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構筑式凝膠填充美容貼膜,更具體地,涉及因結構穩(wěn)定、且具有較好的拉伸性而更適于使用的凝膠填充美容貼膜。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美容貼膜類產品(如面膜、眼膜等)大致分為三大類型,一類是采用無紡布或布質、絲質、纖維類等制成和人體臉部或眼周大約相同的形狀,浸入含有功效成分的溶液中制成,使用時直接貼附于臉上。第二類是無彈性易變干的果凍類的面膜,這類果凍面貼膜或眼膜放置于密封的塑料盒或袋內,使用時撕開塑料盒或密封袋,然后貼附使用。第三類是巴布劑類面膜,是將巴布劑涂布或貼合于無紡布類上并裁切成型使用。
無紡布或布質、絲質、纖維類等制成面膜的缺點是無彈性,有效成份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在短時間內就會揮發(fā)或變干,對面部皮膚的作用沒有持續(xù)性的效果,不能在長時間內作用于皮膚表面,從而無法達到高效美容目的,而且無紡布或布質、絲質、纖維類等制成產品剛開始使用時含水充分,導致肌膚過多吸水,然后由于纖維類面膜布類快速變干后反向從肌膚吸收水分,這樣會使肌膚在短時間遭遇太多的補水和干燥狀態(tài),長期使用會使皮膚更快的松弛。
果凍類面膜的缺點是沒有足夠的彈性且韌性較差,而且含有大量水份,很容易揮發(fā)變干,貼在皮膚上容易滑動移位,貼于臉部拉伸時容易撕裂,沒有足夠的拉伸性和彈性,不能強力貼附于皮膚上,并且與空氣接觸會快速變干,有效成份會快速揮發(fā),無法做到長時間的保濕及美容作用。
而巴布劑類面膜,對皮膚刺激較大,容易造成皮膚過敏,并且不溶于水,不透氣,所以不能長時間使用于皮膚上,另外巴布劑成型后不溶于水,導致有效成份無法達到透皮吸收的目的。而且人體臉部是立體輪廓,不同于平面,巴布劑類面膜不具備拉伸性和彈性貼合性,貼附時會起皺和發(fā)翹,無法完全貼合于臉部。
現時,使用面膜是大部份人趨向的簡便美容方式,但是怎樣使外用的面膜產品更有效,持續(xù)性更長,又能解決目前產品存在的問題,而且最重要是能去除臉部及眼周產生的皺紋和能提供持續(xù)性的美容是目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構筑式凝膠填充美容貼膜,將建筑的結構和方法引入美容貼膜中來,采用一體成型的固定骨架、凝膠填充帶以及凝膠自由流層的結構,利用固定骨架凹狀結構的型腔固定、結合凝膠狀的美容成分,并產生彈性和拉伸力,使美容貼膜更加穩(wěn)定、攜帶更多的有效成分、且使用時對皮膚的皺紋具有拉伸的效果。
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構筑式凝膠填充美容貼膜,包括一體成型的固定骨架、凝膠填充帶以及凝膠自由流層,其中:所述固定骨架包含凹狀結構的型腔,所述型腔內填充預制填充料形成所述凝膠填充帶,所述凝膠填充帶內的凝膠向外延伸形成凝膠自由流層。
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骨架的型腔形狀為三角形、正方形、多邊形或不規(guī)則形狀,多個型腔呈陣列排布。
更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骨架的型腔形狀為蜂巢狀或等邊六角形,多個型腔呈陣列排布。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骨架的單個型腔面積不超過9㎜2。
進一步地,所述型腔骨架的直徑為0.09㎜—1.0㎜,選用聚酯纖維構成。
進一步地,所述凝膠填充帶的凝膠粘度為15萬-50萬mpa.s,密度為:0.5-1.5g/cm3。
