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架體,特別是關于一種可無段調(diào)整的支架組。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及各種領域中都經(jīng)常使用到可供人手動調(diào)整位置的架體結構,以室內(nèi)運動器材為例,直立式運動腳踏車(upright exercise bike)或重量訓練器材中的座椅支架組通??晒┦褂谜哒{(diào)整座椅的高低位置,而斜躺式運動腳踏車(recumbent exercise bike)中的座椅支架組則可供使用者調(diào)整座椅的前后位置。若根據(jù)可選擇定位的位置來看,前述支架組的位置調(diào)整大致可區(qū)分為“有段調(diào)整”及“無段調(diào)整”兩大類,其中,有段調(diào)整的支架組僅可供使用者將其中的可動架體定位在預設的多個位置中的一個,例如常見的插銷插入定位孔的結構,其存在位置選擇受到限制、鎖定及解鎖的操作較為麻煩、定位后仍有余隙等缺點;相對地,無段調(diào)整的支架組則可供使用者將其中的可動架體定位在預設范圍內(nèi)的任意位置,例如常見的設有“快拆(quick release)”的伸縮桿結構,其優(yōu)點在于調(diào)整較為自由、操作快速等,但可能存在定位容易意外松開的缺點。此外,以前述直立式運動腳踏車或重量訓練器材中的座椅支架組為例,承載使用者重量的椅桿在解鎖瞬間可能會急速墜落至最低位置,而讓使用者受到驚嚇或不舒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無段調(diào)整的支架組,該支架組能讓使用者簡便地將其中的可動架體解除鎖定、調(diào)整位置及重新鎖定,能將可動架體相對定位在可調(diào)整范圍內(nèi)的任意位置。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無段調(diào)整的支架組,當其作為可供調(diào)整高度的支架組時,能夠防止其中的可動架體在解除鎖定時意外地快速降落。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可無段調(diào)整的支架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架體及一第二架體,所述第一架體和第二架體能沿一調(diào)整方向相對滑移;所述第二架體具有一沿所述調(diào)整方向延伸的受壓部;一活動設在所述第一架體上的控制組件,具有一第一部位、一第二部位及一彈性部位;所述第一部位被限制為相對所述第一架體沿一往復軌跡移動,所述往復軌跡上具有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和一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往復軌跡的一端,所述第二位置介于所述第三位置與所述第一位置之間;所述第二部位被限制為相對于所述第一架體沿一進退軌跡在一逼近位置與一退離位置之間移動,所述逼近位置比 所述退離位置靠近所述第二架體的受壓部;所述彈性部位介于所述第一部位與所述第二部位之間,所述第一部位與所述第二部位的距離會在一最大長度與一最小長度之間變化,并且決定所述彈性部位的形變程度,所述彈性部位的復元彈力對應使所述第一部位與所述第二部位相對遠離;所述控制組件能被使用者手動操作而相對于所述第一架體活動,當所述第一部位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二部位不在所述逼近位置,而且所述第一部位與所述第二部位的距離為所述最大長度;當所述第一部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二部位位于所述逼近位置,而且所述第一部位與所述第二部位的距離為所述最小長度;當所述第一部位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時,所述第二部位位于所述逼近位置,而且所述第一部位與所述第二部位的距離介于所述最大長度與所述最小長度之間;一抵壓件,連接在所述控制組件的第二部位,當所述第二部位位于所述逼近位置時,所述抵壓件會抵緊所述第二架體的受壓部的局部。
