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樓板,具體涉及一種工字鋼梁原竹樓板。
背景技術:
在全球木材資源缺乏的情況下,竹子具有繁殖容易、生長快、成材早及產(chǎn)量高等特點,同時,竹材紋理通直、色澤淡雅、材質堅韌是一種理想的綠色環(huán)保建筑原材料,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各地竹建筑拔地而起。由于原竹本身截面尺寸以及材性柔韌的限制,現(xiàn)有原竹樓板跨度不大,極大的限制了原竹建筑的多樣性,同時圓筒狀的原竹使得原竹樓板及梁與墻體的連接存在較多問題,以上諸多問題制約了原竹建筑的發(fā)展與推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工字鋼梁原竹樓板,該樓板的跨度大、承載力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述的工字鋼梁原竹樓板包括原竹墻梁、若干工字型鋼及若干第一原竹,所述原竹墻梁為矩形結構,其中,各工字型鋼由前到后依次分布,各工字型鋼的一端與原竹墻梁的左側桿相連接,各工字型鋼的另一端與原竹墻梁的右側桿相連接,各第一原竹的一端固定于原竹墻梁的前側桿,各第一原竹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各工字型鋼的腹板后固定于原竹墻梁的后側桿上。
所述原竹墻梁由若干層自上到下依次分布的原竹疊加而成。
工字型鋼的左端與原竹墻梁的左側桿通過第一固定連接件相連接。
所述第一固定連接件包括第一限位桿、第二限位桿及第三限位桿,其中,第一限位桿位于原竹墻梁的左側桿上,第二限位桿及第三限位桿位于第一限位桿與原竹墻梁的左側桿之間,且第二限位桿與第三限位桿之間有間隙,第一限位桿、第二限位桿、第三限位桿及原竹墻梁的左側桿之間形成第一固定通孔,工字型鋼的左端穿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
第一螺栓依次穿過第一限位桿的側面、第二限位桿的側面及原竹墻梁中左側桿的側面將第一限位桿、第二限位桿及原竹墻梁的左側桿固定連接;
第二螺栓依次穿過第一限位桿的側面、第三限位桿的側面及原竹墻梁中左側桿的側面將第一限位桿、第三限位桿及原竹墻梁的左側桿相連接。
工字型鋼的右端與原竹墻梁的右側桿通過第二固定連接件相連接。
所述第二固定連接件包括第四限位桿、第五限位桿及第六限位桿,其中,第四限位桿位于原竹墻梁的右側桿上,第五限位桿及第六限位桿位于第四限位桿與原竹墻梁的右側桿之間,且第五限位桿與第六限位桿之間有間隙,第四限位桿、第五限位桿、第六限位桿及原竹墻梁的右側桿之間形成第二固定通孔,工字型鋼的右端穿過所述第二固定通孔;
第三螺栓依次穿過第四限位桿的側面、第五限位桿的側面及原竹墻梁中右側桿的側面將第四限位桿、第五限位桿及原竹墻梁的右側桿固定連接;
第四螺栓依次穿過第四限位桿的側面、第六限位桿的側面及原竹墻梁中右側桿的側面將第四限位桿、第六限位桿及原竹墻梁的右側桿相連接。
還包括第一墊片、第二墊片、第三墊片及第四墊片,第一墊片及第二墊片位于第一限位桿上,第三墊片及第四墊片位于原竹墻梁中左側桿的下方;
第一螺栓依次穿過第一墊片、第一限位桿的側面、第二限位桿的側面、原竹墻梁中左側桿的側面及第三墊片將第一墊片、第一限位桿、第二限位桿、原竹墻梁的左側桿及第三墊片固定連接;
第二螺栓依次穿過第二墊片、第一限位桿的側面、第三限位桿的側面、原竹墻梁中左側桿的側面及第四墊片將第二墊片、第一限位桿、第三限位桿、原竹墻梁的左側桿及第四墊片相連接。
還包括第五墊片、第六墊片、第七墊片及第八墊片,第五墊片及第六墊片位于第四限位桿上,第七墊片及第八墊片位于原竹墻梁中右側桿的下方;
第三螺栓依次穿過第五墊片、第四限位桿的側面、第五限位桿的側面、原竹墻梁中右側桿的側面及第七墊片將第五墊片、第四限位桿、第五限位桿、原竹墻梁的右側桿及第七墊片固定連接;
第四螺栓依次穿過第六墊片、第四限位桿的側面、第六限位桿的側面、原竹墻梁中右側桿的側面及第八墊片將第六墊片、第四限位桿、第六限位桿、原竹墻梁的右側桿及第八墊片相連接。
第一墊片的底面及第二墊片的底面均為與第一限位桿表面相配合的弧面;
第三墊片的上表面及第四墊片的上表面均為與原竹墻梁中左側桿的表面相配合的弧面;
第五墊片的下表面及第六墊片的下表面均為與第四限位桿表面相配合的弧面;
第七墊片的上表面及第八墊片的上表面均為與原竹墻梁中右側桿的表面相配合的弧面。
原竹墻梁由三層自上到下依次的原竹疊加而成。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所述的工字鋼梁原竹樓板包括原竹墻梁、工字型鋼及第一原竹,采用工字型鋼為骨架的方式構建樓板,其中,工字型鋼的兩端與原竹墻梁的左側桿及右側桿相連接,實現(xiàn)工字型鋼與原竹墻梁的連接,第一原竹的一端固定于原竹墻梁的前側桿上,第一原竹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各工字型鋼的腹板后固定于原竹墻梁的后側桿上,實現(xiàn)各工字型鋼之間的連接,從而使工字型鋼與原竹墻梁形成一個整體構件,更好的將工字型鋼融合到原竹墻梁內(nèi),從而使樓板具有較強的承載力及較大的跨度,為竹建筑的應用提高有力的技術支撐。
