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痔瘡是人體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fā)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痔瘡按發(fā)生部位的不同分為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等,痔瘡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便血、墜脹感、腫脹、疼痛等,雖然痔瘡的病因復(fù)雜,但通過臨床統(tǒng)計來看,缺少運動、久坐、便秘、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更容易導(dǎo)致痔瘡。采用外科手術(shù)治療痔瘡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再加上術(shù)后護理的不便會導(dǎo)致出現(xiàn)并發(fā)癥。中醫(yī)認為,生活規(guī)律不周、飲食不當、壓力大、久坐不起等原因,往往造成血脈不暢,血液毒素無法排除,在血壓的作用下淤積于下體及肛門處,久而久之肛門部位毒素越積越多,使肛門外靜脈擴張、伸屈、形成內(nèi)痔核。中醫(yī)治療痔瘡,是針對引起該病的風(fēng)熱濕燥等原因進行清熱涼血、利濕解毒、益氣活血等辦法,從根本上消除癥狀而且不要要手術(shù)治療,有效減輕患者病痛。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為了彌補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制備簡單、療效可靠、使用方便的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紫蘇籽2.5-3.5份、蒲公英9-12份、馬齒莧12-15份、墨旱蓮4-6份、十大功勞葉6-8份、車前草8-10份、黨參7-9份、紫花地丁5-6份、牛筋草3-5份、側(cè)柏葉7-10份、野菊花4-5份、山豆根6-8份、蒼術(shù)5-7份、連翹6-8份、魚腥草8-11份、桃仁6-8份、夏枯草7-10份、蘇合香5-7份、槐角9-12份、蜂蜜30-50份。
所述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優(yōu)選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份數(shù)為:紫蘇籽3份、蒲公英11份、馬齒莧14份、墨旱蓮5份、十大功勞葉7份、車前草9份、黨參8份、紫花地丁5.5份、牛筋草4份、側(cè)柏葉9份、野菊花4.5份、山豆根7份、蒼術(shù)6份、連翹7份、魚腥草10份、桃仁7份、夏枯草8.5份、蘇合香6份、槐角10.5份、蜂蜜40份。
所述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稱取上述重量份數(shù)的紫蘇籽、山豆根、蒼術(shù)、連翹和桃仁,用體積濃度為45%-55%的乙醇溶液浸泡10-14小時,瀝干后,中火炒30-40分鐘,烘至含水量為6%-7%,機械粉碎,過120-140目篩,得藥粉;
(2)將蒲公英、墨旱蓮、十大功勞葉、車前草、夏枯草、側(cè)柏葉、馬齒莧、黨參、紫花地丁、魚腥草、蘇合香和槐角打碎,置于容器內(nèi),加入淘米水悶潤3-5小時,然后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牛筋草和野菊花,浸泡20-30分鐘,提取兩次,每次提取40-60分鐘,合并兩次提取液,加入步驟(1)所得藥粉,攪拌均勻,在45℃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20的稠膏;
(3)將步驟(2)所得產(chǎn)物在100-120℃溫度下殺菌20-30分鐘,冷卻至30℃,烘至含水量為11%-12%,倒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得該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
步驟(1)乙醇溶液的用量為紫蘇籽、山豆根、蒼術(shù)、連翹和桃仁質(zhì)量和的4-6倍。
步驟(2)淘米水的用量為蒲公英、墨旱蓮、十大功勞葉、車前草夏枯草、側(cè)柏葉、馬齒莧、黨參、紫花地丁、魚腥草、蘇合香和槐角質(zhì)量和的3-5倍。
步驟(3)使用攪拌機進行攪拌時的轉(zhuǎn)速為150轉(zhuǎn)/分鐘。
用法用量:每天早晚清洗干凈肛門處后,取3-5g本發(fā)明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涂抹于肛門內(nèi)用藥。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各活性成分的藥用性能如下所示:
