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劑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帶下的新型中藥組合物,特別是供帶下患者使用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的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醫(yī)者認為:帶下病特指帶下量明顯增多,或色、質(zhì)、氣味異常,或伴有局部或全身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的婦科疾病。多由飲食不節(jié),勞倦過度,或憂思氣結(jié),損傷脾氣,或房室不節(jié),年老久病,損傷腎氣,脾腎不能運化水濕,帶脈失約,以及恣食厚味釀生濕熱,或情志不暢,肝郁脾虛,濕熱下注,或感受濕毒、寒濕等引起。帶下病主要表現(xiàn)為陰道流出的粘稠液體增多,如涕如膿。為婦科常見病證,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近年臨床發(fā)病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帶下的新型中藥組合物,是我們目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隨著我國中醫(yī)中藥學的不斷發(fā)展,在治療帶下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yī)治療帶下的優(yōu)點,且在治療過程中療效好、見效快、毒副作用小等優(yōu)勢,針對現(xiàn)有西醫(yī)治療帶下的現(xiàn)狀,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帶下的新型中藥組合物,以解決帶下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通過選擇合理的藥物及質(zhì)量份比,可有效治療上述帶下。
為達到上述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提供一種治療帶下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金櫻子80~160g、茯苓150~260g、覆盆子50~120g、鱉甲100~350g、白術(shù)80~160g、龜板150~400g、百合60~150g、白芷50~160g、天花粉100~160g、白芍100~250g、韭子60~120g、陳皮30~120g、菟絲子150~260g、鎖陽50~160g、蛤蚧30~70g、柴胡30~120g、牡蠣150~480g、黨參60~160g、生黃芪150~260g、山藥150~320g、澤瀉60~120g、車前子50~160g、黃柏80~160g、黃連3~6g、黃芩50~160g、金銀花100~250g、玄參100~160g、石膏150~600g、海螵蛸100~320g、知母60~120g,淀粉適量。
一種治療帶下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金櫻子100~140g、茯苓170~230g、覆盆子60~105g、鱉甲115~300g、白術(shù)100~140g、龜板170~350g、百合70~170g、白芷60~140g、天花粉115~140g、白芍115~220g、韭子70~105g、陳皮35~105g、菟絲子170~230g、鎖陽60~140g、蛤蚧35~60g、柴胡35~105g、牡蠣170~420g、黨參70~140g、生黃芪170~230g、山藥170~280g、澤瀉70~105g、車前子60~140g、黃柏90~140g、黃連4~5.5g、黃芩60~140g、金銀花115~220g、玄參115~140g、石膏170~520g、海螵蛸115~280g、知母70~105g,淀粉適量。
一種治療帶下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金櫻子120g、茯苓200g、覆盆子90g、鱉甲250g、白術(shù)120g、龜板310g、百合150g、白芷120g、天花粉120g、白芍200g、韭子90g、陳皮90g、菟絲子200g、鎖陽120g、蛤蚧50g、柴胡90g、牡蠣380g、黨參120g、生黃芪200g、山藥250g、澤瀉90g、車前子120g、黃柏120g、黃連5g、黃芩120g、金銀花200g、玄參120g、石膏450g、海螵蛸250g、知母90g,淀粉適量。
一種治療帶下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除淀粉外,將上述原料中藥揀去雜質(zhì)、粉塵及干燥后,按照質(zhì)量份比共研為極細末待用;
b、按照傳統(tǒng)制備中藥水丸劑的方法,將研磨好的極細末藥物和淀粉過篩后,放入藥器中混勻,然后制備成水丸劑(其水丸的粒度為:4.7mm-5.0mm),進而曬干,分裝密封即可。
一種治療帶下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水丸劑藥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6g/次,溫水送服。30天為一個療程,服藥2~3個療程后,癥狀消失,病獲痊愈。
本發(fā)明組方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國藥典、中國辭典以及中華本草中均有詳細的記載。本發(fā)明選用其中最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充分發(fā)揮各組分的藥理功效:
