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建筑用墻磚。
背景技術:
磚是砌墻用的一種長方體石料,用泥巴燒制而成,多為紅色,俗稱“紅磚”,也有青色“青磚”。中國標準粘土磚的尺寸為240×115×53mm,這一尺寸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磚的長寬高之比為4∶2∶1(包括10mm的灰縫寬度)。磚墻的厚度多以磚的倍數(shù)稱呼,由于磚的長度為240mm,因此厚度為一磚的墻又稱“二四”墻,厚度為一磚半的墻又稱“三七”墻,厚度為半磚的墻又稱“一二”墻。建筑用的人造小型塊材,分燒結磚(主要指粘土磚)和非燒結磚(灰砂磚、粉煤灰磚等),俗稱磚頭。墻體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圍護或分隔空間。墻體按墻體受力情況和材料分為承重墻和非承重墻,按墻體構造方式分為實心墻,燒結空心磚墻,空斗墻,復合墻。目前建筑的墻體一般為實心磚或空心磚砌成的,或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在墻主體的內、外墻面上用水泥砂漿粉刷,有的在外墻設置有墻體保溫層。最后在保溫層外刷涂涂料或者貼瓷磚進行裝飾,高檔的樓宇有采用外墻石材干掛飾面。這些墻體結構均占用較大空間,同時保溫效果不理想,施工復雜且周期長,墻體受氣候影響較大、成本較高等。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建筑用墻磚,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在磚體之間填充有隔熱填充劑,起到隔熱作用,而且磚體上設置有凹槽和凸條,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隔熱降噪效果好,且施工簡單,施工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建筑用墻磚,包括磚體A、磚體B,所述磚體A與磚體B的結構對稱,所述磚體A與磚體B之間設置有隔音層,所述磚體A、磚體B上設置有凹槽,在磚體A、磚體B上與凹槽相對的一側設置有與凹槽適配的凸條,所述磚體A、磚體B中部中空,所述磚體A、磚體B上設置有肋條。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磚體A、磚體B中部的中空填充有隔熱填充劑。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磚體A、磚體B的厚度為30m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隔音層的厚度為40mm。
與現(xiàn)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建筑用墻磚,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在磚體之間填充有隔熱填充劑,起到隔熱作用,而且磚體上設置有凹槽和凸條,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隔熱降噪效果好,且施工簡單,施工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凹槽;2、磚體A;3、隔熱填充劑;4、肋條;5、凸條;6、隔音層;7、磚體B。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所述一種建筑用墻磚,包括磚體A2、磚體B7,所述磚體A2與磚體B7的結構對稱,所述磚體A2與磚體B7之間設置有隔音層6,所述磚體A2、磚體B7上設置有凹槽1,在磚體A2、磚體B7上與凹槽1相對的一側設置有與凹槽1適配的凸條5,所述磚體A2、磚體B7中部中空,所述磚體A2、磚體B7上設置有肋條4。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所述磚體A2、磚體B7中部的中空填充有隔熱填充劑3。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所述磚體A2、磚體B7的厚度為30m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所述隔音層6的厚度為40mm。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建筑用墻磚,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在磚體之間填充有隔熱填充劑,起到隔熱作用,而且磚體上設置有凹槽和凸條,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隔熱降噪效果好,且施工簡單,施工效率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