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設置于插入部2的基端側。
[0033]在作為操作部5的基端部的延長部6側設置有彎曲桿7。
[0034]如圖2至圖4所示,彎曲桿7設置有桿主體7a和手指抵靠部7b而構成為大致L字形狀。
[0035]桿主體7a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部7c借助轉動軸部件7d以能夠轉動的方式配設于操作部5的一個側面5a側。如圖3所示,轉動軸7da與第一長度軸Al大致垂直。
[0036]桿主體7a以從轉動軸部件7d朝向彎曲上方向的方式沿著一個側面5a延伸設置,在作為延伸端部的第二端部7e上固定設置有手指抵靠部7b。手指抵靠部7b具有手指載置面7f。在手指載置面7f上設置有例如由凹凸部構成的防滑部。手指抵靠部7b的手指載置面7f設置為與操作部5的上表面5u分開預定的距離。
[0037]上表面5u是與彎曲部2b的上彎曲方向對應的一面,相反的面是與下彎曲方向對應的下表面5d。
[0038]這樣構成的彎曲桿7的桿主體7a以轉動軸部件7d為中心沿著操作部5的上表面5u像箭頭Ycw、箭頭Yccw所示那樣轉動。因此,上表面5u中的與桿移動范圍對應的面由曲面構成。
[0039]彎曲部2b構成為通過使彎曲桿7向箭頭Yccw方向移動而例如向上方向彎曲,通過使彎曲桿7向箭頭Ycw方向移動而向作為相反方向的下方向彎曲。
[0040]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了將桿主體7a設置于操作部5的一個側面5a側的結構。但是,也可以將桿主體7a設置于作為與操作部5的一個側面5a側相反的面的另一個側面5b側。
[0041]并且,也可以構成為通過使彎曲桿7向箭頭Ycw方向移動而使彎曲部2b向上方向彎曲,通過使彎曲桿7向箭頭Yccw方向移動而使彎曲部2b向下方向彎曲。
[0042]而且,在采用彎曲部2b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彎曲的結構的情況下,在操作部5的一個側面5a上設置與上下方向對應的桿主體或與左右方向對應的桿主體,在另一個側面5b上設置與設置于一個側面5a的桿主體不同的桿主體。
[0043]并且,也可以將彎曲桿7以棒狀的操縱桿形態(tài)構成。在該結構中,操縱桿的棒部從上表面5u向上彎曲方向延伸設置。棒部的第一端部轉動自如地設置在操作部內,在棒部的第二端部設置有例如球狀的手指抵靠部。
[0044]這里,參照圖2至圖4對操作部5和延長部6的結構進行說明。
[0045]首先,對操作部5的結構進行說明。
[0046]圖2至圖4所示的操作部5是中空的筒狀部件,具有與插入部2的長度軸Aa平行的作為長度方向軸的第一長度軸Al ο在本實施方式中,使長度軸Aa和第一長度軸Al同軸。
[0047]另外,長度軸Aa與第一長度軸Al的位置關系不限于同軸,只要是大致平行的位置關系即可。
[0048]操作部5具有前端面、上表面5u、下表面5d、凸部5c、一個側面5a、另一個側面5b以及基端面。前端面是與第一長度軸Al垂直的面,插入部2從該前端面延伸。上表面5u是被配置為與手指抵靠部7b對置的面。凸部5c從下表面5d突出。一個側面5a是配設有桿主體7a的面?;嗣媸桥c延長部6的前端面固定為一體的面。
[0049]在本實施方式的操作部5中構成為使圖2的虛線所示的區(qū)域5h和凸部5c的基端面5ch能夠成為在第一把持狀態(tài)下被把持的第一把持部5H的一部分。區(qū)域5h設置于一個側面5a側和另一個側面5b側。
[0050]具體而言,凸部基端面5ch是抵接面。在圖5所示的第一把持狀態(tài)下,與一只手例如右手50的拇指51和食指52的指根部分或手掌抵接來規(guī)定第一把持狀態(tài)下的手的位置。