金櫻子,性味:酸澀、平、無毒,具有固精、縮尿、澀腸、止帶之功效,用于治療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久痢、白濁、白帶、崩漏、脫肛、子宮下垂等癥;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覆盆子,性味:甘酸、平,無毒,具有補肝益腎、固精縮尿、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療陽痿早泄、遺精滑精、宮冷不孕、帶下清稀、尿頻遺溺、目昏暗、須發(fā)早白;
鱉甲,性味:味咸、性微寒,具有滋陰清熱、潛陽熄風、軟堅散結(jié)之功效,用于治療陰虛發(fā)熱、勞熱骨蒸、熱病傷陰、虛風內(nèi)動、小作驚癇、久瘧、瘧母、癥瘕、經(jīng)閉等癥;
白術(shù),性味:味苦、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療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nèi)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痹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龜板,性味:咸甘、平,具有滋陰、潛陽、補腎、健骨之功效,用于治療腎陰不足、骨蒸勞熱、吐血、衄血、久咳、遺精、崩漏、帶下、腰痛、骨痿、陰虛風動、久痢、久瘧、痔瘡、小兒囟門不合等病癥;
百合,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療陰虛久嗽、痰中帶血、熱病后期、余熱未清情志不遂所致的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癰腫、濕瘡等癥;
白芷,性味:性溫、味辛、氣芳香、微苦,具有祛風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
天花粉,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消腫排濃之功效,用于治療熱病口渴、消渴多飲、肺熱燥咳、瘡瘍腫毒等癥;
白芍,性味:苦酸、涼,具有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之功效,用于治療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fā)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等癥;
韭子,性味:味辛、甘、性溫,具有補益肝腎、壯陽固精之功效,用于治療腎虛陽痿、腰膝酸軟、遺精、尿頻、尿濁、帶下清稀等癥;
陳皮,性味: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療脾胃不和、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嘔吐噦逆、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膈滿悶、頭目眩暈、水腫、小便不利、大便秘結(jié)、乳癰疥癬、中魚蟹毒、酒毒等癥;
菟絲子,性味:辛甘、平,具有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用于治療腰膝酸痛、遺精、陽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濁、遺尿、目昏耳鳴、胎動不安、流產(chǎn)、泄瀉等癥;
鎖陽,性味:味甘、性溫,具有補腎壯陽、益腸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療腎虛陽痿、遺精早泄、下肢痿軟、虛人便秘;
蛤蚧,性味:味咸、性平,具有益腎補肺、定喘止嗽之功效,用于治療肺腎兩虛氣喘咳嗽、虛勞咳嗽、咯血、腎虛陽痿、遺精、小便頻數(shù)、消渴等癥;
柴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之功效,用于治療外感發(fā)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脅痛乳脹、頭痛頭眩、月經(jīng)不調(diào)、氣虛下陷之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癥;
牡蠣,性味:咸濕、涼,具有斂陰、潛陽、止汗、澀精、化痰、軟堅之功效,用于治療驚癇、眩暈、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崩漏、帶下、瘰疬、癭瘤等癥;
黨參,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補肺、益氣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療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虛喘咳、氣短自汗、氣微兩虧諸證;
生黃芪,性味:甘、微溫,具有補齊固表、托瘡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療體虛自汗、久瀉、脫肛、子宮脫垂、慢性腎炎、體虛浮腫、慢性潰瘍、瘡口久不愈合;
山藥,性味:甘、平,具有補脾、養(yǎng)肺、固腎、益精之功效,用于治療脾虛泄瀉、食少浮腫、肺虛咳喘、消渴、遺精、帶下、腎虛尿頻,外用治癰腫、瘰疬等癥;
澤瀉,性味:味甘、淡、性寒,具有利水滲濕、泄熱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療小便不利、熱淋澀痛、水腫脹滿、泄瀉、痰飲眩暈、遺精等癥;
