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救生裝置,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高空救生滑道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經濟的進步,我國國內各大城市的高層建筑相繼增多。然而,高層建筑卻不可避免的發(fā)生火災,或是恐怖分子的襲擊,高層建筑的逃生依然是一種嚴重的問題。在高層建筑發(fā)生問題時由于層高較高,同時逃生不能夠借助于電梯,因此在逃生過程中若通過樓梯逃生會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逃離高層建筑,這樣就會對人員的人生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因此,高層建筑的逃生問題顯得日益重要。
現在高空逃生有提出過如下方案,有的利用繩索、降落傘、吊籃等等,這些都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缺陷,不能夠很好地實際應用。如公告號為CN104623819A的中國專利中提到的一種進入柔性救生滑道的輔助裝置,通過該裝置可由待救援人員通過設在入口端處的卡裝置將該其卡在門窗四周的墻壁上后,從入口端直接進入與之連接的柔性救生滑道內順利逃生,有效地實現了在較高層建筑內進行安全救援的目的。然而該裝置由于在實際的災難發(fā)生過程中救生人員將該裝置安裝在墻壁上會有很大的難度,因而回延誤寶貴的救生時間。
為了使得高層建筑的逃生人員更快的逃離災難現場,特別設計一種高空救生滑道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空救生滑道裝置,其能夠快速的使得逃生人員從高層建筑逃生同時保障逃生人員的生命安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空救生滑道裝置,安裝在登高消防平臺的工作平臺上,包括與工作平臺連接的救生架,所述救生架通過固定板連接,所述救生架的底部還連接有救生滑道;所述固定板的內壁上設置有柔性緩沖層,所述柔性緩沖層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柔性緩沖層的內壁設置有氣墊緩沖層,所述氣墊緩沖層連接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連接有有第一壓氣機,所述氣墊緩沖層上均勻的垂直設置有與所述氣墊緩沖層連通用于對跳下逃生者進行定位的定位體,所述定位體包括彈性部和連接部,其中所述連接部用于連通所述彈性部和所述氣墊緩沖層,所述彈性部內設置有緩沖球,所述彈性部和所述連接部的連接處設置有防止所述緩沖球進入連接部內的擋網;所述救生架頂端還連接有傾斜向外用于增大接收逃生人員面積的接收板,所述接收板上設置有緩沖氣囊,所述緩沖氣囊與所述氣墊緩沖層連通,所述緩沖氣囊的上均勻設置有與所述接收板垂直的柱形緩沖體,所述柱形緩沖體內設置有與所述接收板垂直固定連接的彈性橡膠柱,所述彈性橡膠柱的直徑小于所述柱形緩沖體;所述救生滑道包括骨架與緩沖管道,所述骨架包括均勻設置的圓形的圓彈簧和用于連接相鄰兩個圓形彈簧的縱彈簧,所述圓彈簧和所述縱彈簧形成網狀的且呈管狀的骨架,所述緩沖管道包括筒狀的與骨架連接的充氣氣囊管,所述充氣氣囊管的上端與固定板的底端固定連接,且固定板的底端設置有與充氣氣囊管中央連通的滑道入口;所述救生滑道在地面與救生架間呈傾斜設置,逃生者在進入救生滑道后傾斜滑下,同時所述充氣氣囊管內沿著逃生者滑動方向的兩側對稱設置有手腳緩沖機構,所述手腳緩沖機構包括均勻設置的上阻尼氣囊和下阻尼氣囊,所述上阻尼氣囊和所述下阻尼氣囊的頂端相互交叉,二者間形成用于伸入逃生者胳膊和腿的緩沖空間,逃生者背部與充氣氣囊管的接觸的一側均勻設置有阻尼條氣囊,所述上阻尼氣囊,所述下阻尼氣囊和所述阻尼條氣囊與所述充氣氣囊管連通,所述充氣氣囊管連接有位于地面的第二壓氣機。