為實現(xiàn)上述另一目的,本發(fā)明還采取以下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及第二架體其中一者能相對于另一者在一較高位置與一較低位置之間沿所述調(diào)整方向上下滑移;所述支架組還包括一防滑件及一彈性件,所述防滑件活動設在所述第一架體上,能相對于所述第一架體在一脫離位置與一抵觸位置之間活動,當所述防滑件位于所述脫離位置時,所述防滑件與所述第二架體沒有接觸;當所述防滑件位于所述抵觸位置時,所述防滑件的局部抵觸所述第二架體;所述彈性件設在所述第一架體與所述防滑件之間,其復元彈力對應使所述防滑件往所述抵觸位置的方向移動。
基于上述實施例,所述往復軌跡與所述第三位置所在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形成一第四位置;當所述控制組件的第一部位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時,所述第二部位不在所述逼近位置,而且所述第一部位與所述第二部位的距離為所述最大長度,同時,所述控制組件的預定局部將所述防滑件推抵至所述脫離位置。
基于上述實施例,所述第二架體的受壓部垂直于所述調(diào)整方向的斷面呈凸弧形;所述防滑件呈板塊狀,能根據(jù)一平行其板面且垂直所述調(diào)整方向的軸線相對于所述第一架體在所述脫離位置與所述抵觸位置之間偏轉;所述防滑件具有構成V字形的兩斜邊,所述V字形較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架體,當所述防滑件由所述脫離位置偏轉至所述抵觸位置時,所述兩斜邊由上往下移動至同時抵觸所述受壓部。
基于上述實施例,所述往復軌跡具有一頂端和一底端,所述頂端形成所述第四位置,所述底端形成所述第三位置;所述防滑件位于所述控制組件上方。
基于上述實施例,所述第二架體的受壓部垂直于所述調(diào)整方向的斷面呈凸弧形;所述抵壓件樞接在所述控制組件的第二部位,而且所述抵壓件具有構成V字形的兩斜面,所述V字形的較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架體,當所述控制組件的第二部位 位于所述逼近位置時,所述兩斜面同時抵緊所述受壓部。
基于上述實施例,所述彈性部位包括一個以上的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的預變形程度能調(diào)整。
基于上述實施例,所述控制組件包括一長螺栓和一螺合在所述長螺栓上的螺帽;所述長螺栓的軸向對應于所述第一部位與所述第二部位的連接線;所述彈性元件為彈性墊圈,環(huán)套在所述長螺栓上并受所述螺帽抵壓。
本發(fā)明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發(fā)明操作方便,能將可動架體相對定位在可調(diào)整范圍內(nèi)的任意位置;并能有效防止其中的可動架體在解除鎖定時意外地快速降落。
附圖說明
圖1是應用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運動腳踏車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運動腳踏車(取除殼蓋之后)的側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當中若干重要構件的局部結構及組合關系;
圖5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6是圖5的A-A剖視圖;
圖7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縱向剖視圖,顯示控制組件被操作在第一位置;
圖8與圖7類似,但是顯示控制組件被操作在第二位置;
圖9與圖7類似,但是顯示控制組件被操作在第三位置;
