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材,具體涉及一種縫合線自動捆扎裝置及自動收緊裝置。
背景技術:
1、在醫(yī)療領域中,以腔鏡手術為代表的微創(chuàng)手術已經(jīng)成為外科手術的主流。腔鏡手術中經(jīng)常要對血管、膽管等組織進行閉合,再切斷。
2、目前,腔鏡下對血管和膽管等組織進行閉合手術,要么采用超聲刀或電刀閉合,要么采用組織夾夾閉,要么采用縫線捆扎。超聲刀或電刀僅適用于細小血管,對直徑稍大的血管就存在閉合不全或閉合不牢的風險。采用組織夾時,在施夾前需對待閉合血管與周圍組織進行徹底剝離,手術時間長,操作難度大,還存在組織夾術后脫落的風險。在腔鏡手術中,縫合和打結(jié)對臨床醫(yī)生來說學習的曲線很長。腔鏡手術中采用縫線捆扎的方式,縫線收緊和打結(jié)操作難度大,存在結(jié)扎不牢的風險,特別是像血管組織這種需要牢固結(jié)扎的情況尤其危險。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縫合線自動捆扎裝置及自動收緊裝置,其可以自動對縫合線進行捆扎及收緊操作,使用方便安全。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3、第一方面,一種縫合線自動捆扎裝置,包括裝針臂和鎖針臂,裝針臂上設有用于安裝縫合線針頭的安裝孔,鎖針臂上設有用于安裝具有通孔的縫合線尾部的安裝槽,鎖針臂內(nèi)設有用于卡住縫合線針頭的固定結(jié)構,還包括外套管,外套管上設有夾臂軸,裝針臂和鎖針臂均鉸接在夾臂軸上,裝針臂和鎖針臂共同連接有用于驅(qū)動裝針臂和鎖針臂進行張合動作的推拉桿。固定結(jié)構采用任意對縫合線針頭的預緊力大于安裝孔對縫合線針頭的預緊力的夾持結(jié)構或任意卡接結(jié)構均可,如將活動的鎖銷設置在縫合線針頭上或者在縫合線針頭上設置具有彈性的倒刺??刂仆评瓧U前后運動的方式采用手動或者現(xiàn)有技術中任意產(chǎn)生直線運動的裝置均可,不做贅述。在裝針臂和鎖針臂均鉸接在夾臂軸的狀態(tài)下,安裝孔與夾臂軸之間的距離等于安裝槽與夾臂軸之間的距離。還包括縫合線,縫合線包括從頭到尾依次設置的針頭、線體、尾部,針頭外壁上設有凹槽,尾部上設有用于供針頭通過的通孔,線體上設有用于卡在通孔上的卡板,通過卡板的設置,能夠?qū)€體環(huán)繞形成的捆扎環(huán)的大小進行鎖定。安裝孔和安裝槽側(cè)面上分別設有用于供線體進入的過線槽,同時由于過線槽的設置,便于縫合線的針頭撐開安裝孔和便于縫合線的尾部撐開安裝槽,當縫合線針頭安裝在安裝孔內(nèi)時,縫合線針頭能夠向過線槽兩側(cè)外微微撐開安裝孔,從而更好地將縫合線固定在裝針臂和鎖針臂上。其作用為,通過裝針臂和鎖針臂的設置,能夠?qū)⒖p合線的針頭和尾部分別安裝在裝針臂和鎖針臂上,通過裝針臂和鎖針臂的合并動作使縫合線的針頭穿過縫合線尾部的通孔并使縫合線的針頭被鎖定在鎖針臂上,之后再通過裝針臂和鎖針臂的張開動作便可使縫合線的針頭與裝針臂分離,拉動鎖針臂或者借助其它工具即可縮小線體環(huán)繞形成的圓圈,最后剪掉針頭上多余線段即可完成對血管的捆扎。
4、進一步的,在從所述推拉桿與由裝針臂和鎖針臂構成的整體距離最近的位置使推拉桿朝遠離由裝針臂和鎖針臂構成的整體的方向進行單向移動的過程中或在從所述推拉桿與由裝針臂和鎖針臂構成的整體距離最遠的位置使推拉桿朝靠近由裝針臂和鎖針臂構成的整體的方向進行單向移動的過程中,,依次包括以下狀態(tài):
5、使裝針臂和鎖針臂之間處于張開狀態(tài)的初始狀態(tài);
6、裝針臂和鎖針臂之間處于合并狀態(tài),且裝針臂上背向鎖針臂的側(cè)壁與和鎖針臂上背向裝針臂的側(cè)壁相互平行設置的伸入狀態(tài);
7、裝針臂和鎖針臂之間處于合并狀態(tài),且裝針臂遠離夾臂軸的一端與鎖針臂遠離夾臂軸的一端之間距離最小的鎖針狀態(tài);