優(yōu)選地,凝膠自由流層包裹凝膠填充帶的兩面,凝膠填充帶與凝膠自由流層的厚度比為1:2—1:10之間。
優(yōu)選地,所述預制填充料選用以下四種配方中的一種:
配方1
配方2
配方3
配方4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構筑式凝膠填充美容貼膜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制備而成:
步驟一、預制填充料制備步驟:稱重配料,將配料投入攪拌機中混合乳化形成預制填充料;
步驟二、灌漿步驟:加熱預制填充料,并將配好的預制填充料倒入或泵入專用涂布機兩測料斗;將固定骨架從兩側料斗的中間兩個涂布輪穿過;開動涂布輪轉動,兩側料斗流下的膠體通過涂布輪注入固定骨架,形成一體化構筑式基膜。
步驟三、成膜步驟:將步驟二制備的一體化構筑式基膜經傳送輪送至膠體固化通道中,固化通道采用高溫烘干或冷卻降溫方式,加快基膜固化,然后送至模切平臺,根據所需要生產的產品的形狀,更換切刀模具切片成形。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所述的構筑式凝膠填充美容貼膜,可根據需要制成面膜、眼膜、鼻膜、唇膜、額膜或其它面部的美容貼膜。
本發(fā)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充分考慮解決如下問題:
1、本發(fā)明的有效成分(預制填充料)與固定骨架一體成型,一部分結合儲存在固定骨架的型腔內,其余部分向外自由延伸形成凝膠自由流層,這樣的一體化結構非常穩(wěn)定,克服了單獨的果凍、凝膠狀面膜不穩(wěn)定、易斷裂的缺點,也克服了以某些材料為支撐層,將凝膠層附著于支撐層上這種分層結構(由于兩層并不能緊密結合)不夠穩(wěn)定、且攜帶有效成分有限的不足。
2、當型腔選擇了特定的形狀,尤其是陣列排布的蜂巢狀或等邊六角形結構時,固定骨架能夠將凝膠填充帶和凝膠自由流層牢固的結合在一起,抗扭曲、抗拉伸強度大大提高,能攜帶的有效成分也大幅增加,且獲得的產品表面更加均勻、光滑。
3、經過試驗測試,選用面積不超過9㎜2的型腔、和(或)型腔的直徑為0.09㎜—1.0㎜,由聚酯纖維構成、以及(或)凝膠填充帶的凝膠粘度為15萬-50萬mpa.s,密度為:0.5-1.5g/cm3,能獲得更佳效果的穩(wěn)定性。
4、凝膠自由流層包裹凝膠填充帶的兩面,凝膠填充帶與凝膠自由流層的厚度比為1:2—1:10之間時,產生的彈性和拉伸力較佳,使用時對皮膚的皺紋拉伸的效果較好。
5、本發(fā)明權利要求中所述的四種組分及其重量配比的產品,其各個組分相互配合,共同發(fā)揮出優(yōu)于其他方案的穩(wěn)定性,且凝膠可以完全溶于水,使有效成分充分釋放作用于皮膚上,達到較好的美容效果。
6、本發(fā)明權利要求中所述的制作方法提供一種較為便捷的步驟制備出本發(fā)明所述的構筑式凝膠填充美容貼膜,能夠滿足需求且有效節(jié)約了成本。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點在于,提供一種構筑式凝膠填充美容貼膜,將建筑的結構和方法引入美容貼膜中來,采用一體成型的固定骨架、凝膠填充帶以及凝膠自由流層的結構,利用固定骨架凹狀結構的型腔固定、結合凝膠狀的美容成分,并產生彈性和拉伸力,使美容貼膜更加穩(wěn)定、攜帶更多的有效成分、且使用時對皮膚的皺紋具有拉伸的效果,且經濟實用,適于在本領域廣泛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美容貼膜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