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救生架通過通過工作平臺固定連接到登高平臺消防車,因此能夠通過登高平臺消防車將該裝置升高已進行使用;救生架和固定板連接后形成用于接受逃生者跳入的空間,為了進一步緩沖防止逃生者受傷,設置柔性緩沖層,同時在柔性緩沖層上設置與壓氣機相連的氣墊緩沖層,氣墊緩沖層能夠進一步提供緩沖效果,并且在氣墊緩沖層上設置定位體,由于彈性部通過連接部連通氣墊緩沖層,于是彈性部體積變大,逃生者跳入后會對逃生者產生一定的定位作用,防止逃生者彈走;在彈性部內設置緩沖球能夠相應的增強阻尼,保障逃生者的安全;設置接收板設緩沖氣囊,能夠擴大對于逃生人員的接收面積,接收板上的緩沖氣囊和柱形緩沖體能夠保障逃生者的安全;固定板的下方還連接了救生滑道,通過救生滑道,逃生者能夠安全快速的到達地面;救生滑道的骨架由圓彈簧和縱彈簧形成,因而使得骨架能夠方便的收納盒使用;骨架內連接充氣氣囊管,充氣氣囊管與第二壓氣機相連,從而為充氣氣囊管內部提供相應的壓力,在充氣氣囊管內設置手腳緩沖機構,手腳緩沖機構由交錯設置的上阻尼氣囊和下阻尼氣囊形成,由于上阻尼氣囊和下阻尼氣囊與充氣氣囊管連通,由于壓力的關系,阻尼氣囊充氣后會深入到上阻尼氣囊和下阻尼氣囊間的胳膊和腿提供阻力從而減緩人在下落過程中的速度,從而保障逃生者的安全;位于逃生者與充氣氣囊管的接觸的一側設置的阻尼條氣囊能夠進一步提供阻力,同時在逃生者下落過程中與阻尼條氣囊接觸能夠提高舒適度;同時通過控制第二壓氣機的功率能夠改變充氣氣囊管內部的壓力,從而改變上阻尼氣囊、下阻尼氣囊和阻尼條氣囊的彈力大小,進而控制逃生者的下落速度保障逃生者的安全;綜上所述,該裝置能夠使得逃生者跳入到安全的地方,并且保障逃生者的安全,之后通過救生滑道使得逃生者快速到達地面,整個過程不僅能夠保障逃生者的安全而且快速可靠。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相鄰兩個所述定位體的距離為10cm到30cm。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定位體的距離設置成10cm到30cm能夠更好的對跳入的逃生者產生定位效果,保障逃生者的安全。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柔性緩沖層為eva泡棉制成的緩沖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eva泡棉制成的緩沖墊緩沖效果好,同時造價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上阻尼氣囊和所述下阻尼氣囊的頂端分別設置有彈性阻尼球,所述彈性阻尼球與所述上阻尼氣囊或所述下阻尼氣囊連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彈性阻尼球能夠進一步提高摩擦力,保障逃生者在下落過程中速度不會太快。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能夠在逃生者跳入救生架內時對逃生者提供緩沖和定位,從而使得逃生者安全落入救生架,同時通過救生滑道,將逃生者快速送達地面,從而實現了對于救生者快速安全進行救生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中骨架和充氣氣囊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中充氣氣囊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中救生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A-A方向的剖視圖;
圖6為圖5中B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定位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登高消防平臺;2、工作平臺;3、救生架;4、固定板;5、柔性緩沖層;6、氣墊緩沖層;7、連接管;8、第一壓氣機;9、定位體;91、彈性部;92、連接部;10、緩沖球;11、擋網;12、接收板;13、緩沖氣囊;14、柱形緩沖體;15、彈性橡膠柱;16、骨架;161、圓形彈簧;162、縱彈簧;17、充氣氣囊管;171、上阻尼氣囊;172、下阻尼氣囊;173、阻尼條氣囊;174、彈性阻尼球;18、滑道入口;19、第二壓氣機;20、緩沖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一種高空救生滑道裝置,如圖1至圖7所示,包括救生架3,將救生架3通過工作平臺2固定連接到登高消防平臺1,因此能夠通過登高平臺消防車將該裝置升高以進行使用。救生架3的底部還連接有救生滑道;
