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程器械,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挖掘機。
背景技術:
挖掘機,又稱挖掘機械,又稱挖土機,是用鏟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機面的物料,并裝入運輸車輛或卸至堆料場的土方機械。挖掘機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經(jīng)過預松后的土壤和巖石。從近幾年工程機械的發(fā)展來看,挖掘機的發(fā)展相對較快,挖掘機已經(jīng)成為工程建設中最主要的工程機械之一。
目前,現(xiàn)有的挖掘機在挖掘砂石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灰塵,使得工人難以透過厚重的灰塵以看到鏟斗的位置,從而容易造成生產(chǎn)事故。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種挖掘機通過設置第一風機,將厚重的灰塵吹走,使工人可以看到鏟斗的位置,達到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的目的。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挖掘機,包括主體、第一連接臂、第二連接臂和鏟斗,所述第一連接臂的兩端分別與第二連接臂、鏟斗鉸接,所述第二連接臂遠離第一連接臂的一端與主體鉸接,所述的第一連接臂上固定有連接軸,所述的連接軸上轉動連接有旋轉套,所述的旋轉套上固定有第一風機,所述第一風機包括第一出風管,所述的第一出風管朝向鏟斗。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鏟斗在工作時,砂石相互碰撞,會在鏟斗處產(chǎn)生大量的灰塵,而第一風機的第一出風管排出風,將鏟斗處產(chǎn)生的大量灰塵吹走,避免灰塵大量匯聚而使工人無法看清鏟斗的位置,從而能夠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由于鏟斗在工作時會產(chǎn)生一定的震動,使得第一風機沿著連接軸的軸心發(fā)生來回擺動,增加了第一出風管的作業(yè)面積,提升了吹走灰塵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第一風機上設置有配重桿,所述配重桿的一端與第一風機固定連接,另一端沿連接軸的徑向往遠離連接軸方向延伸。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灰塵在鏟斗處產(chǎn)生,鏟斗工作產(chǎn)生的震動會使第一風機產(chǎn)生來回擺動,而配重桿通過重力的作用,能夠使第一風機由來回擺動狀態(tài)迅速調整為靜止狀態(tài),使得第一風機能夠著重對鏟斗處進行作業(yè),從而進一步提升吹走灰塵的效率,使工人可以迅速看清鏟斗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第一連接臂遠離鏟斗的一端設置有水箱、靠近鏟斗的一端固定有霧化噴頭,所述的水箱與霧化噴頭之間通過水管連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水箱中的水通過重力的作用沿著水管流向霧化噴頭,繼而從霧化噴頭導出形成水霧,將空氣中的灰塵沾染水汽之后,增加了重量,通過重力的作用能夠迅速掉落到地面上,從而能夠進一步提升工人看清鏟斗的速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第一連接臂上開設有放置槽,所述的水箱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沿著放置槽的內(nèi)壁滑動并通過重力與放置槽的內(nèi)壁抵觸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水箱中的水用完之后,將水箱沿著放置槽的內(nèi)壁移動,將水箱從第一連接臂上取下,在完成水裝填之后,將水箱沿著放置槽移動,并通過重力的作用將水箱固定在放置槽中,操作簡便,免去了螺栓的設置,提升了生產(chǎn)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放置槽呈圓弧形設置,所述的第一連接臂上鉸接有用于與滑塊連接的引導桿,所述的引導桿與第一連接臂的鉸接處為放置槽的圓心。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第一連接臂的位置較高,為了方便將水箱取下或者安裝在第一連接臂上,通過將引導桿沿著鉸接處翻轉,通過杠桿原理,使引導桿帶動滑塊發(fā)生位移,將滑塊從放置槽中取下,操作簡便,提升生產(chǎn)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鏟斗上固定有第二風機,所述的第二風機包括第二出風管,所述的第二出風管往遠離鏟斗開口處的方向延伸。