車前子,性味: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熱利尿、滲濕止瀉、明目、祛痰之功效,用于治療小便不利、淋濁帶下、水腫脹滿、暑濕瀉痢、目赤障翳、痰熱咳喘;
黃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除骨蒸清虛熱之功效,用于治療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
黃連,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熱病邪入心經(jīng)之高熱、煩躁、譫妄或熱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濕熱胸痞、泄瀉、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煩失眠、胃熱嘔吐或消谷善饑、肝火目赤腫痛以及熱毒瘡瘍、疔毒走黃、牙齦腫痛、口舌生瘡、聤耳、陰腫、痔血、濕疹、燙傷等癥;
黃芩,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
金銀花,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溫病發(fā)熱、熱毒血痢、癰腫疔瘡、喉痹及多種感染性疾??;
玄參,性味:味甘、苦、咸、性微寒,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jié)之功效,用于治療溫熱病熱和營血、身熱、煩渴、舌絳、發(fā)斑、骨蒸勞嗽、虛煩不寤、津傷便秘、目澀昏花、咽喉喉腫痛、瘰疬痰核、癰疽瘡毒;
石膏,性味:味甘、辛、性大寒,生用: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效;煅用:具有斂瘡生肌、收濕、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療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喘咳、胃火亢盛、頭痛、牙痛等癥;
海螵蛸,性味:味咸、澀、性溫,具有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止痛、收濕斂瘡之功效,用于治療吐血、嘔血、崩漏、便血、衄血、創(chuàng)傷出血、腎虛遺精滑精、赤白帶下、胃痛嘈雜、噯氣泛酸、濕疹潰瘍等癥;
知母,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止渴除煩之功效,用于治療溫熱病、高熱煩渴、咳嗽氣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
本發(fā)明藥物是基于中醫(yī)治療帶下的原則,從藥理作用及其作用機制認為:就帶下一證,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藥物中的各原料中藥藥效共奏,對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就是針對上述帶下的治療而提出的一種中藥配方,采用該配方制備的藥物藥效好,見效快,是一個標本兼治的中藥組方,特別適合臨床使用。下面結(jié)合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治療帶下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金櫻子120g、茯苓200g、覆盆子90g、鱉甲250g、白術(shù)120g、龜板310g、百合150g、白芷120g、天花粉120g、白芍200g、韭子90g、陳皮90g、菟絲子200g、鎖陽120g、蛤蚧50g、柴胡90g、牡蠣380g、黨參120g、生黃芪200g、山藥250g、澤瀉90g、車前子120g、黃柏120g、黃連5g、黃芩120g、金銀花200g、玄參120g、石膏450g、海螵蛸250g、知母90g,淀粉適量。
實施例2:
一種治療帶下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金櫻子140g、茯苓230g、覆盆子105g、鱉甲300g、白術(shù)140g、龜板350g、百合170g、白芷140g、天花粉140g、白芍220g、韭子105g、陳皮105g、菟絲子230g、鎖陽140g、蛤蚧60g、柴胡105g、牡蠣420g、黨參140g、生黃芪230g、山藥280g、澤瀉105g、車前子140g、黃柏140g、黃連5.5g、黃芩140g、金銀花220g、玄參140g、石膏520g、海螵蛸280g、知母105g,淀粉適量。
實施例3:
一種治療帶下的新型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金櫻子160g、茯苓260g、覆盆子120g、鱉甲350g、白術(shù)160g、龜板400g、百合150g、白芷160g、天花粉160g、白芍250g、韭子120g、陳皮120g、菟絲子260g、鎖陽160g、蛤蚧70g、柴胡120g、牡蠣480g、黨參160g、生黃芪260g、山藥320g、澤瀉120g、車前子160g、黃柏160g、黃連6g、黃芩160g、金銀花250g、玄參160g、石膏600g、海螵蛸320g、知母120g,淀粉適量。
典型病例
經(jīng)臨床診斷治療帶下患者共645例,年齡為30歲以上的325例,只有320例為30歲以下。645例患者中痊愈的626例,顯效的的19例,總有效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