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砌塊防水構造,屬于建筑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梁與后砌筑的填充墻之間的構造做法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用頂磚斜砌,第二種是用微膨脹的細石混凝土填塞,目前,第一種方式的操作步驟為在砌體頂部預留 200毫米左右空隙,待砌體工程砌筑完成7天后再進行斜頂磚的砌筑,預先切割用于砌筑的頂磚,使斜頂磚的上下接觸面為平面,斜放砌筑時與水平面成45度到60度,逐塊敲緊,灰縫厚度宜為10毫米,與框架梁底擠實,填滿砂漿,頂磚位置應按模數(shù)預留,不合模數(shù)時,應用配磚補砌,第二種方式在砌體頂部預留30到50毫米空隙,分兩次嵌填密實,嵌縫前清除浮灰,支模板,第一次用C20細石微膨脹混凝土填塞,兩側留出20毫米,待砼初凝后,再用水泥砂漿嵌縫壓實。
采用以上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在于:第一種方式,砌筑時砌塊需要切割,砌塊容易被損壞,浪費材料。由于斜磚填充不夠密實,墻體材料與混凝土材料變形模量不同,填充墻容易和梁底分離,填充墻墻頂開裂,特別在抹灰后填充墻與梁底交接處易產生通縫,影響墻面外觀質量,內墻面容易引起霉變。第二種方式關鍵是需要支模板,不易操作。以上兩種方法都施工步驟都比較繁瑣,增加人力資源消耗。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新的用于防止梁下裂縫的砌塊防水構造,施工簡便,避免梁下通縫,防止內墻面霉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砌塊防水構造,包括梁,所述梁設置在內墻面下方,梁的下方設置有填充墻,填充墻與梁之間有空隙,空隙內設置有多個混凝土預制砌塊,梁的下端面為靠外墻面的一側高階的第一階梯面;混凝土預制砌塊的上端面為靠近外墻面的一側低階的第二階梯面;所述第一階梯面和第二階梯面相互配合;混凝土預制砌塊一側面設置有凸起,另一側面設置有與凸起相配合的凹部;所述第一階梯面和第二階梯面之間的縫隙填充微膨脹水泥砂漿,凸起與凹部之間的縫隙填充微膨脹水泥砂漿,混凝土預制砌塊下端面與填充墻之間通過填充的微膨脹水泥砂漿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填充墻上端面到梁下端面的距離為180-200mm;所述混凝土預制塊的下端面到第一階梯面高階的高度為180-200mm。
其中,所述第一階梯面的高階和低階的高度差為50mm。
其中,所述凸起長度為50mm。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施工簡便,易于操作,能加快工程進度,縮短工程工期,而且提高施工質量,降低施工成本;
2、砌筑混凝土預制砌塊工廠化生產尺寸精確,產品質量高;
3、存在結構高低差能有效防止?jié)B水,強度得以保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混凝土預制砌塊的三維立體圖;
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
1-混凝土預制砌塊,2-微膨脹水泥砂漿,3-填充墻,4-梁、5-第一階梯面、6-第二階梯面、7-凸起、8-凹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至圖3,一種砌塊防水構造,包括梁4,所述梁4設置在內墻面下方,梁4的下方設置有填充墻3,填充墻3與梁4之間有空隙,空隙內設置有多個混凝土預制砌塊1,梁4的下端面為靠外墻面的一側高階的第一階梯面5;混凝土預制砌塊1的上端面為靠近外墻面的一側低階的第二階梯面6;所述第一階梯面5和第二階梯面6相互配合;混凝土預制砌塊1一側面設置有凸起7,另一側面設置有與凸起7相配合的凹部8;所述第一階梯面5和第二階梯面6之間的縫隙填充微膨脹水泥砂漿2,凸起7與凹部8之間的縫隙填充微膨脹水泥砂漿2,混凝土預制砌塊1下端面與填充墻3之間通過填充的微膨脹水泥砂漿2固定連接。
參見圖1,所述填充墻3上端面到梁4下端面的距離為180-200mm;所述混凝土預制塊1的下端面到第一階梯面5高階的高度為180-200mm,方便將混凝土預制砌塊1放進填充墻3與梁4之間的空隙中,空隙高度過高會增加建筑難度,浪費大量時間,高度過低會導致填充不方便,使梁下防水構造效果不明顯。
參見圖1,所述第一階梯面5的高階和低階的高度差為50mm,便于與混凝土預制砌塊1的第二階梯面6配合;混凝土預制砌塊1的第二階梯面6高度差為50mm,能夠有效阻止雨水進入內墻面。
參見圖3,所述混凝土預制砌塊1的上端面為第二階梯面6,存在結構高低差,具有防水功能,相鄰混凝土預制砌塊1的側面凹凸配合,使梁4與填充墻3之間更加密實,避免形成通縫,采用工廠化生產,根據(jù)需要可以設計多種混凝土預制砌塊1的尺寸,以混凝土預制砌塊1代替磚砌塊,強度得到保證。
參見圖3,所述凸起7長度為50mm,長度過短對避免通縫的形成不利,長度過長會影響砌筑難度。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搭建好梁4,梁4的下端面砌筑成第一階梯面5,高階側朝向外墻面,再使用砌磚砌筑填充墻3,砌筑到距離梁4底部180-200mm時停止砌筑,靜止七天沉降趨于穩(wěn)定后,將預先生產出來的混凝土預制砌塊1塞進填充墻3與梁4之間的空隙中,需要將混凝土預制塊1的第二階梯面6的低階側朝向外墻面,左右超出墻體范圍的部分應割除,然后用微膨脹水泥砂漿2砌筑混凝土預制砌塊1,使填充墻3、混凝土預制砌塊1和梁4之間形成有效的連接。
因為混凝土預制塊1的上端面和梁4的下端面為階梯面,存在高低結構差,當外墻面有雨水時,因為混凝土預制砌塊1的第一階梯面5在外墻面的一端比較低,雨水很難克服重力進入進入內墻面,達到防水的效果,相鄰的混凝土預制塊1的側面凹凸配合避免了通縫的產生,使梁4和填充墻3更緊密的結合,同時避免了框架結構下?lián)显斐闪?的負彎矩改變框架結構的受力狀態(tài),造成安全隱患,也避免填充墻3因梁4下?lián)媳粩D壓而開裂。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