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發(fā)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鳥擊測風塔。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全球對風能資源的普遍關注和風力發(fā)電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各國政府、企業(yè)或是風電開發(fā)商開始投資興建測風塔,為將來風電場的投資建設獲取第一手風能資料。測風塔架設在風電場場址內,多為絎架式結構和圓筒式結構,采用鋼絞線斜拉加固方式,高度一般為10-150米。在塔體不同高度處安裝有風速計、風向標以及溫度、氣壓等測風儀??扇旌虿婚g斷地對場址風力情況進行觀測,測量數(shù)據(jù)被記錄并存儲于安裝在塔體上的數(shù)據(jù)記錄儀中。
現(xiàn)有測風塔上的側風儀由于所處高度較高,且為了測量結果更為精準需將測風儀裸露設置于空氣中,容易被飛過的飛鳥等進行撞擊,極易損壞精密度較高的測風儀。
同時,現(xiàn)有測風塔結構均存在由塔筒造成的、不同程度的風影效應。風影效應,是指由于測風儀設置于塔筒背風側,而塔筒會對流經測風儀之前的風產生影響。由于風影效應的存在,使得測風儀無法準確檢測風力、風向等參數(shù)。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實用新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鳥擊測風塔,以達到防止測風塔被鳥撞擊的目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抗風影測風塔,以達到避免塔筒風影對風力檢測造成影響的目的。
為實現(xiàn)上述實用新型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鳥擊測風塔,包括豎直設置于地面上的圓筒狀塔筒,塔筒的至少一個高度面為側風平面,側風平面上設有至少一個測風儀;測風儀包括支撐桿,支撐桿上設有至少三個繞支撐桿旋轉的測風碗,支撐桿的頂部設有探照燈,探照燈設于密閉燈罩內部,所 述密閉燈罩與測風碗相固定連接,令燈罩可隨測風碗繞支撐桿軸線旋轉;燈罩上設有至少一個與支撐桿不同軸的漏光孔。
進一步,所述燈罩呈球狀,球狀燈罩的底部設有供支撐桿頂部傳入燈罩中的穿孔,支撐桿的頂部設有供探照燈安裝的燈座,令探照燈安裝于燈罩內。
進一步,球狀燈罩的穿孔處設有向下豎直延伸的筒狀結構,所述筒狀結構的上端與球狀燈罩一體設置、或固定連接;筒狀結構與支撐桿相插接,令筒狀結構構成可繞支撐桿軸線旋轉的軸套。
進一步,軸套連接有至少三根相對軸套軸線對稱排布的、沿軸套徑向延伸的、等長度設置的連接桿,連接桿的端部分別一一對應的設有測風碗。
進一步,球狀燈罩連接有至少三根相對球狀燈罩豎直軸線對稱排布的、沿球狀燈罩中心水平面的徑向方向延伸的、等長度設置的連接桿,連接桿的端部分別一一對應的設有測風碗。
進一步,所述探照燈設于球狀燈罩的中心處,球狀燈罩的中心水平面上設有至少一個漏光孔;
優(yōu)選的,球狀燈罩的中心水平面上設有多個相對中心對稱排布的漏光孔。
進一步,球狀燈罩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至少一個漏光孔。
進一步,球狀燈罩上部的漏光孔與球狀燈罩的中心水平面之間豎直距離不等于球狀燈罩下部的漏光孔與球狀燈罩的中心水平面之間距離。
進一步,塔筒上的至少一個高度處設有水平設置的測風平臺,所述測風平臺上安裝有至少一套測風儀,所述的測風平臺與塔筒經可旋轉的相鉸鏈連接,測風平臺上還固定安裝有沿徑向豎直設置的擋風板,擋風板的水平延伸軸線與測風儀和塔筒軸線之間連接線相垂直設置,令擋風板在風力作用下帶動測風平臺繞塔身旋轉至測風儀相對塔筒處于風向相垂直方向。