8、使裝針臂和鎖針臂之間處于張開狀態(tài)的最終狀態(tài)。其作用為,由于在手術過程中需要盡可能減小捆扎裝置的移動幅度,如果在到達需捆扎的血管后來回移動推拉桿不易控制捆扎裝置的移動幅度,且向前推動推拉桿容易使捆扎裝置深入人體從而對人體造成損傷,使推拉桿單向拉出移動即可完成裝針臂與鎖針臂進行開合動作的切換,操作簡單且便于控制,不易損傷人體,推拉桿單向運動讓器械的設計更簡單。
9、進一步的,所述推拉桿上設有與夾臂軸平行設置且與推拉桿垂直設置的驅(qū)動軸,裝針臂上設有用于供驅(qū)動軸移動的第一活動槽,鎖針臂上設有用于供驅(qū)動軸移動的第二活動槽,
10、第一活動槽包括第一初始位、第一伸入位、第一鎖針位、第一最終位,第二活動槽包括第二初始位、第二伸入位、第二鎖針位、第二最終位;
11、在初始狀態(tài)下,驅(qū)動軸既處于第一初始位上又處于第二初始位上,
12、在伸入狀態(tài)下,驅(qū)動軸既處于第一伸入位上又處于第二伸入位上,
13、在鎖針狀態(tài)下,驅(qū)動軸既處于第一鎖針位上又處于第二鎖針位上,
14、在最終狀態(tài)下,驅(qū)動軸既處于第一最終位上又處于第二最終位上。其作用為,第一活動槽和第二活動槽上各個位置的設置,使裝針臂和鎖針臂能夠同步進行張合動作。
15、進一步的,在所述裝針臂和鎖針臂均位于夾臂軸上且驅(qū)動軸位于第一活動槽和第二活動槽內(nèi)的狀態(tài)下,第一初始位、第一伸入位、第一鎖針位、第一最終位均沿推拉桿朝遠離或靠近由裝針臂和鎖針臂構成的整體的方向依次布置,第二初始位、第二伸入位、第二鎖針位、第二最終位均沿推拉桿朝遠離或靠近由裝針臂和鎖針臂構成的整體的方向依次布置。其作用為,通過第一活動槽及第二活動槽上各個位置順序的布置,便于僅靠推拉桿的單向移動就能實現(xiàn)裝針臂與鎖針臂的開合動作。
16、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動槽和第二活動槽均呈由三段曲線相互彎折連接構成的u形狀,
17、第一初始位和第一最終位分別位于第一活動槽的首尾兩端上,第一伸入位位于第一初始位所在曲線與中間曲線的彎折連接處,第一鎖針位位于第一最終位所在曲線與中間曲線的彎折連接處,
18、第二初始位和第二最終位分別位于第二活動槽的首尾兩端上,第二伸入位位于第二初始位所在曲線與中間曲線的彎折連接處,第二鎖針位位于第二最終位所在曲線與中間曲線的彎折連接處。
19、進一步的,所述安裝槽設于鎖針臂上朝向裝針臂的側(cè)壁上,鎖針臂上設有與安裝槽相連通的過針孔,鎖銷一端具有位于過針孔內(nèi)的狀態(tài),鎖銷遠離過針孔一端設有復位彈簧。其作用為,通過過針孔的設置,使縫合線的針頭能夠輕易穿過縫合線尾部上的通孔;通過復位彈簧的設置,使針頭在經(jīng)過過針孔時能夠先將鎖銷推向復位彈簧,使復位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在縫合線針頭上的凹槽到達鎖銷處時,復位彈簧將鎖銷推入到縫合線針頭上的凹槽內(nèi),從而達到鎖定縫合線的針頭的效果。
20、進一步的,所述鎖針臂包括鎖針座,安裝槽、過針孔、鎖銷、復位彈簧均位于鎖針座上,鎖銷包括鎖銷頭和鎖銷桿,鎖銷頭的外徑小于鎖銷桿的外徑,鎖針座內(nèi)設有用于容納鎖銷和復位彈簧的鎖銷孔,鎖銷孔與過針孔之間連通有用于供鎖銷頭通過的連接孔,連接孔的內(nèi)徑小于鎖銷桿的外徑,連接孔的內(nèi)徑大于等于鎖銷頭的內(nèi)徑,連接孔的長度小于鎖銷頭的長度。其作用為,通過鎖銷頭、連接孔、鎖銷孔尺寸的設計,使鎖銷頭能夠順利進出過針孔。
21、第二方面,一種縫合線自動收緊裝置,包括上述的一種縫合線自動捆扎裝置,所述鎖針臂包括鎖定臂和收緊臂,收緊臂位于鎖定臂與裝針臂之間,安裝槽設于收緊臂上,鎖銷設于鎖定臂上;
22、在初始狀態(tài)、伸入狀態(tài)、鎖針狀態(tài)下,收緊臂均緊貼在鎖定臂上,
23、在最終狀態(tài)下,收緊臂與鎖定臂處于張開狀態(tài)。其作用為,通過收緊臂和鎖針臂的設置,能夠在縫合線的針頭被鎖銷鎖定后,使針頭與縫合線的尾部進一步分離,達到收緊線體環(huán)繞形成的捆扎環(huán)的效果。
24、進一步的,所述推拉桿上設有與夾臂軸平行設置且與推拉桿垂直設置的驅(qū)動軸,裝針臂上設有用于供驅(qū)動軸移動的第一活動槽,鎖定臂上設有用于供驅(qū)動軸移動的第二活動槽,收緊臂上設有用于供驅(qū)動軸移動的第三活動槽,
