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備領(lǐng)域,具體為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面部神經(jīng)麻痹由風邪外襲、痰濁內(nèi)阻、氣虛血瘀、脈絡空虛、氣血運行不暢、脈絡失養(yǎng)造成,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本癥發(fā)病急,恢復困難,給廣大患者帶來無限的痛苦和煎熬。臨床上尚缺乏相應療效顯著的治療藥物和方法。
目前治療面部神經(jīng)麻痹大多采用的方法有:①西藥治療:目前西醫(yī)尚無針對本病的顯效治療藥物,例如:用糖皮質(zhì)激素消腫、消炎、抑制免疫反應或者使用血管擴張劑和維生素等,但是實踐證明,這些西藥療法只是治標不治本,療效不理想且病情易復發(fā)。②理療:例如用紅外線、按摩、肌肉運動鍛煉等。③針灸。針灸是中國的國粹,對面癱亦有較好的療效,但是用針灸治療時比較痛苦,且稍有不慎極易造成面部經(jīng)絡受損,從而造成病癥遷延不愈,使病人痛苦終生。雖然目前也有相應的治療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中藥,但是組方復雜、治療費用高。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目前面部神經(jīng)麻痹治療方法不能根除、治療過程較為痛苦且費用較高等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及其制備方法,該軟膏能夠有效的改善各種病因引起的面部神經(jīng)麻痹、面神經(jīng)麻痹及口歪眼斜,且服用方便,無痛苦,對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各種表現(xiàn)癥狀見效迅速,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患者。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包括主料和輔料,按照重量比,所述的主料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30-40份荊芥、30-40份防風、50-60份川芎、50-60份生地黃、40-50份熟地黃、30-40份白術(shù)、60-70份白芷、60-70份羌活、60-70份獨活、20-30份甘草、40-50份茯苓、40-50份黨參、50-60份黃芪、40-50份紅花、30-40份血余炭、40-50份大黃、40-50份麻黃、10-15份細辛、15-20份蓖麻子、30-40份蜈蚣、25-30份全蝎、10-20份冰片和5-15份馬錢子組成;所述的輔料由10-50份固體石蠟、25-35份硅酮和50-150份羊毛脂組成。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荊芥、防風、川芎、白術(shù)、白芷、羌活、獨活、甘草、茯苓、黨參、紅花、大黃、麻黃、細辛、蓖麻子和冰片混合研磨成80-100目的粗粉,將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1.5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過濾后8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濃縮液,向濃縮液中加入95%的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攪勻,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回收95%的乙醇,得醇沉液,將醇沉液5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稠膏ⅰ,備用;
步驟二、按照上述比例將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的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靜置,80℃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22的稠膏ⅱ,備用,因為蜈蚣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三、取上述比例的固體石蠟和羊毛脂水浴75-85℃加熱融化,待其冷卻到50-60℃時加入稠膏ⅰ、稠膏ⅱ和上述比例的硅酮,充分攪拌均勻、靜置、冷卻至室溫,分裝即得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及其制備方法,對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癥狀見效迅速,其中全蝎具有止痙、祛風、通絡、解毒的作用,蜈蚣具有息風鎮(zhèn)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jié)的作用,防風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的作用,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宣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的作用,羌活具有解表散寒,祛風除濕,止痛的作用,獨活具有祛風除濕,通痹止痛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黃芪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yǎng)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作用,細辛具有祛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的作用,馬錢子具有通絡止痛,散結(jié)消腫的作用,加入硅油等物質(zhì)可有效的促進藥物的滲透,促進患者恢復,外敷三至五天即可緩解面部神經(jīng)麻痹,依照病情繼續(xù)外敷一周后即可恢復,鞏固外敷兩周后即可痊愈,效果顯著而迅速,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患者,且將中藥方劑制成軟膏,外敷方便,減輕了病人服藥的痛苦,同時便于批量化生產(chǎn)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結(jié)合以下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實施本發(fā)明的過程、條件、試劑、實驗方法等,除以下專門提及的內(nèi)容之外,均為本領(lǐng)域的普遍知識和公知常識,本發(fā)明沒有特別限制內(nèi)容。