紫蘇籽:味辛,性溫。歸肺、胃、大腸經(jīng)。具有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溫中開胃,寬腸潤便的功效。主治痰壅氣逆,胸中滿悶,咳嗽氣喘,嘔吐反胃,腸燥便秘。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歸肝、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疔瘡腫毒、乳癰、瘰疬、咽痛、肺癰、腸痛,濕熱黃疸、熱淋澀痛。蒲公英為菊科植物蒲公英、堿地蒲公英或同屬數(shù)種植物的干燥全草,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成分。
馬齒莧:味酸,性寒。歸肝、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用于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墨旱蓮:味甘、酸,性寒。歸腎、肝經(jīng)。具有滋補肝腎,涼血止血的功效,用于牙齒松動、須發(fā)早白、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陰虛血熱、吐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傷出血。
十大功勞葉:味苦、性。歸肺、肝、腎經(jīng)。具有清虛熱、燥濕、解毒的功效,用于肺癆咳血、骨蒸潮熱、腰膝酸痛、濕熱黃疸、帶下、痢疾、風(fēng)熱感冒。十大功勞葉為小檗科十大功勞屬植物闊葉十大功勞的葉,含小檗堿,小檗堿鹽酸鹽,小檗胺,尖刺堿等。
車前草:味甘,性寒。歸肝、腎、肺、小腸經(jīng)。具有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的功效,用于水腫尿少、熱淋澀痛、暑濕瀉痢、痰熱咳嗽、吐血衄血、癰腫瘡毒。
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經(jīng)。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nèi)熱消渴。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歸心、肝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用于疔瘡腫毒、痛疽發(fā)背、丹毒、毒蛇咬傷。
牛筋草:味甘、淡,性平。歸肝、胃二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祛風(fēng)利濕、散瘀止血的功效,用于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黃疸型肝炎、小兒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尿道炎。牛筋草含異葒草素,木犀草素-7-o-蕓香糖甙,小麥黃素,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特荊素,異牡荊素。
側(cè)柏葉:味苦、澀,性寒。歸肺、肝、脾經(jīng)。具有涼血止血,生發(fā)烏發(fā)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熱脫發(fā),須發(fā)早白。
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歸肝、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疔瘡癰腫、咽喉腫痛、風(fēng)火赤眼、頭痛眩暈等病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鏈球菌、綠膿桿菌、蒺疾桿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山豆根:味苦,性寒,有毒。歸肺、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的功效,用于火毒蘊結(jié)、咽喉腫痛、齒齦腫痛。
蒼術(shù):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jīng)。具有燥濕健脾、祛風(fēng)散寒、明目的功效,用于脘腹脹滿、泄瀉、水腫、腳氣痿躄、風(fēng)濕痹痛、風(fēng)寒感冒、夜盲。
連翹:味苦,性寒。歸肺、心、小腸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抗菌、強心、利尿、鎮(zhèn)吐的功效,用于癰疽、瘰疬、乳癰、丹毒、風(fēng)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熱淋尿閉。
魚腥草:味辛,性微寒。歸肺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
桃仁:味苦甘、性平。歸心、肝、大腸經(jīng)。具有破血行淤、潤燥滑腸之功效,用于治療經(jīng)閉、癥瘕、熱病蓄血、風(fēng)痹、瘧疾、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血燥便秘等癥。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歸肝、膽經(jīng)。具有清熱瀉火,明目,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用于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疬,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jié)結(jié)核,乳腺增生,高血壓。
