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機械工程流體介質儲存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儲罐支座結構。
背景技術:
儲罐用以存放酸堿、醇、氣體、液態(tài)等提煉的化學物質。其種類有很多,大體上有:滾塑儲罐,玻璃鋼儲罐,陶瓷儲罐、橡膠儲罐、焊接塑料儲罐等。就儲罐的性價比來講,現在以玻璃鋼儲罐最為優(yōu)越,其具有優(yōu)異的耐腐蝕性能,強度高,壽命長等,外觀可以制造成立式,臥式,運輸,攪拌等多個品種。鋼制儲罐中,罐體材料可按抗拉屈服強度或抗拉標準強度分為低強鋼和高強鋼,高強鋼多用于5000m3以上儲罐;附屬設施(包括抗風圈梁、鎖口、盤梯、護欄等)均采用強度較低的普通碳素結構鋼,其余配件、附件則根據不同的用途采用其他材質,制造罐體常用的國產鋼材有20、20R、16Mn、16MnR、以及Q235系列等。針對大型的鋼制儲罐,目前我國使用范圍最廣泛、制作安裝技術最成熟的是拱頂儲罐、浮頂儲罐和臥式儲罐。
同時大型的鋼制儲罐一般在安裝現場拼接完成,這樣,這就使得拼接完成后得到的儲罐的熱處理也只能在安裝現場進行,現有技術中在儲罐熱處理時需要移除儲罐支座與地面對額約束,在升溫和降溫過程中都需要通過千斤頂等設備不斷移動各個支座的位置,以避免支座與罐體本身之間產生過大的局部應力,以上操作不僅工作環(huán)境惡劣,同時不能在根本上解決上述過大的局部應力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在儲罐熱處理時需要移除儲罐支座與地面對額約束,在升溫和降溫過程中都需要通過千斤頂等設備不斷移動各個支座的位置,以避免支座與罐體本身之間產生過大的局部應力,以上操作不僅工作環(huán)境惡劣,同時不能在根本上解決上述過大的局部應力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儲罐支座結構。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的儲罐支座結構通過以下技術要點來達到發(fā)明目的:儲罐支座結構,包括呈豎直設置的支座本體和固定于支座本體下方的底板,還包括位于底板正下方的埋地板,所述底板和埋地板上均設置有螺栓通孔,所述埋地板的下表面上還固定連接有內螺紋筒,所述內螺紋筒上設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上端與埋地板上的螺栓通孔相連,所述螺栓孔包括位于上端的光滑段和位于下端的螺紋段,所述螺栓孔、螺栓通孔的軸線共線。
具體的,設置的埋地板用于埋地,如內嵌于混凝土支墩中,這樣埋地板的上表面作為對底板的支撐面,螺栓通孔和螺栓孔用于實現埋地板與底板的螺栓連接。底板下表面與埋地板上表面接觸的結構形式,在儲罐進行焊后熱處理的過程中,由于兩者接觸面可具有較小的動摩擦因素,這樣在儲罐熱變形過程中,底板相對于埋地板之間可輕易的實現滑移,可有效避免焊縫熱處理過程中支座本體或儲罐上出現較大的局部應力。
設置為螺栓孔包括處于其上端的光滑段和處于其下端的螺紋段的結構形式,便于在螺栓孔與底板上螺栓通孔找正過程中,即向兩者中插入連接螺栓的過程中,可采用向兩者中插入一根杠桿,通過向杠桿上施加力來完成兩者的軸線調整,而以上杠桿與螺紋孔的接觸點可位于光滑段內,有利于避免螺紋段的螺紋遭到破壞。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
為利于底板與埋地板之間連接的穩(wěn)固性,埋地板上的螺栓通孔、底板上的螺栓通孔及內螺紋筒三者均不止一個且三者的數量相等,且一一構成底板與埋地板的不同連接點。
為便于底板相對于埋地板滑移,所述埋地板與底板之間還設置有潤滑層。
