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切口撕囊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進行撕囊操作的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切口較小的微切口撕囊鑷。
【背景技術】
[0002]白內(nèi)障手術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隨著科技的進步,白內(nèi)障手術日趨微創(chuàng)化。尤其是自1967年實用新型白內(nèi)障超聲乳化手術至今,經(jīng)過40余年的發(fā)展,白內(nèi)障手術已經(jīng)進入微切口時代(切口大小約2.2mm或以下)。
[0003]與傳統(tǒng)的大切口相比,較小的手術切口具有如下優(yōu)點:
[0004]①無需縫合,手術時間短,無縫針損傷及術后異物感;
[0005]②增加了術中安全性,前房穩(wěn)定性好,減少了眼內(nèi)容物的脫出風險;
[0006]③減少了術后散光,術后炎癥反應小,視力恢復和傷口愈合快。
[0007]由此可見,隨著手術器械的改進、技術的發(fā)展,白內(nèi)障手術的切口必將越來越小,以求術后得到更好的效果,這是必然的趁勢。
[0008]目前制約白內(nèi)障手術切口進一步縮小的主要因素是進入前房的手術器械的橫徑和人工晶狀體的大小。連續(xù)環(huán)形撕囊(CCC)是白內(nèi)障超聲乳化手術過程中的關鍵步驟,需要使用撕囊鑷才能完成。
[0009]目前比較常用的撕囊鑷,當手術切口不大于2.2mm的時候,就會因為不能充分張開而無法使用。
[0010]因此,特別需要一種微切口撕囊鑷,以解決上述現(xiàn)有存在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1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切口撕囊鑷,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能夠順利通過較小切口進入眼內(nèi),順利進行撕囊操作,而且日常維護方便,能夠滿足目前白內(nèi)障微切口手術發(fā)展的需要。
[0012]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0013]一種微切口撕囊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鑷身部、位于鑷身部前端的鑷尖部和位于鑷身部后端的鑷尾部,所述鑷身部前端具有可平行開合的折彎部,所述鑷尾部通過無縫焊接進行連接,所述鑷身部和所述折彎部上設置有多重限位結構。
[001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微切口撕囊鑷的切口為1.8-2.2_。
[001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鑷身部的橫截面呈橫橢圓形,所述鑷身部的前端至后端由粗變細設置,所述鑷身部的橫徑為5.2-8mm。
[001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鑷身部的前端表面設置有復數(shù)個防滑槽,所述防滑槽的槽寬為2mm。
[001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鑷身部的后端的兩側(cè)面設置有一大一小兩處梯形斜面凹槽。
[001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折彎部的橫截面呈“▽”形或“a”形,防止鑷尖部形成錯位。
[001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多重限位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鑷身部的限位件和設置在所述鑷尖部的定位件。
[0020]進一步,所述限位件為直徑3.5mm、高1.3 mm的限位釘。
[0021]進一步,所述定位件為設置在距所述鑷尖部頭部14mm處的第一定位件和設置在距所述鑷尖部頭部12mm處的第二定位件。
[0022]再進一步,所述第一定位件為帶有3.3*0.15mm定位齒的定位件。
[0023]再進一步,所述第二定位件為帶有2.0*0.15mm定位齒的定位件。
[002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微切口撕囊鑷的前端設置有刻度標記,可測量撕開囊膜的直徑。
[0025]進一步,所述刻度標記包括2.5mm刻度標記和5mm刻度標記。
[002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鑷尖部呈桃型三角面,所述鑷尖部的長度為0.53mm-0.57mm,張開距離為 5mm-6mm。
[002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鑷尖部的內(nèi)表面上設置有井字紋防滑槽,以增強摩擦力和防止錯位。
[0028]本實用新型的微切口撕囊鑷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29](I)具有1.8-2.2mm微切口設計,能滿足目前白內(nèi)障手術微切口化的發(fā)展需要;
[0030](2)通過平行開合,不撐開切口,具有更高安全性;
[0031](3)防止粘彈劑滲,前房穩(wěn)定,不傷及角膜內(nèi)皮細胞,鑷身部和鑷尾部粗大穩(wěn)定,車槽花紋;
[0032](4)具有多重限位、防止錯位,頭部起2.5mm、5mm刻度標記,可測量撕開囊膜的直徑;
[0033](5)鑷尾部無縫焊接,牢固耐用。
