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車輛用座椅,例如可以適用于座墊的裝飾罩的端頭處理。
背景技術:
一般情況下,車輛用座椅通過座墊及立設在其背面?zhèn)鹊囊伪车葮嫵?。而且,座墊、椅背由座墊框架或椅背框架、襯墊材料(緩沖材料)以及作為表皮材料被覆的裝飾罩構成。例如,裝飾罩的端頭處理如下述那樣進行(日本特開平11-89663號公報(專利文獻1))。
沿座墊的座椅框架的外周緣固定著裝飾繩。而且,在座椅框架的裝飾繩上固定用來防止轉動的卡止托架6??p制在以覆蓋襯墊材料等的方式進行被覆的裝飾罩的端頭的J字狀的鉤部件,與該卡止托架卡止,成為防止轉動的狀態(tài)。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89663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如果如專利文獻1那樣,用J字狀的鉤進行裝飾罩的端頭處理會造成成本升高。
本發(fā)明的課題是,提供一種車輛用座椅,該車輛用座椅進行裝飾罩的端頭處理不使用J字狀的鉤。
其它的課題和新的特征通過本發(fā)明的描述以及附圖應該能夠明了。
用來解決課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fā)明中,對代表性的技術概要進行簡單說明,為如下所述。
即,車輛用座椅,具備成為座墊的骨架的座墊框架、配置于座墊框架的緩沖材料,和覆蓋緩沖材料的裝飾罩。座墊框架具有對該座墊框架的側方下部進行支撐的座墊側框架,和固定在該座墊側框架的裝飾繩。裝飾罩的端頭部具有縫制成袋狀的袋部,通過在該袋部中插入裝飾繩來固定裝飾罩。
發(fā)明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提高車輛用座椅的組裝作業(y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方式涉及的車輛用座椅的立體圖。
圖2是構成實施方式涉及的車輛用座椅的座椅框架的立體圖。
圖3是比較例涉及的車輛座椅的要部的側面圖。
圖4是圖3的A-A線的要部的截面圖。
圖5是實施方式涉及的車輛用座椅的要部的側面圖。
圖6是圖5的B-B線的要部的截面圖。
圖7是圖6中的裝飾罩端頭部的放大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用附圖對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但是,在以下的說明中,對同一構成要素賦予相同附圖標記,有時省略重復的說明。另外,為了使發(fā)明更明確,較之實施方式,有時附圖的各部的寬度、厚度、形狀等進行示意性表示,但僅為一例,不用來限定對發(fā)明的解釋。
首先,對實施方式涉及的車輛用座椅的構造用圖1~圖2進行說明。
圖1為實施方式涉及的車輛用座椅的立體圖。圖2為實施方式涉及的座椅框架的立體圖。
如圖1所示,實施方式涉及的車輛用座椅1具備座墊10與椅背20。椅背20在上部具備頭枕40。車輛用座椅1具備后述的傾倒裝置,椅背20相對于座墊10自由傾動地連結,能對椅背20的轉動進行限制,能將椅背20的傾斜角度進行任意調(diào)整、設定。另外,車輛用座椅1以使+Y方向成為車輛的前方的方式安裝在車輛的室內(nèi)。將+X方向稱為右、將-X方向稱為左、將+Z方向稱為上。
如圖2所示,構成車輛用座椅的座椅框架1A具備構成座墊10的座墊框架10A,和構成椅背20的椅背框架20A。座墊框架10A在左右兩側具備座墊側框架11和支撐座墊側框架的滑軌12。座椅框架1A在左右兩側具備傾倒裝置30。
座墊10、椅背20,由座墊框架10A或椅背框架20A、后述的襯墊材料(緩沖材料)及作為表皮材料被覆著的裝飾罩構成。
下面,對本發(fā)明之前研究的技術(比較例)涉及的表示裝置的裝飾罩的端頭處理用圖3及圖4進行說明。
圖3是比較例涉及的車輛座椅的要部的右側的側面圖。圖4是圖3的A-A線的要部的截面圖。
比較例涉及的車輛用座椅1R,除了座墊的裝飾罩的端頭部之外,與實施方式涉及的車輛用座椅1的構成相同。座墊10R通過在座墊框架10A上載置被裝飾罩15R覆蓋的緩沖材料13而構成。如圖4所示,縫制在裝飾罩15R的端頭部的J字狀的鉤16R,與固定在右側的座墊側框架11上的裝飾繩14卡止。而且,如圖3及圖4所示,通過縫制在裝飾罩15R的端頭部的下垂部件17R將J字狀的鉤16R、滑軌12等遮蓋住。
下垂部件17R將材質(zhì)與裝飾罩15R相同的表皮材料的兩端部折返進行縫制。裝飾罩15R的端部折返,與下垂部件17R和J字狀的鉤14縫在一起。從而,在裝飾罩15R的端頭部進行3次縫制。
接著,對于實施方式涉及的車輛用座椅的裝飾罩的端頭處理用圖5~圖7進行說明。
圖5是實施方式涉及的車輛座椅的要部的右側的側面圖。圖6是圖5的B-B線的要部的截面圖。圖7是圖6中的裝飾罩的端頭部的放大截面圖。
座墊10通過在座墊框架10A上載置被裝飾罩15覆蓋的緩沖材料13而構成。如圖6及圖7所示,在裝飾罩15的端頭部,端部E在折回部C向內(nèi)側(座墊側框架側)折返并在縫制部18進行縫制,形成袋部15P。通過端部E與縫制部18之間的第1部分15E、與第1部分15E相向的第2部分15F、縫制部18構成的袋部15P,裝飾罩15與固定在座墊側框架11上的裝飾繩14卡止(固定)。袋部15P起到了與比較例的J字狀的鉤16R相同的作用。在座墊10的側部的裝飾罩15上,縫制部18沿Y方向延伸。由此,裝飾繩14在縫制部18上方沿Y方向配置。另外,在裝飾罩15的表面,縫制部18離散地存在。
如圖7所示,縫制部18與折回部C之間的第3部分15B的長度(LB)最好比第1部分15E的長度(LE)長。通過使第3部分15B長,從而,第3部分15B起到與比較例的下垂部件17R相同的作用,可以將座墊側框架11的下方遮蓋住。而且,由于第3部分15B形成的長,因此,容易捏住第3部分15B。容易通過捏住第3部分15B向下方拉伸而與裝飾繩14卡止。而且,在裝飾罩15的端頭部僅進行1次縫制,可以比比較例減少縫制次數(shù)。進而,不需要如比較例那樣使用裝飾罩15R之外的下垂部件17R、J字狀的鉤16R。因此,可以提高裝飾罩的端頭處理的作業(yè)性。而且,由于可以減少部件數(shù)量,因此可以削減成本。
另外,上述對座墊10的右側的裝飾罩的端頭處理進行了說明,但是,左側的裝飾罩的端頭處理也可以同樣的進行。即,可以僅對座墊10的右側進行上述裝飾罩的端頭處理,也可以僅對座墊10的左側進行上述裝飾罩的端頭處理,還可以對座墊10的左右兩側進行上述裝飾罩的端頭處理。
以上,對本發(fā)明提出的發(fā)明根據(jù)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當然可以進行各種變更。
附圖標記說明
1···車輛用座椅
1A···座椅框架
10、10R···座墊
10A···座墊框架
11···座墊側框架
12···滑軌
13···緩沖材料
14···裝飾繩
15、15R···裝飾罩
16R···J字狀的鉤
17R···下垂部件
18···縫制部
20···椅背
20A···椅背框架
30···傾倒裝置
40···頭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