固定帶用于固定擔架上的病患,防止病患掉落到擔架外,在搬運過程中保證病患的安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固定帶上設有長度調(diào)節(jié)扣,固定帶首尾卡扣連接。長度調(diào)節(jié)扣用于調(diào)節(jié)固定帶長度以適應不同身材大小的需要,卡扣連接使用方便快捷,能快速固定病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固定帶通過粘扣帶結構連接。粘扣帶結構不僅能粘緊固定病患,還可以根據(jù)病患的體形大小來左右選擇粘附位置,操作簡單方便,適應性更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頭部支撐板、軀干支撐板的兩側側端均為圓角結構,腳部支撐板的邊角均為圓角結構。頭部支撐板、軀干支撐板以及腳部支撐板的側端邊角設為圓角結構能有效減緩支撐板端部對人造成的不適感,減少使用過程中的磕碰劃傷,增強擔架使用的舒適性。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合理、緊湊,通過在支架中增加腳部支撐板來加強對病患腳部的固定,特別是在沒有電梯只能通過樓梯上下樓的的居住小區(qū)里或者有一些體重較重的患者,避免患者由于擔架傾斜搬運而滑動,結合固定帶能進一步穩(wěn)定病患的身體,而且頭部支撐板和軀干支撐板上的正反兩面均設有支撐面,實現(xiàn)雙面使用,使用效率更高,適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圖4為圖3中A-A方向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左支架1,右支架2,把手端3,頭部支撐板4,軀干支撐板5,腳部支撐板6,第一連接桿7,第二連接桿8,固定帶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本實施例中的這種新型鏟式擔架,包括支架,支架由位于左右兩側的左支架1和右支架2組成,左支架1和右支架2前后端相互卡接固定形成把手端3,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從前往后依次設有頭部支撐板4和軀干支撐板5,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活動連接在有腳部支撐板6,腳部支撐板6位于軀干支撐板5后方。
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分別水平滑動連接有第一連接桿7和第二連接桿8,腳部支撐板6分別活動連接在第一連接桿7和第二連接桿8上,第一連接桿7與左支架1、第二連接桿8與右支架2之間分別通過蝶形螺絲擰緊,腳部支撐板6通過螺絲擰緊與第一連接桿7和第二連接桿8擰緊。
第一連接桿7和第二連接桿8之間通過卡扣結構形成連接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連桿。
頭部支撐板4、軀干支撐板5水平固定于支架上,頭部支撐板4和軀干支撐板5的上下兩面均為支撐面,支撐面為側端向中心逐漸下凹的圓弧面。
軀干支撐板外側設有若干通槽,軀干支撐板5上設有固定帶9,固定帶9穿過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軀干支撐板5的通槽并連接。
頭部支撐板4、軀干支撐板5的兩側側端均為圓角結構,腳部支撐板6的邊角均為圓角結構。
實施例一:固定帶9上設有長度調(diào)節(jié)扣,固定帶9首尾卡扣連接。
實施例二:固定帶9通過粘扣帶結構連接。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通過參考優(yōu)選的實施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是,本專業(yè)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nèi),可作形式和細節(jié)上的各種各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