作為一種適應于焊后熱處理高溫環(huán)境的潤滑層實現形式,所述潤滑層為由極壓高溫潤滑脂構成的油膜層。
作為一種本發(fā)明對儲罐具有較大接觸面積的制作本體結構形式,所述支座本體的上端為弧形面。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設置的埋地板用于埋地,如內嵌于混凝土支墩中,這樣埋地板的上表面作為對底板的支撐面,螺栓通孔和螺栓孔用于實現埋地板與底板的螺栓連接。底板下表面與埋地板上表面接觸的結構形式,在儲罐進行焊后熱處理的過程中,由于兩者接觸面可具有較小的動摩擦因素,這樣在儲罐熱變形過程中,底板相對于埋地板之間可輕易的實現滑移,可有效避免焊縫熱處理過程中支座本體或儲罐上出現較大的局部應力。
設置為螺栓孔包括處于其上端的光滑段和處于其下端的螺紋段的結構形式,便于在螺栓孔與底板上螺栓通孔找正過程中,即向兩者中插入連接螺栓的過程中,可采用向兩者中插入一根杠桿,通過向杠桿上施加力來完成兩者的軸線調整,而以上杠桿與螺紋孔的接觸點可位于光滑段內,有利于避免螺紋段的螺紋遭到破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的儲罐支座結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編號依次為:1、弧形面,2、支座本體,3、底板,4、潤滑層,5、埋地板,6、內螺紋筒,7、螺栓通孔,8、光滑段,9、螺紋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是本發(fā)明的結構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儲罐支座結構,包括呈豎直設置的支座本體2和固定于支座本體2下方的底板3,還包括位于底板3正下方的埋地板5,所述底板3和埋地板5上均設置有螺栓通孔7,所述埋地板5的下表面上還固定連接有內螺紋筒6,所述內螺紋筒6上設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上端與埋地板5上的螺栓通孔7相連,所述螺栓孔包括位于上端的光滑段8和位于下端的螺紋段9,所述螺栓孔、螺栓通孔7的軸線共線。
本實施例中,設置的埋地板5用于埋地,如內嵌于混凝土支墩中,這樣埋地板5的上表面作為對底板3的支撐面,螺栓通孔7和螺栓孔用于實現埋地板5與底板3的螺栓連接。底板3下表面與埋地板5上表面接觸的結構形式,在儲罐進行焊后熱處理的過程中,由于兩者接觸面可具有較小的動摩擦因素,這樣在儲罐熱變形過程中,底板3相對于埋地板5之間可輕易的實現滑移,可有效避免焊縫熱處理過程中支座本體2或儲罐上出現較大的局部應力。
設置為螺栓孔包括處于其上端的光滑段8和處于其下端的螺紋段9的結構形式,便于在螺栓孔與底板3上螺栓通孔7找正過程中,即向兩者中插入連接螺栓的過程中,可采用向兩者中插入一根杠桿,如鋼釬,通過向杠桿上施加力來完成兩者的軸線調整,而以上杠桿與螺紋孔的接觸點可位于光滑段8內,有利于避免螺紋段9的螺紋遭到破壞。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作進一步限定,如圖1所示,為利于底板3與埋地板5之間連接的穩(wěn)固性,埋地板5上的螺栓通孔7、底板3上的螺栓通孔7及內螺紋筒6三者均不止一個且三者的數量相等,且一一構成底板3與埋地板5的不同連接點。
為便于底板3相對于埋地板5滑移,所述埋地板5與底板3之間還設置有潤滑層4。
作為一種適應于焊后熱處理高溫環(huán)境的潤滑層4實現形式,所述潤滑層4為由極壓高溫潤滑脂構成的油膜層。
作為一種本發(fā)明對儲罐具有較大接觸面積的制作本體結構形式,所述支座本體2的上端為弧形面1。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