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到環(huán)錠紡紗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賽洛菲爾雙包纏紗及其生產(chǎn)方法。
背景技術:
包芯紗是指通過芯紗和鞘紗組合的一種復合紗,一般以長絲為芯紗,短纖為外包纖維(鞘紗),其特點為通過外包纖維與芯紗的結合,可以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點,彌補雙方的不足,揚長避短,優(yōu)化成紗的結構和特性。包芯紗生產(chǎn)已有40余年歷史,產(chǎn)品的需求不斷增加,相關紗線品種也不斷豐富。目前,全世界大約有1000余萬錠包芯紗,預期每年還將以20-30萬錠的速度增長。因此,包芯紗具有很廣闊的市場前景。
目前,包芯紗的生產(chǎn)工藝大致可分為如下三種:第一種為在細紗工序上加入芯紗,形成包芯紗,外包纖維先經(jīng)過粗紗工序得到所需的外包粗紗,然后外包粗紗在細紗機上由后羅拉喂入后經(jīng)牽伸過程被抽長拉細,芯絲通過喂入裝置由前羅拉喂入,兩者一起被加捻形成包芯紗,實現(xiàn)外包短纖維對芯紗的包覆;第二種是在包覆紗機上加入芯紗,形成包芯紗,棉紗先被加捻形成棉紗筒子,在包覆機上芯紗通過喂入羅拉穿過包覆紗機的空心錠子的中心,棉紗筒子固定在空心錠子上,通過棉紗筒和錠子的旋轉,棉紗被包纏在芯紗上,形成包芯紗;第三種是通過并紗的辦法加入芯紗,形成包芯紗,棉條加工成細紗之后,在并紗機上,芯紗通過喂入羅拉牽伸,與棉紗合并在一起,形成合股紗,卷繞成股紗筒子,股紗筒子被放置于短纖倍捻機上,通過倍捻機錠子將股紗加捻,形成包芯紗。其中以第一種方式為主,且包芯紗通常在環(huán)錠紡細紗機上紡制,包芯紗導絲裝置是其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起著固定、控制芯紗運動方向的作用。目前,包芯紗導絲裝置通常是由一對導絲輪和一個固定裝置組成,其在使用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芯紗在退繞時方向不穩(wěn)定、芯紗所受到的張力不均勻、紗線露絲等問題。
針對此,本發(fā)明給出一種賽洛菲爾雙包纏紗及其生產(chǎn)方法,通過兩根渦流紡紗同時以相反的捻向包纏中間環(huán)錠紡紗線,實現(xiàn)所生產(chǎn)的紗線兼具環(huán)錠紡強力高、渦流紡紗線毛羽紗且條干優(yōu)的優(yōu)點,從而改善成紗的綜合質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給出一種賽洛菲爾雙包纏紗及其生產(chǎn)方法,以實現(xiàn)所生產(chǎn)的紗線兼具環(huán)錠紡強力高、渦流紡紗線毛羽紗且條干優(yōu)的優(yōu)點,從而改善成紗的綜合質量。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賽洛菲爾雙包纏紗,包括芯紗和外纏紗,所述芯紗包括內芯紗和外包紗,所述內芯紗為單長絲,所述外包紗為環(huán)錠紡細紗,所述內芯紗被外包紗緊緊包裹,所述外纏紗包括第一外纏紗和第二外纏紗,所述第一外纏紗和第二外纏紗均為渦流紡細紗,所述第一外纏紗和第二外纏紗為完全相同的紗,所述第一外纏紗和第二外纏紗以相反的捻向將外包紗包纏,所述第一外纏紗和第二外纏紗在外包紗上的包纏捻度小于外包紗的捻度,所述內芯紗為具有彈性的長絲,所述內芯紗為氨綸絲或PTT或PET,所述外包紗為純棉紗,所述第一外纏紗和第二外纏紗為粘膠紗。