蘇合香:味辛,性溫。入肺、肝經(jīng)。具有通竅,辟穢,開郁,豁痰的功效,用于治卒然昏倒,痰壅氣厥,驚癇,溫瘧,心腹猝痛,疥癬,凍瘡。
槐角:味寒,性苦。歸肝、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用于腸熱便血,痔腫出血,肝熱頭痛,眩暈?zāi)砍唷?/p>
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肺、心、胃、大腸經(jīng)。具有滋陰潤燥、補虛潤肺、解毒、調(diào)和諸藥的作用,常用于肺燥咳嗽、體虛、腸燥便秘、口瘡、水火燙傷、胃脘疼痛,還可以解烏頭、附子之毒。蜂蜜作為肌膚創(chuàng)傷敷料時,細菌無法生長,還能夠潤腸通便。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及其制備方法,根據(jù)活性成分的性質(zhì)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充分提取各原料中的有效成分,多種原料科學(xué)搭配組方,標本兼顧,安全可靠,療效顯著,利用其相互間的協(xié)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療效,具有活血涼血、清熱燥濕、去水消腫、收斂止痛效果,涂抹于患處可有效治療痔瘡。其中,紫蘇籽、黨參、蒼術(shù)、連翹、魚腥草、桃仁、十大功勞葉配合車前草,瀉火解毒,寬腸潤便,使大便變軟,順利下行,減少對肛門的刺激;馬齒莧、墨旱蓮、紫花地丁、側(cè)柏葉、野菊花、配合槐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疼,消除痔瘡?fù)獗硖弁?;蒲公英、夏枯草、山豆根、牛筋草配合蘇合香散結(jié)消腫塊,使痔核消散,根除病根。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每份取50g):
紫蘇籽2.5、蒲公英9、馬齒莧12、墨旱蓮4、十大功勞葉6、車前草8、黨參7、紫花地丁5、牛筋草3、側(cè)柏葉7、野菊花4、山豆根6、蒼術(shù)5、連翹6、魚腥草8、桃仁6、夏枯草7、蘇合香5、槐角9、蜂蜜30份。
該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采用如下制備方法:
(1)稱取上述重量份數(shù)的紫蘇籽、山豆根、蒼術(shù)、連翹和桃仁,用體積濃度為45%的乙醇溶液浸泡10小時,瀝干后,中火炒30分鐘,烘至含水量為6%-7%,機械粉碎,過120-140目篩,得藥粉;
(2)將蒲公英、墨旱蓮、十大功勞葉、車前草、夏枯草、側(cè)柏葉、馬齒莧、黨參、紫花地丁、魚腥草、蘇合香和槐角打碎,置于容器內(nèi),加入淘米水悶潤3小時,然后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牛筋草和野菊花,浸泡20分鐘,提取兩次,每次提取40分鐘,合并兩次提取液,加入步驟(1)所得藥粉,攪拌均勻,在45℃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20的稠膏;
(3)將步驟(2)所得產(chǎn)物在120℃溫度下殺菌20-30分鐘,冷卻至30℃,烘至含水量為11%-12%,倒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得該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
用法用量:每天早晚清洗干凈肛門處后,取3-5g本發(fā)明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涂抹于肛門內(nèi)用藥。
實施例2:該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組成(每份取50g):紫蘇籽3.5、蒲公英12、馬齒莧15、墨旱蓮6、十大功勞葉8、車前草10、黨參9、紫花地丁6、牛筋草5、側(cè)柏葉10、野菊花5、山豆根8、蒼術(shù)7、連翹8、魚腥草11、桃仁8、夏枯草10、蘇合香7份、槐角12、蜂蜜50。
該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采用如下制備方法:
(1)稱取上述重量份數(shù)的紫蘇籽、山豆根、蒼術(shù)、連翹和桃仁,用體積濃度為55%的乙醇溶液浸泡14小時,瀝干后,中火炒40分鐘,烘至含水量為6%-7%,機械粉碎,過120-140目篩,得藥粉;
(2)將蒲公英、墨旱蓮、十大功勞葉、車前草、夏枯草、側(cè)柏葉、馬齒莧、黨參、紫花地丁、魚腥草、蘇合香和槐角打碎,置于容器內(nèi),加入淘米水悶潤5小時,然后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牛筋草和野菊花,浸泡30分鐘,提取兩次,每次提取60分鐘,合并兩次提取液,加入步驟(1)所得藥粉,攪拌均勻,在45℃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20的稠膏;