25、第一活動槽包括第一初始位、第一伸入位、第一鎖針位、第一最終位,第二活動槽包括第二初始位、第二伸入位、第二鎖針位、第二最終位,第三活動槽包括第三初始位、第三伸入位、第三鎖針位、第三最終位;
26、在初始狀態(tài)下,驅(qū)動軸既處于第一初始位上又處于第二初始位和第三初始位上,
27、在伸入狀態(tài)下,驅(qū)動軸既處于第一伸入位上又處于第二伸入位和第三伸入位上,
28、在鎖針狀態(tài)下,驅(qū)動軸既處于第一鎖針位上又處于第二鎖針位和第三鎖針位上,
29、在最終狀態(tài)下,驅(qū)動軸既處于第一最終位上又處于第二最終位和第三最終位上。其作用為,通過第一活動槽、第二活動槽和第三活動槽的設置,僅靠在裝針臂、收緊臂、鎖定臂上開槽,無需其它驅(qū)動裝置,即可實現(xiàn)裝針臂、收緊臂、鎖定臂之間相互的開合動作,結(jié)構簡單,便于小型化生產(chǎn),生產(chǎn)成本低。
30、進一步的,在所述裝針臂和鎖針臂均位于夾臂軸上且驅(qū)動軸位于第一活動槽、第二活動槽和第三活動槽內(nèi)的狀態(tài)下,第一初始位、第一伸入位、第一鎖針位、第一最終位均沿推拉桿朝遠離或靠近由裝針臂和鎖針臂構成的整體的方向依次布置,第二初始位、第二伸入位、第二鎖針位、第二最終位均沿推拉桿朝遠離或靠近由裝針臂和鎖針臂構成的整體的方向依次布置,第三初始位、第三伸入位、第三鎖針位、第三最終位均沿推拉桿朝遠離或靠近由裝針臂和鎖針臂構成的整體的方向依次布置;
31、第一活動槽和第二活動槽均呈由三段曲線相互彎折連接構成的u形狀,第三活動槽呈由三段曲線相互彎折連接構成的z形狀,
32、第一初始位和第一最終位分別位于第一活動槽的首尾兩端上,第一伸入位位于第一初始位所在曲線與中間曲線的彎折連接處,第一鎖針位位于第一最終位所在曲線與中間曲線的彎折連接處,
33、第二初始位和第二最終位分別位于第二活動槽的首尾兩端上,第二伸入位位于第二初始位所在曲線與中間曲線的彎折連接處,第二鎖針位位于第二最終位所在曲線與中間曲線的彎折連接處,
34、第三初始位和第三最終位分別位于第三活動槽的首尾兩端上,第三伸入位位于第三初始位所在曲線與中間曲線的彎折連接處,第三鎖針位位于第三最終位所在曲線與中間曲線的彎折連接處,
35、在第一活動槽的主視視角上,在初始狀態(tài)、伸入狀態(tài)和鎖針狀態(tài)下,第二初始位所在曲線與第三初始位所在曲線重合,第二活動槽的中間曲線和第三活動槽的中間曲線重合,
36、在鎖針狀態(tài)下,第一鎖針位、第二鎖針位和第三鎖針位重合,
37、在最終狀態(tài)下,第一最終位所在曲線和第三最終位所在曲線重合。其作用為,通過第一活動槽、第二活動槽和第三活動槽之間各區(qū)段在不同狀態(tài)下重合的設計,實現(xiàn)收緊臂與鎖定臂的同步擺動及收緊臂與裝針臂的同步擺動,便于完成縫合線針頭的鎖定和線體的收緊。
38、本發(fā)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39、1、通過裝針臂和鎖針臂的設置,能夠?qū)⒖p合線的針頭和尾部分別安裝在裝針臂和鎖針臂上,通過裝針臂和鎖針臂的合并動作使縫合線的針頭穿過縫合線尾部的通孔并使縫合線的針頭被鎖定在鎖針臂上,之后再通過裝針臂和鎖針臂的張開動作便可使縫合線的針頭與裝針臂分離,拉動鎖針臂或者借助其它工具即可縮小線體環(huán)繞形成的圓圈,最后剪掉針頭上多余線段即可完成對血管的捆扎;
40、2、由于在手術過程中需要盡可能減小捆扎裝置的移動幅度,如果在到達需捆扎的血管后來回移動推拉桿不易控制捆扎裝置的移動幅度,且向前推動推拉桿容易使捆扎裝置深入人體從而對人體造成損傷,使推拉桿單向拉出移動即可完成裝針臂與鎖針臂進行開合動作的切換,操作簡單且便于控制,不易損傷人體;
41、3、通過收緊臂和鎖針臂的設置,能夠在縫合線的針頭被鎖銷鎖定后,使針頭與縫合線的尾部進一步分離,達到收緊線體環(huán)繞形成的捆扎環(huán)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