[0034]本實用新型的微切口撕囊鑷,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1.8-2.2mm微切口設計,通過折彎部的平行閉合與鑷尖部的精密配合保證了該器械能在微切口內(nèi)運轉(zhuǎn)靈活,能夠順利通過較小切口進入眼內(nèi),順利進行安全撕囊操作,不撐開切口,具有更高安全性,且日常維護方便,能夠滿足目前白內(nèi)障微切口手術發(fā)展的需要,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0035]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可參閱本案圖式及以下較好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而獲得清楚地了解。
【附圖說明】
[003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微切口撕囊鑷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多重限位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8]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鑷尖部內(nèi)表面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40]實施例1
[004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微切口撕囊鑷,它包括鑷身部100、鑷尖部200和鑷尾部300,鑷尖部200位于鑷身部100前端,鑷身部100前端設置有折彎部400,鑷尾部300位于鑷身部100后端,所述鑷尾部300通過無縫焊接進行連接。
[004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微切口撕囊鑷的切口為1.8-2.2mm,能滿足目前白內(nèi)障手術微切口化的發(fā)展需要。
[0043]折彎部400平行開合,不撐開切口,具有更高安全性,折彎部400的平行閉合與鑷尖部200的角度和尺寸的精密配合保證了本實用新型的微切口撕囊鑷在微切口內(nèi)運轉(zhuǎn)靈活,安全撕囊;鑷尖部200與鑷身部100前端通過折彎部400連接,形成夾角,在微切口手術中起到精確定位的作用。
[004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鑷身部100的橫截面呈橫橢圓形,所述鑷身部100的前端至后端由粗變細設置,所述鑷身部100的橫徑為5.2-8mm。
[0045]所述鑷身部100的前端表面設置有復數(shù)個防滑槽110,所述防滑槽110的槽寬為2mm;所述攝身部100的后端的兩側(cè)面設置有一大一小兩處梯形斜面凹槽120。
[004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折彎部400的橫截面呈“▽”形,防止鑷尖部形成錯位。
[0047]如圖2所示,所述鑷身部100和折彎部400上設置有多重限位結構120,所述多重限位結構120包括所述多重限位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鑷身部100的限位件121和設置在所述鑷尖部200的定位件122。
[0048]所述限位件121為直徑3.5mm、高1.3 mm的限位釘。所述定位件122為設置在距所述鑷尖部200頭部14mm處的第一定位件122a和設置在距所述鑷尖部200頭部12mm處的第二定位件122b。所述第一定位件122a為帶有3.3*0.15mm定位齒的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122b為帶有2.0*0.15mm定位齒的定位件。
[004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鑷尖部200呈桃型三角面,所述鑷尖部200的長度為0.53mm-0.57mm,張開距離為 5mm-6mm。
[0050]實施例2
[0051]本實施例中的微切口撕囊鑷,它包括鑷身部100、鑷尖部200和鑷尾部300,鑷尖部200位于鑷身部100前端,鑷身部100前端設置有折彎部400,鑷尾部300位于鑷身部100后端,所述鑷尾部300通過無縫焊接進行連接。
[005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微切口撕囊鑷的切口為1.8-2.2mm,能滿足目前白內(nèi)障手術微切口化的發(fā)展需要。
[0053]折彎部400平行開合,不撐開切口,具有更高安全性,折彎部400的平行閉合與鑷尖部200的角度和尺寸的精密配合保證了本實用新型的微切口撕囊鑷在微切口內(nèi)運轉(zhuǎn)靈活,安全撕囊;鑷尖部200與鑷身部100前端通過折彎部400連接,形成夾角,在微切口手術中起到精確定位的作用。
[005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鑷身部100的橫截面呈橫橢圓形,所述鑷身部100的前端至后端由粗變細設置,所述鑷身部100的橫徑為5.2-8mm。
[0055]所述鑷身部100的前端表面設置有復數(shù)個防滑槽110,所述防滑槽110的槽寬為2mm;所述攝身部100的后端的兩側(cè)面設置有一大一小兩處梯形斜面凹槽120。
[0056]如圖2所示,所述鑷身部100和折彎部400上設置有多重限位結構120,所述多重限位結構120包括所述多重限位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鑷身部100的限位件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