(3)將步驟(2)所得產(chǎn)物在120℃溫度下殺菌30分鐘,冷卻至30℃,烘至含水量為11%-12%,倒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得該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
用法用量同實施例1。
實施例3:該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組成(每份取50g):紫蘇籽3份、蒲公英10.5份、馬齒莧13.5份、墨旱蓮5份、十大功勞葉7份、車前草9份、黨參8份、紫花地丁5.5份、牛筋草4份、側(cè)柏葉8.5份、野菊花4.5份、山豆根7份、蒼術(shù)6份、連翹7份、魚腥草9.5份、桃仁7份、夏枯草8.5份、蘇合香6份、槐角10.5份、蜂蜜40份。
該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采用如下制備方法:
(1)稱取上述重量份數(shù)的紫蘇籽、山豆根、蒼術(shù)、連翹和桃仁,用體積濃度為5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時,瀝干后,中火炒35分鐘,烘至含水量為6%-7%,機械粉碎,過130目篩,得藥粉;
(2)將蒲公英、墨旱蓮、十大功勞葉、車前草、夏枯草、側(cè)柏葉、馬齒莧、黨參、紫花地丁、魚腥草、蘇合香和槐角打碎,置于容器內(nèi),加入淘米水悶潤4小時,然后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牛筋草和野菊花,浸泡25分鐘,提取兩次,每次提取50分鐘,合并兩次提取液,加入步驟(1)所得藥粉,攪拌均勻,在45℃下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20的稠膏;
(3)將步驟(2)所得產(chǎn)物在110℃溫度下殺菌30分鐘,冷卻至30℃,烘至含水量為11%-12%,倒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得該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
用法用量同實施例1。
實施例4:該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組成(每份取50g):紫蘇籽2.7份、蒲公英10份、馬齒莧13份、墨旱蓮4.5份、十大功勞葉6.5份、車前草8.5份、黨參7.5份、紫花地丁5.2份、牛筋草3.5份、側(cè)柏葉8份、野菊花4.2份、山豆根6.5份、蒼術(shù)5.5份、連翹6.5份、魚腥草9份、桃仁6.5份、夏枯草8份、蘇合香5.5份、槐角10份、蜂蜜35份。
制備方法及用法用量同實施例1。
實施例5:該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組成(每份取50g):紫蘇籽3.2份、蒲公英11份、馬齒莧14份、墨旱蓮5.5份、十大功勞葉7.5份、車前草9.5份、黨參8.5份、紫花地丁5.7份、牛筋草4.5份、側(cè)柏葉9份、野菊花4.7份、山豆根7.5份、蒼術(shù)6.5份、連翹7.5份、魚腥草10份、桃仁7.5份、夏枯草9份、蘇合香6.5份、槐角11份、蜂蜜45份。
制備方法及用法用量同實施例2。
試驗例:
針對本發(fā)明所得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本發(fā)明申請人對臨床病例進行試驗。試驗人群:痔瘡患者300例,平均年齡42歲,試驗人員的生活習(xí)慣和工作環(huán)境要求相對穩(wěn)定,吃飯飲食規(guī)律。
試驗方法:患者用水將肛門部位清洗干凈,將本發(fā)明中藥膏劑涂抹于肛門內(nèi)用藥,每日早晚各一次,10天為一療程,共試驗3個療程。
療效判定標準:
無效:和治療前比較,癥狀無明顯改善,或有加重趨勢;
有效:和治療前比較,癥狀明顯減輕;
痊愈:和治療前比較,癥狀完全消失。
經(jīng)統(tǒng)計,本發(fā)明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的治療效果如下表1所示。
表1本發(fā)明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的治療效果
病例列舉:
孫某,男,46歲,首診時,主訴便血伴隨排便疼痛一天,患者一天前勞累后出現(xiàn)排便帶血伴絞痛,血色鮮紅,自覺有贅生物脫出,休息后略緩解,無排便習(xí)慣改變。使用本發(fā)明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治療兩個療程后,便血癥狀消失,贅生物消失,繼續(xù)鞏固治療一個療程,隨訪一年未復(fù)發(fā)。
朱某某,女,34歲,患有痔瘡及肛裂已有一年,最近一段時間,舊病復(fù)發(fā),內(nèi)痔脫出嵌頓腫脹,大便后有鮮血,而且在排便時疼痛。使用本發(fā)明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治療兩個療程后,便血及內(nèi)痔消失,排便不再疼痛,隨訪2年無復(fù)發(fā)。
宋某,男,37歲,患痔瘡兩年,經(jīng)西醫(yī)治療多次后復(fù)發(fā)。使用本發(fā)明治療痔瘡的中藥膏劑治療三個療程后,癥狀明顯好轉(zhuǎn),排便不再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