[0051 ] 一個側面5a的區(qū)域5h是第一把持部第一結構面5ah。在圖5所示的第一把持狀態(tài)下配置有右手的拇指51的腹側部分。另一個側面5b的區(qū)域5h是第一把持部第二結構面5bh。在第一把持狀態(tài)下配置有右手的中指53的食指側的側部。
[0052]另外,手術人員在用左手把持操作部5時,在第一把持部第一結構面5ah配置左手的中指的食指側的側部,在第一把持部第二結構面5bh配置左手的拇指的腹側部分,由此能夠成為在第一把持狀態(tài)下被把持的第一把持部5H的一部分。
[0053]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上表面5u的預定的位置設置有按鈕式的開關9c、9d,在凸部5c的凸部前端面5f的預定的位置設置有按鈕式的開關9a、9b。
[0054]第一開關9a和第二開關9b被配置為相對于圖4的垂直軸Va左右對稱。并且,第三開關9c和第四開關9d也被配置為相對于垂直軸Va左右對稱。該開關9c、9d被配置為位于比插入部2的基端部的配設位置靠上彎曲方向的位置。
[0055]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開關9a和第三開關9c例如被分配為用于拍攝顯示在顯示裝置(未圖示)上的內窺鏡圖像的釋放開關。第二開關9b和第四開關9d例如被分配為使顯示在顯示裝置上的內窺鏡圖像臨時停止的凍結開關。
[0056]標號8A是第一防折部件。第一防折部件8A包覆與操作部5連結的撓性管部2c的外周,而防止撓性管部2c屈曲。
[0057]接著,對延長部6的結構進行說明。
[0058]圖2至圖4所示的延長部6也與操作部5同樣是中空的筒狀部件。延長部6具有第二長度軸A2,該第二長度軸A2與第一長度軸Al不同,不是與長度軸Aa平行的位置關系。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長度軸A2是圓弧形狀的軸,從第一長度軸Al方向朝向彎曲部2b的下彎曲方向延伸。
[0059]因此,延長部6的基端面位于比第一長度軸Al靠彎曲部2b的下彎曲方向的位置。通用線纜4從基端面延伸。延長部6的前端面像上述那樣被一體地固定于操作部5的基端面。
[0060]另外,在圖3中第一長度軸Al與第二長度軸A2配置在一條直線上。但是,第一長度軸Al和第二長度軸A2不限于配置在一條直線上的結構,第一長度軸Al和第二長度軸A2也可以以平行的位置關系錯開。
[°061 ]本實施方式的延長部6具有前端面、內側外表面61、外側外表面6o、一個側面6a、另一個側面6b以及基端面。內側外表面6i是圓弧面,是構成比第二長度軸A2靠中心02側的面。外側外表面6ο是圓弧面,是構成比第二長度軸A2靠外側的面。一個側面6a是連結內側外表面6i和外側外表面6o的面。另一個側面6b是一個側面6a的相反面,是連結內側外表面6i和外側外表面6o的面。
[0062]本實施方式的延長部6構成為能夠成為像圖6所示那樣在第二把持狀態(tài)下被一只手例如右手50把持的第二把持部6H和像圖5所示那樣在第一把持狀態(tài)下被把持的第一把持部5H的一部分。
[0063]如圖2所示,第二把持部6H由一個側面6a、另一個側面6b、內側外表面6i以及外側外表面6ο構成。第二把持部6H在圖6所示的第二把持狀態(tài)下被手術人員的母指球57、手掌56、以及例如小指55、無名指54、中指53這三根手指把持。因此,第二把持部6Η的軸向的長度在考慮了手掌56的寬度尺寸的基礎上被設定為預定的尺寸。
[0064]在第二把持狀態(tài)下,手術人員的母指球57配置在外側外表面6ο上,手術人員的手掌56配置在另一個側面6b上,手術人員的小指55的指尖的指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