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嚙合。所述軸承裝置(13)與所述桿(12)上端相鄰地固定住并可調(diào)節(jié)地支撐支柱(3)上方的頭部(5)。所述孔(15)可通過滾珠絲杠副提供,以減小所述螺紋桿(12)通道的摩擦阻力。
[0034]當裝在第一突出物(11.1)上時,在一個方向上轉(zhuǎn)動操縱桿(6),使所述頭部(5)相對于支柱⑶上升,在相反方向轉(zhuǎn)動操縱桿(6),使所述頭部(5)相對于支柱(3)下降。
[0035]所述第二突出物(11.2)(如圖5b的詳細視圖所示,操縱桿(6)連接在其上),固定在較小的外齒輪(16)上,所述外齒輪(16)與較大的內(nèi)齒輪(17)嚙合并在其上旋轉(zhuǎn)。所述外齒輪(16)連接在所述頭部(5)上,而所述內(nèi)齒輪(17)連接在圓柱形構(gòu)件(32)上,所述圓柱形構(gòu)件(32)可滑動地穿過所述載體(14)但不能相對于載體(14)轉(zhuǎn)動。
[0036]所述外齒輪(16)比所述內(nèi)齒輪(17)要長,以在以下所述的所述腿(4a)的運動過程中使內(nèi)齒輪(17)實現(xiàn)在所述構(gòu)件(32)上的垂直行程。
[0037]當操縱桿(6)在第二突出物(11.2)上轉(zhuǎn)動時,外齒輪(16)圍繞著內(nèi)齒輪(17)提供的齒軌運動,從而使所述頭部(5)相對于支柱(3)發(fā)生轉(zhuǎn)動。這就使得使用該升降裝置
(I)的用戶,此用戶坐在吊帶(110)中,能夠使自己繞支柱轉(zhuǎn)動360°。通過將操縱桿(6)移動到第一突出物(11.1)處,用戶還能使自己上升或降下。
[0038]通過外殼(5.2)上橫梁(7.2)的繞軸旋轉(zhuǎn),升降臂(7.1)能在重物承載或支撐位置(如圖1、圖2或圖5所示)和不工作位置(如圖4中虛線所示)之間活動。在重物承載位置,升降臂(7.1)自所述頭部(5)向側(cè)面或水平延伸;在不工作位置時,升降臂(7)自所述頭部(5)縱向或向上延伸。為了利于這種繞軸旋轉(zhuǎn),設想所述橫梁(7.2)上還可安裝向下延伸的手柄(未顯示)。所述手柄使用戶能將橫梁(7.2)拉到不工作位置處。
[0039]在用戶使用裝置(I)時,理想的是,所述活動腿(4a)必須能夠固定并保持在穩(wěn)定的展開位置處。這通過運動裝置(其部件如圖6至圖10的示意圖所示)實現(xiàn)。如上所述,運動裝置通過升降臂裝置(7)的繞軸旋轉(zhuǎn)來控制且其部件提供機械聯(lián)動以對活動腿(4a)的定位進行控制。
[0040]所述運動和鎖定裝置包括一對帶連桿(18)的凸輪從動件(19)和(20),所述連桿
(18)可滑動地穿過頭部套筒(5.1)的上端壁(5.3)。從動件(19)和(20)使用所述桿(18)分別連接到環(huán)形板(19a)和(20a)上。所述板(19a)和(20a)上均具有中心開口并設有環(huán)形徑向槽。圓柱形構(gòu)件(32)和(33)上端設置的徑向法蘭分別可轉(zhuǎn)動地位于所述板(19a)和(20a)的徑向槽內(nèi)。
[0041]這種布置使所述構(gòu)件(32)和(33)在縱向上固定到所述板(19a)和(20a)上,而在軸向上可通過法蘭與槽的連接轉(zhuǎn)動。所述構(gòu)件(32)和(33)具有縱向槽(35)和(36)(見圖5b),所述載體(14)的一部分穿入所述槽(35)和(36)中,以防止所述構(gòu)件(32)和(33)相對于支柱(3)轉(zhuǎn)動,但允許其完成穿過載體(14)的有限垂直行程。因此,所述構(gòu)件(32)和(33)還能相對于所述頭部(5)轉(zhuǎn)動,但不能相對于支柱(3)轉(zhuǎn)動。
[0042]所述從動件(19)和(20)相對于端壁(5.3)能相應地上下運動,所述部件的組件使從動件(19)和(20)的垂直運動能夠傳遞給構(gòu)件(32)和(33),但允許這些零件之間存在相對旋轉(zhuǎn)運動。