圖10與圖7類似,但是顯示控制組件被操作在第四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通過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介紹可無段調(diào)整的支架組的結構、作動及功效。在本實施例中,支架組被應用在一直立式運動腳踏車中,作為運動腳踏車的可供調(diào)整座椅位置(主要表現(xiàn)在高度變化)的座椅支架組。如圖1、圖2所示,分別是應用有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運動腳踏車10的立體圖及側視圖,其中,圖1顯示了運動腳踏車10的完整外觀,而在圖2中則取除了原本位在座椅19下方及左、右兩踏板18之間的殼蓋17。
運動腳踏車10具有一骨架總成11,骨架總成11包括一平置在地面上的底座12、由底座12前端左、右兩側向上延伸的兩立桿13、連接在兩立桿13頂端的一儀表座14、由底座12的約中央位置向上延伸的一座管20,以及插設在座管20中的一椅桿27。
儀表座14上設有一儀表組15,儀表組15的左、右兩側各設有一握把16,儀表組15連同握把16能沿著儀表座14上的導軌141延伸方向(以下稱儀表調(diào)整方向)D1滑移,儀表調(diào)整方向D1與地面之間的夾角(如圖2中的朝前仰角)約為30度,使儀表組15及握把16能夠往前同時往上移動,或是往后同時往下移動。使用者可根據(jù)個人需求調(diào)整儀表組15及握把16的位置,并利用儀表座14上的鎖定機構進行鎖固定位。儀表組15與儀表座14之間的鎖定機構采用現(xiàn)有技術,在此省略說明。
座管20的底端固接在底座12上,管身往后傾斜,在側視下,座管20的長軸向與地面之間的夾角(如圖2中的朝后仰角)約為70度。椅桿27能沿著座管20及本身的長軸向相對于座管20直線滑移,椅桿27的頂端保持凸露在座管20上方,座椅19裝設在椅桿27的頂端,因此能隨著椅桿27沿一對應于座管20及椅桿27長軸向的座椅調(diào)整方向D2移動?;趦A斜角度,在椅桿27及座椅19向上/向下移動的同時,會一并產(chǎn)生向后/向前的位移,但因其中的上下移動相對明顯,所以在下文中會將椅桿27、座椅19的移動簡單描述為“向上移動”、“向下移動”或“升高”、“降低”之類。進而,為了描述上的方便,下文中會將座椅調(diào)整方向D2直接稱為“上下軸向”或據(jù)以指示上、下方向,對應地,下文中的“前后軸向”或前、后方向的指示,也是指垂直于座椅調(diào)整方向D2的方向,而不是運動腳踏車10整體的(例如底座12前、后兩端所定義出的)前后軸向。
座管20的頂端設有能被使用者手動操作、并將椅桿27鎖定及解除鎖定的一控制組件(圖中未示出)。在本實施例中,座管20、椅桿27、控制組件及一些相關零件構成本發(fā)明的可無段調(diào)整的支架組,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3、圖6和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座管20和椅桿27分別為本發(fā)明中可相對滑移的第一架體和第二架體,其中,座管20在使用時相對于地面固定不動,椅桿27則可相對于座管20沿座椅調(diào)整方向D2直線滑移,使椅桿27頂端的座椅19對應升降。座管20及椅桿27都采用金屬管材制成,而且斷面輪廓均類似操場跑道的形狀,即具有平行相對的兩直邊(分別位在左、右兩側),以及凹弧相向的兩半圓邊(分別位在前、后兩側)。座管20的頂端內(nèi)部嵌設一塑膠材質(zhì)的管端件21,管端件21呈環(huán)框狀,其斷面形狀配合座管20的斷面形狀,用于提供潤滑的內(nèi)壁面。座管20的頂端上方焊固一金屬材質(zhì)的座框22,座框22呈立方形箱體,具有左右相對的兩側壁及上下相對的頂、底板,前、后兩側呈開放狀。座框22的底板及頂板分別設有與座管20的管洞對合的一底孔23及一頂孔24,座框22的左、右兩側壁的后半部各設有一側孔25,兩側孔25左右相對,每個側孔25呈長形,其長軸向對應于前后軸向。座框22的左、右兩側壁的后緣底端各向后凸出一擋止部26?;谝? 桿27的斷面形狀,椅桿27的外周面具有左、右兩平面28及前、后兩凸弧面29,其中,位于后側的凸弧面29作為一沿椅桿27的長軸向(即座椅調(diào)整方向D2)延伸的受壓部。椅桿27由上往下穿過座框22的頂孔24及底孔23進而伸入座管20的管洞內(nèi),椅桿27的外周面(尤其是前、后兩凸弧面29)大致貼觸座管20頂端的管端件21內(nèi)壁面,使得椅桿27能夠順暢滑移,并且避免金屬之間的磨擦噪音及刮損。
