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藥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水量均為所煮原料藥質(zhì)量的8倍),三次均先大火煮沸,然后轉(zhuǎn)小火煎,第一次小火煎50分鐘,第二次小火煎36分鐘,第三次小火煎30分鐘,合并三次濾液,減壓濃縮成稠膏;
(4)取扁豆衣去雜,洗凈,晾干,放入炒鍋中,中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取出,與麻油拌勻,浸潤100分鐘,取出,焙干;
(5)將白芥子去雜洗凈,用米醋浸泡過夜,取出,與洗凈的蓖麻葉一同放入蒸屜中,隔水蒸34分鐘后,取出,曬干,粉碎過120目篩,制成藥粉,并與步驟(2) (3)所制清膏和稠膏混勻,加輔料,混勻,即得軟膏。
[0022]典型病例:XXX,男,51歲。主訴:患有腳氣5年,腳底、腳趾及趾間瘙癢,有小水皰、滲液和脫肩,近一周瘙癢難忍,涂抹珊瑚癬治療,結(jié)果手腳出現(xiàn)紅瘆,灼熱疼痛,抓痕明顯,醫(yī)院診斷為腳氣合并過敏感染,西藥治療不明顯,轉(zhuǎn)為中藥治療。
[0023]使用本實施例所得治療腳氣的軟膏,使用前洗凈雙腳,用棉簽將軟膏均勻的涂抹于患處,避開皮膚糜爛處,每天一次,7天一個療程。使用3天后,瘙癢基本消除,紅瘆消退,使用一個療程后,患處皮膚脫落,使用兩個療程后,腳趾、腳底皮膚基本恢復正常,繼續(xù)使用一個療程后,患者諸癥全消,皮膚光滑,患者痊愈,一年內(nèi)隨訪未復發(fā)。
[0024]實施例3治療腳氣的軟膏,主要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每份1g):大飛揚草12份,白楊樹皮9份,膽木8份,半楓荷根10份,白沙蟲藥9份,趕風柴11份,苞薔薇根10份,蓖麻葉12份,扁豆衣9份,西洋菜干10份,白芥子9份,半蒴苣苔12份,檳榔9份,芭蕉葉11份。
[0025]治療腳氣的軟膏的制備方法是:
(1)將白楊樹皮、膽木和芭蕉葉去雜洗凈,綁成捆,置于姜湯中煮透,取出,切絲,文火焙干;
(2)將大飛揚草、白沙蟲藥、苞薔薇根、半蒴苣苔和檳榔去雜洗凈,烘干粉碎,用80%乙醇進行滲濾提取(80%乙醇的量為其所提取原料藥質(zhì)量的8倍),收集得到的提取液,并濃縮成清膏,藥澄待用;
(3)將步驟(2)所剩藥渣與半楓荷根、趕風柴和西洋菜干以及步驟(I)所制原料藥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水量均為所煮原料藥質(zhì)量的6倍),三次均先大火煮沸,然后轉(zhuǎn)小火煎,第一次小火煎44分鐘,第二次小火煎36分鐘,第三次小火煎30分鐘,合并三次濾液,減壓濃縮成稠膏;
(4)取扁豆衣去雜,洗凈,晾干,放入炒鍋中,中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取出,與麻油拌勻,浸潤70分鐘,取出,焙干;
(5)將白芥子去雜洗凈,用米醋浸泡過夜,取出,與洗凈的蓖麻葉一同放入蒸屜中,隔水蒸24分鐘后,取出,曬干,粉碎過90目篩,制成藥粉,并與步驟(2) (3)所制清膏和稠膏混勻,加輔料,混勻,即得軟膏。
[0026]典型病例:XXX,男,26歲。主訴:平時不太注意個人衛(wèi)生,近半年,常感雙腳趾、腳底瘙癢,后腳趾及趾間出現(xiàn)糜爛,皸裂,足底皮膚脫肩,飲酒后加重,出汗后腳部伴有臭味,醫(yī)院檢查,腳部脫肩皮膚真菌為陽性,診斷為腳氣。
[0027]服用本實施例所得治療腳氣的軟膏,使用前洗凈雙腳,用棉簽將軟膏均勻的涂抹于患處,避開皮膚糜爛處,每天一次,7天一個療程。使用I天后,腳部痛癢基本消失,使用一個療程后,糜爛,皸裂消失,患處皮膚脫落,使用兩個療程后,患處皮膚恢復正常,鞏固使用一個療程,復查,真菌為陰性,患者痊愈,一年后隨訪未復發(fā)。
[0028]實施例4治療腳氣的軟膏,主要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每份1g):大飛揚草14份,白楊樹皮12份,膽木10份,半楓荷根12份,白沙蟲藥12份,趕風柴14份,苞薔薇根14份,蓖麻葉14份,扁_&衣11份,西洋菜干11份,白芥子14份,半蒴苣笞15份,檳榔13份,芭蕉葉13份。
[0029]治療腳氣的軟膏的制備方法是:
(1)將白楊樹皮、膽木和芭蕉葉去雜洗凈,綁成捆,置于姜湯中煮透,取出,切絲,文火焙干;
(2)將大飛揚草、白沙蟲藥、苞薔薇根、半蒴苣苔和檳榔去雜洗凈,烘干粉碎,用80%乙醇進行滲濾提取(80%乙醇的量為其所提取原料藥質(zhì)量的9倍),收集得到的提取液,并濃縮成清膏,藥澄待用;
(3)將步驟(2)所剩藥渣與半楓荷根、趕風柴和西洋菜干以及步驟(I)所制原料藥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水量均為所煮原料藥質(zhì)量的8倍),三次均先大火煮沸,然后轉(zhuǎn)小火煎,第一次小火煎48分鐘,第二次小火煎36分鐘,第三次小火煎30分鐘,合并三次濾液,減壓濃縮成稠膏;