[0043]所述構(gòu)件(33)的底端設有一個帶環(huán)形凸緣(38)的杯子(37),所述杯子(37)提供了一個止擋,所述止擋包圍著直線齒輪(21)。一對夾持楔子(25)緊靠著凸緣(38)放置。所述構(gòu)件(32)的底端位于構(gòu)件(33)杯子(37)的內(nèi)部并設有錐形喉部,所述喉部(39)與所述楔子(25)相鄰設置。
[0044]所述楔子(25)將通過彈性從線性齒輪(21)齒偏置。錐形喉部(39)相對于楔子
(25)的位置取決于從動件(19)和(20)之間的間距。當所述構(gòu)件(32)的錐形喉部(39)封蓋住楔子(25)時,在如下所述的運轉(zhuǎn)中,楔子(25)會被壓入到與齒輪(21)嚙合。
[0045]對于通過一對上覆凸輪(22)和(23)完成的運轉(zhuǎn),所述從動件(19)和(20)通過彈簧向上遠離端壁(5.3)偏置。所述彈簧未顯示,但可為任何合適種類的彈簧,并可設在組件內(nèi)任何合適的位置。
[0046]所述凸輪(22)和(23)連接在升降臂裝置(7)的橫梁(7.2)上,所述橫梁相對于所述頭部(5)的外殼(5.2)繞軸旋轉(zhuǎn)。所述凸輪(22)和(23)自橫梁(7.2)延伸進入外殼(5.2)并在其中與所述從動件(19)和(20)嚙合。所述兩個從動件(19)和(20)為從動板。所述從動板(19)和(20)具有對齊的槽,所述凸輪(22)和(23)伸入所述槽中。每個從動件(19)和(20)各有一個銷子(19.1)和(20.1)橫穿它們的槽。在所述彈簧偏置的作用下,所述銷子(19.1)和(20.1)分別頂住所述凸輪(23)和(22)。
[0047]圖6中的布置A顯示了第二從動件(20)在中心位置,第一從動件(19)被提升。該布置與圖7所示的凸輪(22)和(23)的布置A對應。所述兩個從動件(19)和(20)通過凸輪(22)和(23)相互分開支撐。在該布置中,升降臂(7.1)處于向上的不工作位置處,相對于支柱(3)垂直豎起,所述升降裝置(I)為可移動模式,其中所述腿(4a)處于折疊位置。
[0048]最初向下移動升降臂(7)(像用戶使用裝置時要做的一樣)使得第二從動件(20)按照凸輪(22)的凹口 (24)上升。從動件(19)和(20)之間的間距減小。
[0049]隨著第二從動件(20)升向第一從動件(19),楔子(25)相互靠近,與線性齒輪
(21)嚙合。這一過渡如圖6和圖7所示(從視圖A的布置到視圖B的布置),其中線性齒輪(21)被楔子(25)完全嚙合。
[0050]進一步向下移動升降臂(7)后,第二凸輪(22)使從動件(20)下降,且第一凸輪
(23)使從動件(19)下降。當銷子被所述兩個凸輪(22)和(23)基本對應的曲線部分取代時,保持從動件(19)和(20)之間的緊密間距不變,如圖6和圖8中的布置C所示。在嚙合楔子(25)使線性齒輪(21)下降的同時,從動件(19)和(20)相應地被降下。
[0051]當凸輪(22)和(23)從圖6到圖8的視圖B移動到視圖C時,線性齒輪(21)的這種取代依次驅(qū)動位于支柱(3)底部相鄰處的齒輪(26)—見圖9。齒輪(26)固定在同軸齒輪(27)上,所述同軸齒輪(27)能使第二線性齒輪(28)動作。
[0052]第二線性齒輪(28)依次驅(qū)動部分有齒齒輪(29)(如圖5的詳細視圖B和圖10所示),所述齒輪(29)連接到其中一個所述腿(4a)上?;顒油?4a)具有部分有齒的內(nèi)端
(30)和(31),所述內(nèi)端(30)和(31)能使腿(4a)進行與有齒齒輪(29)轉(zhuǎn)動相對應的同步活動。
[0053]因此,在布置B和C之間,當升降臂(7)下降時,腿(4a)不斷運動向前移向穩(wěn)定位置。當線性齒輪(28)通過齒輪(29)的有齒部分后(如圖10中圖解4所示),齒輪(28)和齒輪(29)不再嚙合,腿(4a)鎖定在穩(wěn)定位置處。試圖通過對腿(4a)施加力來移動腿(4a),不會產(chǎn)生任何作用,因為輪齒不再嚙合,齒輪(29)只在線性齒輪(28)的運動方向上施加橫向力。
[0054]當升降臂(7)進一步下降到重物承載支撐位置時,其中在重物承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