如圖3~圖7所示,控制組件的組成構件包括左、右兩導引件30、一主柄40、一操作板45、一長螺栓50、一螺帽55、一襯筒60、一墊管66、兩彈性墊圈70及一軸桿75。軸桿75與一抵壓件80連接,控制組件可供使用者手動操作,以控制抵壓件80對椅桿27受壓部的抵壓狀態(tài)。
各導引件30均為一長形金屬板,板面朝向左右方向,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前端設有一圓形軸孔31,后端設有一圓形樞孔32,中央偏后位置設有一類似豌豆形狀的缺口33。左、右兩導引件30分別位于座框22的左、右兩側壁內(nèi)側,各自介于對應的側壁與椅桿27對應側邊的平面28之間,但未與側壁或平面28貼觸。各導引件30利用與其軸孔31同軸的一螺絲35、一墊圈36和一螺帽37將其前端根據(jù)一對應于左右軸向的第一軸線A1樞接在座框22側壁靠近前緣的位置,使導引件30能以第一軸線A1為軸心相對于座框22偏轉。導引件30的后端露出在座框22后緣的后方。導引件30的缺口33與座框22的側孔25位置大致對應,側視下有局部重疊。
主柄40具有一前端、一后端、一沿左右軸向貫穿其前端部位的圓柱形容孔41、一沿長軸向由后端面貫通至容孔41的圓柱形孔道42(注:在孔道42最后端另外形成一直徑較大的圓柱形凹窩,未標號)、一由前端面往后連通至容孔41的開口43。其中,容孔41的孔徑與導引件30的樞孔32孔徑對應設置。主柄40的前端介于左、右兩導引件30的后端之間,主柄40前端部位的左、右兩側面分別貼觸左、右兩導引件30的內(nèi)側板面,而且主柄40的容孔41與導引件30的樞孔32同軸對合。操作板45固接在主柄40后半段的頂側,作為使用者施力的部位。
襯筒60呈圓筒狀,其外徑對應于主柄40的容孔41孔徑。襯筒60同軸嵌插在主柄40的容孔41內(nèi),而且襯筒60的左、右兩端分別同軸樞穿左、右兩導引件30的樞孔32,并且在各端緣附近環(huán)扣一貼觸導引件30外側面的C形扣環(huán)65,使襯筒60無法沿軸向滑脫,同時也讓主柄40與左、右兩導引件30相互定位而不會解離。襯筒60與左、右兩導引件30能以(對應于襯筒60軸心、容孔41軸心或樞孔32軸心的)一第二軸線A2為軸心相對偏轉。襯筒60筒身中央的后側設有一沿徑向貫穿筒壁的小徑孔62,襯筒60的筒身中央的前側設有一與小徑孔62同軸且貫穿筒壁的 大徑孔63,其中,小徑孔62的孔徑與主柄40的孔道42孔徑對應設置,而大徑孔63的孔徑大于小徑孔62的孔徑。襯筒60后側的小徑孔62與主柄40的孔道42同軸對合,襯筒60前側的大徑孔63與主柄49前端的開口43連通。襯筒60的左、右兩端面上各設有一呈半圓弧的凸緣64,凸緣64在左右軸向上的位置對應于座框22的左、右兩側壁,如圖6所示,使凸緣64可抵觸座框22后緣底端的擋止部26。
墊管66呈圓管狀,其內(nèi)徑與襯筒60的小徑孔62孔徑對應設置,外徑則與大徑孔63的孔徑對應設置。墊管66沿著前后軸向(同時也是襯筒60的徑向)穿插在襯筒60的筒身中央,前端同軸嵌插在大徑孔63內(nèi),墊管66的前端面呈平面狀,后端面則呈圓弧狀,貼合地抵接襯筒60的內(nèi)壁面后側,使墊管66的管洞與小徑孔62同軸對合。
長螺栓50的螺桿由主柄40的后端往前穿過孔道42,進而經(jīng)由襯筒60的小徑孔62穿過墊管66的管洞,并使凸出墊管66前端面適當長度。其中,主柄40的孔道42及墊管66的管洞內(nèi)壁面與螺桿的外周只是輕微接觸(或者沒有接觸),并未成型與螺桿螺合的內(nèi)螺紋,因此,長螺栓50相對于主柄40及墊管66可能沿軸向滑移。長螺栓50的栓頭容納在孔道42后端的凹窩內(nèi)。螺帽55螺合在長螺栓50的螺桿前端,位于墊管66前方。兩彈性墊圈70同軸疊合并且環(huán)套在長螺栓50的螺桿前端,并且被夾壓在螺帽55后端面與墊管66前端面之間。
抵壓件80為一體成型的塑膠件,具有一沿左右軸向貫穿的圓柱形軸孔81,以及一沿前后軸向貫穿并與軸孔81連通的立方形通孔82。此外,抵壓件80的前半部具有一沿上下軸向由頂面延伸至底面的V形凹缺83,使抵壓件80前側具有傾斜相向的左、右兩斜面84。抵壓件80設在左、右兩導引件30的后半部之間,并且位于椅桿27(通過座框22的區(qū)段)的后方,椅桿27的后側局部陷入抵壓件80的V形凹缺83內(nèi),換言之,抵壓件80的左、右兩斜面84分別面向椅桿27的后側凸弧面29的左、右兩側。
