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紡織品整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聚吡咯導電蠶絲織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導電織物具有導電、抗靜電和抗電磁輻射功能,能夠制備傳感器、智能服裝和可折疊電池等高科技產品,因此在傳感器、化學、生物、醫(yī)學和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以蠶絲為基底的有機復合導電織物由于質量輕,原料易得,價格便宜,穩(wěn)定性好,電導率可調等特點,是最有前途的導電織物之一。由于聚吡咯在普通溶劑中溶解性很差,對設備和紡絲工藝的要求十分苛刻,所以聚吡咯導電織物的制備方法主要采用原位聚合法,但是聚吡咯對蠶絲的原位聚合需要工藝步驟較多,工藝較長,不易均勻加工等缺點。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制備工藝簡單,導電性好的聚吡咯導電蠶絲織物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聚吡咯導電蠶絲織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苯酚溶于四氯化碳中;(2)將本征態(tài)聚吡咯粉末置于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中,超聲下得到黑色分散溶液;(3)將蠶絲織物投入到上述溶液中,振蕩加熱至30~60oC,保溫持續(xù)5~30min;(4)分別用四氯化碳和乙醇洗滌數(shù)次;(5)最后將洗滌后的織物置于200g/L的對甲苯磺酸溶液中摻雜30~120min,取出后80oC下烘干,即可獲得聚吡咯導電蠶絲織物。
進一步的,所述的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的四氯化碳與苯酚的質量比為1:0.1~3。
進一步的,所述的聚吡咯與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的質量比為1:200~4000。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聚吡咯導電蠶絲織物的制備方法簡單,不需要復雜的反應和高溫;制備的導電織物的導電性好。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將結合具體實施例詳細描述本發(fā)明。應當注意的是,下述實施例中描述的技術特征或者技術特征的組合不應當被認為是孤立的,它們可以被相互組合從而達到更好的技術效果。
實施例1
聚吡咯導電蠶絲織物的制備方法詳細步驟如下:
(1)將20g苯酚溶于180g四氯化碳中;
(2)將0.2g本征態(tài)聚吡咯粉末置于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中,超聲下得到黑色分散溶液;
(3)將10g蠶絲織物投入到上述溶液中,振蕩加熱至60oC,保溫持續(xù)30min;
(4)分別用四氯化碳和乙醇洗滌數(shù)次;
(5)最后將洗滌后的織物置于200g/L的對甲苯磺酸溶液中摻雜30min,取出后80oC下烘干,即可獲得聚吡咯導電蠶絲織物。
實施例2
聚吡咯導電蠶絲織物的制備方法詳細步驟如下:
(1)將300g苯酚溶于100g四氯化碳中;
(2)將0.9g本征態(tài)聚吡咯粉末置于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中,超聲下得到黑色分散溶液;
(3)將10g蠶絲織物投入到上述溶液中,振蕩加熱至30oC,保溫持續(xù)30min;
(4)分別用四氯化碳和乙醇洗滌數(shù)次;
(5)最后將洗滌后的織物置于200g/L的對甲苯磺酸溶液中摻雜80min,取出后80oC下烘干,即可獲得聚吡咯導電蠶絲織物。
實施例3
聚吡咯導電蠶絲織物的制備方法詳細步驟如下:
(1)將50g苯酚溶于250g四氯化碳中;
(2)將0.1g本征態(tài)聚吡咯粉末置于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中,超聲下得到黑色分散溶液;
(3)將10g蠶絲織物投入到上述溶液中,振蕩加熱至50oC,保溫持續(xù)10min;
(4)分別用四氯化碳和乙醇洗滌數(shù)次;
(5)最后將洗滌后的織物置于200g/L的對甲苯磺酸溶液中摻雜40min,取出后80oC下烘干,即可獲得聚吡咯導電蠶絲織物。
實施例4
聚吡咯導電蠶絲織物的制備方法詳細步驟如下:
(1)將200g苯酚溶于200g四氯化碳中;
(2)將1g本征態(tài)聚吡咯粉末置于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中,超聲下得到黑色分散溶液;
(3)將10g蠶絲織物投入到上述溶液中,振蕩加熱至40oC,保溫持續(xù)15min;
(4)分別用四氯化碳和乙醇洗滌數(shù)次;
(5)最后將洗滌后的織物置于200g/L的對甲苯磺酸溶液中摻雜120min,取出后80oC下烘干,即可獲得聚吡咯導電蠶絲織物。
本文雖然已經給出了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本文的實施例進行改變。上述實施例只是示例性的,不應以本文的實施例作為本發(fā)明權利范圍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