進一步,測風塔包括豎直設置于地面上的塔筒,塔筒上的至少一個高度處設有水平設置的安裝桿,安裝桿可繞塔筒軸線旋轉的安裝于塔筒上,安裝桿的第一端設有測風儀、第二端設有對重塊,所述的安裝桿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擋風板,令擋風板在風力作用下帶動安裝桿繞塔身旋轉至測風儀相對塔筒處于風向上游方向。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存在如下有益效果:
通過在測風儀的支撐桿頂部的探照燈外安裝隨測風碗一起旋轉的燈罩,令探照燈持續(xù)發(fā)射的探照燈光在燈罩上所設漏光孔的作用下形成閃爍、可變換的燈光,以實現(xiàn)防止飛鳥等撞擊測風儀的目的。
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效果顯著,適宜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測風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測風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3和圖4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例中測風塔的結構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測風塔的測風平臺俯視圖;
圖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測風塔的測風平臺安裝斷面圖;
圖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測風塔的安裝桿俯視圖;
圖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測風塔的安裝桿安裝斷面圖。
圖中主要元件說明:1—塔筒,2—測風儀,3—測風平臺,4—安裝桿,7—上法蘭,8—下法蘭,9—外法蘭,10—內法蘭,11—卡凸,12—凹槽,13—擋風板,14—對重塊,15—支撐桿,16—測風碗,17—連接桿,18—軸套,58—探照燈,59—燈罩,60—漏光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介紹了一種防鳥擊測風塔,包括豎直設置于地面上的塔筒1,塔筒1的至少一個高度面為側風平面,側風平面上設有至少一個測風儀2;測風儀2包括支撐桿15,支撐桿15上設有至少三個繞支撐桿旋轉的測風碗16,支撐桿15的頂部設有探照燈58,探照燈58設于密閉燈罩59內部,所述密閉燈罩59與測風碗相固定連接,令燈罩59可隨測風碗繞支撐桿軸線旋轉;燈罩59上設有至少一個與支撐桿不同軸的漏光孔60。
通過在測風儀的支撐桿頂部的探照燈外安裝隨測風碗一起旋轉的燈罩,令探照燈持續(xù)發(fā)射的探照燈光在燈罩上所設漏光孔的作用下形成閃爍、可變換的燈光,以實現(xiàn)防止飛鳥等撞擊測風儀的目的。
本實施例中,所述燈罩59呈球狀,球狀燈罩59的底部設有供支撐桿15頂部傳入燈罩59中的穿孔,支撐桿15的頂部設有供探照燈58安裝的燈座,令探照燈58安裝于燈罩59內。
本實施例中,球狀燈罩59的穿孔處設有向下豎直延伸的筒狀結構,所述筒狀結構的上端與球狀燈罩59一體設置、或固定連接;筒狀結構與支撐桿15相插接,令筒狀結構構成可繞支撐桿15軸線旋轉的軸套18。所述的軸套18安裝于支撐桿15上對應設置的軸套座上,令軸套18可相對支撐桿15產生繞軸旋轉。
本實施例中,軸套18連接有至少三根相對軸套18軸線對稱排布的、沿軸套18徑向延伸的、等長度設置的連接桿17,連接桿17的端部分別一一對應的設有測風碗16。
還可以,本實施例中,球狀燈罩59連接有至少三根相對球狀燈罩豎直軸線對稱排布的、沿球狀燈罩59中心水平面的徑向方向延伸的、等長度設置的連接桿17,連接桿17的端部分別一一對應的設有測風碗16。
通過將球狀燈罩與測風碗直接或間接相連接、并使球狀燈罩徑軸套與支撐桿可旋轉的套接,使得燈罩可隨測風碗一起旋轉,令燈罩上的漏光孔隨測風儀的工作產生移動,以不斷發(fā)出改變位置的閃爍光照,進而實現(xiàn)避免飛鳥撞擊的目的。