軸桿75呈圓桿狀,其外徑對應于抵壓件80的軸孔81孔徑,也對應于座框22的(長形)側孔25的短軸向寬度。軸桿75沿著左右軸向同時穿過座框22的側孔25、左、右兩導引件30的缺口33以及抵壓件80的軸孔81,而且,軸桿75位于座框22外側的左、右兩端各設有一扁頭螺絲77,使軸桿75無法沿軸向滑脫。軸桿75的桿身中央具有一由后側往前凹入的圓柱形盲孔76。長螺栓50的螺桿最前端嵌插在軸桿75的盲孔76內(nèi),之間沒有螺合關系。
基于上述構件組合,如圖5所示,控制組件的對應于導引件30的樞孔32軸心、主柄40的容孔41軸心或襯筒60的軸心(即第二軸線A2)的位置形成一第一部位, 第一部位能相對于座框22沿一以第一軸線A1為圓心的弧形往復軌跡T1往復移動,主要表現(xiàn)為上下移動。另一方面,控制組件的對應于軸桿75的軸心或抵壓件80的軸孔81軸心(以下稱第三軸線)A3的位置形成一第二部位,基于座框22的側孔25對于軸桿75的限制,第二部位能相對于座框22沿一對應于前后軸向的進退軌跡T2在一逼近位置與一退離位置之間移動。兩彈性墊圈70構成一彈性部位,彈性部位介于第一部位與第二部位之間,因為彈性部位能沿第一部位與第二部位的連接方向彈性變形,所以第一部位與第二部位的距離能夠在一最大長度與一最小長度之間變化,并且決定彈性部位的形變程度。彈性部位的復元彈力對應于使第一部位與第二部位相對遠離。
控制組件能被使用者手動操作而相對于座框22活動,實際上,使用者可以用手往下按壓或往上扳掀主柄40后端的操作板45,以使主柄40后端大致以前端為軸相對降低或升高。如圖7所示,當控制組件的第一部位(即圖中第二軸線A2所對應的位置,以下直接標示為A2)位于往復軌跡T1的頂端與底端之間的某位置(以下稱第一位置)時,第二部位(即圖中第三軸線A3所對應的位置,以下直接標示為A3)沒有位于進退軌跡T2前端(即前述逼近位置),而且第一部位A2與第二部位A3的距離為最大長度。如圖7所示,若將側視下第一軸線A1與第二軸線A2的連接線定義為第一連接線L1,第二軸線A2與第三軸線A3的連接線(對應于長螺栓50的軸心)定義為第二連接線L2,此時第一連接線L1與第二連接線L2沒有共線,而且第二部位A3位于第一連接線L1下方。第二部位A3此時沒有位于逼近位置,換言之,抵壓件80相對于座框22沒有到達可活動范圍的最前端,使抵壓件80前側的斜面84與椅桿27后側的凸弧面29之間存在空隙,或至少沒有緊密抵接。
在本實施例中,座框22的上半部還設有一防滑件90、一輔助件96及一彈性件97。如圖3所示,防滑件90呈板塊狀,具有一略似橢圓形的透孔91及一位于透孔91后方的長形孔93。透孔91的形狀及尺寸大致配合椅桿27的斷面,透孔91的后側孔緣具有構成V字形的左、右兩斜邊92。長形孔93的長軸向大致對應于前后方向。防滑件90位于座框22的左、右兩側壁之間,以透孔91供椅桿27穿過,進而框套椅桿27,而且,防滑件90的前端擱放在連接于座框22左、右兩側壁之間的一橫銷95上,或者也可根據(jù)左右軸向樞設在座框22側壁,使防滑件90能以其前端為軸在一抵觸位置(如圖7中所示位置)與一脫離位置(如圖10中所示位置)之間偏擺。輔助件96實質(zhì)上為一螺栓96,其頭端固定在座框22的頂板,尾端則往下延伸而穿過防滑件90的長形孔93。彈性件97實質(zhì)上為一螺旋壓縮彈簧,沿輔助件(螺栓)96的長軸向套設在輔助件96,彈簧頂端抵接座框22的頂板,彈簧底端抵接在 防滑件90,以其復元彈力將防滑件90的后端往下推抵。當防滑件90被彈性件97推抵至抵觸位置時,防滑件90的左、右兩斜邊92會分別抵觸椅桿27的后側凸弧面29(即受壓部)的左、右兩側。因此,在如圖7所示的狀態(tài)下,雖然抵壓件80沒有抵緊椅桿27,但是,基于防滑件90的斜邊92與椅桿27的凸弧面29之間的摩擦力,椅桿27相對于座框22(及座管20)仍然不易滑移,實際上,通過適當設定彈性件97推抵防滑件90的力量,可讓椅桿27即使承受一百公斤左右的重量,在此狀態(tài)下亦不會往下滑移。