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包括主料和輔料,按照重量比,所述的主料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30-40份荊芥、30-40份防風、50-60份川芎、50-60份生地黃、40-50份熟地黃、30-40份白術(shù)、60-70份白芷、60-70份羌活、60-70份獨活、20-30份甘草、40-50份茯苓、40-50份黨參、50-60份黃芪、40-50份紅花、30-40份血余炭、40-50份大黃、40-50份麻黃、10-15份細辛、15-20份蓖麻子、30-40份蜈蚣、25-30份全蝎、10-20份冰片和5-15份馬錢子組成;所述的輔料由10-50份固體石蠟、25-35份硅酮和50-150份羊毛脂組成。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荊芥、防風、川芎、白術(shù)、白芷、羌活、獨活、甘草、茯苓、黨參、紅花、大黃、麻黃、細辛、蓖麻子和冰片混合研磨成80-100目的粗粉,將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1.5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過濾后8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濃縮液,向濃縮液中加入95%的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攪勻,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回收95%的乙醇,得醇沉液,將醇沉液5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稠膏ⅰ,備用;
步驟二、按照上述比例將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的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靜置,80℃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22的稠膏ⅱ,備用,因為蜈蚣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三、取上述比例的固體石蠟和羊毛脂水浴75-85℃加熱融化,待其冷卻到50-60℃時加入稠膏ⅰ、稠膏ⅱ和上述比例的硅酮,充分攪拌均勻、靜置、冷卻至室溫,分裝即得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
所述的全蝎,辛、平、有毒。歸肝經(jīng)。功能主治息風鎮(zhèn)痙,攻毒散結(jié),通絡止痛。用于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偏正頭痛,瘡瘍,瘰疬。
所述的蜈蚣,辛,溫;有毒。歸肝經(jīng)。功能主治息風鎮(zhèn)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jié)。用于肝風內(nèi)動,痙攣抽搐,小兒驚風,中風口堝,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偏正頭痛,瘡瘍,瘰疬,蛇蟲咬傷,孕婦禁用。
所述的防風,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jīng)。功能主治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用于感冒頭痛,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破傷風。
所述的白芷,辛,溫。歸胃、大腸、肺經(jīng)。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宣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用于感冒頭痛,眉梭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淵,牙痛,帶下,瘡瘍腫痛。
所述的羌活,辛、苦,溫。歸膀胱、腎經(jīng)。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風除濕,止痛。用于風寒感冒,頭痛項強,風濕痹痛,肩背酸痛。
所述的獨活,辛、苦,微溫。歸腎、膀胱經(jīng)。功能主治祛風除濕,通痹止痛。用于風寒濕痹,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風寒挾濕頭痛。
所述的黃芪,甘,微溫。歸肺、脾經(jīng)。功能主治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yǎng)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nèi)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所述的細辛,辛,溫。歸心、肺、腎經(jīng)。功能主洽祛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淵,風濕痹痛,痰飲喘咳。
所述的馬錢子,苦,溫;有大毒。歸肝、脾經(jīng)。功能主治通絡止痛,散結(jié)消腫。用于跌打損傷,骨折腫痛,風濕頑痹,麻木癱瘓,癡疽瘡毒,咽喉腫痛。孕婦禁用。
實施例1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包括主料和輔料,按照重量比,所述的主料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30份荊芥、30份防風、50份川芎、50份生地黃、40份熟地黃、30份白術(shù)、60份白芷、60份羌活、60份獨活、20份甘草、40份茯苓、40份黨參、50份黃芪、40份紅花、30份血余炭、40份大黃、40份麻黃、10份細辛、15份蓖麻子、30份蜈蚣、25份全蝎、10份冰片和5份馬錢子組成;所述的輔料由10份固體石蠟、25份硅酮和50份羊毛脂組成。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荊芥、防風、川芎、白術(shù)、白芷、羌活、獨活、甘草、茯苓、黨參、紅花、大黃、麻黃、細辛、蓖麻子和冰片混合研磨成80-100目的粗粉,將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1.5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過濾后8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濃縮液,向濃縮液中加入95%的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攪勻,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回收95%的乙醇,得醇沉液,將醇沉液5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稠膏ⅰ,備用;