本實施例中,所述探照燈58設于球狀燈罩59的中心處,球狀燈罩59的中心水平面上設有至少一個漏光孔60;優(yōu)選的,球狀燈罩59的中心水平面上設有多個相對中心對稱排布的漏光孔60。從而,使得探照燈在旋轉燈罩的中心水平面處產生不斷變換的閃爍光,以提高閃爍光光照的覆蓋面積,有效降低飛鳥撞擊情況發(fā)生的幾率。
本實施例中,球狀燈罩59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至少一個漏光孔60;優(yōu)選的,球狀燈罩59上部的漏光孔60與球狀燈罩59的中心水平面之間豎直距離不等于球狀燈罩59下部的漏光孔與球狀燈罩60的中心水平面之間距離。從而,使得探照燈在旋轉燈罩的不同區(qū)域處分別產生不斷變換的閃爍光,以提高閃爍光光照的覆蓋面積,進一步有效降低飛鳥撞擊情況發(fā)生的幾率。
實施例二
如圖3、圖5和圖6所示,本實施介紹了一種抗風影測風塔,包括豎直設置于地面上的塔筒1,塔筒1上的至少一個高度處設有水平設置的測風平臺3,所述測風平臺3上安裝有至少一套測風儀2,所述的測風平臺3與塔筒1經可旋轉的相鉸鏈連接,測風平臺3上還固定安裝有沿徑向豎直設置的擋風板13,擋風板13的水平延伸軸線與測風儀2和塔筒1軸線之間連接線相垂直設置,令擋風板13在風力作用下帶動測風平臺3繞塔身旋轉至測風儀2相對塔筒1處于風向相垂直方向。
通過將測風儀設置于隨風旋轉的測風平臺上,使得測風平臺上的測風儀始終處于測風儀與塔筒軸線相連接面與風向相垂直,以避免塔筒對測風儀檢測時的塔筒效應,提高測風儀檢測的準確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測風平臺3為水平設置的圓盤狀結構,測風平臺3的中心與塔筒1同軸設置,測風平臺3的外周處設有相對中心對稱設置的兩個測風儀2。測風平臺3的中部設有穿過塔筒1的穿孔,測風塔的塔筒1對應高度處設有向外凸出的支撐結構,測風平臺3與支撐結構相鉸接,令測風平臺3在風力作用下可繞塔筒1軸線旋轉。
本實施例中,所述測風平臺3上設有相對測風平臺3中心對稱設置的兩道擋風板13,所述的擋風板13為豎直設置的片狀結構,擋風板13沿圓形測風平臺3徑向、自測風平臺3與塔筒1連接處延伸至測風平臺3外周,兩道擋風板13的水平延伸線與兩個測風儀2之間連接線相垂直。優(yōu)選的,所述測風儀2設置于測風平臺3的上表面、擋風板13設置于測風平臺3的下表面,以降低擋風板13對測風儀2檢測風向和風力的影響,提高測風儀2檢測的準確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測風平臺3底部設有上法蘭7,測風塔的塔筒1上設有下法蘭8,所述上法蘭7上設有一圈向下凸出的卡凸11,下法蘭8上設有一圈向上設置開口的凹槽12;所述卡凸11卡接入凹槽12中,所述卡凸11和卡槽12均與塔筒1同軸設置,令測風平臺3在卡凸11和卡槽12的配合下繞塔筒1軸線旋轉。
本實施例中,所述卡凸11包括豎直延伸部和水平延伸部,所述豎直延伸部為自上法蘭7底面豎直向下延伸的、與塔筒1同軸設置的筒狀結構,所述水平延伸部為與豎直延伸部底部相連接的、與塔筒1同軸設置的環(huán)狀結構,環(huán)狀水平延伸部的內周和/或外周凸出豎直延伸部的對應側壁設置,以構成橫截面為“倒置T”或“L”形的卡凸。
本實施例中,所述卡槽12與卡凸11相對應設置,且卡槽12上部設有供卡凸11的豎直延伸部穿出的開口;優(yōu)選的,所述開口與豎直延伸部之間相接觸處設有密封條,以保證凹槽中空間相對密閉設置,保證凹槽中的潤滑油不會外泄。
本實施例中,所述卡槽12與卡凸11之間充滿潤滑油;和/或卡槽12的底壁、側壁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一排間隔排布的滾珠,以降低旋轉平臺旋轉過程中的摩擦力,令測風儀的測量結果更為精確。
本實施例中,所述測風儀2包括豎直支撐桿15,支撐桿15的下端與測風平臺3相連接、上端設有繞支撐桿旋轉的三角支架,三角支架上設有相對支撐桿軸向對稱排布的三個測風碗16。
本實施例中,測風平臺3上設置兩個相對塔筒1軸線對稱設置的測風儀2,兩測風儀2的支撐桿15與支撐平臺3的連接處相對塔筒1軸線對稱設置,各支撐桿15所處平面與擋風板13水平延伸軸線分別相垂直設置。