(4)取扁豆衣去雜,洗凈,晾干,放入炒鍋中,中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取出,與麻油拌勻,浸潤90分鐘,取出,焙干;
(5)將白芥子去雜洗凈,用米醋浸泡過夜,取出,與洗凈的蓖麻葉一同放入蒸屜中,隔水蒸30分鐘后,取出,曬干,粉碎過110目篩,制成藥粉,并與步驟(2) (3)所制清膏和稠膏混勻,加輔料,混勻,即得軟膏。
[0030]實施例5治療腳氣的軟膏,主要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每份1g):大飛揚草13份,白楊樹皮10.5份,膽木9份,半楓荷根11份,白沙蟲藥10.5份,趕風柴12.5份,苞薔薇根12份,蓖麻葉13份,扁豆衣10份,西洋菜干10.5份,白芥子11.5份,半蒴苣苔13.5份,檳榔11份,芭蕉葉12份。
[0031]治療腳氣的軟膏的制備方法是:
(1)將白楊樹皮、膽木和芭蕉葉去雜洗凈,綁成捆,置于姜湯中煮透,取出,切絲,文火焙干;
(2)將大飛揚草、白沙蟲藥、苞薔薇根、半蒴苣苔和檳榔去雜洗凈,烘干粉碎,用80%乙醇進行滲濾提取(80%乙醇的量為其所提取原料藥質(zhì)量的8.5倍),收集得到的提取液,并濃縮成清膏,藥澄待用;
(3)將步驟(2)所剩藥渣與半楓荷根、趕風柴和西洋菜干以及步驟(I)所制原料藥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水量均為所煮原料藥質(zhì)量的7倍),三次均先大火煮沸,然后轉(zhuǎn)小火煎,第一次小火煎46分鐘,第二次小火煎36分鐘,第三次小火煎30分鐘,合并三次濾液,減壓濃縮成稠膏;
(4)取扁豆衣去雜,洗凈,晾干,放入炒鍋中,中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取出,與麻油拌勻,浸潤80分鐘,取出,焙干;
(5)將白芥子去雜洗凈,用米醋浸泡過夜,取出,與洗凈的蓖麻葉一同放入蒸屜中,隔水蒸27分鐘后,取出,曬干,粉碎過100目篩,制成藥粉,并與步驟(2) (3)所制清膏和稠膏混勻,加輔料,混勻,即得軟膏。
[0032]本發(fā)明所用主要中藥原料的藥理如下:
大飛揚草:基原:為大戟科植物飛揚草的全草或帶根全草。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通乳,滲濕,止癢。治急性腸炎,菌痢,淋病,尿血,肺癰,乳癰,疔瘡,腫毒,濕瘆,腳癬,皮膚瘙癢。
[0033]白楊樹皮:基原: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樹皮。性味:苦,寒。功能主治:祛風,行瘀,消痰。治風痹,腳氣,撲損瘀血,妊娠下痢,牙痛,口瘡。
[0034]膽木:基原:為茜草科植物膽木的枝、樹皮。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炎,泌尿系感染,腸炎,痢疾,膽囊炎,外用治乳腺炎,癰癤膿腫。
[0035]半楓荷根:基原:為梧桐科植物翻白葉樹的根。性味:味辛,甘,性微溫。歸經(jīng):肝,脾經(jīng)。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通絡。主風濕痹痛,手足麻木,腰肌勞損,腳氣,跌打損傷。
[0036]白沙蟲藥:基原:為唇形科植物黃花香茶菜的全草。性味:辛,溫。功能主治:理氣利濕,解毒。治痢疾,爛腳丫。
[0037]趕風柴:基原:為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的帶有嫩枝的葉。性味:澀微辛苦,平。歸經(jīng):心經(jīng)。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消腫。主衄血,咳血,吐血,便血,跌打瘀腫,外傷出血,水火燙傷,瘡毒潰爛
苞薔薇根:基原:為薔薇科植物碩苞薔薇的根。性味:甘、苦、澀,溫。歸經(jīng):脾,腎經(jīng)。功能主治:益脾補腎,斂肺澀腸,止汗,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風濕,散結(jié)解毒。主腰膝酸軟,水腫,腳氣,遺精,盜汗,陰挺,久瀉,脫肛,咳嗽氣喘,胃脘痛,疝氣,風濕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帶下,瘰疬,腸癰,燙傷。
[0038]蓖麻葉:基原: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葉。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