救生架3通過固定板4連接,救生架3和固定板4連接后形成用于接受逃生者跳入的空間。固定板4的內壁上設置有柔性緩沖層5,柔性緩沖層5與固定板4固定連接,柔性緩沖層5為eva泡棉制成的緩沖墊,該緩沖墊緩沖效果好,同時造價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柔性緩沖層5的內壁設置有氣墊緩沖層6,氣墊緩沖層6通過連接管7連接有第一壓氣機8。設置柔性緩沖層5,同時在柔性緩沖層5上設置與壓氣機相連的氣墊緩沖層6,能夠進一步提供緩沖,防止逃生者受傷。同時通過控制第一壓氣機8能夠控制氣墊緩沖層6的緩沖效果。
氣墊緩沖層6上均勻的垂直設置有與氣墊緩沖層6連通用于對跳下逃生者進行定位的定位體9,定位體9包括彈性部91和連接部92,其中連接部92用于連通彈性部91和氣墊緩沖層6。由于彈性部91通過連接部92連通氣墊緩沖層6,于是彈性部91體積變大,逃生者跳入后會對逃生者產生一定的定位作用,防止逃生者彈走。同時將定位體9的距離設置成10cm到30cm能夠更好的對跳入的逃生者產生定位效果,保障逃生者的安全。彈性部91內設置有緩沖球10,彈性部91和連接部92的連接處設置有防止緩沖球10進入連接部92內的擋網11。在彈性部91內設置緩沖球10能夠相應的增強阻尼,保障逃生者的安全,擋網11能夠防止緩沖球10進入到連接部92中。
救生架3頂端還連接有傾斜向外用于增大接收逃生人員面積的接收板12,接收板12能夠擴大對于逃生人員的接收面積,從而增強該裝置的實用型。接收板12上設置有緩沖氣囊13,緩沖氣囊13與氣墊緩沖層6連通,緩沖氣囊13的上均勻設置有與接收板12垂直的柱形緩沖體14,柱形緩沖體14內設置有與接收板12固定連接的彈性橡膠柱15,彈性橡膠柱15的直徑小于柱形緩沖體14。接收板12上的緩沖氣囊13和柱形緩沖體14,以及彈性橡膠柱15都能夠對逃生者增大阻尼,從而能夠進一步減速進而保障逃生者安全。
固定板4的外壁連接有救生滑道,救生滑道可以連接在救生架3的側面或是地面,救生滑道包括骨架16與緩沖管道。通過救生滑道,逃生者能夠安全快速的到達地面。救生滑道包括骨架16與緩沖管道,骨架16包括均勻設置的圓形的圓彈簧和用于連接相鄰兩個圓形彈簧161的縱彈簧162,圓彈簧和縱彈簧162形成網狀的且呈管狀的骨架16。救生滑道的骨架16由圓彈簧和縱彈簧162形成,因而使得骨架16能夠方便的收納盒使用。
緩沖管道包括筒狀的與骨架16連接的充氣氣囊管17,充氣氣囊管17的上端與固定板4的底端固定連接,且固定板4上設置有與充氣氣囊管17中央連通的滑道入口18。充氣氣囊管17與第二壓氣機19相連,從而為充氣氣囊管17內部提供相應的壓力。
救生滑道在地面與救生架3間呈傾斜設置,逃生者在進入救生滑道后傾斜滑下,同時充氣氣囊管17內沿著逃生者滑動方向的兩側對稱設置有手腳緩沖機構,手腳緩沖機構包括均勻設置的向下傾斜上阻尼氣囊171和向上傾斜下阻尼氣囊172上阻尼氣囊171和下阻尼氣囊172的頂端相互交叉,二者間形成用于深入逃生者胳膊和腿的緩沖空間20,逃生者與充氣氣囊管17的接觸的一側均勻設置有阻尼條氣囊173,上阻尼氣囊171,下阻尼氣囊172和阻尼條氣囊173與充氣氣囊管17連通。由于上阻尼氣囊171和下阻尼氣囊172與充氣氣囊管17連通,由于壓力的關系,阻尼氣囊充氣后會對伸入到緩沖空間20的胳膊和腿提供阻力從而減緩人在下落過程中的速度,從而保障逃生者的安全;位于逃生者與充氣氣囊管17的接觸的一側設置的阻尼條氣囊173能夠進一步提供阻力,同時在逃生者下落過程中與阻尼條氣囊173接觸能夠提高舒適度;同時通過控制第二壓氣機19的功率能夠改變充氣氣囊管17內部的壓力,從而改變上阻尼氣囊171、下阻尼氣囊172和阻尼條氣囊173的彈力大小,進而控制逃生者的下落速度保障逃生者的安全。
上阻尼氣囊171和下阻尼氣囊172的頂端分別設置有彈性阻尼球174,彈性阻尼球174與上阻尼氣囊171或下阻尼氣囊172連通。通過彈性阻尼球174能夠進一步提高摩擦力,保障逃生者在下落過程中速度不會太快。
因此,該裝置能夠使得逃生者跳入到安全的地方,并且保障逃生者的安全,之后通過救生滑道使得逃生者快速到達地面,整個過程不僅能夠保障逃生者的安全而且快速可靠。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能夠在逃生者跳入救生架3內時對逃生者提供緩沖和定位,從而使得逃生者安全落入救生架3,同時通過救生滑道,將逃生者快速送達地面,從而實現了對于救生者快速安全進行救生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發(fā)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