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賽洛菲爾雙包纏紗生產(chǎn)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按照15%江蘇329、21%河北229、31%新疆229、33%新疆137進行配棉得到品級在1.8-2.5之間、主體長度為32mm的原棉,而后經(jīng)第一開清棉、第一梳棉、第一并條、第一粗紗工序制成定量為5.0g/10m的純棉粗紗,第一開清棉選用FA006型往復抓棉機、FA018型混開棉機、FA012型單軸流開棉機、FA025型多倉混棉機、FA111B型清棉機、FA172型棉箱,第一梳棉選用FA201B型梳棉機,第一并條采用兩道并條工序,選用FA315并條機,第一粗紗選用A456C粗紗機;
第二步,選用1.67dtex的粘膠短纖維為原料,經(jīng)第二開清棉、第二梳棉、第二并條工序制成粘膠熟條,而后將粘膠熟條喂入渦流紡細紗機,制成定量為14.7g/1000m的渦流紡粘膠筒紗,第一開清棉選用FA002A型抓棉機、SFA035C型混開棉機、FA106C型豪豬開棉機、SFA161型振動給棉機、A076F型成卷機,第二梳棉選用A186D型梳棉機,第二并條采用兩道并條工序,第一道并條選用TMFD81型并條機,第二道并條選用TMFD81L型自調勻整并條機,渦流紡細紗機選用日本村田MVS861渦流紡;
第三步,細紗工序選用加裝包芯紗裝置和雙槽導絲輪的QFA1528環(huán)錠紡細紗機,純棉粗紗經(jīng)喇叭口由后羅拉喂入,而后經(jīng)中羅拉和前羅拉的牽伸作用后由前羅拉鉗口處輸出得到純棉須條;兩個渦流紡粘膠筒紗分別經(jīng)張力盤后由雙槽導絲輪的兩個導絲輪喂入位于純棉須條左側和右側的前羅拉鉗口;彈性長絲經(jīng)包芯紗裝置后喂入位于純棉須條上方的前羅拉鉗口;在錠子轉動產(chǎn)生的捻度作用下,純棉須條自身回轉加捻得到外包的環(huán)錠紗,同時將彈性長絲緊緊包裹,得到芯紗,同時位于純棉須條左側和右側的粘膠紗作為第一外纏紗和第二外纏紗以相反的捻向將芯紗包纏,繼而得到賽洛菲爾雙包纏紗。
進一步的,第一開清棉中,F(xiàn)A006型往復抓棉機的打手轉速1400r/min、打手下降距離3mm、打手伸出肋條距離3mm,F(xiàn)A018型混開棉機的角釘簾線速度80m/min、輸棉簾線速度1.5m/min、打手轉速分別420、500、680r/min、角釘簾~第一打手5mm、塵棒~塵棒8mm,F(xiàn)A102型單軸流開棉機打手轉速620r/min、進、出打手~塵棒20m/min、塵棒~塵棒8mm,F(xiàn)A025型多倉混棉機角釘簾線速度80m/min、打手轉速630m/min、給棉羅拉-打手8mm、打手~塵棒11-15mm,F(xiàn)A111B型清棉機打手轉速420r/min、打手~除塵刀3~4mm,F(xiàn)A172型棉箱開松輥740r/min、給棉羅拉~輸出輥牽伸1.287,制成的棉卷定量為532g/m;第二梳棉中,機械牽伸105.91倍,錫林轉速360r/min,刺輥轉速830r/min,蓋板轉速141mm/min,出條速度99m/min,刺輥-錫林隔距0.18mm,錫林-道夫隔距0.13mm,錫林-蓋板隔距分別為0.23、0.2、0.2、0.2、0.23mm,制成干定量為24.3g/5m的生條;第一并條中,頭道并條采用6根并和,機械牽伸6.12倍,二道并條采用8根并和,機械牽伸10.01倍,制成干定量為19.8g/5m的熟條;第一粗紗中,機械牽伸7.99倍,捻系數(shù)105,錠子轉速700r/min,鉗口隔距6mm,制成干定量為5.0g/10m的粗紗。
