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手術床用支架托盤。
背景技術:
在手術過程中,尤其是一些大型手術,不僅僅手術時間長,且涉及的手術器械和術中的廢棄物也比較多,作為主治醫(yī)師,且勞動強度也很大,而為了第一時間搶救患者,主治醫(yī)師通常不會回房休息,而是希望有個可以依靠一下的物件進行短暫喘些?,F有的手術床包括床板,設置在床板想下方的支撐體和底盤,同時手術床板的頭部還設置有可以進行高度升降的頭部托板;而為了配合手術床用現有支架托盤,則是一種直立放置在地板上的活動支架,活動支架上設置有托盤,而當活動托盤在運用過程中時,有錢是手術部位為頭部或靠近前胸部位時,活動支架受到支撐體和底盤的阻擋,無法進一步向前靠近,使得托盤離手部部位較遠,器械取放不便,且支架為活動體,當主治醫(yī)師長時間手術較累時,無法進行依靠,且托盤高度調節(jié)不太方便,并且較高的托盤支架,使得托盤穩(wěn)定性差,托盤成本較高,在有限的手術室空間內,占用面積較大。 因此,提供一種能夠根據手術室的情況,因地制宜的更加適合手術床用的手術用支架托盤裝置,已經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點,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新型手術床用支架托盤,能夠有效地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便于使用的問題。
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新型手術床用支架托盤,包括托盤本體,所述托盤本體底面設置支撐連接部和支撐斜板,所述支撐斜板下端設置支撐橫板,所述支撐橫板左端設置滑塊;所述支撐連接部底面設置圓形卡槽和液壓升降桿,所述液壓升降桿下端動力端外部設置錐形底座;所述錐形底座的傾斜側面上設置升降踏板,所述升降踏板連接所述液壓升降桿的液壓控制端;所述托盤本體內部設置上表面開口的收放槽,所述收放槽內設置防菌分隔板;所述托盤本體上方罩設蓋板,所述蓋板頂面設置軟墊,所述蓋板側面設置提拉手柄。
更進一步地,所述滑塊滑設在手術床的床板側面設置的滑槽中。
更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橫板和所述支撐斜板均為高硬度金屬板。
更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斜板的上端與所述支撐連接部的表面一體成型或固定焊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圓形卡槽的結構尺寸與所述液壓升降桿上端結構尺寸相匹配。
更進一步地,所述提拉手柄關于所述蓋板的中心線對稱設置。
有益效果
采用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知的公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便于快速安裝和使用。
2、手術時分離放置手術器械,防止細菌交互感染,更加安全衛(wèi)生。
3、可供醫(yī)護人員撐靠休息,還有加強支撐的可拆卸的液壓升降桿。
4、蓋板方便安裝和拆卸,既便于保護收放的手術器械,又能夠提供舒適的軟墊供醫(yī)護人員,尤其是主刀醫(yī)生休息。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蓋板取下時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與手術床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標號分別代表:1-托盤本體;2-支撐連接部;3-支撐斜板;4-支撐橫板;5-滑塊;6-液壓升降桿;7-滑槽;8-錐形底座;9-升降踏板;10-收放槽;11-防菌分隔板;12-蓋板;13-軟墊;14-提拉手柄;15-床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
本實施例的一種新型手術床用支架托盤,包括托盤本體1,托盤本體1底面設置支撐連接部2和支撐斜板3,支撐斜板3下端設置支撐橫板4,支撐橫板4左端設置滑塊5;支撐連接部2底面設置圓形卡槽和液壓升降桿6,液壓升降桿6下端動力端外部設置錐形底座8;錐形底座8的傾斜側面上設置升降踏板9,升降踏板9連接液壓升降桿6的液壓控制端;托盤本體1內部設置上表面開口的收放槽10,收放槽10內設置防菌分隔板11;托盤本體1上方罩設蓋板12,蓋板12頂面設置軟墊13,蓋板12側面設置提拉手柄14;滑塊5滑設在手術床的床板15側面設置的滑槽7中;支撐橫板4和支撐斜板3均為高硬度金屬板;支撐斜板3的上端與支撐連接部2的表面一體成型或固定焊接;圓形卡槽的結構尺寸與液壓升降桿6上端結構尺寸相匹配;提拉手柄14關于蓋板12的中心線對稱設置。
不使用時,液壓升降桿6和托盤本體1分離放置。
使用時,將托盤本體1上滑塊5滑入床板15側面的滑槽7中,手持提拉手柄14打開蓋板12,在收放槽10底部墊上醫(yī)用無菌墊片或紗布,再將手術器械放置在收放槽10內,防菌分隔板11使得不同手術器械處于相對獨立的空間內,防止手術過程中的細菌交互感染。
手術過程中如果需要移動托盤本體1,只需托起托盤本體1遠離手術床一側邊緣,滑動滑塊5即可。
手術結束后,醫(yī)生如果需要支撐休息,只需蓋上蓋板12,手臂撐在軟墊13上即可,軟墊13增加休息的舒適性;同時可以將液壓升降桿9安裝在支撐連接部2下方,增加托盤本體1的承重能力,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會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