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風機的設置,進一步提升了吹走灰塵的效率的同時,可以避免第一風機吹處的風通過地面的導向作用而朝向工人的方向移動。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水箱中的水經(jīng)過水管導向霧化噴頭,并從霧化噴頭中導出形成水霧,使空氣中的灰塵沾染水霧,水霧經(jīng)過第一出風管排出的風的作用,能夠迅速將空氣中的灰塵迅速落到地面上,極大的提升了消除空氣中灰塵效率的同時,避免揚起的灰塵對挖掘機周圍的工人人體造成傷害,具有較好的環(huán)保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處放大圖;
圖3為圖1的B方向視圖;
圖4為圖3的C處放大圖;
圖5為圖3的D處放大圖。
附圖標記:1、主體;2、第二連接臂; 3、第一連接臂;31、放置槽;32、容納槽;4、鏟斗;51、滑塊;52、安裝槽;61、水箱;62、水管;63、霧化噴頭;71、引導桿;711、第一連接部;712、第二連接部;72、轉軸;81、連接軸;82、軸承;83、旋轉套;84、第一風機;841、第一出風管;85、配重桿;9、第二風機;91、第二出風管。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5對本實用新型一種挖掘機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挖掘機,包括主體1、第一連接臂 3、第二連接臂2和鏟斗4。第二連接臂2的下端和主體1鉸接,上端和第一連接臂 3的上端鉸接,第一連接臂 3的下端和鏟斗4鉸接。
在第一連接臂 3的上端開設有一個呈圓弧形設置的放置槽31,放置槽31的上端與第一連接臂 3的表面連通,放置槽31的下端置于第一連接臂 3中,且放置槽31上端的水平位置要高于下端的水平位置。
放置槽31的橫截面呈T形設置。在放置槽31內(nèi)滑動連接有一個呈塊狀的滑塊51,滑塊51與放置槽31過盈配合。使得滑塊51沿著放置槽31的上端滑到放置槽31的下端,并通過重力的作用與放置槽31的內(nèi)壁抵觸,將滑塊51固定。
滑塊51背對第一連接臂 3的一側開設有安裝槽52,安裝槽52的橫截面也呈T形設置,將水箱61沿著安裝槽52的內(nèi)壁滑動并與安裝槽52的內(nèi)壁抵觸設置。水箱61與安裝槽52過盈配合。
在第一連接臂 3朝向滑塊51的一側轉動連接有一根轉軸72,轉軸72的一端和第一連接臂 3連接,另一端往遠離第一連接臂 3的方向延伸。轉軸72的軸心穿過放置槽31的圓心。轉軸72上套設并固定有一個呈長條形的引導桿71。引導桿71包括第一連接部711和第二連接部712,第一連接部711與轉軸72固定連接并且第一連接部711的上端和滑塊51固定連接;第二連接部712的上端和第一連接部711的下端鉸接,第二連接部712的下端往遠離第一連接部711的方向延伸。
在第一連接臂 3上開設有容納槽32,第二連接部712的嵌設與容納槽32中,將第二連接部712定位。
第一連接臂 3靠近鏟斗4的一端固定有一個霧化噴頭63,霧化噴頭63和水箱61之間通過水管62連通。水箱61中的水通過重力的作用由水箱61經(jīng)過水管62流到霧化噴頭63處進而導出呈水霧。
第一連接臂 3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個連接軸81,連接軸81上套設并固定有軸承82,在軸承82上套設并固定有旋轉套83,使旋轉套83與連接軸81同軸設置,在旋轉套83上固定有第一風機84,第一風機84包括第一出風管841,第一出風管841的出風口朝向鏟斗4。第一風機84上固定有一個配重桿85。通過配重桿85的重力作用,在第一風機84不受外力作用的情況下,第一出風管841的軸心沿豎直方向設置。
在鏟斗4上固定有第二風機9,第二風機9包括第二出風管91,第二出風管91的出風口往遠離鏟斗4開口處的方向延伸。
使用時,工人通過主體1操作第一連接臂 3、第二連接臂2和鏟斗4,通過鏟斗4挖掘砂石,在鏟斗4處產(chǎn)生大量的灰塵;將水箱61中的水通過水管62從霧化噴頭63導出,形成一定量的水霧,與灰塵結合之后,通過水的張力和重力共同作用,將灰塵能夠快速落到地面上將大量的灰塵消除,同時,第一風機84啟動,第一出風管841導出的風能夠加速灰塵的消除;小部分的灰塵在鏟斗4處通過第二出風管91導出的風吹走,從而避免了灰塵遮擋工人視線以無法觀察到鏟斗4位置的情況,從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同時,將灰塵落到地面上,具有較好的環(huán)保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