如圖8所示,可以想象為在圖7的狀態(tài)下對主柄40的后端向下施力之后的狀態(tài),當控制組件的第一部位A2位于往復軌跡T1上的比第一位置更低的某特定位置(以下稱第二位置)時,第二部位A3對應位于進退軌跡T2的前端(即逼近位置),而且第一部位A2與第二部位A3的距離為最小長度(也就是兩彈性墊圈70被擠壓至最扁程度),換言之,第一連接線L1與第二連接線L3共線,第二部位A3恰好位于第一連接線L1上。此狀態(tài)下,抵壓件80位于可活動范圍的最前端,抵壓件80前側的左、右兩斜面會分別抵緊椅桿27后側的凸弧面29(即受壓部)的左、右兩側。其中,當?shù)謮杭?0由后往前抵壓椅桿27時,椅桿27相對于座框22可能稍微往前移動,直至椅桿27前側的凸弧面29局部也抵緊座管20頂端的管端件21內(nèi)壁面。
如圖9所示,可以想象為在圖8的狀態(tài)下對主柄40的后端向下施力之后的狀態(tài),當襯筒60左、右兩端的凸緣64受到座框22后緣底端的擋止部26阻擋,使第一部位A2無法再往下移動,即第一部位A2位于往復軌跡T1的底端(低于第二位置,以下稱第三位置)時,第二部位A3仍然會位于逼近位置,而且第一部位A2與第二部位A3的距離介于最大長度與最小長度之間。此時的第一連接線L1與第二連接線L2沒有共線,而且第二部位A3位于第一連接線L1上方。在此狀態(tài)下,因為椅桿27被抵壓件80由后往前抵緊,所以無法相對于座框22(及座管20)上下滑移。其中,基于兩彈性墊圈70的作用,第一部位A2及第二部位A3會分別穩(wěn)固在圖中所示位置。除非使用者以足夠力量將主柄40的后端抬高,否則控制組件不會越過如圖8所示狀態(tài)而回到類似圖7的狀態(tài)。
如圖10所示,可以想象為在圖7的狀態(tài)下對主柄40的后端向上施力之后的狀態(tài),當控制組件的第一部位A2位于往復軌跡T1的頂端(第四位置,高于第一位置)時,第二部位A3對應位于進退軌跡T2的后端(即退離位置),而且第一部位A2與第二部位A3的距離為最大長度。此外,左、右兩導引件30的后端頂緣會將防滑件90的后端往上推頂,使防滑件90到達脫離位置,讓防滑件90與椅桿27沒有接觸。在此狀態(tài)下,椅桿27既沒有受到抵壓件80抵壓,也沒有與防滑件90觸接,所以 能夠相對于座框22(及座管20)上下滑移。
通過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上述應用,運動腳踏車10的使用者可以簡便地將椅桿27解除鎖定、調(diào)整位置及重新鎖定,以將椅桿27(及其頂端的座椅19)相對定位在可調(diào)整范圍內(nèi)的任意高度。而且,作為一可供調(diào)整高度的支架組,本發(fā)明上述較佳實施例能夠防止其中的可動架體(即椅桿27)在解除鎖定時意外地快速降落。詳而言之,在圖9所示的鎖定狀態(tài)下,使用者欲調(diào)整座椅19高度而施力抬高主柄40的后端時,控制組件由圖9的狀態(tài)越過圖8的狀態(tài)之后,通常只會到達類似圖7所示的狀態(tài),尚未解除防滑件90對椅桿27的阻力,直至使用者繼續(xù)施力抬高主柄40后端而成為圖10的狀態(tài),才會完全解除椅桿27的滑動阻力。通過兩階段的解鎖機制,在使用安全上可多一層保障。
在上述較佳實施例中,必要時,使用者可以利用螺絲起子等適當工具,由主柄40的后端扭轉長螺栓50,進而微調(diào)螺合在長螺栓50的螺桿前端的螺帽55在螺桿軸向上的位置,調(diào)校被夾壓在螺帽55與墊管66之間的兩彈性墊圈70的預變形程度及彈力,使控制組件能夠發(fā)揮預期機能,兼顧鎖定時的穩(wěn)固性及操作時的容易性。而且,通過這種可調(diào)校的結構,相關構件的尺寸精度不用太高,使得構件生產(chǎn)及組裝較為容易。
本發(fā)明的可無段調(diào)整的支架組可應用在各種領域,并不限定于運動器材或是座椅支架組。本發(fā)明中的可動架體不限定上下移動或沿直線移動,例如也可能水平移動或沿弧線移動。本發(fā)明中的控制組件可能連接在固定架體(例如上述較佳實施例),但也可能選擇連接在可動架體,換言之,可能是固定架體設有沿調(diào)整方向延伸的受壓部,而設在可動架體上的抵壓件可根據(jù)控制而抵壓受壓部的對應局部。凡根據(jù)本發(fā)明原理對個別部件進行的改進和等同變換,均不應排除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