通過將測風儀相連接線與擋風板的軸線相垂直設置,使測風平臺在擋風板受風力作用下始終處于與風向同向方向,并使得測風儀始終不被塔筒干涉影響,實現(xiàn)了消除塔筒的風影效應,提高了測風塔的檢測準確度。
本實施例中,所述塔筒1的多個測風高度面處分別設有一個測風平臺3,每個測風平臺3上分別設有兩個相對塔筒1軸線對稱設置的測風儀2,且每個測風平臺3上分別設有兩片沿徑向延伸的擋風板13,各擋風板13的水平延伸軸線均與對應測風平臺3上的兩個測風儀2連接線相垂直設置,以對測風塔的多個不同高度分別進行風力和風向的檢測。
實施例三
如圖4、圖7和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介紹了一種抗風影測風塔,包括豎直設置于地面上的塔筒1,塔筒1上的至少一個高度處設有水平設置的安裝桿4,安裝桿4可繞塔筒1軸線旋轉的安裝于塔筒1上,安裝桿4的第一端設有測風儀2、第二端設有對重塊22,所述的安裝桿4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擋風板13。
通過將測風儀設置于隨風旋轉的安裝桿上,使得安裝桿上的測風儀始終處于相對塔筒軸線的風向上游方向,以避免塔筒對測風儀檢測時的塔筒效應,提高測風儀檢測的準確性。
本實施例中,安裝桿4上設有穿設于塔筒1的外法蘭9,所述外法蘭9靠近第二端設置,塔筒1上設有內法蘭10,所述外法蘭9與內法蘭10相配合內外插接套裝,以形成供安裝桿4繞塔筒1軸線旋轉的鉸鏈。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內法蘭10水平安裝于塔筒1外周,內法蘭10的外側壁設有向外側壁開口的一圈凹槽12;外法蘭9的內壁設有向中心凸出延伸的、與凹槽12相配合插接的卡凸11,令卡凸11插入凹槽12中,使內法蘭10和外法蘭9形成可繞塔筒1軸線轉動的鉸鏈結構;優(yōu)選的,內法蘭10的上側面和外法蘭9的上側面、內法蘭10的下側面和外法9的下側面分別處于同一水平面中。
本實施例中,所述卡凸11包括豎直延伸部和水平延伸部,所述水平延伸部為自外法蘭9內側豎直向中心方向延伸的、與塔筒1軸線相垂直設置的環(huán)狀結構,所述豎直延伸部為與水平延伸部內周相連接的、與塔筒1同軸設置的筒狀結構,筒狀豎直延伸部的上側和/或下側凸出水平延伸部的對應側壁設置,以構成橫截面為“旋轉90度的T”或“L”形的卡凸。
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桿4上設有至少兩個測風儀2,各測風儀2自安裝桿4第一端至外法蘭9方向間隔排布設置,相鄰測風儀2之間分別設有擋風板13。
通過在安裝桿上設置間隔設置的多個測風儀,以使得多個測風儀對同一高度處的風力和風向進行檢查,以提高檢查精度。
本實施例中,所述擋風板13豎直設置,各擋風板13分別與塔筒1軸線處于同一平面,擋風板13的高度低于測風儀2的高度。優(yōu)選的,擋風板13設于安裝桿4下部、測風儀2設于安裝桿4上部,以消除擋風板13對測風儀2的影響,進一步提高測風儀2的檢測精度。
優(yōu)選的,還可以在本實施例中,相鄰擋風板13分別交錯設于安裝桿4的上側和下側,以提高安裝桿4的穩(wěn)定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測風儀2包括豎直支撐桿15,支撐桿15的下端與測風平臺3相連接、上端設有繞支撐桿15旋轉的三角支架,三角支架上設有相對支撐桿15軸向對稱排布的三個測風碗16。
本實施例中,所述塔筒1的多個測風高度面處分別設有一個繞塔筒1軸線旋轉的安裝桿4,每個安裝桿4上分別設有至少一個測風儀2,且每個安裝桿4上分別設有至少一片沿安裝桿4軸線方向延伸的擋風板13。
上述實施例中的實施方案可以進一步組合或者替換,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思想的前提下,本領域中專業(yè)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化和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