第二開清棉中,自動抓棉機打手伸出肋條距離2mm、自動抓棉打手速度740r/min、混開棉機打手速度450r/min、豪豬開棉機打手速度480r/min、豪豬開棉機塵棒間隔距11mm、成卷機打手速度900r/min、成卷機塵棒間隔距7mm、棉卷羅拉轉速12r/min、粘纖卷干定量420g/m;第二梳棉中生條干定量18.2g/5m、錫林速度330r/min、刺輥速度720r/min、道夫速度22r/min、蓋板速度160mm/min、給棉板~刺輥隔距0.3mm、刺輥~錫林隔距0.28mm、錫林~道夫隔距0.13mm、錫林~蓋板隔距分別為0.25、0.21、0.21、0.21、0.25mm;第二并條中,一道并條中干定量16.5g/5m,并合數(shù)6根,總牽伸6.9倍,羅拉隔距分別為7mm、15mm,出條速度340m/min,二道并條中干定量16.1g/5m,并合數(shù)8根,總牽伸8.8倍,羅拉隔距分別為7mm、15mm,出條速度320m/min。
本發(fā)明通過兩根渦流紡紗同時以相反的捻向包纏中間環(huán)錠紡紗線,實現(xiàn)所生產(chǎn)的紗線兼具環(huán)錠紡強力高、渦流紡紗線毛羽紗且條干優(yōu)的優(yōu)點,從而改善成紗的綜合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賽洛菲爾雙包纏紗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所示,一種賽洛菲爾雙包纏紗,包括芯紗和外纏紗,芯紗包括內芯紗1和外包紗4,內芯紗為單長絲,外包紗為環(huán)錠紡細紗,內芯紗被外包紗緊緊包裹,外纏紗包括第一外纏紗2和第二外纏紗3,第一外纏紗和第二外纏紗均為渦流紡細紗,第一外纏紗和第二外纏紗為完全相同的紗,第一外纏紗和第二外纏紗以相反的捻向將外包紗包纏,第一外纏紗和第二外纏紗在外包紗上的包纏捻度小于外包紗的捻度,內芯紗為具有彈性的長絲,內芯紗為氨綸絲或PTT或PET,外包紗為純棉紗,第一外纏紗和第二外纏紗為粘膠紗。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面熟。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所給出的例子。
以在加裝包芯紗裝置和雙槽導絲輪的QFA1528環(huán)錠紡細紗機上生產(chǎn)9.7tex外包紗、70D氨綸內芯紗、14.7tex外纏紗為例。
(1)按照15%江蘇329、21%河北229、31%新疆229、33%新疆137進行配棉得到品級在1.8-2.5之間、主體長度為32mm的原棉,而后經(jīng)第一開清棉、第一梳棉、第一并條、第一粗紗工序制成定量為5.0g/10m的純棉粗紗,第一開清棉選用FA006型往復抓棉機、FA018型混開棉機、FA012型單軸流開棉機、FA025型多倉混棉機、FA111B型清棉機、FA172型棉箱,第一梳棉選用FA201B型梳棉機,第一并條采用兩道并條工序,選用FA315并條機,第一粗紗選用A456C粗紗機;其中第一開清棉中,F(xiàn)A006型往復抓棉機的打手轉速1400r/min、打手下降距離3mm、打手伸出肋條距離3mm,F(xiàn)A018型混開棉機的角釘簾線速度80m/min、輸棉簾線速度1.