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萬向軟軸及萬向軟軸電動起子。
背景技術:
在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中,出現裝配中的導體裝配,如母線管裝配中的導體裝配,三工位裝配中的動靜端導體裝配等,其螺釘擰緊操作空間很小,使用現有技術的電動起子較難甚至無法操作擰緊和打扭力力矩,存在較大的操作不確定性因素及不可靠性安全隱患。
同時,使用現有技術的電動起子擰緊螺釘較為費時費力,工作效率較低,通常擰緊12個螺釘需花費時間約為50分鐘,而且,裝配員工擰緊時很費力,無法使上力。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研發(fā)一種克服所述缺陷的萬向軟軸及萬向軟軸電動起子,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萬向軟軸及萬向軟軸電動起子,以提高螺釘或螺栓旋擰操作的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解決操作不確定性人為因素與不可靠性安全隱患,達到規(guī)定力矩值擰緊要求。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為:
一種萬向軟軸,包括軟管、軟軸芯、第一扳手和第二扳手;軟軸芯可轉動套接在軟管中,軟軸芯一端連接第一扳手,軟軸芯另一端連接第二扳手,其中第一扳手與電動起子的轉軸連接。
進一步,軟管為鋼編橡膠軟管。
進一步,第一扳手為內六角扳手。
進一步,內六角扳手的對邊為8mm。
進一步,第二扳手為內六角扳手。
進一步,內六角扳手的對邊為6mm。
進一步,第二扳手為帶球頭的內六角扳手。
一種萬向軟軸電動起子,包括萬向軟軸和電動起子,萬向軟軸安裝在電動起子的轉軸上,其中,萬向軟軸包括軟管、軟軸芯、第一扳手和第二扳手;軟軸芯可轉動套接在軟管中,軟軸芯一端連接第一扳手,軟軸芯另一端連接第二扳手,其中第一扳手與電動起子的轉軸連接。
進一步,軟管為鋼編橡膠軟管。
進一步,第一扳手為內六角扳手。
進一步,內六角扳手的對邊為8mm。
進一步,第二扳手為內六角扳手。
進一步,內六角扳手的對邊為6mm。
進一步,第二扳手為帶球頭的內六角扳手。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發(fā)明萬向軟軸的軟軸芯可轉動套接在軟管中,軟軸芯一端連接第一扳手,軟軸芯另一端連接第二扳手,其中第一扳手與電動起子的轉軸連接,電動起子的轉軸驅使第一扳手帶動軟軸芯轉動,從而帶動第二扳手轉動,利用第二扳手旋擰螺釘或螺栓。
由于軟軸芯和軟管都可以適度彎曲,從而可以適用于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從而提高螺釘或螺栓旋擰操作的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解決操作不確定性人為因素與不可靠性安全隱患,達到規(guī)定力矩值擰緊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萬向軟軸10 軟管1
軟軸芯2 第一扳手3
第二扳手4。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所述,本實用新型揭示的一種萬向軟軸10,包括軟管1、軟軸芯2、第一扳手3和第二扳手4。
軟軸芯2可轉動套接在軟管1中,軟管1可以為鋼編橡膠軟管。軟軸芯2一端連接第一扳手3,軟軸芯2另一端連接第二扳手4,其中第一扳手3與電動起子(圖中未示出)的轉軸連接。
本發(fā)明由于軟軸芯2和軟管1都可以適度彎曲,從而可以適用于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從而提高螺釘或螺栓旋擰操作的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解決操作不確定性人為因素與不可靠性安全隱患,達到規(guī)定力矩值擰緊要求。
本實施例中,第一扳手3為內六角扳手,內六角扳手的對邊為8mm。第二扳手4為對邊為6mm的內六角扳手,第二扳手4為帶球頭的內六角扳手。
本實用新型還揭示一種萬向軟軸電動起子,包括萬向軟軸10和電動起子(圖中未示出),萬向軟軸10安裝在電動起子的轉軸上,其中,萬向軟軸10包括軟管1、軟軸芯2、第一扳手3和第二扳手4。
軟軸芯2可轉動套接在軟管1中,軟管1可以為鋼編橡膠軟管。軟軸芯2一端連接第一扳手3,軟軸芯2另一端連接第二扳手4,其中第一扳手3與電動起子(圖中未示出)的轉軸連接。
本實施例中,第一扳手3為內六角扳手,內六角扳手的對邊為8mm。第二扳手4為對邊為6mm的內六角扳手,第二扳手4為帶球頭的內六角扳手。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萬向軟軸10的8mm內六角第一扳手3插入電動起子的轉軸孔內并旋緊;調整電動起子的扭力;將將萬向軟軸10的內六角第二扳手4插入六角螺釘孔中;一手抓住萬向軟軸10,另一手握電動起子,啟動電動起子旋擰螺釘;在旋擰之后,使用力矩扳手進行力矩值校核。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對本案設計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設計關鍵所做的等同變化,均落入本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