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及通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及輔料。
背景技術:
目前,電子通訊產品(如手機、平板等)的功能越來越多,其因為可以滿足人們在商務、娛樂、社交等方面的各種需求而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便攜設備。
通常情況下,電子通訊產品在裝配的過程中,需要在移動終端的各個部件需要裝配輔料(如背膠、膠帶等),而在現(xiàn)有技術中,如圖1所示,在裝配輔料(圖中未標示)的過程中,如殼體1上的輔料裝配,由于輔料上均帶有保護膜2,因此工作人員在對輔料進行裝配的過程中,通常根據輔料上的保護膜2定位孔3來定位裝配夾具,然而由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定位孔3設計在非需要裝配區(qū)域,從而使得保護膜2的面積比輔料的面積大,使得輔料的成本較高,并且不利于精確定位。
因此,如何實現(xiàn)輔料在移動終端上的精確定位,降低裝配輔料的成本,是目前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可以實現(xiàn)輔料在移動終端上的精確定位,降低裝配輔料的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該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應用在移動終端中,包含:殼體,與所述殼體貼合的輔料、貼合在所述輔料表面的保護膜。
所述殼體具有N個第一定位通孔,所述輔料具有N個第二定位通孔,所述保護膜具有N個第三定位通孔,N為自然數,所述各第一定位通孔、各第二定位通孔、各第三定位通孔的投影中心重疊。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輔料,應用在移動終端中,具有貼合在所述輔料表面的保護膜,所述輔料具有N個第二定位通孔,所述保護膜具有N個第三定位通孔,N為自然數,所述各第二定位通孔、各第三定位通孔的投影中心重疊;并且所述保護膜具有位于所述輔料外的撕拉部,在忽略所述撕拉部時,所述保護膜的形狀和所述輔料貼合側的形狀相同。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而言,由于殼體、與殼體貼合的輔料以及貼合在輔料表面的保護膜均依次設有第一定位通孔、第二定位通孔和第三定位通孔,從而在實際裝配的過程中,使得殼體、輔料以及保護膜上各自對應的第一定位通孔、第二定位通孔和第三定位通孔的投影中心重疊后,即可實現(xiàn)殼體與輔料以及保護膜之間的精確定位,以提升輔料的裝配效率。并且在設計和制造輔料保護膜的過程中,使得輔料保護膜的外形和輔料的外形相同,進而可減小輔料保護膜的面積,以降低裝配輔料的成本。
另外,為了實際應用中的操作需求,所述保護膜具有位于所述輔料外的撕拉部。
另外,在忽略所述撕拉部時,所述保護膜的形狀和所述輔料貼合側的形狀相同。從而可避免保護膜的面積大于輔料的面積,造成裝配成本過高。
另外,為了滿足實際應用中的設計和生產需求,且降低輔料的成本,所述撕拉部和所述保護膜為一體化結構。
另外,為了滿足實際應用中的設計和裝配需求,所述第一定位通孔和所述第二定位通孔的孔徑相同,并且所述第三定位通孔的孔徑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和所述第二定位通孔的孔徑。從而可在實現(xiàn)輔料與殼體精準定位的情況下,進一步減小輔料保護膜的面積,以降低裝配成本。
另外,所述第二定位通孔和所述第三定位通孔的孔徑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定位通孔的孔徑大于所述第二定位通孔和所述第三定位通孔的孔徑。從而在實際裝配時,可保證第一定位通孔、第二定位通孔、第三定位通孔的中心投影可以較好的實現(xiàn)重合,以便于實現(xiàn)輔料與殼體之間的精準貼合。
另外,所述第一定位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通孔、所述第三定位通孔的孔徑相同。從而可在實現(xiàn)輔料與殼體精準定位的情況下,減小輔料和輔料保護膜的面積,以進一步降低裝配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中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的裝配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中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的裝配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中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中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的裝配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中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闡述。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jié)。但是,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jié)和基于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xiàn)本申請各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如圖2和圖3所示,該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被應用在移動終端中,包含:殼體1,與殼體1貼合的輔料7、貼合在輔料7表面的保護膜2。殼體1具有多個第一定位通孔9,輔料7具有多個第二定位通孔8,保護膜2具有多個第三定位通孔6。其中,各第一定位通孔9、各第二定位通孔8、各第三定位通孔6的投影中心重疊。