5m/min、打手轉速分別420、500、680r/min、角釘簾~第一打手5mm、塵棒~塵棒8mm,F(xiàn)A102型單軸流開棉機打手轉速620r/min、進、出打手~塵棒20m/min、塵棒~塵棒8mm,F(xiàn)A025型多倉混棉機角釘簾線速度80m/min、打手轉速630m/min、給棉羅拉-打手8mm、打手~塵棒12mm,F(xiàn)A111B型清棉機打手轉速420r/min、打手~除塵刀3mm,F(xiàn)A172型棉箱開松輥740r/min、給棉羅拉~輸出輥牽伸1.287,制成的棉卷定量為532g/m;第二梳棉中,機械牽伸105.91倍,錫林轉速360r/min,刺輥轉速830r/min,蓋板轉速141mm/min,出條速度99m/min,刺輥-錫林隔距0.18mm,錫林-道夫隔距0.13mm,錫林-蓋板隔距分別為0.23、0.2、0.2、0.2、0.23mm,制成干定量為24.3g/5m的生條;第一并條中,頭道并條采用6根并和,機械牽伸6.12倍,二道并條采用8根并和,機械牽伸10.01倍,制成干定量為19.8g/5m的熟條;第一粗紗中,機械牽伸7.99倍,捻系數(shù)105,錠子轉速700r/min,鉗口隔距6mm,制成干定量為5.0g/10m的粗紗
(2)選用1.67dtex的粘膠短纖維為原料,經(jīng)第二開清棉、第二梳棉、第二并條工序制成粘膠熟條,而后將粘膠熟條喂入渦流紡細紗機,制成定量為14.7g/1000m的渦流紡粘膠筒紗,第一開清棉選用FA002A型抓棉機、SFA035C型混開棉機、FA106C型豪豬開棉機、SFA161型振動給棉機、A076F型成卷機,第二梳棉選用A186D型梳棉機,第二并條采用兩道并條工序,第一道并條選用TMFD81型并條機,第二道并條選用TMFD81L型自調勻整并條機,渦流紡細紗機選用日本村田MVS861渦流紡;第二開清棉中,自動抓棉機打手伸出肋條距離2mm、自動抓棉打手速度740r/min、混開棉機打手速度450r/min、豪豬開棉機打手速度480r/min、豪豬開棉機塵棒間隔距11mm、成卷機打手速度900r/min、成卷機塵棒間隔距7mm、棉卷羅拉轉速12r/min、粘纖卷干定量420g/m;第二梳棉中生條干定量18.2g/5m、錫林速度330r/min、刺輥速度720r/min、道夫速度22r/min、蓋板速度160mm/min、給棉板~刺輥隔距0.3mm、刺輥~錫林隔距0.28mm、錫林~道夫隔距0.13mm、錫林~蓋板隔距分別為0.25、0.21、0.21、0.21、0.25mm;第二并條中,一道并條中干定量16.5g/5m,并合數(shù)6根,總牽伸6.9倍,羅拉隔距分別為7mm、15mm,出條速度340m/min,二道并條中干定量16.1g/5m,并合數(shù)8根,總牽伸8.8倍,羅拉隔距分別為7mm、15mm,出條速度320m/min;
(3)細紗工序選用加裝包芯紗裝置和雙槽導絲輪的QFA1528環(huán)錠紡細紗機,純棉粗紗經(jīng)喇叭口由后羅拉喂入,而后經(jīng)中羅拉和前羅拉的牽伸作用后由前羅拉鉗口處輸出得到純棉須條;兩個渦流紡粘膠筒紗分別經(jīng)張力盤后由雙槽導絲輪的兩個導絲輪喂入位于純棉須條左側和右側的前羅拉鉗口;彈性長絲經(jīng)包芯紗裝置后喂入位于純棉須條上方的前羅拉鉗口;在錠子轉動產(chǎn)生的捻度作用下,純棉須條自身回轉加捻得到外包的環(huán)錠紗,同時將彈性長絲緊緊包裹,得到芯紗,同時位于純棉須條左側和右側的粘膠紗作為第一外纏紗和第二外纏紗以相反的捻向將芯紗包纏,繼而得到賽洛菲爾雙包纏紗。