個型腔單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種美容貼膜的制備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構筑式凝膠填充美容貼膜,包括一體成型的固定骨架1、凝膠填充帶2以及凝膠自由流層3,其中:所述固定骨架1包含凹狀結構的型腔,所述固定骨架的型腔形狀為蜂巢形,多個型腔呈陣列排布,所述型腔內填充預制填充料形成所述凝膠填充帶2,所述凝膠填充帶2內的凝膠向外延伸形成凝膠自由流層3,所述固定骨架1的單個型腔面積不超過9㎜2,所述型腔的骨架直徑為0.09㎜—1.0㎜,選用聚酯纖維構成,所述凝膠填充帶2的凝膠粘度為15萬-50萬mpa.s,密度為:0.5-1.5g/cm3,凝膠自由流層3包裹凝膠填充帶2的兩面,凝膠填充帶2與凝膠自由流層3的厚度比為1:2—1:10之間;所述預制填充料選用以下配方:
實施例2
一種構筑式凝膠填充美容貼膜,包括一體成型的固定骨架1、凝膠填充帶2以及凝膠自由流層3,其中:所述固定骨架1包含凹狀結構的型腔,所述固定骨架的型腔形狀為蜂巢形,多個型腔呈陣列排布,所述型腔內填充預制填充料形成所述凝膠填充帶2,所述凝膠填充帶2內的凝膠向外延伸形成凝膠自由流層3,所述固定骨架1的單個型腔的骨架直徑為0.09㎜,選用聚酯纖維構成,所述凝膠填充帶2的凝膠粘度為15萬mpa.s,密度為:0.5g/cm3,凝膠自由流層3包裹凝膠填充帶2的兩面,凝膠填充帶2與凝膠自由流層3的厚度比為1:2;所述預制填充料選用以下配方:
實施例3
一種構筑式凝膠填充美容貼膜,包括一體成型的固定骨架1、凝膠填充帶2以及凝膠自由流層3,其中:所述固定骨架1包含凹狀結構的型腔,所述固定骨架的型腔形狀為蜂巢形,多個型腔呈陣列排布,所述型腔內填充預制填充料形成所述凝膠填充帶2,所述凝膠填充帶2內的凝膠向外延伸形成凝膠自由流層3,所述固定骨架1的單個型腔的骨架直徑為1.0㎜,選用聚酯纖維構成,所述凝膠填充帶2的凝膠粘度為50萬mpa.s,密度為1.5g/cm3,凝膠自由流層3包裹凝膠填充帶2的兩面,凝膠填充帶2與凝膠自由流層3的厚度比為1:10;所述預制填充料選用以下配方:
實施例4
一種構筑式凝膠填充美容貼膜,包括一體成型的固定骨架1、凝膠填充帶2以及凝膠自由流層3,其中:所述固定骨架1包含凹狀結構的型腔,所述固定骨架的型腔形狀為蜂巢形,多個型腔呈陣列排布,所述型腔內填充預制填充料形成所述凝膠填充帶2,所述凝膠填充帶2內的凝膠向外延伸形成凝膠自由流層3,所述固定骨架1的單個型腔的骨架直直徑為0.59㎜,選用聚酯纖維構成,所述凝膠填充帶2的凝膠粘度為32萬mpa.s,密度為:1g/cm3,凝膠自由流層3包裹凝膠填充帶2的兩面,凝膠填充帶2與凝膠自由流層3的厚度比為1:6;所述預制填充料選用以下配方:
制備方法實施例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所述構筑式凝膠填充美容貼膜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制備而成:
步驟一、預制填充料制備步驟:稱重配料,將配料投入攪拌機中混合乳化形成預制填充料;
步驟二、灌漿步驟:加熱預制填充料,并將配好的預制填充料倒入或泵入專用涂布機兩測料斗;將固定骨架從兩側料斗的中間兩個涂布輪穿過;開動涂布輪轉動,兩側料斗流下的膠體通過涂布輪注入固定骨架,形成一體化構筑式基膜。
步驟三、成膜步驟:將步驟二制備的一體化構筑式基膜經傳送輪送至膠體固化通道中,固化通道采用高溫烘干或冷卻降溫方式,加快基膜固化,然后送至模切平臺,根據所需要生產的產品的形狀,更換切刀模具切片成形。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