步驟二、按照上述比例將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的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靜置,80℃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22的稠膏ⅱ,備用,因為蜈蚣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三、取上述比例的固體石蠟和羊毛脂水浴75-85℃加熱融化,待其冷卻到50-60℃時加入稠膏ⅰ、稠膏ⅱ和上述比例的硅酮,充分攪拌均勻、靜置、冷卻至室溫,分裝即得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實施例2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包括主料和輔料,按照重量比,所述的主料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32份荊芥、32份防風、53份川芎、53份生地黃、43份熟地黃、32份白術(shù)、62份白芷、62份羌活、62份獨活、22份甘草、43份茯苓、43份黨參、53份黃芪、43份紅花、32份血余炭、43份大黃、43份麻黃、11份細辛、16份蓖麻子、32份蜈蚣、26份全蝎、13份冰片和8份馬錢子組成;所述的輔料由20份固體石蠟、28份硅酮和75份羊毛脂組成。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荊芥、防風、川芎、白術(shù)、白芷、羌活、獨活、甘草、茯苓、黨參、紅花、大黃、麻黃、細辛、蓖麻子和冰片混合研磨成80-100目的粗粉,將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1.5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過濾后8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濃縮液,向濃縮液中加入95%的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攪勻,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回收95%的乙醇,得醇沉液,將醇沉液5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稠膏ⅰ,備用;
步驟二、按照上述比例將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的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靜置,80℃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22的稠膏ⅱ,備用,因為蜈蚣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三、取上述比例的固體石蠟和羊毛脂水浴75-85℃加熱融化,待其冷卻到50-60℃時加入稠膏ⅰ、稠膏ⅱ和上述比例的硅酮,充分攪拌均勻、靜置、冷卻至室溫,分裝即得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實施例3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包括主料和輔料,按照重量比,所述的主料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35份荊芥、35份防風、55份川芎、55份生地黃、45份熟地黃、35份白術(shù)、65份白芷、65份羌活、65份獨活、25份甘草、45份茯苓、45份黨參、55份黃芪、45份紅花、35份血余炭、45份大黃、45份麻黃、13份細辛、18份蓖麻子、35份蜈蚣、25份全蝎、15份冰片和10份馬錢子組成;所述的輔料由30份固體石蠟、30份硅酮和100份羊毛脂組成。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荊芥、防風、川芎、白術(shù)、白芷、羌活、獨活、甘草、茯苓、黨參、紅花、大黃、麻黃、細辛、蓖麻子和冰片混合研磨成80-100目的粗粉,將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1.5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過濾后8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濃縮液,向濃縮液中加入95%的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攪勻,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回收95%的乙醇,得醇沉液,將醇沉液5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稠膏ⅰ,備用;
步驟二、按照上述比例將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的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靜置,80℃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22的稠膏ⅱ,備用,因為蜈蚣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三、取上述比例的固體石蠟和羊毛脂水浴75-85℃加熱融化,待其冷卻到50-60℃時加入稠膏ⅰ、稠膏ⅱ和上述比例的硅酮,充分攪拌均勻、靜置、冷卻至室溫,分裝即得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實施例4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包括主料和輔料,按照重量比,所述的主料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37份荊芥、37份防風、58份川芎、58份生地黃、46份熟地黃、37份白術(shù)、68份白芷、68份羌活、68份獨活、28份甘草、46份茯苓、46份黨參、58份黃芪、46份紅花、37份血余炭、46份大黃、46份麻黃、14份細辛、19份蓖麻子、37份蜈蚣、25份全蝎、18份冰片和13份馬錢子組成;所述的輔料由40份固體石蠟、33份硅酮和125份羊毛脂組成。