進一步,本發(fā)明通過第一限位桿、第二限位桿、第三限位桿及原竹墻梁的左側桿形成用于固定工字型鋼左端的第一固定通孔,再通過第一螺栓及第二螺栓將其固定,避免工字型鋼的左端在原竹墻梁上移動。
進一步,本發(fā)明通過第四限位桿、第五限位桿、第六限位桿及原竹墻梁的右側桿之間形成用于固定于工字型鋼右端的第二固定通孔,再通過第三螺栓及第四螺栓將其固定,避免工字型鋼的右端在原竹墻梁上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工字型鋼2與原竹墻梁1的連接關系圖。
其中,1為原竹墻梁、11為左側桿、12為右側桿、13為前側桿、14為后側桿、2為工字型鋼、3為第一原竹、41為第一限位桿、42為第二限位桿、43為第三限位桿、51為第一螺栓、52為第二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考圖1,本發(fā)明所述的工字鋼梁原竹樓板包括原竹墻梁1、若干工字型鋼2及若干第一原竹3,所述原竹墻梁1為矩形結構,其中,各工字型鋼2由前到后依次分布,各工字型鋼2的一端與原竹墻梁1的左側桿11相連接,各工字型鋼2的另一端與原竹墻梁1的右側桿12相連接,各第一原竹3的一端固定于原竹墻梁1的前側桿13,各第一原竹3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各工字型鋼2的腹板后固定于原竹墻梁1的后側桿14上。
所述原竹墻梁1由若干層自上到下依次分布的原竹疊加而成。
工字型鋼2的左端與原竹墻梁1的左側桿11通過第一固定連接件相連接;所述第一固定連接件包括第一限位桿41、第二限位桿42及第三限位桿43,其中,第一限位桿41位于原竹墻梁1的左側桿11上,第二限位桿42及第三限位桿43位于第一限位桿41與原竹墻梁1的左側桿11之間,且第二限位桿42與第三限位桿43之間有間隙,第一限位桿41、第二限位桿42、第三限位桿43及原竹墻梁1的左側桿11之間形成第一固定通孔,工字型鋼2的左端穿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第一螺栓51依次穿過第一限位桿41的側面、第二限位桿42的側面及原竹墻梁1中左側桿11的側面將第一限位桿41、第二限位桿42及原竹墻梁1的左側桿11固定連接;第二螺栓52依次穿過第一限位桿41的側面、第三限位桿43的側面及原竹墻梁1中左側桿11的側面將第一限位桿41、第三限位桿43及原竹墻梁1的左側桿11相連接。
工字型鋼2的右端與原竹墻梁1的右側桿12通過第二固定連接件相連接;第二固定連接件包括第四限位桿、第五限位桿及第六限位桿,其中,第四限位桿位于原竹墻梁1的右側桿12上,第五限位桿及第六限位桿位于第四限位桿與原竹墻梁1的右側桿12之間,且第五限位桿與第六限位桿之間有間隙,第四限位桿、第五限位桿、第六限位桿及原竹墻梁1的右側桿12之間形成第二固定通孔,工字型鋼2的右端穿過所述第二固定通孔;第三螺栓依次穿過第四限位桿的側面、第五限位桿的側面及原竹墻梁1中右側桿12的側面將第四限位桿、第五限位桿及原竹墻梁1的右側桿12固定連接;第四螺栓依次穿過第四限位桿的側面、第六限位桿的側面及原竹墻梁1中右側桿12的側面將第四限位桿、第六限位桿及原竹墻梁1的右側桿12相連接。
另外,本發(fā)明還包括第一墊片、第二墊片、第三墊片及第四墊片,第一墊片及第二墊片位于第一限位桿41上,第三墊片及第四墊片位于原竹墻梁1中左側桿11的下方;第一螺栓51依次穿過第一墊片、第一限位桿41的側面、第二限位桿42的側面、原竹墻梁1中左側桿11的側面及第三墊片將第一墊片、第一限位桿41、第二限位桿42、原竹墻梁1的左側桿11及第三墊片固定連接;第二螺栓52依次穿過第二墊片、第一限位桿41的側面、第三限位桿43的側面、原竹墻梁1中左側桿11的側面及第四墊片將第二墊片、第一限位桿41、第三限位桿43、原竹墻梁1的左側桿11及第四墊片相連接。本發(fā)明還包括第五墊片、第六墊片、第七墊片及第八墊片,第五墊片及第六墊片位于第四限位桿上,第七墊片及第八墊片位于原竹墻梁1中右側桿12的下方;第三螺栓依次穿過第五墊片、第四限位桿的側面、第五限位桿的側面、原竹墻梁1中右側桿12的側面及第七墊片將第五墊片、第四限位桿、第五限位桿、原竹墻梁1的右側桿12及第七墊片固定連接;第四螺栓依次穿過第六墊片、第四限位桿的側面、第六限位桿的側面、原竹墻梁1中右側桿12的側面及第八墊片將第六墊片、第四限位桿、第六限位桿、原竹墻梁1的右側桿12及第八墊片相連接。
第一墊片的底面及第二墊片的底面均為與第一限位桿41表面相配合的弧面;第三墊片的上表面及第四墊片的上表面均為與原竹墻梁1中左側桿11的表面相配合的弧面;第五墊片的下表面及第六墊片的下表面均為與第四限位桿表面相配合的弧面;第七墊片的上表面及第八墊片的上表面均為與原竹墻梁1中右側桿12的表面相配合的弧面,第一原竹3的側面與工字型鋼2翼緣的上表面相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