其中,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優(yōu)選,第一定位通孔9第二定位通孔8和第三定位通孔6的數量均為兩個。
通過上述內容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殼體1、與殼體1貼合的輔料7以及貼合在輔料7表面的保護膜2均依次設有第一定位通孔9、第二定位通孔8和第三定位通孔6,從而在實際裝配的過程中,使得殼體1、輔料7以及保護膜2上各自對應的第一定位通孔9、第二定位通孔8和第三定位通孔6的投影中心重疊后,可選擇地借助于定位夾具,實現(xiàn)對殼體1與輔料7以及保護膜2之間的精確定位,提升輔料7的裝配效率。并且在設計和制造保護膜2的過程中,使得保護膜2的外形和輔料7的外形相同,進而可減小保護膜2的面積,以降低裝配輔料7的成本。
具體的說,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實際使用時,工作人員在將殼體1、輔料7以及保護膜2上各自對應的第一定位通孔9、第二定位通孔8和第三定位通孔6的投影中心重疊后,可通過保護膜2上的第三定位通孔6定位裝配夾具,以便于將輔料7固定在殼體1上。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實際應用中的操作需求,保護膜2具有位于輔料7外的撕拉部4。
由此可知,在實際使用時,工作人員可通過撕拉部4方便的將保護膜2從輔料7表面撕扯下來,完成輔料7的裝配。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在忽略撕拉部4時,保護膜2的形狀和輔料7貼合側的形狀相同,即在去掉撕拉部4的形狀后,保護膜2的形狀和輔料7貼合側的形狀完全重疊。
由此可知,在實際設計時,可使得保護膜2上除去撕拉部4的部分形狀和輔料7貼合側的形狀相同,從而可避免保護膜2的面積大于輔料7的面積,造成裝配成本過高。
并且,為了滿足實際應用中的設計和生產需求,且降低輔料7的成本,撕拉部4和保護膜2可以采用一體化結構。
另外,為了滿足實際應用中的設計和裝配需求,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通孔9、第二定位通孔8、第三定位通孔6的孔徑相同。
由此可知,由于第一定位通孔9、第二定位通孔8、第三定位通孔6的孔徑相同,從而在實際裝配時,可保證第一定位通孔9、第二定位通孔8、第三定位通孔6的中心投影可以較好的實現(xiàn)重合,以便于實現(xiàn)輔料7與殼體1之間的精準貼合。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區(qū)別之處在于: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通孔9、第二定位通孔8、第三定位通孔6的孔徑相同。而在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中,如圖4和圖5所示,第一定位通孔9和第二定位通孔8的孔徑相同,并且第三定位通孔6的孔徑大于第一定位通孔9和第二定位通孔8的孔徑。
通過上述內容可知,由于貼合在保護膜2上的第三定位通孔6的孔徑要大于殼體1上的第一定位通孔9以及輔料7上的第二定位通孔8,并且,由于第一定位通孔9和第二定位通孔8的孔徑相同,從而可在實現(xiàn)輔料7與殼體1精準定位的情況下,進一步減小保護膜2的面積,以降低裝配輔料7的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輔料保護膜裝配定位結構。第三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區(qū)別之處在于: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通孔9、第二定位通孔8、第三定位通孔6的孔徑相同。而在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中,如圖6和圖7所示,第二定位通孔8和第三定位通孔6的孔徑相同,并且第一定位通孔9的孔徑大于第二定位通孔8和第三定位通孔6的孔徑。
通過上述內容可知,由于殼體1的第一定位通孔9的孔徑要大于貼合在殼體1上的輔料7的第二定位通孔8以及貼合在輔料7上的保護膜2的第三定位通孔6,并且,由于第二定位通孔8和第三定位通孔6的孔徑相同,從而可在實現(xiàn)輔料7與殼體1精準定位的情況下,減小輔料7和保護膜2的面積,以進一步降低裝配輔料7的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輔料,應用在移動終端中,其中,具有輔料的表面貼合有保護膜,且輔料具有多個第二定位通孔,保護膜具有多個第三定位通孔各第二定位通孔、各第三定位通孔的投影中心重疊。其中,保護膜具有位于輔料外的撕拉部,在忽略撕拉部時,保護膜的形狀和輔料貼合側的形狀相同。
其中,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優(yōu)選,第一定位通孔第二定位通孔和第三定位通孔的數量均為兩個。
通過上述內容可知,由于殼體、與殼體貼合的輔料以及貼合在輔料表面的保護膜均依次設有第一定位通孔、第二定位通孔和第三定位通孔,從而在實際裝配的過程中,使得殼體、輔料以及保護膜上各自對應的第一定位通孔、第二定位通孔和第三定位通孔的投影中心重疊后,即可實現(xiàn)對殼體、輔料以及保護膜之間的精確定位,以提升輔料的裝配效率。并且在設計和制造輔料保護膜的過程中,使得輔料保護膜的外形和輔料的外形相同,進而可減小輔料的面積,以降低裝配輔料的成本。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各實施方式是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jié)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