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荊芥、防風、川芎、白術(shù)、白芷、羌活、獨活、甘草、茯苓、黨參、紅花、大黃、麻黃、細辛、蓖麻子和冰片混合研磨成80-100目的粗粉,將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1.5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過濾后8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濃縮液,向濃縮液中加入95%的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攪勻,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回收95%的乙醇,得醇沉液,將醇沉液5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稠膏ⅰ,備用;
步驟二、按照上述比例將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的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靜置,80℃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22的稠膏ⅱ,備用,因為蜈蚣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三、取上述比例的固體石蠟和羊毛脂水浴75-85℃加熱融化,待其冷卻到50-60℃時加入稠膏ⅰ、稠膏ⅱ和上述比例的硅酮,充分攪拌均勻、靜置、冷卻至室溫,分裝即得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實施例5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包括主料和輔料,按照重量比,所述的主料的制備原料由經(jīng)過炮制的40份荊芥、40份防風、60份川芎、60份生地黃、50份熟地黃、40份白術(shù)、70份白芷、70份羌活、70份獨活、30份甘草、50份茯苓、50份黨參、60份黃芪、50份紅花、40份血余炭、50份大黃、50份麻黃、15份細辛、20份蓖麻子、40份蜈蚣、30份全蝎、20份冰片和15份馬錢子組成;所述的輔料由150份固體石蠟、35份硅酮和150份羊毛脂組成。
一種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比例取荊芥、防風、川芎、白術(shù)、白芷、羌活、獨活、甘草、茯苓、黨參、紅花、大黃、麻黃、細辛、蓖麻子和冰片混合研磨成80-100目的粗粉,將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內(nèi),加入粗粉總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1.5小時,過濾得藥液ⅰ,然后向提取罐內(nèi)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藥液ⅱ,合并藥液ⅰ和藥液ⅱ過濾,過濾后8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濃縮液,向濃縮液中加入95%的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攪勻,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回收95%的乙醇,得醇沉液,將醇沉液50℃濃縮至相對密度1.25~1.28的稠膏ⅰ,備用;
步驟二、按照上述比例將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放入熱回流裝置,加入生地黃、熟地黃、黃芪、血余炭、蜈蚣、全蝎和馬錢子的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提取,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ⅰ,向熱回流裝置中再次加入剩余藥渣總重量10倍量的95%的乙醇,熱回流提取45分鐘,得提取液ⅱ,將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混合,過濾后靜置,80℃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22的稠膏ⅱ,備用,因為蜈蚣等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醇溶性的,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步驟三、取上述比例的固體石蠟和羊毛脂水浴75-85℃加熱融化,待其冷卻到50-60℃時加入稠膏ⅰ、稠膏ⅱ和上述比例的硅酮,充分攪拌均勻、靜置、冷卻至室溫,分裝即得改善面部神經(jīng)麻痹的軟膏。
服藥禁忌:
在外敷本發(fā)明所述軟膏期間,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婦女禁用,高血壓、心臟病人慎用,有腦梗病史的患者慎用。
臨床病例:
謝某某,女,26歲,25歲時中風導致面部神經(jīng)麻痹,癥狀為面僵,口歪眼斜,流淚,滯食,漏水,不能鼓腮。外敷本發(fā)明2-3天,每天3次,每次15-20g,癥狀明顯緩解,滯食,漏水癥狀明顯減輕,又繼續(xù)堅持外敷一周后痊愈,至今未復發(fā)。
邵某某,女,53歲,42歲時患面神經(jīng)麻痹,癥狀為口歪眼斜,口角下垂,流淚,滯食,漏水,不能鼓腮。外敷本發(fā)明3-4天,每天3次,每次15-20g,癥狀明顯緩解,繼續(xù)外敷一周后口歪眼斜逐漸恢復,再外敷本發(fā)明一周鞏固療效,面部無僵感,痊愈,至今未再復發(fā)。
尹某某,男,12歲,10歲時患有面神經(jīng)麻痹,癥狀為口歪眼斜,流淚,滯食,漏水,口角下垂,不能鼓腮。外敷本發(fā)明2-3天,每天3次,每次10-15g,面僵明顯緩解,繼續(xù)外敷3-5天之后基本恢復,再外敷本發(fā)明一周后痊愈,至今未復發(fā)。
趙某某,男,37歲,35歲時患面部神經(jīng)麻痹,癥狀為面僵,口歪眼斜,流淚,滯食,漏水,不能鼓腮。外敷本發(fā)明1-3天,每天3次,每次15-25g,面僵明顯緩解,繼續(xù)外敷3-5天之后基本恢復,再外敷本發(fā)明一周后痊愈,至今未復發(fā)。
周某某,男,41歲,38歲時中風導致面部神經(jīng)麻痹,主要癥狀為口歪眼斜,流淚,滯食,漏水,口角下垂,不能鼓腮。外敷本發(fā)明3-5天,每天3次,每次10-15g,面僵明顯緩解,繼續(xù)外敷5-7天之后基本恢復,再外敷本發(fā)明兩周后痊愈,至今未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